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老和尚看来根本不打紧的,那佛祖还是胡人呢,这皇帝是不是胡人又有多大关系。出家人嘛,管好自己的事就行,只要佛祖不降罪,其他的事情去操那心做甚。
  因听寺里几个出去云游的僧人说南明一日不如一日,这大清坐江山怕是板上钉钉了,故而栖林老和尚便存了心思刻意与清朝的官员交好,并且严禁寺内僧人与明军有什么联系,发现一个就赶走一个,绝不手软。不但如此,年初老和尚还应新会知县相请到新会城去做了一趟法事,超度那数万于守城期间惨死的无辜百姓。
  虽然明知道这几万百姓都是叫守城的清军杀害的,可老和尚在城中却是咬牙切齿的怒骂老本贼,根本不提清军半个字,如此态度,再加上他栖林老和尚在广东名头颇响,因此广州那边的总督衙门也对他表示了关注。新任李总督特意在发往北京的奏疏上提了他栖林的“义举”,把个老和尚着实激动得不行:那可是总督大人发往京城的奏疏,那可是给大清皇帝看的奏疏,自己一出家人的名字能让龙眼扫过,可真是佛祖恩德,祖上有灵了。
  激动之余,栖林也不顾自己快八十的人了,寻思着是不是主动到广州去一趟,一方面感谢总督大人的嘉勉,另一方面也好借此机会和这位新任总督大人结个善缘,等局势定下之后,也好请总督衙门出面帮着张罗一些富人大户好好修缮一下玉台寺,毕竟眼下寺中气象实在是不行,破破烂烂得实在不是出家人该呆的清修之地。
  人要衣装,佛要金装,经文念得再多,佛理懂得再多,终是不及让信徒们看得气派实用。
  这道理栖林老和尚明白着呢,谁曾想,这边刚琢磨着到广州去一趟,大祸却突然就临了头。那日突然从山下涌过来的大量百姓和军士着实让栖林老和尚吓了一跳,也让寺内的僧人们惊恐万分。未等和尚们开口询问,那帮逃上山的军士就凶狠的将他们赶到大雄宝殿中,然后一个自称是大明太平营钱粮总务官的宋大人大言不惭向他们宣称玉台寺自即日起由太平营接管,寺内僧众一律集中看管,寺内粮食也一律拿出供太平营取用,若有不从,就叫这佛家的净地变成血地!
  天杀的强盗,天杀的太平军,天杀的宋总务!
  看到那帮如强盗般的太平军将寺中藏匿的粮食挖出来后,栖林老和尚险些急得背过气去,若不是徒弟眼明手快疾拍胸口,怕真能就此“圆寂”了。
  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和尚遇上兵,同样是有理说不清。面对那个大言不惭,一点斯文也没有的宋大人,栖林和尚也只能把一肚子苦水往肚子里吞,不敢有半点反抗。可看着自家地盘被一大帮破破烂烂的刁民占据,自家的粮食也被他们虎咽下肚,念了几十年经文,拜了几十年菩萨的老和尚怎么也不甘心。
  宋襄公要得就是和尚们老实配合,倒也无意杀害这些僧人,毕竟他也是读书人出身,对这些出家人总是敬重一二的,从前遇到寺庙,也总是习惯性的进去拜上一拜,奉些香油钱,这回若不是情况紧张,事关后营生死存亡,他也不会这般无礼对待僧人,更不会对那看着就慈眉善目、德高望重的主持发下狠话。
  虎无伤人意,人有杀虎心。
  宋襄公无意杀害玉台寺的和尚,这帮和尚们却是有意要杀他!
  就在太平军后营占领玉台寺的第二天深夜,一个看着十分不起眼的小和尚趁着看守的保安队员不注意悄悄从殿中溜出,然后趁着黑夜偷偷从后山一条不为人知的小道下了山。
  下山之后这小和尚并未逃走,而是直奔山下清军营帐而去,他身上贴身藏着一封信,却是那慈眉善目、德高望重,在广东信徒中间名头颇响的栖林老和尚写给清军将领的亲笔信。


第126章 提督
  率兵围山的清军将领正是周士相想亲手活剥的平南藩下右翼总兵官吴进忠,此人并非汉军旗出身,也非尚可喜从辽东带来的老人,而是原李自成大顺军王光泰部出身。
  王光泰与哥哥王光恩、弟弟王昌早年参加过李自成的农民军,王光恩在义军中绰号关索,颇是有些名气。崇祯十四年,王光恩同两个弟弟接受明朝勋阳巡抚徐起元的招安,所部农民军被改编为官军固守郧阳,先后击退数次大顺军的进攻,为明朝稳固了郧阳地区的局势。
  弘光元年,清军阿济格部南下追击大顺军至郧阳时,王光恩又同明朝的郧阳巡抚徐起元一同降了阿济格。降清后,王光恩被任命为襄阳总兵,而时在王光泰部下的吴进忠不过是个小小千总。
  顺治三年,王光恩同清廷委任的郧阳巡抚潘士良发生矛盾,被潘士良诬陷逮捕解往北京,清廷另调南阳副总兵杨文富署理襄阳总兵一职,意图吞并改编三王部下人马。王光泰、王昌两兄弟见势不妙,遂先下手为强,率领所部8000兵马反清,杀署理总兵官杨文富、分巡下荆南道甘文奎、襄阳知府杨矿、推官李实发、襄阳知县潘朝佑等清廷委任的襄阳诸官。反清之后,王光泰派吴进忠前往湖南向督师何腾蛟报讯。
  永历朝廷闻知二王兄弟在郧阳反正之后,举朝欢腾,永历天子当即任命王光泰为镇武将军,爵镇武伯;王昌为郧襄总兵,其部李世英为河南总兵,作为使者往湖南联络督师何腾蛟的武进忠亦得了何腾蛟青眼,亲自为其请来右营协理副将一职。
  清廷得知王光泰、王昌两兄弟投明后,立即释放王光恩以图挽回郧阳局势,得知王光泰、王昌已经接受南明委任后方将王光恩处死,其后马上调派湖广提督孙定辽部马步兵5600名从武昌赶到郧阳平叛。孙部进至离郧阳四十里的安阳口时遭王昌伏兵袭杀,孙定辽措手不及,大败而逃,渡至河湾时因水深难渡坠于马下溺死。
  孙定辽大败消息传到北京,清廷摄政王多尔衮立即命吏部侍郎喀喀木率满、汉军队3000人南下往剿二王,又令河南总兵张应祥、开归总兵高第等合兵同剿。得知清廷派出满州大兵前来,又有河南总兵张应祥和开归总兵高第部同来,王光泰知己方兵力无法对敌,遂退出郧阳城,临走前命为右营协理副将的吴进忠率人将郧阳城付之一炬。
  王光泰手下总兵官李世英做为二王前锋,率部欲往陕西会合当地反清武装,不幸被清军击败,无法前往陕西后,王光泰和王昌商量后率余部四千余人退往夔东地区,同大顺军余部李来亨、刘体纯、袁宗第、郝摇旗、贺珍等部联合作战,成为后来“夔东十三家”之一。
  就在二王兄弟退往夔东地区的路上,吴进忠突然率部掉头返回郧阳,王光泰闻讯后急派使者往吴部阻止,殊料使者还未入营就被吴进忠手下斩杀。杀掉使者后,吴进忠一刻也不敢停留,星夜直奔郧阳向清军投降。再次隆清的吴进忠得到了喀喀木信重,不仅没有夺其部曲,更是任其为郧襄副将。
  顺治六年,因南方王得仁、金声恒、李成栋等人相继举旗反清,清军连失数省地盘,各处兵力亦是吃紧,清廷遂从辽东召尚可喜与耿仲明二王率家口旧部入关南下。二王行至湖北时,因吴进忠身材高大,一脸虬须,颇有古之大将风范,尚可喜见之心喜,又知其部本是农民军,战力相较原明朝军队改编过来的绿营兵要强,便有意将其召入麾下听调。
  不过尚藩南下兵员清廷已有定制,不许其私自征召,尤其不得招募绿营将兵,更不得私藏兵将,为此尚可喜着实费了一番手脚方将吴部纳入麾下。初时,只要吴进忠于藩下听命,并不曾收入旗中。
  此后平、靖二藩挥师广东,大小征战上百,吴进忠所部每战都为先锋,斩获甚众。攻打广州之时,吴进忠更是自请所部十八勇士为入城先锋,趁夜骗开广州城门,为清军攻入城中立下大功。凭此功劳,吴进翼在尚藩麾下地位不断上升,虽不曾入镶蓝汉军旗,却可指挥旗兵作战,并且官阶也高升为了右翼总兵官。广州城内除二王藩下直属旗兵,总督府的督抚标兵,其余兵马名义上的右翼总兵官吴进忠都可指挥。
  李定国二攻新会,平、靖二藩相继派兵入城防守,靖藩以平藩为首,平藩兵马则以汉军旗参将由云龙、右翼总兵官吴进忠马首是瞻。吴进忠自知身份不比由云龙这个汉军旗参将,因此守城事务不问大小悉向由云龙请示。
  不过实际守城过程中,吴进忠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曾为农民军的缘故,他深知同为农民军出身的李定国大军攻城手段,几次凭借经验化解新会城危机,更是数次率领死士出城打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