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府内,35岁的延平王妃董酉正替丈夫延平王郑成功温酒,董酉乃福建惠安进士、曾任崇祯朝礼部侍郎的董飏先侄女,二人于崇祯十五年结婚,那年董酉18岁,郑成功20岁。如今二人成婚已17年,长子郑经都已16岁。
端起酒杯轻饮一口后,人已中年的郑成功忽然有点心绪难宁,他拉过夫人董酉坐下,有些担心的对她道:“这次我又拒了清廷,却不知父亲那边是否会受牵怒。”
董酉虽是妇人,却颇是精明能干,有时甚至比丈夫看得还要透彻,她微微摇头,对郑成功道:“王爷多虑了,只要王爷在,阿公就不会有事。”
郑成功想了想,夫人所言甚是,若清廷真要杀父亲早就下手了,焉何还等到今天。
放下心事,重新端起酒杯,又饮了一口,郑成功笑道:“还是夫人的手艺好,这酒不冷不热,下肚暖暖的,正好。”
董酉笑道:“王爷很久没吃我温的酒了,我还以为王爷早就忘了酒是什么滋味哩!”
“哪儿能忘啊。”
郑成功有些愧疚的看着妻子道:“这些年风风雨雨,磕磕绊绊,你跟着我真是没有过上一天平安日子,受苦受累了。”
董酉忙道:“瞧王爷说的,上天注定让我陪你,我就尽力把王爷服侍好。我做女人的只知在你烦闷的时候为你温温酒,在你疲劳的时候帮你烫烫脚,其他的我不问,也管不着,我只尽一个做妻子的本分。”
郑成功听了心中大为感动,他轻抚董酉的头发道:“有时真觉得对不住你,你仔细地照顾这个家,在我身上花了不少心思,可是我却把自己都交给了弘复天道、中兴大明的事业。”
虽是老夫老妻,被丈夫如此抚摸,董酉也不禁有些红脸,娇嗔道:“王爷快别说了,男人怎么能把心思用在女人身上呢,你是做大事的人,我跟着你愿意替你把家里的事管好。”
看妻子脸红了,郑成功轻笑一声,问她道:“经儿最近怎么样?”
“你这当爹的平日不关心儿子,这会倒来问我这做娘的了。”
董酉白了丈夫一眼,然后告诉他儿子最近跟着陈永华学习,颇是好学得很。
这陈永华是龙溪生员,其父是崇祯朝的进士陈鼎,顺治五年清军攻陷同安,陈鼎在明伦堂自缢。当时陈永华只有十五岁,为博士弟子员,清军入城后,陈永华从城中出逃,几年后跑到厦门,兵部侍郎王忠孝识其才华便将其推荐给郑成功。
郑成功与陈永华谈论时事,后者年纪虽不大,但见解眼光却是高妙,所对甚合郑成功之心,立即授予其参军之职,并以宾礼相待,前些日子又命其为长子郑经的老师,可见对其器重之心。
郑成功知道陈永华这人平日虽不善言谈,与人也谦和,但关键时候却是能拒理力争,不退让半步的。他命陈永华做长子老师,也是有意让他将来辅佐儿子郑经。
董酉说了些儿子学习上的事,突然话锋一转说了句:“王爷,智儿那边需拨个乳娘过去。”智儿是成功的第四子,才出生数月。
“这些事你安排便是,问我做甚。”
郑成功有些微愕,府里的事情向来都是夫人做主,他从来不问的,却不知为何夫人突然和他说要给智儿拨个乳娘的事。这等事情难道还要他延平王操心不成?
董酉道:“我想安排昭娘过去。”
“昭娘?”
郑成功脑海中没有这个女人的印象,董酉点了他一下才记起这昭娘是部下一个军官的妻子,刚刚生下一对双胞胎,身材长相俱是上佳,且乳水充足,所以董酉便想拨她去做智儿的乳娘。但昭娘的夫君是成功手下将领,所以要人家妻子入王府做乳娘,总得和人家说一声,要是人家不愿意,纵是延平王妃也不能强要人家来,因此得和丈夫说一声。
成功想这是小事,便答应明天与昭娘丈夫说这事。董酉又提了一事,她道:“经儿已经年纪不小了,是不是给他说门亲事?”不等丈夫开口,便又说道:“尚书唐显悦的女儿我见过一次,模样倒是端庄,又是打小家里请西席教的,知书达理,我很喜欢……”
成功听夫人差点要直说就要唐家这个女儿做儿媳妇了,不由笑了起来,道:“你既喜欢,便请人提亲去吧。”
董酉没好气道:“你这当爹的不给儿子提亲,要我这妇道人家出面吗?”
“倒也是。”
给儿子提亲是大事,成功便想寻个合适的人与唐尚书提亲,正想着派谁好,掌管后镇的大将刘国轩使人来报,说是广东有人来。
刘国轩原是清军的一个千总官,永历八年郑成功围攻漳州时,刘国轩积极策反守将献城投降,其后又引导郑军兵不血刃的攻入了漳州城,迫使清廷漳州守将张世耀等人降郑。因此功,刘国轩被郑成国授予都督佥事,掌管护卫后镇的事务。
广东来人?
成功微愕,想到上一次父亲给自己书信中所说之事,又结合清廷派亲王济度领大军南下广东,不由猜到这广东是谁家来人了。
第427章 延平拒兵
郑成功接见徐应元后便召集六官及藩下各将前来议事,由刘国轩将广东太平军约兵之事与众人详细说了。刘国轩刚刚说完,陈永华便匆匆赶到,却是成功特意派人去叫他的。
“广东兴平伯的意思是他于惠州牵制济度大军,本藩遣兵掠漳浦经南诏攻潮州,断济度大军粮道,尔后两军合击济度,待大败济度后,兴平取惠州,本藩取潮州,却不知你们以为此策可行否?”
成功环视文武诸官,要听取他们对于太平军约兵共击济度的意见。诸官听后都是惊讶,太平军在广州大败满州靖南将军哈哈木和尚、耿二藩的消息他们都早已得知,但他们对太平军的了解并不多,只知其统帅是一个秀才出身的年轻人,除此便一无所知了。
有人心中困惑,不知道为何朝廷对立下如此大功之人只授了一个兴平伯的爵位,要知道在座众人中光是侯爷就有三位呢。
众人尚未开口发表意见,参军陈永华便问道:“藩主可知太平军兵马有多少?”
成功道:“据那使者所言,兴平麾下有四镇三万余兵,另有惠州降将胡启立部万余兵,合有四五万众。使者言兴平已率主力东征吴六奇,这吴六奇兵不及兴平多,怕是要缩回潮州去了。”说完顿了一顿,又道:“济度大军最迟二月当到潮州。”
陈永华听后便思索开来,未再开口。
成功轻一点头,看向其余诸人,六官之首的吏官潘庚钟起身道:“藩主,我以为广东约兵之事不可为。”
前军提督黄廷皱眉问道:“潘尚书为何以为不可?”
潘庚钟道:“漳、泉二府沿边,民苦争战,并且偈于一隅难号召天下。藩主屡番经营,为的便是欲伸大义,故自前年藩主便有意进军长江,从瓜镇径取江南。金陵一破,中兴事业,就有指望,天下思明之人也定会群起响应。藩主为此筹备两年,日夜操练兵马。从征甲士,检定十七万,五万习水战,五万习骑射,五万习步击。还选一万轻骠善战的往来策应。所做准备全为长江之战,现今突然要变更战略与广东合兵,这长江战略便要放弃不成?”
成功听后默然不语,为入长江破金陵,他实是筹备了两年之久,不仅大力操练士兵练习步战,更从军中选有力能举重五百斛的强壮士兵,命他们披了铁铠,画着朱碧彪文,只留出两个眼珠子,都给与砍马大刀,站在阵前,专砍敌军马足,名叫铁人军,望去宛如神兵一般。铁人军由成功嫡系亲信左虎卫陈魁统辖,为的就是北上之后能大破满州八旗兵。倘若真要答应与广东太平军联兵,那势必就要重作部署,肯定会影响几月后的北上。
其实和太平军使者见面时,成功便没有和太平军合兵共击济度的心思,当年李定国两攻广东时也曾数次派人来与他约兵,双方从东、西合力进攻广东,如此拥明势力便能合流;若再沿长江北伐,攻赣、皖、南直各省,则复兴大业有望矣。
为了促成此事,李定国甚至希望李、郑能够连姻以求巩固盟谊,却因郑成功屡愆军期而屡屡不能成事。二次东征时,李定国抱了极大期望派使者致书郑成功,希望他能率兵来会师,结果成功正与清方“和议”,为防消息走漏竟然将使者稽留于厦门,拖了一段时间才派人回书。信中却对联兵之事模棱两可,也迟迟不动,致使李定国再次含恨退军。
归根结底,成功不愿与李定国会师广东,却是因为当年隆武帝对成功知遇太深,使得成功对隆武帝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