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丁靖自身在某种程度上,也和宗教领袖这个身份,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实,因为这个时代的愚昧,对于一些宗教的产生的发展,绝对是不能扼制得了的。
所谓堵不如疏,与其在政策上限制宗教,丁靖却是在政策上,给了宗教许多合理的发展空间。
当然,丁靖允许宗教发展的前提,却是不准宗教妨碍到政权统治。
宗教不得妨碍政权,这是丁靖明确书入法律中的条款。
所以,在丁靖统治的地域之上,也出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宗教,甚至丁靖的夫人张宁,也将黄巾道又重建发展了起来。
再加上黄巾道的底蕴,本来就十分雄厚,其各种执掌人员,也有着富足的布道经验,以至于整个河北之地,黄巾道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宗教,而丁靖的夫人张宁,更是黄巾道中名副其实的教宗。
张宁身为黄巾道的教宗,这从某种方面上来讲,也表明丁靖是黄巾道的领袖人物。
丁靖心中也知道,对于宗教问题的处置上,他明显是有些玩火的迹象。
因此,丁靖如今在对待宗教的问题上时,也已经开始执行收缩政策了,就是为了防止宗教变得愈加庞大,以至于妨碍了社会的发展、政权的运作。
为此,丁靖专门令人编制了《宗教法》,并且模仿明朝对宗教的管理制度,设置了一个名为“道禄司”的官署,专门管辖、监察、指导各大宗教山门。
良久之后,丁靖才向众人问计道:“诸位,我觉得这汉中张鲁,绝对不可硬攻取之,而是应该以他法来攻略,就比如这五斗米道的事宜上。”
“主公有何示意?”众人立即看着丁靖询问道。
丁靖点了点头,言道:“诸位,如果我要和张鲁做个交易,允许他在雍凉河北等地传播五斗米道,但是作为相对的条件,他必须将汉中、巴郡之地奉献于我,你们觉得这个交易如何?”
“主公,不可!不可!”众人立即反对道,“如果让五斗米道扩散壮大,恐对主公统治不利啊!”
“除非,必须让张鲁遵从《宗教法》,并且在道禄司登记注册。”众人继续言道。
在丁靖的《宗教法》中,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内容有:不准宗教以任何形式构建武装,不准宗教以任何形式唯恐政策法律、不准宗教以任何形式伤害人命、不准宗教以任何形式逃避赋税缴纳、不准宗教以任何形式管理民政、不准宗教信仰者为官执政、宗教间的矛盾应服从官府作出的判决,否则都将以邪教论处。
因此,一旦张鲁服从了《宗教法》和道禄司的管理约束,那么张鲁的五斗米道就算是日益壮大,也不会动摇到丁靖的统治根基。
如此,众人也才能彻底放心。
只是,《宗教法》和道禄司的管理和约束,对如今的五斗米教和张鲁而言,绝对是一件限制权柄和自由的镣铐。
如果张鲁是一个正常人,那么他就不可能轻易接受这个交易。
而且,张鲁能够割据一方,显然也不是一个甘领束缚的人。
“想要张鲁遵从《宗教法》的约束、接受道禄司的管理,恐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丁靖叹息地言道。
一时间,所有人也不禁蹙眉叹然了起来,皆感到张鲁的问题,的确有些难以处理。
忽然,谋士李儒似乎想到了什么,眼前却是闪出一道亮光,言道:“主公,那张鲁不是自称为‘天师君’么?我们何不再设置‘天师’这么个虚衔名头,正式加封于张鲁身上,如此张鲁说不定会同意你的交易呢!”
李儒话音一落,钟繇等人却是摇了摇头,说道:“文优所言却是有些想当然了,这‘天师’的名头不过是个虚衔而已,他张鲁岂会因此而舍弃权柄和城地?”
听着钟繇等人的怀疑之声,丁靖的内心却是受到了极大的点拨,言道:“其实,如果这‘天师’的名头,并不是一个虚衔的话,或许张鲁就会答应交易了呢!”
“主公,莫非你要给‘天师’赋予实际权力么?”众人担忧地问道。
丁靖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将自己的想法阐述道:“现在我们治下已经有许多宗教了,就算再多一个五斗米道也没什么影响。”
“但是,如此多的宗教存立于世,光靠《宗教法》和道禄司的约束和管理,仍旧有些绵薄无力、捉襟见肘。”
“因此,我就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能否让各宗教实现自我监管?”
“所以,我准备又设立一个民间机构,名字就叫作‘天师府’,其职责就是监管所有的宗教,并且帮助各宗教化解彼此间的矛盾。”
“至于这天师府的人员构成,主要有天师一名、真人十名,天师负责管理天师府,真人协助天师管理各项事务,而天师、真人的任职期限,定期为五年,可连任一次。”
“待这天师府正式建立之后,我准备令张鲁作第一任天师,如此张鲁才有更大的可能来答应我的交易。”
(本章完)
第746章 天师府
丁靖为了和平取得汉中,居然打算创建一个“天师府”的机构,以此来招安纳降张鲁。
可是,天师府虽然有节制所有教派的权力,但是却毕竟受到官府和法律的各种监管,这样的情况对张鲁而言,其权力和自由仍旧显得不够得心应手。
因此,哪怕丁靖创建了天师府,并且让张鲁担任第一任天师,恐怕依旧不能令张鲁彻底心甘情愿啊!
但是,丁靖创建天师府这一举措,就已经是在向张鲁做让步妥协了。
毕竟,张鲁的五斗米道势力庞大,且张鲁个人的威望也极高,现在他丁靖让张鲁继续维持五斗米道,而且还允许五斗米道在各地传教布道,这已经是足够宽大的处理了。
若是太过退让,恐怕会酿出大祸!
所以,如果张鲁还是不答应的话,那他丁靖也只能撕破脸皮、抛弃和张鲁的友善关系,直接挺兵进取汉中,向张鲁发起最后的战争了。
当即,丁靖再次招来刘晔,命刘晔继续充当使者,前去汉中说服张鲁归顺。
……
……
一个月后,刘晔又一次以丁靖使者的身份,再次抵达了汉中郡的郡治南郑城。
张鲁所占据的汉中之地,虽然并非大汉最富庶的城郡,也并非大汉最历史悠久的城郡,但是汉中之地对整个大汉天下而言,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存在。
自春秋战国开始,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就被先后称作“天府之国”,而将两处“天府之国”连接在一起的,正是汉中这个狭小缓冲地带。
在汉末这个时代里,天下已经完成了三次统一的过程,第一次是秦王扫六合,而秦国的基业就是川陕平原;第二次是刘邦和项羽的楚汉战争,而刘邦的基业也是川陕平原;第三次是刘秀的中兴汉室。
虽然刘秀中兴汉室的时候,他的基业是河北平原、南阳盆地,但是他统一过程中最艰难的战争,却都是在川、陕两地发生的。
如果当时关中和巴蜀并非归属不同军阀,而是被一个势力所统治的话,那么川陕协同的优势就可以充分发挥,刘秀说不定就无法统一天下、建立东汉了。
总而言之,关中平原和巴蜀平原,如果想要发挥出一体协同的实力,那么作为两地的连接点的汉中,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当刘晔抵达汉中的南郑城之后,也不耽搁犹豫,直接前来拜见张鲁。
张鲁和刘晔已经经过一面,彼此间的感观还算不错,因此又一次见到刘晔之后,张鲁也显得十分高兴,连忙问道:“子扬代使大将军前来,可是有什么事情么?”
“若是大将军但有差遣,我张鲁必定竭力相助!”张鲁笑着言道。
原来,张鲁和丁靖本来就关系不错,再加上张鲁帮助丁靖攻灭吕布之后,二人间的关系往来更是友善亲密。
因此,见到刘晔再次作为丁靖使者而来,张鲁才会表现的如此坦诚欢喜。
看着张鲁如此亲善的态度,刘晔的内心却没有任何欢喜的波动,面色上也露出了肃然庄重的样子,向着张鲁拱手言道:“大将军听闻张汉中执掌五斗米道,又闻五斗米道推崇行善积德、克己复礼,故而大将军想邀请张汉中将五斗米道,推广传扬至关中和河北等地。”
听到刘晔这般话语之后,张鲁却是哑然一惊,有些万般没有预料的模样。
他张鲁执掌的五斗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