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姓再也无人说话,都是静静看着,敛声屏气的,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在数千双眼睛的注视下,唐王的车驾从举行监国典礼的内阁六部所在缓缓驰出,前面锦衣亲军持仪仗开道,后面文武百官随行。队伍却不是奔行宫而去,而是直奔东城。
先前武英大殿中,礼部左侍郎洪士铭一气读完监国谕文后,便听耳畔传来“叭”的一声长响,却是锦衣亲军指挥周保国于殿中按制鸣鞭。净鞭之声尚在大殿余音绕梁,周士相已领百官叩拜于地,三呼监国千岁。唐王按着事先礼官的叮嘱示意文武官员起身,兼掌礼部的大学士洪育鳌出列道:“典制已成,殿下此后便是我大明监国。”
如此便正式向天下宣告唐王监国,礼官正准备引唐王从武英殿出回返行在时,周士相却出班奏请唐王于城外越秀大营阅兵。
《大明会典》中有关监国典制可没有阅兵一说,因此一直看周士相不顺眼的次辅连城壁当殿就反对此事,他道:“粤国公让殿下于监国典礼之时观粗莽武夫,有违祖宗之制!”
第671章 安南
被唐王亲点为小九卿之首的太常寺卿张孝起也不甘落后,出班反对此事。洪育鳌兼管礼部,这些日子对于监国典礼也是钻研颇深,知道确无阅兵一说,也不知周士相请唐王校兵所为何意,因此也出班奏称此事不合规矩。
阅兵一事,周士相事先根本没有和郭之奇通过风,甚至宋襄公他们也不知此事,而是他一时起意,本心只是单纯想请唐王校阅三军将士,以壮监国声威,同时请唐王就北伐之事说上几句,如此军心士气也可大涨,民气也高。不想,连城壁他们却跳出来反对,说什么观粗莽武夫有违祖宗之制,这话让周士相不高兴了,也让殿内一众太平军将领瞪大了眼珠。
宋襄公、袁廓宇、丁之相作为周士相在内阁的代表,自然不甘示弱,纷纷指责连城壁此言大寒三军将士之心。连城壁虽知用词欠妥,但有祖制可依,倒也不肯退让,一时之间,武英殿下竟是就是否校兵一事争成一团。
争吵中,观礼的太平军一众将领个个面色阴沉,葛义冷森森的盯着张孝起的脖子看,苏纳则瞪着连城壁,邵成国等人脸上也都是怒气。幸得蒋秃子和瞎子李不在,要不然恐怕又要闹出事端来。
周士相不满连城壁将自己辛苦带出来的太平军视为粗莽武夫,故而对于眼面前的争吵不出声干涉,任由他们吵下去。郭之奇见这样可不行,好好的监国典礼怎能演变成口舌之争,可周士相不开口,袁廓宇他们便不肯停下,连城壁那边也不理会他,不由有些气急起来。
观礼的王光兴、刘体纯、贺珍等忠贞营将领一个个可都是武夫出身,连城壁那句粗莽武夫可是连他们一起兜进去了,哪会对这险些叫周士相给宰了的次辅有什么好脸色。
最终,矛盾的焦点回到唐王身上,唐王于殿上却道:“非常之时,礼亦非常。三军将士为朝廷效死,孤岂可甘居宫中,视若家奴?准粤国公所奏,孤亲往校阅三军将士。”
连城壁等人听后顿时大失所望。于是在唐王的坚持下,百官便随车驾出东城奔越秀大营。越秀大营的第三镇上下自是精神抖擞,因镇将蒋和被关押了起来,所以由副将领军操训。唐王自始自终都是兴致勃勃,未露不耐之色。
最后,在数千太平军将士的“万岁”声中,唐王车驾回城。回城后,连城壁犹自不甘,对四周官员道:“殿下怎的好厮杀亡命之徒,如此要我等士大夫之辈有何用?”
此话传入唐王耳中,他却笑而不语。
周士相眼线耳目众多,自然也听到了连城壁此言,与唐王一样,他也是笑而不语,一来他可没有精力和自诩士大夫之辈的连城壁打什么江山,二来他心情好,因为赵自强终是从安南发回了第一封战报。
这封战报显示,在与安南水师进行了两场小规模战斗后,吴远已率军向安南水师主力所在的海阳水寨发起进攻,一旦拔除海阳水寨,安南便再无海上力量可以抵抗远征军了。
……
海上作战,赵自强是门外汉,所以他没有逞英雄,而是放手让水师统制官吴远负责指挥对安南水师的战斗。
吴远率水师从雷州和琼州出发,先后在安南的义安和清化两地和安南水师进行了两次战斗,两战皆重创安南水师,烧毁安南水师战船三十余艘,而安南方面对此的反应却是莫名其妙,不知明军水师为何要攻打安南。
军情司方面已将剌探到的安南情报用快船送到了远征军,情报显示此时的安南名义上的国君为黎维祺,此人为安南后黎朝第十八代皇帝,但是其却被北方权臣郑柞所控。南方则为权臣阮福濒所控,阮福濒亦自称国王,定都南方的顺化。
郑柞是安南北方权臣郑棧У亩樱览吣辏'在南方阮主的军队大举北伐之际病逝,郑柞嗣位。此时阮军多次打败郑军,一直将战线推进到乂安一带。初掌政权的郑柞率兵防御,被阮主阮福濒击败。但次年郑柞便大败阮军,阮军被完全逐回南方。现在郑柞正积极备战,随时准备率军南下,试图彻底攻灭南方阮氏政权。
郑柞挟黎维祺定都北方的升龙府,自称都元帅总国政尚父平安王。而明朝在永历八年时,曾派使册封黎维褀为国王,权臣郑柞为副王。除南方阮氏、北方郑氏这两个权臣外,安南还有一方力量,即偏安在北边与中国钦州接壤的高平莫朝。
莫朝是越南第一次南北朝的北方朝代,大明嘉靖六年时,后黎朝权臣莫登庸篡夺帝位建立莫朝,万历年间又被郑氏所复辟的后黎朝推翻。莫朝灭亡后,莫氏势力并未被完全消灭,莫氏宗室又聚结于北部高平建立统治,托庇于大明保护之下,和明朝关系甚为紧密。但郑柞击败南方阮主势力后,高平的莫氏残余力量在家主莫敬宇的带领下向郑柞称臣,郑柞给莫敬宇封官太尉通国公,不过莫氏不向郑家交贡赋。且莫敬宇私下在高平自称顺德皇帝,时常剽掠郑氏的太原领地,也是个不甘心位居人下的野心家。
扣押永历朝廷和大长公主一行的是郑氏政权的镇守官丁文左所为。军情司的探子花费重金买通了郑氏大将武荣府上的人,这才将事情基本弄清楚。
原来徐应元等人奉大长公主一行本自云南红河沿线入安南境,再由当地向导过太原,折向谅山,从钦州一带返回广东。岂料当地镇守官丁文左却怀疑明朝人是来援助高平莫氏的,加上知道北方的胡虏清军已经攻进云南,以为明朝就此亡国,为和清朝搭上关系,便派人劫持了公主一行,试图将这个明朝公主和朝臣奉给清军,以讨清朝欢心。
丁文左的作为得到了郑家家主、安南副王郑柞的肯定,种种迹象表明,郑柞意欲获得清廷的承认,从而能让他即将进行的安南统一战争不为外力干扰。
第672章 避战保船
安南水师统领是郑氏大臣黎珠,此人曾于崇祯十年奉命出使过大明,对明朝国内形势很是了解,是郑氏政权有名的“知明派”。然而正是知明,黎珠才反明。早在弘光政权建立之初,黎珠就向郑柞之父郑棧Ы悦鞒跻咽В泄匚狈铰逅荩Χ材系庇肭宄缓茫悦饨次宄蕖3酥猓柚楦蔷勐A艘话锶迳诠谛锸裁疵魇乙淹觯裰谢诎材希灾掳材鲜咳硕浴靶≈谢弊猿疲坪醮咏穸螅材媳闶侵谢乘冢狈侥窃鹊淖谥鞴蚴呛猜牧恕
不过当时虽说满清已入主中原,但明朝仍据有南方半壁江山,故而郑棧Ь倨宀欢ǎ认胗肭宄缓茫趾ε麓司倩岬米锶杂邪氡诮降拿鞒暇瓜嘟媳狈降那宄鞒谋斫阱氤撸夷戏交褂腥钪髡ㄓ胨校蛞幻鞒⒈创颍戏饺钍媳芈渚率儆懈咂揭恢庇朊鞒缓玫哪希'害怕难以抵挡,清朝那边又远水救不了近火,故反复权衡利弊之下未纳黎珠之见,仍是往明朝派出以正使阮仁政,副使范永锦为首的使团,同明朝都督林参航海往福建求封于隆武政权。
时值清兵攻占福建,结果到达福建的安南使团没能见到隆武帝,副使范永锦等人反被清军俘至北京,阮仁政被迫返回安南。永历政权建立后,阮仁政再度往广西拜见新即位的永历帝。永历八年,永历册封郑棧材细蓖酢
永历七年郑棧Р∈牛渥又W跫涛唬诨魍四戏饺钍暇雍螅W跻环矫娼邮芰嗣鞒牟岱猓硪环矫嫒丛诶柚椤⒑痛颖本┗乩吹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