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演业-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策道:“辰河兄果然神勇,难怪乎刘表败于你手。”

    杨锡与孙策并马而行,笑道:“在下乃一商贾,其实对行军打仗,并无多少兴趣,平时练练,也就是有备无患而已,我从不欺负人,但也不能没有反抗的能力不是。对了,伯符今日,怕是要来辞行的吧。”

    孙策道:“正如辰河兄所言,此间战事,已然快要结束,而我军粮草,也差不多了。”

    杨锡知道,这是来要粮了。

    “伯符,粮草自然是没问题的,不过我有一点要提醒你。粮草我清河港随时有,但袁术那里却缺粮了。就在前两日,我收到庐江陆康求救的消息,袁术向其借粮三万石。伯符要是回到寿春,却尽量不要带粮草,否则有去无回。再有,庐江陆康与在下是有交情的,其子陆儁,甚至是在下要好的朋友之一,若是袁术命伯符去攻庐江,还望给在下一个面子。”

    孙策听到这里脸上为难了,他听出了几点信息。

    其一,自己有粮,袁术必截。其二,袁术会命自己领兵去攻陆康,那肯定会给自己部曲,这寿春必去。其三,陆康有难,杨锡必救。

    这就难办了,不过此时杨锡又道:“伯符何不只带少量粮草,待回到寿春,得了部曲,假意得令出击庐江,随后领了部曲南下渡河,从此不就摆脱了袁术,可回丹阳正式募兵,以求自立呢?”

    孙策一愣,就连旁边的程普都愣住了,现在就脱离袁术,以求自立,关键自己连一点地盘都没有,但杨锡说出此话,必有后续。

    果然杨锡道:“伯符舅父吴景大人,虽为袁术座下,但毕竟是伯符舅父。若伯符到时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知道吴景大人,弃了袁术还是将伯符捉拿回去交于袁术,这就要看伯符的能力了,在下言尽于此。好了,今日我开辰河酒,请伯符以及众位兄弟吧。”

    孙策听到此时,大为意动,若是杨锡的话能实现,舅父吴景被逼脱离袁术,那自己岂不是有了丹阳这个栖身之所?

    就连晚宴之时,孙策还一直被这个问题缠绕。

    杨锡知道孙策可是一个聪明人。

    第二日,杨锡送了孙策棉衣一千套,眼看就要到冬日,有这棉衣,将士们过冬就好过多了。

    看到这个棉衣,孙策等人大为震惊,这面料,还有里面的棉絮,他从来没见过。

    只见每件棉衣的领口,都有一个标签,上面印着“辰河制衣厂制造”几个大字。

    这又是杨锡的广告了。

    孙策大为感激,这想的就特别周到了。

    不过杨锡却有另有心思,这样一步步将辰河商会的名声打入孙策的军队,到时候,等孙策挂后,这些军队,属谁还不知道呢。

    孙策走了。

    倭国,193年十一月十一日。

    四岛正式统一,改名屠神帝国,国王山本一夫,建都屠神城。

    屠神帝国人口三十万,拥兵三万,船三十艘,西部海湾港口名曰富士港。

    十一月十五日,富士港出船三十艘,由国王山本一夫亲自领兵一万,出港往朝半岛而去。

    自此,朝半岛陷入灾祸之中。

    屠神兵所过之处,鸡犬不留,人口皆被掳掠而走。

    杨锡并没有料到有人如此丧心病狂。

    战后一年,辰河船坞并没有停止生产船只,但并没有生产战船。

    一年一来增加巨舰四艘,辰河船六十艘,光船卫就增加了七千人,这还只是南方的情况。北方的辰河群岛上,人口稳定在二十万,已经能够靠耕种和渔猎养活自己,多出的难民,一年运输了两次,总共十四万人送到辰河掌控区。到十一月,辰河掌控区人口已达九十万。

    十一月,杨锡命船队北上,带去棉衣三十万套,虽然蓬莱岛也建立了盐场和制衣厂,但北方天气严寒,对于棉衣的需求量,要比南方多许多。杨锡这三十万套,却是给东莱港送去,用于销售之用。

    有了这批棉衣,不知道董丸要再多拉多少行商和家族进入辰河商会。

    庐江郡,舒县,陆康府邸。

    接到袁术的借粮书,已经有段时间,终于,寿春传来消息,袁术欲命孙坚之子孙策,领兵来攻庐江。

    陆康将书信交于陆儁。

    陆儁看完后道:“父亲,这孙策手下兵马并不多,据说只有三千人,其中一部分为丹阳新募兵卒,还有一部分为其父孙坚余部,我庐江郡兵上万,就算单独舒县,也有郡兵两千,应不惧其攻伐。”

    陆康道:“袁术拥兵数万,手下大将颇多,孙策为破虏将军孙坚之后,其勇据说不在其父之下,就算孙策攻我不成,但袁术若再谴兵马来,又当如何。”

    “而且我观袁术,其意不在粮草,而意在图我庐江郡也。”

    陆儁惊道:“那当如何是好?”

    “哼!逆臣贼子,我庐江郡虽实力稍弱,但兵不惧他,彼若来时,只管据城死守就行。”

    陆儁出了舒县,却并不放心,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去一个地方。目前有实力能对抗袁术的,也只有辰河商会了。

    于是陆儁带了两个随从,拍马望江夏而来。
………………………………

第一百二十章 智者千虑也有一失

陆儁真没有见过这么古怪的城。

    因为这个城是没有城墙的,只是在辰河港往后里许处,有一个牌坊,上书辰河城三个大字。

    大字旁边又有两个小字:蔡邕。

    城池的房子正在建设,这种房子,陆儁也没有见过,没有见到木头,全是一种叫做红砖的长方块垒砌而成。

    杨锡带着陆儁骑马慢慢往前,一直走了半个小时,才到另一头。

    又是一个牌坊,同样写着辰河城三个字。

    “陆兄,这辰河城竣工最少得明年五六月,各种设计,规划都出自我手,到时候开城之日,还请陆兄赏光啊。”

    见陆儁兴趣缺缺的样子,杨锡疑惑道:“陆兄为何心事重重的样子,你长我几岁,我一向以兄长事兄,还有何话不方便开口?”

    陆儁见杨锡假意生气的样子,遂清了清喉咙道:“也不是为兄不说,只是不知如何开口,就在前几个月,九江袁术向我庐江借粮,要的不多,可家父却以袁术逆臣,不予理会。先袁术谴其精兵猛将,欲来攻伐我庐江,为兄是怕我庐江兵微将寡,抵挡不住。”

    杨锡暗道果然,孙策要来,不听自己劝告。

    陆儁见杨锡没开口,于是又道:“以家父之意,兵来将挡便是,但愚兄却觉得,若是辰河能助一支精兵,那袁术必退去,不敢再犯我庐江,毕竟辰河你大破刘表,威震荆州,袁术也不敢与你结怨的。”

    杨锡就是等他说这句话。

    正愁不知道怎么进入攻破庐江的大门,孙策就送机会来了。

    “陆兄放心,此乃小事,这样吧,年关以后,我起骑兵三千,步兵三千,助你击破袁术,保庐江百姓安宁。你不要嫌少,我这六千兵马,就算他袁术出兵两万,我也叫他该哪儿哪儿去。”

    陆儁大喜道:“如此甚好,粮草方面,却不用辰河你担心,到时候愚兄亲督粮草。”

    这次杨锡出奇的没有提任何条件,仿佛是无偿帮忙。

    但有句话叫做,免费的其实是最贵的。

    话说袁术对孙家还是特别器重的,吴景是孙策舅父,被袁术表为丹阳太守,现在基本赶走了周周昕,确定了地位。又命孙策堂兄孙贲,为丹阳都尉,与吴景一起镇守丹阳。

    若不是孙策实在年纪太轻,估计也会委以重任。恰好此时汉朝廷太傅马日磾持节安抚关东,在寿春以礼征召孙策,并表奏朝廷任命孙策为怀义校尉。

    不过孙策这次回到寿春,袁术却真的有进一步重用的打算,调了一千多其父的部曲给孙策。就这样,孙策领两千多人,年关后就来攻舒县。

    这就太不可思议了,孙策满打满算两千五百人,就来打庐江一整个郡,最为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还被他打下来了。

    历史记载是打了两年。

    孙策为什么要坚持打下庐江郡,因为袁术许诺,打下庐江,就让他当庐江太守。

    孙策火急火燎的来了。

    陆康不敢开城迎战,他自己肯定是不能迎战的,都六十九岁了,举刀都困难,他儿子那也是不行的,陆儁武力很是一般。

    只能据城死守。

    因为陆康多有政绩,于民仁义,于是有许多年关放假的兵士,听到消息后,连夜飞奔回舒县,半夜偷偷摸摸爬城进入城内守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