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东清军绿营主力实际都是从前的明军,少部分是清军占领广东后强拉的夫子,这些个原先的明军和汉人没有和异族鞑子拼命,却在他们的刀剑压迫下成为清军的一分子,在无数次战斗中充任着先锋和炮灰的角色,往往一仗下来,死得最多的便都是这些打绿旗的营兵,但只要能捡回命来,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难道他们的脖子能硬过满州大兵的大刀?!
  正如满八旗对汉八旗和蒙八旗所作所为,尚可喜对于南下以后招纳的明朝降将降兵也是恩威并至,只要他们肯卖命,他便大把大把的赏赐,反正赏下去的东西不是他平南王自个掏腰包,而是那些南人自己的东西,至于屠城这种事情更是家常便饭,尚可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下了多少次屠城令,屠杀了多少他眼中和牲口没有什么区别的南人,虽然这些南人曾是他的同胞,曾是他保卫的对象。
  一将功成万骨枯,炮灰死得多了,自然就会有人因此得利,原先的明军军官很多在绿营中成了总兵、参将一级的将领,成了广东绿营的核心,成了异族欺压同胞的帮凶,硬生生的帮助只有十几万人口的满州占领了汉家江山。这帮绿营将领为了荣华富贵而做威作福,底层的营兵则为了能活着而拼命,而上面对他们的赏赐就是胜利之后的发泄——大屠杀。
  和八旗分满、蒙、汉三个等级一样,绿营内部也分派别,驻守广州的绿营是广东绿营主力,他们是绿营的一等人,而各府辖的驻防绿营却是绿营中的二等人,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广州绿营兵员素质要较各府辖绿营要强,战斗力更是高得多,因此绿营在出战时,一等人也总是要欺负下二等人,现在冲在最前面的就是广州府辖各县的驻防绿营。
  此次出征新会,各县绿营几被抽调一空,他们统一归属广州绿营总兵林善志指挥,在先前的攻城之战中,各县绿营基本上被林善志当作炮灰使用,损失惨重,两千多人退下时只剩一半,好几个县的驻防绿营都被打残,根本派不上去,因此第二次攻城时,林善志便没有调这些已经打残的营兵攻城,然而这些各县驻防营兵还没庆幸多久,便接到了攻城的命令。
  冲过城中火炮的射点时,驻防营兵们被震得骇破了胆,许多从前次攻城中捡回命的营兵将命再次丢在这满是鲜血的土地上,一些营兵吓得呆在那里,但很快却又反应过来,不去管那些被炮子炸死的同伴,红着眼嗷嗷叫着往城墙冲去。
  红夷炮的威力果然不是一般的炮可比,凡被炮弹砸中的清兵骨断筋裂,脑浆四溢,血肉模糊,令人惨不忍睹,惨叫声、呻吟声、哭喊声此起彼伏。那些红夷炮居高临下对着清军射击,炮弹砸落的势头很足,落地便即弹射而起,一颗颗几十斤重的大实心铁球在清军当中穿梭,当者皆烂,不管你是手还是腿被铁球擦中,一律都是直接砸烂,那血止不住的涌出,那伤势便是华佗再世,也是难以救活的。
  也不知死了多少广州府辖各县的驻防绿营兵,更不知死了多少广州绿营,城墙下的尸堆上本家兵的尸体也有百具之多,其他旗兵的尸体也是到处可见,仗打到现在,双方都是红了眼,谁也没有后退的余地,唯有咆哮的嘶吼。


第174章 攻守(十三)
  红夷炮体积过于庞大,重量更达数千斤,只能远射而不能近射,更由于其发射时的巨大震力导致炮位会偏移,因此每发射一炮炮手都要重新复位装填,导致东城上这十多门红夷炮只能做到间断性的压制清军后续兵马,而无法对城下聚集的清军造成大规模杀伤。太平军此刻便多用各式小炮,包括大杆子炮在内的小炮对城下清军进行杀伤。
  檑木、金汁、叉子、摆镰刀、长矛、火铳、石灰,甚至是系着石块的摆绳,又或是随手就能捡起的砖块,各式各样杀人的工具不断的收割着清军的性命。
  小炮轮番开火,一时间,城上满是浓烟,城下到处死人,到处惨叫。实心炮弹砸中的地上,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尸体,白花花的骨头茬子混着鲜红的血肉,和泥土搅拌在一起,叫人看着也惨不忍睹。远处,被红夷炮砸落的地方更是掀起一个个大坑,泥土四散,堆积在那些尸首分离的尸体上。
  混战中,广东绿营游击马德福被一颗铁球直接命中,成为新会之战阵亡的第一个清军将领。
  马德福的死让绿营上下都是胆寒,让林善志也是大为痛惜,可是在本家兵都统秦国成眼里却根本不是件事,他的眼中只有新会!在他身后的一处尸体堆中,有一个本家兵正挣扎着从下面爬了出来,浑身上下都是鲜血,辫子也散成一团,细一看,整只左手已被切断。在这没了左手的本家兵不远处,另有一个被炮子打中大腿的旗兵,因为失血过多,脸色一片苍白,挣扎着想爬起来,却是爬不起来,只能在在地面上缓缓的爬行。一边爬,一边用力抓着地面的泥土,那浸血的泥土一片稀烂,无法借力,一抓之下,满手血泥,费劲的爬了许久,身子其实才挪动了一点点。终于,他不动了,然而眼睛却牢牢的望着前方的新会城墙,通红通红的,说不出的可怖。
  城头上,太平军伤亡也惨重,震虏营已经减员一半,军官也出现伤亡,总旗武学业战死,另有两个小旗官阵亡。阵亡的尸体正被青壮们往下抬,如果城下的清军能够看到,就会发现这些死去的太平军的脑袋后面和他们一样,也扎着一根小辫子。
  截止太平军攻占新会,除了早期在罗定入营的士兵,后期陆续扩充的士兵多数没有割辫,很多士兵身上穿得还是清军绿营的号服,这不是周士相不想为部下割去象征奴性的辫子,而是根本没有时间做这件事,再来,他也想能够找机会统一为士兵割辫,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割辫,而不是单纯的为了保命割辫!
  一具具尸体从身边抬过,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认识的也好,不认识的也好,周士相都没有多看他们一眼,更没有做出爱兵如子的将慈模样,跪在尸体旁痛哭泣声,让还活着的士兵为他甘愿效死。他只是简单的扫了一眼,便转过头去不再看,继续投入这场还在厮杀的血战之中。活着或死亡,人的名字不过是个符号,如果城破,所有人都要死,没有什么好伤感的,他相信死去的人不会惨他这千户心狠,也相信活着的人也和他同样的心思。
  他们的身后不但但是这座新会城,还有那几千老弱妇孺。
  ……
  太平军入城后,新会城中的空房便被后营老弱妇孺住满,为了统一管理,太平军没有对新会城中那些居民示好,而是直接将他们从原先居住的屋子中赶出,腾出整片区域供后营入住。
  刚刚扩建的保安团名义上由宋襄公总领,实际统领的却是赵四海,本来这支保安团就是以他的公库军为骨干扩建而成,自然而然赵四海就成了保安团的实际统领者。
  圭峰山战至最后时侯,赵四海有过动摇,这一点他本人清楚,宋襄公清楚,周士相更是清楚,可事后谁也没有提这件事,更没有人因此而看不起赵四海,然而虽没有人指责任他,但赵四海心中多少却是有些自卑,他很想重新证明自己不是贪生怕死的小人,因此三天前赵四海就向周士相请求将自己调入前营,而不是继续躲在后营看着兄弟和鞑子拼生拼死。
  周士相没有同意赵四海的请求,反而将扩建保安团的任务交给了他,除此之外没有多说一句,连安慰的话也是没有一句。可不知为何,赵四海接到这任务后却再也没有提出到前营的请求,而是全身心的投入保安团的扩建之中。他将公库军的一些老人提到了总旗、小旗的位置,让他们带领手下的团员控制城中各处街道,自己则带人守在县衙之中。赵四海此举不是保护廖瑞祥,而是保护藏在县衙之中的公库,他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一旦清军破城,他就和公库的金银财宝一同自焚,生前带不走,死了也不留给鞑子,也算全了当年和胡老大在山上落草时的誓言。
  县衙里,赵四海带着手下如临大敌,县衙外,后营老弱妇孺能动的正想方设法为前营准备守城的器械,男人女人都在那吃力的往城上运送物资,不能扛的则在那生火做饭,以便能让城上自家的男人们能够吃上一口热食。
  城上抬下的尸体被暂时放置在东城边几所空置的大屋中,几十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正在那挨个替尸体擦拭,不时有女人带着孩子跌跌撞撞的冲进屋中,然后惨叫大哭起来,显然,她们的男人已经从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