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亮弟,说吧,你跟李儒到底怎么了!为何李儒的目光扫到你身上,那股杀意就消失了呢?!”诸葛瑾看着诸葛亮,表情严肃地问道。
诸葛亮心中也是疑惑,只能微微猜测,可能是李儒对自己的赏识,这才收起了杀意的吧!
对于大哥诸葛瑾的疑问,诸葛亮也没想过隐瞒,便将之前竹林外发生的一切,向诸葛瑾清晰地描述了一番。
诸葛瑾听完后,却是惊奇的上下扫视着自己的弟弟诸葛亮,他虽知道诸葛亮天资过人,却也想不到自己的这个弟弟,竟然还会被李儒如此重视。
“等会儿!你刚才说什么来着?!对了,你说那李儒猜测昨夜宿营在竹林外的那伙人,是从北方来的并州军!?”诸葛瑾突然叫道。
诸葛亮点了点头,突然又摇了摇头,道:“先生一开始是这样猜测的,不过后来又推翻了这个猜测,我也不知道那伙人到底是不是并州军!”
诸葛瑾闻言后却是点了点头,心中反而肯定了起来,希冀而坚定地言道:“我想李儒应该没猜错,那伙人一定就是并州军!”
诸葛瑾为何会如此肯定,因为早在徐州之时,他便听过一些关于并州军的事迹,并且对并州军及其领导者丁靖,有着发自内心的向往和崇拜。
若不是徐州距离并州太遥远,一路上又兵荒马乱的,他诸葛瑾真的很想前往并州,投靠安北将军丁靖。
而在诸葛瑾的心中,丁靖所领的并州军,就应该是昨日所见的那般规整有序。
这也是诸葛瑾笃定坚信的原因!
然而诸葛亮却是不太理解兄长诸葛瑾的想法,他可不认为连李儒都确定不了的事情,自己的这个忠厚兄长可以确定十足,便颇为疑惑的问道:“大哥,你怎会如此肯定?!”
诸葛瑾摇了摇头,有些憨直地言道:“我也没有直接证明,就是心中的直觉而已!”
诸葛亮:“……”
听到兄长如此解释,诸葛亮神色一僵,只觉得甚是无语。
……
宛城。
听闻军师李儒回来了,牛辅顿时焦急地返回城中,前来找寻李儒,询问拜访请使诸葛玄的情况。
然而牛辅来到李儒府中,却见李儒准备的礼物,依旧原封不动的送了回来。
牛辅眉头一挑,寻到李儒后,却是愤怒问道:“文优,到底什么情况?是不是那诸葛玄小儿不答应作我们的使者!”
李儒点了点头,道:“的确是没答应,不过不用担心,我已有了新的策略。”
牛辅顿时眼前一亮,焦急叫道:“什么策略?!”
李儒突然看向北方,悠然道:“并州!丁靖!”
“丁靖小儿?!”牛辅闻言顿时大惊,连忙道,“文优,你可别吓我,丁原那厮可是死在相国手中的!丁靖怎么可能接纳我们!”
李儒却是摇了摇头,道:“不,不,不!丁原是被吕布杀的,与董相国无关,与我们俩更加没有关系!”
“而且丁靖吞邺逐幽,有问鼎称雄之心,若是我等前往投靠,其必不会拒绝!”李儒继续自信言道。
牛辅闻言后,眼神依旧闪烁,最后只能听从李儒的想法,言道:“好吧,文优你比我多智,一切都听你的!”
李儒也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我这就派使者前往并州太原,联络安北将军丁靖!”
(本章完)
第345章 抵达汝南
两日后,丁靖一行人终于抵达了汝南郡内。
比之南阳郡,这汝南郡可以说是更胜一筹,这里的发展程度达到了中原各城的前列,是天下最富饶、人口最密集的郡所之一。
丁靖一行有一百多骑,如此阵仗的一行人,想要掩人耳目地川流在汝南郡内,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家化整为零,至少分作三部人马,各自分散前行,如此可降低被人注意的概率。
但是这样做的话,却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遇到紧急事件,各部可能因为人马不足,而造成无法应对的情况。
而且最后彼此联络和重新会合等事,也是一个不好处置的麻烦,容易耽搁时间。
现在对丁靖而言。最要紧的东西不是安全与否,而是要与时间赛跑,必须争取早点寻到华佗,并将其带回太原。
因此,化整为零的分兵行为,是绝对不可能的。
既然所有人都必须一起行动,那么就不可避免的会引起当地势力的注意,如此的话,丁靖也干脆直接放下一切顾忌,采取自己还在太原就准备好的办法,将假造的袁术军旗帜拿出来立起,然后所有人都上大道,沿着官道向汝南城疾驰。
这么做虽然必定被人察觉,但是却大大加快了行进的速度,最多半日就可抵达汝南城。
而且有这杆假造的袁军旗帜打掩护,寻常地方官府、军队就算注意到了他们的不寻常,应该也不会太过放肆的盘问、搜查。
果然不出丁靖预料,有了这杆袁军旗帜作掩护,再加上一行人毫无顾忌的快马而驰,一路上果然畅行无阻,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地方官军,都不敢过多阻拦。
就这样,丁靖一行人只用了半日,就抵达了汝南城外。
这汝南城作为汝南郡的郡治,必定是守备严整,盘查详细。
丁靖可不敢仅仅凭着自己手里假造的旗帜,就敢往汝南城穿行而过,甚至连靠近汝南城的想法都不敢有。
不过,这汝南城对丁靖而言,却是一个必须得进入的地方。
因为在甄宓的情报里,这汝南城中就有临淮鲁家的一个分部据点,是丁靖向鲁家探寻华佗消息的重要情报源。
因此,丁靖只能将身边百骑,留在汝南的南面十里外的山林中,让郝昭暂时统领待命,而他自己则和史阿,扮作游学士子之状,向汝南城中而去。
……
抵达汝南城下,丁靖也不得不对汝南城报以感叹之情,这汝南不愧为中原最历史悠久的城池。
城中上下新旧交替,充满了时代变迁所留下的痕迹。
光拿汝南的城墙来看,便可看到数种不同的建筑风格,有先秦时期的建筑风格,亦有秦汉时期的建筑风格。
而汝南城内外,更是人头攒动、络绎不绝,人口往来极为频繁,一副繁荣热闹之景。
并且这些出入城门的民众中,身着儒服的士子、学子,也是比例不少,可见这里门阀世家众多,人文教育很是鼎盛。
如果丁靖没有记错的话,四世三公的袁家,就是出自这汝南。
凭借着汝南世家的支持,袁家几乎得到了天下一半世家的支持,再加上袁家自身的不平凡,这才有了天下诸侯、袁有其二的盛况。
这便是底蕴厚实的力量!
它不但能够带来无数的名望和财富,更能获得人才的亲近和投靠,是最强大的软实力之一!
……
望着汝南城感慨良久,丁靖也不再耽搁时间,连忙与史阿牵马向城门口行去。
就在丁靖、史阿二人抵达城门之下时,立刻就有几个守门袁军拦住在前,厉声喝道:“站住!”
丁靖向守门袁军微微一礼,表情不解地言道:“我俩乃游历至此的学子,想入城寻家饭舍用食,尔等何故拦阻?!”
那袁军什长上下审视了一下丁靖、史阿二人,见他二人素衣儒服,面目也规整从容,倒是像游学士子的模样。
不过,这袁军什长每日不知道要盘查多少过路学子,虽然丁靖、史阿二人气质不凡,但是却也被这头目放在眼中。
“休要废话!进城可以,留下入城税再说!”袁军什长大声叫道。
丁靖和史阿对视一眼,故作不太情愿的样子,从怀中逃出十枚钱交出。
那袁军什长将十枚钱握在手中,脸上却是狠色不减,不禁看向丁靖二人,嘲讽笑道:“嘿!你俩是哪来的穷酸?就十枚钱,你怕是进不了城!”
“多少钱可以入城!?”丁靖又问道。
那袁军什长冷冷一笑,叫道:“进出城门,无论男女老幼,一人二十钱!”
丁靖闻言后,不禁眉头微微一挑,他虽知道如今正值乱世,各地官府为了提高收入,就大涨各种税收,但是却也没想到,这汝南城竟然连小小的入城税都如此高昂,简直就是往骨头里剥削当地的民众呀!
若是其他税收也像这入城税大涨的话,那这汝南地的百姓民众,岂不是要被袁术彻底敲骨吸髓!
然而,此地毕竟是袁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