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并虎-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自然,才不通慧,难行学海,早点退出亦是好事。”蔡邕点了点头,同意了丁靖的要求。

    不过蔡邕却也由此有了疑问,言道:“安北将军,这蒙学测试难度如何?”

    “不难,不难。”丁靖笑了笑,言道,“只是考较是否精通蒙学所授的知识而已,考试分为三科,分别为识文、数学和武艺,各自比重相若,取总体优秀者通过!”

    “什么?!还要考较武艺!这武夫所能,老夫可不精通呀!”蔡邕立即言道。

    丁靖知道蔡邕担忧难处,言道:“这个蔡中郎不必担心,我说的武艺并不是要让学子冬练三伏、夏练三九,而只是一些简单的身体训练罢了,不是让他们成为武艺高手,而是让学子保持基本的健康身体而已。毕竟当今乃乱世,若成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者,连自保能力都没有,何谈匡扶社稷?”

    听完丁靖解释,蔡邕也放心了不少,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这蒙学事务我领下了,不就三个学科么?给老夫一个月,我来整编一下教学思路,就可立即开学授学了。”

    “不不不。”丁靖连忙摇头反对,他知道蔡邕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言道,“蔡中郎,虽然是蒙学,然而我也不会把全部教学都扔在中郎一人之身上,中郎只需教导识文就可,至于数学、武艺则暂时由我讲学。”

    “不可!”蔡邕却是断然拒绝道,“安北将军现在不仅是统领并州了,这冀州近半也在将军麾下操持,想必将军必是事务繁忙,如此怎有精力时间投入在并州学院讲学之中。”

    原来,蔡邕有些担心丁靖的教育效果,担心丁靖毕竟乃一地之主,军政事务繁忙,根本没有精力顾及讲学之事。如此,必定会让丁靖负责的课目,变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断断续续不说,甚至有可能长则数月不见讲师人影。

    学习之事,如逆水行舟,若是丁靖来个消失旷课个把月,那这帮学子还学个西北风去。

    听到蔡邕的担心,丁靖也觉得不妥,正如蔡邕所言,他不可能把精力全部放在并州学院上,若是需要征战沙场,他说不定数月都回不了太原,如此必定旷课无数,对教学不利。

    思虑片刻后,丁靖却是看向了蔡琰,心中顿时有了主意,面上不禁微微一笑。

    (本章完)


第138章 蔡琰作师



    蔡琰发现自己突然被丁靖直勾勾的看着,顿时心中一慌,不禁脸色泛红,微微低下头去,连忙躲开丁靖的目光。

    丁靖却是完全没有意思到自己行为的唐突,而是突然说道:“我看可以这样,蔡姑娘的学习领悟能力惊人,先由我将蒙学阶段的数学全部教导给蔡姑娘,待蔡姑娘精通之后,就由蔡姑娘当这蒙学的数学讲师,这样如何?”

    “不行!”丁靖话音一落,蔡邕就立即果断拒绝道,毫不通融的样子。

    在蔡邕眼里,自己的琰儿毕竟是女儿身,让丁靖这等非亲男子私授相处,对自己的女儿名声不利。而且这个世上,哪里有女讲师的道理,如此必定让蔡琰处于世人的风口浪尖,蔡邕怎能让女儿受此世人非议。

    就在蔡邕直言拒绝之时,蔡琰却是立即抬起了泛红的脸蛋,所谓知父莫若女,蔡琰对自己的父亲十分了解,知道父亲是在忧虑自己,故而不准丁靖的建议。

    然而蔡琰的心里却是另一种想法,她从小就跟在蔡邕身边,几乎是在蔡邕教授学子的场面里长大的,对于传道授业这等师责,也是自小崇拜。

    因此,在蔡琰很小的时候,她的愿望就是成为像父亲蔡邕一般,成为一个传道授业之人。

    只是随着年龄的长大,见闻的增长,蔡琰的这个愿望也渐渐掩盖了,她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师长之列,是没有女性的。

    没有学子会愿意成为一个女人的学徒。

    而现在,就在眼前,丁靖却是给了她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这一刻,蔡琰的心乱了,她不知道自己要不要答应,若是答应了,世人又会怎样非议自己,若是拒绝了,自己又是否会后悔无尽。

    丁靖和蔡邕沟通了半天,也说服不了这个老顽固,最后丁靖无奈,只好放弃这个想法,打算折中一下,让蔡邕兼任数学讲学,虽然如此可能让蔡邕肩上的负担加大,难免教学质量下降,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就在丁靖已经屈服之时,蔡琰却是突然鼓足了勇气,做出了最后的决定,看着丁靖大声言道:“丁将军,小女子愿作并州学院的讲师!”

    蔡琰言语一出,如同平地惊雷般炸开,震得在场的蔡邕、丁靖尽皆一愣,双双看向蔡琰,脸上全是惊讶瞠目之色。

    “琰儿,你……”蔡邕看着蔡琰,已经惊气得话语都吞吐不清,全然想不到自己的女儿最后会给自己来这一手,仿佛一击重拳打在他的胸膛上。

    见蔡邕气喘声粗,几经晕倒,蔡琰连忙上前扶住,口中情切言道:“父亲,恕女儿自断,女儿从小就想似父亲一般,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别人,授人解惑,行孔学之兴。”

    也不知过了多久,蔡邕终于恢复过来了,此时他心中也已经基本想通,既然女儿固执有愿,他若硬阻必定伤隙父女间的感情。

    此时,蔡邕不禁怒视丁靖,腹诽丁靖胡来言语,逼迫得他父女俩现在如此境地。

    不过,蔡邕也意识到了自己身体的一丝不妙,他现在已经五六十了,身体状况已是不佳,仅刚刚的一丝小小气愤,竟然就要几乎晕倒,如此身体状况,如何允许他肩负蒙学数十学子的识文、数学两门课程。

    最后,蔡邕也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妥协,向蔡妍言道:“既然琰儿要去效师长之责,我若阻拦,必伤了你心,如此我怎能安心?”

    “父亲,是允了女儿的想法?”蔡琰顿时问道。

    蔡邕郑重点了点头,不再作阻拦。

    ……

    就这样,丁靖不但达成了请回蔡邕的目的,还把蔡琰捞进了并州学院任教,可谓超常达标了。

    于是,丁靖这几日几乎都在往蔡府跑,在蔡邕的从旁监督下,向蔡琰传导蒙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

    而蔡琰的学习领悟能力也是惊人,基本就是丁靖一次传导她就能立刻领悟,而且还能举一反三,反问一些超纲的问题。而丁靖见蔡琰好学求问,心中也是欣赏无比,毫不藏拙,几乎有问必答,有学必授,几乎将后世初中的数学都传授给了蔡琰。

    丁靖的传授,也几乎是为蔡琰打开了一扇从没有见过的世界的门,她发现这世上竟然还有如数学这般奇妙的学识。通过这丁靖的教导,蔡琰发现这数学,简直就是一门认识天道自然的学识,她甚至以为若数学学到最后,很可能可以直视天道的根本秘密。

    经过几天的教导,丁靖发现蔡琰不愧为学霸级,简直就是一个吸收知识的海绵,不过丁靖也担心一次性传授的东西太多,对蔡琰的吸收领悟不利。

    因此,虽然蔡琰极力要求丁靖再传授点,但是丁靖却断然拒绝了,以蔡琰现在的能力,教导蒙学阶段的数学已经绰绰有余了。

    就这样,并州学院蒙学的师资力量终于充备,丁靖立即向全并州发布了招生信息。

    当大家听闻乃大儒蔡邕充当讲师之时,无数人将自家孩儿送来求学,不过丁靖的第一批学生只打算收二十人,其中五个名额内定给帐下牺牲的军士家属,剩余十五个则被丁靖领地下的各世家大族包揽。

    丁靖知道,这些世家大族之所以把自家族中子弟送来并州学院,根本不是为了家族后人的学识成长考虑,而是趁机以此表示对丁靖的亲近,希望以此表达自己的顺从之意。

    虽明知这些世家大族别有用心,然而丁靖却不在乎这些,毕竟这个时代生产力落后,并不是每户家庭都有能力让家中孩童去读书学习,唯有世家大族才有资格掌握学识教育。

    丁靖也预料到了这些,故而也不计较,毕竟这是第一批开学学子,还属于教学实验阶段,待日后模式都熟悉之后,再扩大招生范围也不迟。

    在开学的第一天,丁靖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并州学院的新生们,这些平均年龄不过十岁的孩童,每一个都好奇地看着他自己,面露热切好奇。

    被这帮纯真的孩童看着,丁靖的心理有股美妙的圣灵之感,连心都宁静了下来。

    “为华夏苍生而求学!”

    这是丁靖与这帮孩童说的第一句话,在不久之后,这句话也成了并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