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旗兵们有绿营兵伺候,绿营这边却是有那民夫青壮伺候。2000名民夫青壮是广州府征发来的,基本上没有一个是正宗广州人,多是广州附近的乡民,还有一些是惠州等地迁来的。原来的广州人早被清军杀得精光,为了充实广州人口,清军随后就从广东各地迁移人口至广州,不过到现在,广州的人口也未能恢复屠杀前的丁口数,至上月广州府的最新丁册显示,广州目前总人口只有十六万余人,其中丁口九万。除了这十六万迁移过来的新广州人,广州城中另有数千平、靖二藩从辽东带来的包衣。
乱世之中,夫子的命运必然是极苦的,除了少数能够侥幸转为战兵,余者大多都是炮灰,能够生还活着回家的极少。能痛快的死这还算极好的,怕就怕被人当食物活活吃掉。新会守城一战,清军除了吃掉城中的七万余百姓,还吃掉了四千多民夫青壮,累累骸骨填得街巷满满都是,那口口枯井令人不敢探头一观。
在清军的鞭打下,民夫们胆颤的做着各种各样的活计,动作稍慢就会被打得死去活来。这两千多广州绿营兵说是广州绿营,其实也不是广州人,而是尚可喜南下一路相继收纳的明军降兵。广州这座城市对于这些广州绿营兵而言其实就是外地,本地兵、外地兵对待百姓的态度自然不一样,若是本地兵,乡里乡亲的,纵是再暴虐,也不会往死里打,可外地兵不一样,在他们眼里,这些广州人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此一来,下手自然不会留情。
民夫们被知府衙门征召的时候就大半知道自己的命运,不过却都相信自己能够活着回来,原因无他,这几年明清交战,清军取胜的次数实在太多,以至于普通老百姓都知道大清肯定要坐江山了。既然大清军肯定能胜,那替大清兵做夫子显然就比替明军做夫子好上百倍了,再不济,这两千人总能活下一半吧?
百姓嘛,没别的盼头,但能吃饱就行,若是吃不饱,就盼着能活命,好死不如赖活么。
有这念头在,民夫们出奇的没一个对清军有怨念,就连那些挨打的也生不出恨念,倒是怪自己动作迟了,活该挨军爷的打。至于自己只能吃到的一点点食物,他们更是觉得满意。活命机会大,又能吊着命,还能图别的?
林善志见到尚之信的时候,班志富也在。世子殿下这会心情已不如早先那么郁闷,正和班志富说些什么,看到林善志过来,扬起他那张还很年轻的脸庞微一点头。
“奴才林善志给殿下请安!”
林善志“叭叭”两声一掸袖子,很是熟练的单腿跪在地上冲尚之信行了军礼,尔后又磕了三个响头。这头磕得极沉极重,尚之信看在眼里,心下不由满意。旁边班志富看了,却是好不着恼,你林善志连旗人都不是,凭什么在世子殿下面前自称奴才!还学我们旗人模样行礼,羞也不羞!
“林总兵多礼了,起来吧。”尚之信的嘴角微翘,冲林善志摆了摆手。
“谢殿下!”
林善志闻声缓缓站起后又往后退了一步,举止神情对尚之信显然是尊重到极点。
第158章 满城
尚之信看了一眼林善志后将视线移向班志富,询问道:“新会可有派人过来?”
班志富摇头道:“郑国栋并未再派人来,料是贼兵围了城,城中出不来人。”
“想来也是如此。”
尚之信微一点头,在这个跟随父亲多年的老人面前,他是一点架子也不敢端,也没必要端,他笑着对班志富说道:“出发前父王对我说过,此行出援新会,我这世子名为主帅,但这军中之事还是要一力依赖班叔父的,要我多看多学,不明白的地方就问,不必顾虑什么世子殿下的面子。呵呵,其实不必父王如此嘱咐,我也会如此,毕竟我之前从未单独领军,阵仗经验远不及班叔父,要是因为我的轻忽出了什么差子,不说我这世子殿下没什么脸面,父王那边我更不好交待。所以此次出援还请班叔父多费心!”
世子殿下一口一个“叔父”叫着,听得班志富心中颇是温暖,在外人眼里,这个世子殿下孔武是孔武了,不过却是年轻气盛,脾气不太好,但在自己面前,世子殿下还是当年那个孩童,对长辈们跟当年是一样敬重,只此一点,他也是要力保尚之信的,而不是和平南藩下某些人一样,打起二殿下尚之孝的心思。
立长立嫡乃是中国千年以来的传统,放着长子加嫡子不保,凑到次子身边算个什么事。要知道平南王可是私下与他们这些老人说过,等日后平定南明,他老人家就让次子之孝回北京谋个汉军旗都统,而不是留在广东和哥哥两碍眼。既然老王爷早就有了这等心思,底下人还哄弄个什么劲,真闹出了兄弟争藩的事,恐怕得利的可不是他们这些平南藩下的人,而是北京那个朝廷了。万一闹得不可开交,朝廷一介入,只怕这平南王府可就真个鸡飞蛋打了,老靖南王耿仲明那事可没过几年,耿继茂那小子都险些没法袭爵呢。靖南前车之鉴不远,平南王府可不能再出什么妖娥子喽。
“殿下放心便是,末将必竭尽全力,太平军不过跳梁小丑,有殿下亲自领军,此贼必不堪一击。”
班志富话本就不多,但说得每句话都绝非废话,这般铿锵有力说出,边上的林善志听了不由抬头看了他一眼,心中倒也未有什么此人说话狂妄的念头,反而深以为然:太平军嘛,本就乌合之众,这仗打不赢才是见了鬼呢。
班志富这么说了,尚之信自然不会就与太平军的战事再多说,转而对林善志道:“军中事都安排妥当了?”
林善志忙微一欠腰,道:“回殿下,卑职都安排妥当了!”
“我这没什么事,你先回吧,方才我说得明白,此次出援一切都听班都统的,班都统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你可听明白!”尚之信后半截话特意加重了说。
林善志心中暗诽,他也是正一品的总兵,凭什么就要听班志富的命令,何况自己的兵也比班志富多,可世子殿下这么嘱咐,班志富又是平南王最信重的老人,他这总兵再怎么不愿也得乖乖听着,当下嘴里就轰然应声:“卑职明白!”
“那好,你先下去吧,半个时辰后出发。”
尚之信摆了摆手,示意林善志回去。
“喳!”
林善志轻步轻脚往后退了三步才转身离去,待他离去,班志富方开口对尚之信有些担心道:“广州绿营顶率皆补是南人,皆游荡之辈,俱非经战之辈,连年西贼入寇,兼土寇四处窃发,各处用兵甚多,折损亦多,仅广州绿营这几年便折损上千,今广东局面明清相处,土匪漫山,沿海又多是海贼,仅我平南与靖南镇兵于此,恐兵力不可多持,殿下不妨与王爷请朝廷再拨3000蒙古兵发来广东助战,如此兵力不虞便可解危,不致再复去年之事。”
班志富所说去年之事指的是李定国大军二攻广东,平南和靖南因无兵可用,只得收缩各处清军集中于广州一地,使得李定国大军可以长驱直入,若不是新会坚城难克,恐明军就要兵临广州城下了。收缩兵力于广州集中驻守,看着似应对明军最好的办法,但实则却是向明军暴露广东清军兵力不足的问题,广州若是失守,广东便要尽沦明军之手了。再者,清军收缩于广州等于放弃了除广州以外的所有占领区,这便导致这些占领区的人心向明军动摇,同时明军也可以在这些地区获得人力钱粮支持,若不是李定国两攻两败,但只保持压迫广州的局势,也够龟缩在广州的平南和靖南喝一壶的了。
仅就这次出援新会而言,班志富也苦于兵力不足,新会城中只守军千余人,太平军则有万人以上,出援兵马加起来虽有3000,可只旗兵可用,那广州绿营的两千多兵根本顶不上什么事,这帮广州绿营兵多是福建、浙江过来的降兵,平日打打顺风仗可以,真要碰上比他们强的对手,望风而逃都是轻的。也就是这次来得不是李定国大军,而是一支明明的杂牌太平军,真要是李定国大军来了,广州绿营这些降兵根本就不敢带他们出来。
打赢太平军,班志富没有怀疑,没有这两千多广州绿营,单凭他手下的八百镶蓝旗精兵他就能一举收拾掉太平军,但是带兵打仗的哪个会嫌兵多,重要的是广东清军整体兵力实在是不多,能打得兵更是少,就这还被李率泰那个皇亲给硬生生抢去两千人,平南王府能够实实在大拿出来的精兵绝对不超五千。这点人马和动不动就是数万大军来攻的李定国相比,可真是少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