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心-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衡州时,孙思邈曾对兰陵王侃侃而谈天下大势,指出形势发展,认为宇文护若不死,按斛律明月原先的计划行事是上策。
  齐、陈若是联盟,对周国可能造成毁灭的打击。
  可宇文护死了,原来的上策再实施,就变了下策,因为陈国那面要攻周国的决定,本来自陈顼。
  天底下本没有一成不变的计策,用兵绝不能墨守成规,而要按照形势发展而变。
  可这些道理孙思邈没有说,因为他不必说。斛律明月领兵三十年,疆场常胜,如何会不懂这些道理?
  若是在淳于量面前,斛律明月或许或恫吓、或利诱,为齐国取得最大的利益,可在如明镜的孙思邈面前,斛律明月实在没有必要把戏演下去。
  厅中沉寂,许久,斛律明月做了决定道:“我会让长恭从衡州撤兵。”
  寇祭司讶然——他不解为何孙思邈根本不用劝说,斛律明月就会撤兵?
  祖珽茫然——他考虑的却是另外的事情,他算定孙思邈、寇祭司此行有血光之灾,难道他算错了?
  斛律琴心却是娇躯微颤——因为高长恭撤兵就会回转邺城了。
  孙思邈笑笑,“将军不愧是斛律明月。”
  斛律明月神色落寞,“孙思邈也不愧是孙思邈。”
  二人简单说了这一句,寇祭司听了,不知为何,心中陡然有热血沸腾。
  斛律明月转身望向冼夫人的那幅画,又道:“若是只为说服我从衡州退兵,你目的已达,可你当然还有别的目的?”
  “不错。”孙思邈立即道,“将军当然知道,我来邺城,本是为了一个当年的约定。”
  斛律琴心有些不解,寇祭司立即提起了精神,祖珽却是脸色惨白。
  不闻斛律明月回答,孙思邈径直道:“这里本无外人……想将军也没必要隐瞒,你我都知道,兰陵王高长恭本是冼夫人之子。”
  斛律琴心倒是真正一怔,茫然看向众人,惊奇地发现所有人都没有意外的表情,就算祖珽都没意外。
  这个事情,竟然只有她并不知情。
  “往事恩怨不用多说,冼夫人曾两次求文襄帝将儿子送她抚养,但文襄帝一直在拒绝,而且放下话来,一切都要等兰陵王长大成人后,自己作决定!”
  孙思邈望着那如山的背影并无稍动,暗自皱眉,可还坚持道:“如今文襄帝已故去多年,冼夫人当年曾立誓此生再不出岭南半步,但曾传信将军,说日后兰陵王长大成人后,就会派一使者告诉他当年的真相,让他自己作个决定。”
  顿了片刻,只感觉那如山的背影似有千钧的压力传来,孙思邈缓缓道:“如今兰陵王已长大成人,我就是那个使者,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厅中又静,又有些冷。
  斛律明月只是看着那幅画,什么也没说,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孙思邈也不能够。
  良久,祖珽缓缓道:“冼夫人的意思是?”
  寇祭司立即道:“冼夫人当然希望兰陵王去岭南陪伴她了。”
  “一派胡言。”祖珽眼睛翻白,冷冷道,“他怎能去岭南?”
  他没说理由,可这理由根本也不用说。
  如今齐国虽如日中天,但一直仗着斛律明月、段韶和兰陵王三人支撑,可段韶死了,斛律明月已老,齐国眼下所有的希望都在兰陵王高长恭身上。
  这种时候,兰陵王怎么能去岭南?
  寇祭司还待再说,却被孙思邈轻轻摇头止住:“一切还要听将军的意思。”
  祖珽愣了下,神色讪讪道:“将军的意思是……”
  斛律明月突然一摆手道:“我的意思是……一切等长恭回转邺城,让他自己来作决定!”
  祖珽怔住,嘴唇喏喏,想说什么,终于忍住。
  寇祭司露出喜意,心中赞叹,怪不得冼夫人会选孙思邈前来,这个孙思邈果然有非常之能,来到邺城后,解决事情竟如此顺利。
  孙思邈却沉默许久,这才道:“多谢将军。”
  他并没有半分欣喜,心头反倒有分沉重,什么事情都由一人解决并非是好办法,可若事情没有人解决,更是难缠。
  推诿并非解决问题之道,斛律明月的一个决定,让一些事情,依旧没有着落。
  斛律明月还在望着冼夫人的画像,回道:“你何必客气,这一切本应如此。不过……你恐怕还有别的事情要和我说吧。”
  孙思邈微微吸气道:“将军果然神机妙算,不错,我来邺城,本还有第三个目的。”
  斛律琴心一直垂头望着脚尖,听到这里时,身子轻颤,白玉般脸上突然发红。
  斛律明月头也不回,淡淡道:“说来听听。”
  “我想和将军谈谈当年文襄帝遇刺的谜案。”孙思邈缓慢道。
  斛律琴心脸上红晕尽去,取而代之的是脸上再无半分血色。
  祖珽脸上又露出畏惧之意,嗄声道:“一切均已盖棺定论,还有什么可说的?”
  长街之上,孙思邈要问他谜案的时候,他推说不知,就是这种表情,这刻又是如此,寇祭司见了,心中疑云阵阵,祖珽怕什么?
  斛律明月如山的背影似乎也抖了下,轻微得不易察觉,许久,他缓缓道:“你想谈什么?”
  祖珽神色有些惶惑,突然道:“将军,这里本没我这瞎子的事情,我想先行告退。”
  “我找你来,本是要谈当年的事情,你一定要留下。”斛律明月声音中没有半点波动。
  祖珽身躯一颤,拄着盲杆立在那里,神色间有着无尽的彷徨。
  “桃枝,你进来。”斛律明月又道。
  众人一怔,扭头向厅外望去。
  厅外有人应声走进,那人浑身上下笼罩在一件黑袍中,看打扮倒和寇祭司像是兄弟,不过那人头上还戴个斗笠,斗笠倾斜,挡住那人的脸,让人看不到那人的真容。
  寇祭司听到桃枝两字,立即想起,斛律明月身边有五子、五卫颇为得力,还有个谋士叫作刘桃枝,一直神出鬼没,莫非就是眼前这个?
  刘桃枝进了厅中,嘶哑着声音道:“将军有何吩咐?”
  他声音极为沙哑,声速缓慢,寇祭司看过去,虽看不见那人的脸,却发现那人脖颈上有道疤痕,好像当年有人一刀砍在刘桃枝脖子上留下的。
  那疤痕极长很是丑陋,寇祭司暗自骇然,心道这人受此重创,还能活下来,实在是命大。
  斛律明月道:“孙先生要谈谈当年文襄帝遇刺一事,这里的人,你和祖侍中了解最多,他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你倒是可以补充一下。”
  刘桃枝应了声,再不言语。
  斛律琴心还是不看孙思邈一眼,可一颗心纷乱如麻,远不如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平静。听斛律明月这么说,又见祖珽这般表情,斛律琴心总觉得眼下看似平静,却是风雨欲来的征兆。
  文襄帝早死了二十多年了,他的死究竟藏着什么秘密,会让斛律明月如此慎重?
  孙思邈又为何一定要翻出陈年谜案?
  略作沉吟,孙思邈开口道:“文襄帝高澄和冼夫人一事,想必不用和将军多说……”
  其实他来邺城之前,曾反复琢磨说辞,考虑如何和斛律明月叙说当年一事。但这件事盘根错杂,到如今仍是迷雾重重,更兼影响深远,是这数十年来动乱之源,让他不能不小心谨慎。
  当年的一个错判,不知引发了多少的腥风血雨,今天他不想重蹈覆辙。
  “当年高澄和冼夫人一事,或许各有判断,但谁都不能否认文襄帝的英明神武,雄图大志。文襄帝一直想要一统天下,先定内乱,再图江南关中,齐国是自太祖高欢手上而得,却有文襄帝奠基之功……”
  孙思邈三言两语,叙说着如烟往事。
  “武定五年寒山之战,高澄俘获南梁徐州刺史兰钦之子兰京,一直扣押在齐国为奴。听闻兰京厨艺了得,倒很得高澄喜欢……”
  斛律琴心虽对往事了解不多,但听到这里,知道孙思邈已经说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传言中,当年文襄帝高澄就是被这个兰京带几个家奴刺杀身亡!
  可高澄年幼就随父高欢南征北战,武功绝不会在如今的兰陵王之下,怎么会被一个厨子杀死?
  斛律琴心想到这里,渐被谜案吸引,听孙思邈又道:“传说中,在这以后兰京因为厨艺的缘故,就一直留在文襄帝的身边……”
  “因为厨艺?”斛律明月突然道。
  他声音不高,肃杀之气不减,其中有分很奇怪的意味。
  厅中众人虽各怀心事,不过均注意到了这点。
  孙思邈顿了片刻,缓缓道:“当年文襄帝遇刺时,我不过十来岁,很多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