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林如海真想让郑崇一辈子做个入赘的女婿,是决不会继续教导他科举的本事的,以如今林如海的作为看起来,显然是有心成就女婿的前程的,想来等日后林家嗣子养成之后,林如海总能放心给让女儿女婿出门立户。




郑崇还年轻着呢,并不至于耽搁不起,管他是十年还是二十年,总归还是有个盼头的。




倒是郑崇有些茫然了……




他虽然是那么和舅舅说的,但也不过都是捡好听的话罢了,他自己于前程上是并不肯期盼太多的,如今竟很有些不知所措。




而林如海也没有给他解惑的打算,只该教什么教什么,权当没看出来郑崇的疑惑。




宝钗是个不让须眉的巾帼性子,自家的事情又在上头有了备案,并不愁宝钗日后占着大义名分还拿捏不住人。如此一来,林如海自然愿意对女婿好些——但至于真正的关于前程的承诺,因为林家子嗣不丰的缘故,林如海还真不敢随便许诺。

招赘严格来说并没有具体生养几个孩子的限制,只有契约年限一说,或十几年或二十几年或是干脆就是死契,算起来竟和买卖人口时候的卖身契仿佛了。

林如海又不是苛责人的性子,而且郑崇本身的才学也是林如海一手教出来的,林如海自然不会满心惦记着折了他上进的机会——只是若是年限短了,却又难免担忧那会儿宝钗还没能给林家养出一个继承人该怎么办。

这么几番琢磨下来,林如海到底还是个定了个十五年的契。

郑崇如今不过弱冠之年,便是再过十五年再去考试也并不晚,若是他甫一能当家立户就能考中,对林家也未必不是好事。而说句不好听的,等十五年都过了,宝钗总也得三十多岁了,若是那会儿还没能养下林家的继承人,那么算起来可真心就只能算是林家时运不济命中如此了。

不过这契约具体定到多久却不是外人知道的,甚至因为还没具体到衙门定契,便是郑崇本人也不大清楚,只林如海和李家商量着罢了。

这一回的婚事虽然和传统的男婚女嫁不同,但总归也得三媒六聘慢慢走流程,再加上宝钗的年纪也不是很急,估计着怎么也得再等个半年一年的才能正式成了。
不过这婚事引人侧目倒是真的,不管讨论这件事的人到底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总归林家目前差不多处于个风口浪尖是不假的。

————分割线————

在所有讨论林家婚事的人里头,王夫人算是里面很不怀好意的那部分。

王夫人这辈子无论是从父母出身夫君前程还是自身才学,都被贾敏稳稳的压了一头,心里怨念了几乎一辈子。若是换做别的人就算了,贾敏本就算是当初京里头首屈一指的闺秀,比不上她的人不知道多少,根本没什么值得稀奇的,也就是王夫人因为同样是四大家族里的嫡出女儿,又嫁作了贾敏的嫂子,这才升起了各种嫉妒比较的心思。

贾敏一辈子事事如意,只在儿女缘分上欠缺了些,最后落得了个不得不为女儿招赘的地步,可不让王夫人笑弯了腰——她的女儿可是嫁给了正经的进士老爷,如今早早就凤冠霞披诰命在身了,而她的儿子更是衔玉而生前程远大,哪里如林家一样完全没了指望。

不说王夫人见识少了些,便是如贾母般老练的,对女户上头的了解也并不多——不少人都觉得这入赘便是一辈子的事情,除非林如海能好好的活到嗣子长成入仕,否则林家显然是得有个断层的。

然后又开始卖力的游说贾敏拉拔娘家侄子(特指宝玉),口口声声说着日后等宝玉出息了,正好也能帮扶帮扶林家。

这倒是说进贾敏的心里了——林家祖辈里长寿的不多,贾家女儿的寿数……反正贾敏自己的几个姐姐也早就没了,谁都不知道他们夫妻两个还能帮衬拉扯小辈几年的功夫,的确得早早想一想日后的事情。这亲戚间交往的时候,互相帮扶也都是常事,林如海之所以仕途通常,当初其实也没少得贾代善的帮衬。

贾敏很愿意与人为善的给女儿留些后路,比如女婿的舅家李家,再比如自己的娘家。

当然了,指望贾敏去不遗余力的帮衬着王夫人的儿子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贾宝玉并不是个不孝顺母亲的孩子,贾敏和王夫人互相看不上眼又有不少仇怨,她怎么可能亲自去成就王夫人的荣耀。偏和王夫人不大对付的贾家大房——贾琏并不是很有出息的性子,从头培养毕竟不容易,贾敏也懒得去费这个心思。

索性就瞧上了贾兰。

贾敏出嫁的时候贾家下一辈里除了夭折的大房贾瑚之外,只贾珠和元春两个孩子,算起来总也有些微薄的香火情分。纵然贾敏最恨毒了王夫人的时候,到底也没在元春的婚事上动什么手脚。

贾珠早逝,只留下这么个遗腹子,贾敏当初知道这消息的时候和娘家还亲密得很,很是为这个侄儿落了落泪。虽说这孩子也是王夫人的孙子,不过却是由青年守寡的李纨养大的,和王夫人并不亲密甚至还颇有几分疏远,而且他因为平日里的日子过得并不大好的缘故,格外的好学上进,只要贾敏愿意推他一把,并不愁他不努力拼搏,总是更省心一些的。

而且这从来只有儿子给母亲挣诰命的说法,却极少听见什么孙儿出息之后给祖母请封的消息。

给王夫人找不自在已经几乎成了贾敏的一种本能,更何况这事情不过随手为之即可,若是成了几乎是一举两得的好事,由不得贾敏在操心女儿之余不顺手推一推这事情。

林如海如今是二品,家里有一个国子监监生的名额,贾敏转眼就撺掇着林如海将这个名额给了贾兰。

贾母当然不依,别看贾兰是她头一个曾孙,但宝玉才是贾母的心肝肉。当然了,若是家里有两个名额,她自然会公正公平的将宝玉和贾兰叔侄两个都送过去,但若是只一个名额的话,自然得先紧着她心肝肝的宝玉。

“按着规矩算,我家老爷虽然有个空置着的名额,但这名额却只能给自己家里人,并不能随便出让的。因为母亲之前说着让我帮衬一下家里,老爷这才去圣上那儿求了一回的,大兄身上有爵位,琏儿当初若是想读书的话并不用等到如今,所以还特意指明了是给二哥家的。可这名字却不是我定的,只圣上将旨意发去国子监,由圣上和国子监点的人,与我又有什么干系。”面对贾母的置疑,贾敏还振振有词,“母亲若有什么意见,只管去和国子监说就是了。”

文官三品以上武将二品以上都有个国子监荫监监生的名额,不过这名额却是只能自家使的,并不能转让出去。当然了,如贾赦那样给自己侄子用的倒是无妨,却至少需得是同宗同族的晚辈才行。

当然了,如林如海这样将名额给岳家用其实也不是不行,左右不过是个不举不究的事情,这规矩本来也只是防着有些人家不要体面的买卖名额,塞一堆不知道来历的人进去读书,坏了国子监的格调氛围,算起来就算之前没定下婚事的时候,林如海将郑崇以自己弟子的名义送进去也都不是不行的。

至于具体的人选,自然是林家定的,左右贾母也没这个胆子去找圣上或是国子监长官说道。

贾母当然不会去真的找人问这事情,毕竟一定要拿叔叔去替了侄儿的名字并不是什么体面,事情哪怕贾家还没失了权势的时候贾母也不会轻易的去说这事,只好在自己家里琢磨着。

然后就自然自己琢磨出了个理由。

——李纨。

李守中早就致仕回了原籍,李纨自然没这个能耐去国子监说三道四,但李守中这些年在国子监总有些人情在,在贾家二房有这么个名额的时候自然能够擅作主张的将名额抢来给李守中的外孙。

贾母自顾自的给事情想好了理由,将宝玉的前程被耽搁的罪名全推到了李纨的身上。

不过贾敏之所以能做出这事情,当然看准了在这事情上贾母的无能为力。

李纨守寡多年在家里受尽了冷眼,一辈子只余贾兰这一个依靠,如今好不容易得了一个捷径,怎么可能轻易放手。

她本来就是节妇,之前贾家为了自家脸面早给李纨请了节妇封诰和牌坊,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算是对李纨品行的肯定了,除非贾母或王夫人出首请命把李纨的牌坊封诰收回,否则等闲不能拿道德层面的指责抨击她。

只要李纨不突然脑残想成全宝玉的前程,能够咬紧牙关不松口,宝玉自然替不了贾兰的名字。


作者有话要说:
忘了定时间了……





第102章 黛玉宝钗(六十二)
第一百零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