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丁靖的调笑责备,史阿有什么办法,他也很无奈呀!丁铃儿乃丁靖之妹,乃自家主公至亲,他怎敢还手相搏,只能极力防御,可他史阿也想不到丁铃儿年岁不大,打架却是厉害,对人体骨节、视角盲点、穴道痛要都无比熟悉,几乎招招都是狠手。
连史阿都被丁铃儿教训过,这太原城内,又有几个敢和丁铃儿交手对抗。
而丁铃儿仗着有兄长丁靖撑腰,对自己的武力格斗也自信无比,有空就在邺城各街道游逛,行游侠之举,横行霸道邺城无人敢当,被邺城民众尽皆称为“虎姬”。
……
此时,丁靖院里的丁铃儿,知道自己动作太大,搅醒了丁靖,让丁靖生出了一丝起床气。
然而丁铃儿实在太熟悉自己的这个兄长了,顿时依照惯例,连忙低头认错,娇弱嘤嘤求饶道:“大兄~,我错了~,我不是故意的,我不知道你在房内睡觉~”
听着自己小妹软萌的声音,丁靖也瞬间气消,也没了睡意,定睛看向院中,却见除丁铃儿外,院里还有一人,竟是居住在府中的张宁。
原来刚开始的时候,张宁被丁靖接入府内居住不久,丁铃儿十分看不惯张宁,认为张宁和外面的妖艳贱货一般,勾引了自己的兄长,抢走了自己的兄长。
因此,丁铃儿一开始没少去找张宁麻烦,可张宁也不是等闲之辈,作为张角之女,她可是从小就经历血雨腥风的,自保之术也是十足,各种小机关、小招数也是层出不穷。
丁铃儿连续好几次去找张宁麻烦,都没落到好处,被张宁教训的挺惨,然而几经失败,丁铃儿也从放弃过。
直到有一次丁铃儿好不容易趁夜摸到张宁床边,正要教训张宁之时,却是张宁突然惊醒,二人直接打了起来,女人打架,画面太美,不宜缀诉。
总之,当世丁铃儿武力还未练成,暂时不是张宁的对手,被张宁擒拿住后,按在床上逼迫。
丁铃儿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屈服于张宁擒拿之下,自此丁铃儿也算是和张宁熟悉上了,亦开始正常接触张宁,却也由此发现了张宁的许多奇妙之处。
张宁从小就四处流离,见过不少奇闻妙事,习过许多奇招巧术,虽多是难等大雅之堂,然而却正合丁铃儿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口味,最让丁铃儿惊奇张宁的,就是张宁的独门绝技——控鸟之术。
当丁铃儿亲眼看过张宁控制乌鸦叼着木头来回走动后,张宁就成了丁铃儿眼里第二崇拜的人,每日纠缠张宁不停,和张宁打成了一片。
而张宁也借着与丁铃儿的关系,稳定了自己在丁府的地位与人脉,成功的融入了丁府这个陌生的大家庭。
看着张宁和丁铃儿手中拿着长剑,丁靖知道二人之前必是在对练剑术,会心一笑,言道:“来来来,今日我就教你们一招剑式。”
“兄长,是何剑式?”丁铃儿迫不及待的问道。
丁靖神秘一笑,言道:“此剑式名为平沙落雁,乃昔日一位剑侠在华山上领悟,威势惊人,伤人致命。”
听丁靖如此吹嘘,张宁和丁铃儿尽皆一愣,眼露期冀好奇,忍不住让丁靖快快教来。
丁靖见二女心急,也不拖沓,立即折下一段树枝作剑,摆出个垫脚而上身前倾的动作,右手树枝作剑向前突刺。
如此动作,配合上丁靖的黄金比例身段,和丁靖本就行云流水的动作,显得格外英姿健朗,飒爽潇洒无比。
二女顿时模仿丁靖之前的动作,垫脚前倾刺剑,然而却是因为第一次做这个动作,不太标准,而且身子也站不太稳。
见二女摆出动作,丁靖点了点头,微微一笑说道:“这平沙落雁么,要点就在腰股的收放,腰股收放自如,则进攻退守自如。”
言罢,丁靖看向丁铃儿,微喝道:“小铃儿,你这是平沙落雁?我看你是在猴子捞月!屁股抬高向后!”
丁铃儿听到丁靖训斥,连忙打起精神,腰步用力,提臀向上,小屁股翘起,尽量让自己动作显得挺拔英姿一些。
见丁铃儿屁股翘起,丁靖顿时得意一笑,趁势轻轻一脚,踢在丁铃儿屁股上。
丁铃儿不及防备,完全没料到丁靖会偷袭自己,顿时身体不稳前倒,直接来了个平地摔,弄得一身狼狈不已。
见丁铃儿摔了个狗吃泥状,丁靖顿时嬉笑若狂,手指丁铃儿,大笑奚落道:“哈哈哈,小铃儿,你咋趴地上吃土了?”
此时,丁铃儿岂会不知丁靖是故意开趣自己,这什么平沙落雁剑式,根本就是丁靖子虚乌有之说,就是用来诱骗她丁铃儿,借此趁机袭击她的。
丁铃儿想到自己之前竟然还信以为真,傻乎乎的对丁靖的指挥动作言听计从,却是中了丁靖招数,顿时气愤不已,连忙起身朝丁靖追打而来。
丁靖见妹妹动了火气,却是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奚落嘲讽不已,惹得丁铃儿更是不愿放过丁靖。
二人兄妹互相追逐,在这院子里绕圈跑闹,竟是其乐融融无比,惹得一旁的张宁也是眉开眼笑,似乎很开心的看着这幅家人打闹的画面。
甚者张宁还帮着丁铃儿,道出丁靖步伐位置,让丁铃儿更容易逮住丁靖。
(本章完)
第136章 学院变私塾
当丁靖的身体恢复得差不多后,丁靖也将自己的精力从修养中退了出来,转而投身到并州的建设之中。
然而有荀攸、贾诩、丁重等人的亲力亲为,这并州的民事政务基本不用丁靖愁心处理,让丁靖比较上心担忧的,而是建立不久的并州学院。
并州学院建立了,院长还是大名鼎鼎的蔡邕,然而普通的学院讲师却没能招到几个,也因此并州学院还未正式开学招生。
只怪丁靖起先也没能想到,这个时代的读书识字之人的比例真的太少了,一般人别说看到书籍了,就连笔墨都没有见过。
而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之所以读书的最大目的不是搞学术探究,而是单纯的想借此走上仕途之路,行当官谋权之道。也因此,让博学之人来教书育人,简直就是一种笑话,除了蔡邕这种无心仕途的人外,就根本没有人答应的。
也因此,并州学院讲师的招募中,即便待遇赏赐极高,然而应者却是寥寥无几,学识不错的只想当官不想教书,学识一般的并州学院找来也没用,达不到丁靖精英教育的标准。
为了解决并州学院如今面临的尴尬局面,丁靖也是绞尽了脑汁想办法,最后只能调整策略,将并州学院分为三等学区,分别为蒙学、中学和大学三部。
蒙学的要求比较低,只收取十三岁以下的孩童,学期四年,教导识写阅读等基本功,并且选一些简单的古文典籍作为扩展训练。
而丁靖知道,蒙学是学生的基础教育,乃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丁靖在蒙学之中,不会只是教导儒学文书,还添加了算数和体育等两项。唯有如此综合发展,基础夯实,才能达到丁靖的要求。
至于中学和大学两部分,丁靖暂时找不到老师和学生,只好暂时搁置不管,等日后有能力后再补上。
当丁靖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蔡邕的时候,蔡老头更是直接爆发了,大骂丁靖言而无信,骗他说要把并州学院建立成不亚于颍川学院的学院,如今却是变成了只教蒙学的私塾。
他蔡邕身为大儒,岂能充当作那启蒙先生?
对于丁靖的行径,蔡邕根本无法忍受,竟然直接撂挑子不干了,回到自己家中,闭门不再管并州学院。
得知蔡邕如此,丁靖顿时大急,连忙亲自前往蔡府拜访,想把蔡邕劝回来。
“蔡先生何故弃学院不管?”丁靖至蔡府拜见蔡邕,焦急问道。
蔡邕见丁靖前来,口出此言,竟是不禁吹胡子瞪眼,怒不可遏,斥道:“丁靖,你还敢问我,你此前鼓动于我,跟我信誓旦旦,要建立一个不亚于颍川学院的并州学院,然而你今日又是何作为?竟是颓靡到作一蒙学私塾,如此之举怎令我默从!”
见蔡邕如此怒不可遏,甚至动了肝火,气喘咳嗽不止的样子,一旁的蔡琰顿时焦急不已,连忙轻拍父亲后背,让蔡邕止怒静坐。
而丁靖听到蔡邕言语,他也算是弄明白了,原来蔡邕是嫌弃蒙学格调太低,不符合他大儒的身份,有点大材小用的感觉,认为丁靖是在折辱他。
知晓蔡邕如此心态认识之后,丁靖也是摇头叹息,向蔡邕问道:“蔡中郎可是觉得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