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演业-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地都知道杨锡手中有神粮,但民间暂时一颗没有。

    杨锡暂时将其全部作为种粮,八月份下种,整个辰河区,两种作物已经扩张至三万亩。

    大辰河区所有县民,都在期盼着神粮普及。

    正当刘备准备再次想办法时,杨锡以辰河商会名义于报纸发表声明,红薯和土豆,将于明年年中推向市场,正式向大辰河区各县分发粮种。

    刘备知道了,自己不用着急,再过一两年,辰河区老百姓都会种这玩意儿,自己也就晚一两年而已。

    借着神粮之事,更多人在报纸上颂扬杨锡功绩,杨锡觉得时机来了。

    八月十五,月圆,杨锡自己在办公室,郑重的书写建国方案,旁边坐着的,为张昭、顾雍和庞统三人。

    三人早听杨锡讲了选举方案,各县县长,本来皆由选举人选出。

    而杨锡增加的方案是,各郡所有选举人,多了一个权力,那便是选举各郡总督!

    尽管几人早猜到这个结果,却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只有庞统还稍微冷静一点。

    “士元,你怎不觉得意外?”

    庞统道:“报告校长!在校长年初募兵五十万时,统便感觉到会有大动作了,估计校长更震惊的,不在此处!”

    杨锡点点头。

    “好,不给你们卖关子了,我今日的却还有更重要之事,要与你们讲,你们先看吧!”

    杨锡丢过自己刚刚写的方案,张昭等人一看封面,直接愣住。

    原来那本方案封面上,赫然写着“建国方略”四个大字。

    张昭深吸一口气,挽起袖子,将建国方略拿过来,打开。

    顾雍、庞统两人凑过来看。

    读毕,张昭深吸口气道:“公子!此事真乃出乎意料,开万世之先河,不知那时能否正常运转!”

    “子布是说元首选举制度?”

    “是的!”

    “无妨,定然没有问题,西方罗马,早便行此制度,延续数百年。只有我有军队在手,便能顺利施行此事。”

    三人都知道杨锡的底气,在整个辰河区,杨锡如今是神,老牌世家势力几乎被吞噬殆尽,新型商业团体横行霸道,已然成为社会主流。

    再加上所有县民,对杨锡几乎处于个人崇拜状态,杨锡说自己要做皇帝,五千万人绝对有四千五百万人拜服。

    张昭之疑,顾雍亦有,顾雍知道,杨锡下来的方略,无需质疑。

    杨锡又问庞统有何问题,庞统道:“校长之方略,若能长久用之,必使万民一心,席卷天下,学生必终此生,支持校长,完成万古奇功!”

    庞统以军礼回。

    八月底,辰河商会将建国方略颁布大辰河区,天下又震。

    九月第一期载:辰河商会掌控区宣布,我区于十月四号感恩节正式建国,曰辰河共和国,实行元首制,由县选举人选举出各郡总督,每五十名县选举人,选举一名郡议员,全国所有郡议员合称议院。议院选举人称议员,各郡议员共同选举出国家元首,议员、国家元首五年一届,任何人不得连任超过两届。

    议员年龄必须超过三十岁,持有辰河区县民证十年以上,年龄在六十岁以下。

    议院选出议长,议院有弹劾国家元首之权,但必须由三分之一议员联名提出,五分之四议员通过。

    议员有监督国家行政之权,但并不参与行政。

    国家元首掌控全国行政,组建内阁,任命各部官员,同时兼任水陆空兵马大元帅职。元首候选人必须由辰河商会提名,需为辰河商会成员,且有十五年以上县民证。

    在报纸本条消息最后,又有两条小消息:第一条乃成立辰河共和国国家卫戍部,简称国卫部,第一任国卫部长为大将庞统。

    国卫部负责整个辰河共和国军事外交、兵务、国卫教育工作,不参与具体战事指挥,受国家元首指挥,由国家元首委任。

    第二条消息,成立国事院,行政全国,国事院院长由国家元首委任,其地位在行政方面,只在元首之下。

    国事院院长由十月四号选出之国家元首亲自委任,并开始组建编制。

    为辰河共和国最高法,上至国家元首,下至辰河共和国国民,皆需遵守,任何人无特权。

    辰河十日报的这条消息,由辰河商会会长杨锡亲自发布,真实性无需质疑。

    消息传出,大辰河区县民奔走相告,各地皆欢天喜地,热烈讨论。

    终于建国了,所有人由县民转化为国民,所有人都很激动。


………………………………

第四百零六章 大国崛起

    辰河区好事不断,这几年简直成了话题中心,其余诸侯自然承受着极大压力。

    但没有办法,有实力才有话语权。

    杨锡似乎终于从名义上也站到大汉的对立面了,这证明了许多士族的想法是正确的,杨锡这是在颠覆,他是大汉贼子。

    北方、益州各地士族奔走呼吁,言杨锡大逆不道,妄图颠覆,请皇叔、魏王剿灭南贼,重振朝纲。

    他们也不是不知道曹操刘备的苦衷,但若有一丝希望,士族还是不想认栽。

    天下大势,似乎愈演愈烈,所有人都不知道,更远之地,却已然如火如荼。

    建安十八年(213),阿米尔帝国击败大宛,尽占中亚南部,大宛国从此覆灭。

    许多大宛之民东逃过葱岭,至西域国,国主取国师周不疑之计,安抚难民,征为劳力,以粮饷工钱,参与西域国建设和屯田。

    至九月底,大宛难民涌入西域国十余万,皆被安排得非常妥帖。

    与此同时,来自西伯利亚的伏尔加帝国,占领咸海地域之后,并不干休,而是继续集兵东进,占据康居国旧地,欲继续向东,侵占西域国领土。

    消息传入西域国,马很是郁闷。

    自己好不容易积攒下基业,目前西域国已然有口百万,兵马十三万众,又得国师周不疑,若是有十年时间,马有把握,西域国可经营的铁桶一般。

    伏尔加帝国来势汹汹,一来便是十万大军,且皆为火枪兵,个个身材高大,面白鼻梁高,战斗凶悍。

    马出骑兵五万,其中便有其全部火枪兵,三万支火枪。

    五万对十万,且对方悍勇不畏死,马虽神勇,在巴尔喀什湖斗了两场,损失了三四千人后,国师周不疑亲至。

    马问计周不疑,周不疑分析形势后道:“大王其实可不必与那些白皮人争斗,只需将乌孙之民,全部迁入赤谷城南,天山南麓,那白皮人越过康居国,又得乌孙偌大空地,并无人口,哪里来的粮草补给。不出数月,其兵自退。那时大王可谴一支精兵,于其归路偷袭,必能大败彼军!”

    马听了周不疑计后大赞道:“国师果然神人也,那康居国早破,人口被我迁入赤谷城,今若又将乌孙之民迁走,那岂不是数千里无人烟,其连抢劫都无处可抢,必先退去。”

    于是马命大军分散,帮助各部落迁徙。

    各部落早传言有白皮人来,皆人心惶惶,大王派兵来助迁徙,自然无不响应,于是巴尔喀什湖以南千里之地,变成了空无人烟之荒野。

    这里要说一下伏尔加帝国,这伏尔加帝国国主名维塔斯,其在伏尔加河建立帝国二十余年,展亦是不错。

    伏尔加帝国以东斯拉夫人为主,属白人种,浅色皮肢,柔软的波状,男子胡须和体毛达,鼻窄且高高隆起,唇薄,直颌,面部轮廓清晰,身材偏高。

    东斯拉夫人乃是后世俄罗斯人祖先,本来其并没有形成国度,维塔斯降临之后,花数年时间由部落化为国度,至今三十余年,也将伏尔加帝国展至人口四五百万。

    战斗民族的野心,在维塔斯的血液中流淌,曾经的地球第一大国,让其对土地有着天生的占有欲。

    维塔斯要的不是寒冷贫瘠的西伯利亚,他把眼光看向了南方。

    当维塔斯得知大汉并没有统一,杨锡还被压制时,他想进来参一脚了。

    但他不知道,大汉隐藏着一条巨龙,此龙目前只是潜在深渊,其一旦冲天,会到伏尔加河去洗澡滴。

    废话少说,却说伏尔加帝国十万大军与马战了两场,虽都只是试探性进攻,但也损失了两三千人手。

    帝国大军更小心了,但半个月后,大军现,他们的干粮吃光了,但草原上只剩下草,人影都不见。

    一番查探之后,东斯拉夫人知道了自己的处境。

    于是他们在回军和继续往南进攻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