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并虎-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到公孙康的救济之后,蹋顿、楼班二人亦是惊喜感激万分。

    而在惊喜之余,聪明的蹋顿、楼班二人,立刻明白了公孙康救济自己的目的。

    当即,二人直接遣使前往辽东襄平城,向公孙康纳拜称臣。

    见蹋顿、楼班二人如此知趣,公孙康亦是心中喜悦,对二人的资助更加优渥。

    不过,公孙康也不想此时就得罪了并州军,毕竟他们辽东明年还要征讨高句丽,实在不该再妄生事端。

    因此,在暗中扶持蹋顿、楼班二人之时,公孙康也派出人马到辽西装装样子,假作正在征讨柳城的样子。

    同时,公孙康又遣使者前往燕幽蓟城,向荀攸表达他们辽东的态度。

    公孙康直接告诉荀攸,言明乌丸也是他们辽东的隐患,对并州军驱逐歼灭乌丸军主力,表示十分的感激和佩服。

    并且,公孙康还向荀攸郑重保证,承诺辽东将出兵昌黎,竭力剿灭柳城的乌丸残军。

    果然,得到公孙康的答复之后,荀攸对远遁柳城的乌丸残军,也立即放下心来,专心致志地投身到幽州的治理之中。

    如此又过了数月,等到幽州春种时节过后,幽州的事务也进入到了稳定阶段。

    于是,荀攸留下徐荣和张济二将,与田豫、公孙越共同掌管幽州事务,他自己则领着其余并州军将士,班师返回太原。

    ……

    此时,丁靖看着荀攸传回太原的信报,顿时对幽州的情况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有徐荣、张济二人留在幽州,丁靖心里也比较放心。

    毕竟二人同样是出身西凉边军,对于幽州这等苦寒边疆,也能够快速适应,做起事来也比较得心应手。

    而且徐荣本身就是幽州人,再加上其文武双全,让他为首来统辖节度整个燕幽之地,却是完全足够了。

    在知道荀攸即将领大军返回之后,丁靖心中更是欣喜无比,连忙传令下去,让贾诩早点做好准备,一定要为荀攸等征战在外的将士们,举行一场隆重的接风洗尘盛会。

    就在丁靖为荀攸的返回而欣喜欢呼之时,蔡邕却是突然领着一人前来面见丁靖,此人竟是丁靖在淮南见过的刘晔刘子扬。

    见到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刘晔,丁靖也是震然一惊,咋舌问道:“子扬,你为何会在太原?”

    原来,早在半年之前,也就是史阿、郝昭护送华佗的车队经过阳泉之时,刘晔就悬印于堂,跟随着车队一起来了这并州。

    只是当时刘晔声称是来北方游历,因此史阿、郝昭二人也没将此事禀告给丁靖,故而丁靖见到刘晔出现在这里,才会如此哑然错愕。

    来到并州之后,刘晔才发现自己此前对并州的印象,实在是大错特错了。

    在淮南之时,刘晔一直以为并州作为边塞苦寒之地,一定是人烟稀少、荒芜贫瘠的风光情景。

    然而到了并州之后,刘晔才发现并州的情况,根本与想象之中的完全不同。

    如今的并州,人口数量早已经翻了数倍,城镇、村庄遍地生根,而且治安和商贸也都极为发达,哪里有一点苦寒边塞的情景。

    甚至,刘晔还把并州和淮南进行了一番比较,却发现两地除了风土地貌不同之外,无论是人口还是商贸,简直不相上下。

    要知道淮南可是当今天下,数一数二的富庶繁荣之地!

    甚至并州的贸易繁荣程度,比之淮南还要更胜一筹,一些草市、街市更是不少,简直让刘晔难以想象。

    最令刘晔咋舌难料的,当属并州的中心,也就是太原的繁荣程度了。

    如今整个太原郡人口过百万,而太原城范围内的人口,就有二三十万。

    这般规模的人口数量,已经与昔日汉都洛阳相当了!

    除了人口数量之外,太原的商贸更是超乎了刘晔的想象,整个太原城专门修建了两座大型市场。

    这两座市场中,除了人口买卖和兵铁买卖被禁止之外,其余一切交易都被允许,并且交易税也只收一种,那就是只收买卖成交额的百分之五。

    如此低廉的交易税收,极大的鼓舞了商人来此贸易的兴趣,以至于太原的市场每日都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每一天的交易量,都是不可估量的。

    然而,除了这些之外,让刘晔对并州的态度,发生最根本、最彻底改变的,竟然是来自一个围院之中。

    (本章完)


第456章 震惊的刘晔



    这处围院,自然就是丁靖成立的并州学院。

    并州学院位于太原城东之外,并且依靠着汾水的支流晋河,环境优美,占地广阔,宛如太原城周的一处世外桃源。

    然而这并州学院的周围,却被数百名并州军戒备护住,闲杂人等根本不许靠近。

    这让刘晔很是疑惑不解,毕竟这并州学院从外部看去,既不像官府衙门,也不像器械工坊,更不像军营重地,何故会被并州军这般严加防护警戒起来?

    难道这围院之中,藏有丁靖的大秘密?刘晔不禁这般想到。

    于是,出于好奇心的驱使下,刘晔打算继续一探究竟,便绕着这并州学院,假装成来此散步的样子。

    然而刘晔的心神思绪,却早就飘荡在这围院之中,竭力地猜测着院中,到底藏有什么秘密。

    可是,就在刘晔鬼鬼祟祟绕着围院行走之时,看护在学院周围的卫兵,却是早已经盯上了他,并把他当做心怀不轨的可疑人员。

    “你是什么人?何故绕着学院行走?莫不是心怀不轨!”

    突然,两名卫兵追了上来,将鬼鬼祟祟的刘晔直接拦住。

    看着挡在自己面前的卫兵,刘晔心中一慌,他没想到这些并州军卫兵,居然如此警惕果决。

    然而,就在刘晔慌神之际,却是听清了卫兵口中的话语。

    “什么!你俩刚才说得什么?!”刘晔看着两个卫兵,极为惊诧地问道。

    “嘿,我俩问你话呢!你倒反而问起我们来了!莫不是个聋子?”卫兵看着刘晔,继续抬高声音说道,“我刚才问你为何绕着学院行走?”

    “你说这围院是一处学院?太原还有这等庞大规模的学院么?!”

    刘晔诧然问道,在他的认知记忆里,天下有此等规模的学院,只有颍川和荆州,以及昔日洛阳才有。

    “唬你做甚!这里便是我家安北将军设立的并州学院!”卫兵说道。

    得到卫兵肯定的回答,刘晔算是彻底弄清了这围院的来历,原来这里既不是衙门,也不是军营,而是一处学院!

    刘晔看着面前卫兵,连忙拱手说道:“二位军哥,我乃淮南刘晔,此来并州,正为游学!”

    “淮南刘晔?没听说过!”两个卫兵不认识刘晔,便立即打发刘晔,道,“总之你速速离开此地,莫搅乱了学院清净,若是让你打扰了学生读书,安北将军和蔡院长也会怪罪我等!”

    “蔡院长?他又是哪位?”刘晔好奇地问道。

    “蔡院长你都不知道?亏你还是游学的士子!蔡院长可是当世的大儒,而且曾经还官拜左中郎将呢!”两名卫兵立即说道。

    其实他们两个也只是大老粗,对于蔡邕的认识,也不能说出个具体的所以然来,但是在这学院护卫当差久了,也听过了一些关于蔡邕的身份来历。

    果然,听到二人话语,刘晔的脑海里顿时涌现一个人来,忍不住大声叫道:“二位军哥说的可是蔡邕蔡中郎!?”

    “没错,没错,就是他!”二位卫兵立即拍手说道,“我就说蔡院长大名鼎鼎,前来拜访的人总是络绎不绝,你这读书人怎么会没听过呢。”

    得知蔡邕居然是并州学院的院长,刘晔更是惊诧无比,连忙忍不住想要立即进入院中,对这个传说中的大儒拜访一番。

    “那个,二位军哥,我如何才能进入院中拜访蔡中郎?”刘晔看着二位卫兵说道。

    “想要见蔡院长也不难,将拜帖交给我们就行,我们自会帮你将拜帖转交给蔡院长。”二位卫兵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蔡院长会不会接见你,那也不是一定的!”

    于是,为了拜见大儒蔡邕,刘晔连忙离去书写拜帖,求见蔡邕。

    而蔡邕收到刘晔拜帖之后,却是有些意外。

    自从他蔡邕来到太原之后,前来拜访他的士子虽然不少,但却都是些并州、冀州一带的北方人。

    而刘晔却是千里迢迢从南方来的,而且还是汉室宗亲。

    这让蔡邕感到有些意外和好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