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舆江山-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的崇正帝并非先帝嫡长子,而是俞贵妃所出的二皇子。当年太子文贤德备,却疏在优柔寡断,而且身体十分不好,一天三顿药是雷打不动的。先帝膝下皇子众多,对太子之位觊觎窥视的不在少数,多少暗箭流矢,多少争锋相对,哪次不是以命相博的;而替太子一一挡下的却正是二皇子,当今圣上。
楚桓安静听着父亲娓娓道来往事,只觉政坛风云实在诡谲莫测。
太子最后胜利登位,也就是光熹帝,帝在位三年后病逝在养心殿中,史载这位皇帝是因为呕心沥血,心竭而亡的。
“光熹帝真是病逝,而不是……”楚桓的话意有所指,任谁都不得不怀疑。
楚诘却道:“这点毋庸置疑,光熹帝是真的病逝。”他低头叹息,而后又道:“光熹帝膝下曾有三子二女,最终却只活下来一子一女,按东朝帝制,光熹帝的这个皇子理所当然的要继承皇位。”说到此,楚诘突然停下,深深闭目。
楚桓屏息,知道此中肯定有了巨大的变故,不然光熹帝后不会是当今皇上。
果然,楚诘缓缓睁眸,语透艰涩:“皇子在登基大典前突然病逝,按族制,帝膝下无继统者,则按序由弟继兄位……”
话未说完,楚桓已经猜测出所有因果,冷嗤而笑,“皇上深谋远虑,全了忠孝名意,最后依然帝位在握。”
楚诘霍然转头看他,目光烁亮,隐隐带火:“弑帝子的绝非圣上!”
“那是谁?”楚桓触得父亲的目光,竟觉得心中隐隐跳动不安,那个藏在历史之后的真相呼之欲出。
楚诘扶着椅把的五指狠狠攥紧,指骨苍白,手背上青筋暴起。
“真正弑帝子的人其实是……”他沉默良久,终于涩然的吐出一个名字:“赵毓琛。”

匿情

“什么?”楚桓霍然从椅上惊起,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原尧摄军的主帅,安国公……赵毓琛?!”这位他心目中的护国英雄居然曾经弑过帝子?
“不错,弑帝子的确实是他。”楚诘低着头,回忆起往事的点点滴滴,依旧如刀剑抵在胸口,一碰便是噬心的痛,“而出主意的人,却是我。”
楚桓颓然坐倒在椅中,一时间茫然混沌,脑中只余嗡嗡声响挥之不去。
“当年我和毓琛与皇上相识于市井,那时我们俩都不知道他是二皇子,只觉他气度磊落,文采斐然出众,毓琛甚至还向他出手以试他的功夫。”楚诘缓缓说着,这段往事似乎是快乐的,所以他的唇角向上弯起了弧度,“皇上当然不是毓琛的对手,可皇上输的磊落,当时我们都有种相逢恨晚的感觉。”
楚桓默然,已无话能说。
楚诘继续说着,“那年我和毓琛双双中举,分摘文武状元,在御宴上我们再次见到了皇上,这才知道他原来是二皇子。太子德行虽佳,但比起皇上真的差太多,夺嫡战中我和毓琛毫不迟疑的站到了皇上的身边,那时我掌文,毓琛掌武,可以说是皇上的左右手,要绊倒弱不禁风的太子根本不难。可皇上却说嫡幼有序,决不可违逆纲常,只要有太子在的一日,他绝不夺位,我和毓琛多番旁敲侧击,皇上都听不进,甚而还替太子挡下许多暗箭,私底下替太子化去许多危险,我和毓琛实在无法,只能按照皇上的意思,最后光熹帝顺利登位。三年后帝崩,皇子继位。让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作皇帝,多么可笑。”
“那时皇上还是贤王,他可以辅政……”楚桓艰难的开口,只觉喉中干涸如火在烧一样。
“辅政?”楚诘十分尖锐的喝出一声,“历来辅政的大臣亲王到最后有几个好结果的?我们不可能让皇上走到这一步,既然皇上仁孝,那么有些事情便只能由我们来做。弑帝子的主意是我出的,而当时统领禁军的毓琛是最容易对帝子下手的。”
后面的事不用再说,楚桓也已经明白,“你们终于成功了,也为此换得了功名利禄。”
“功名利禄?稀罕么?我们只是想跟着一个贤明的君主,闯一番伟业而已,我们有错吗?”楚诘摊开双掌,看着那只写过无数让人传阅称颂的文章的手,这双手此时却在颤抖,“皇上继位后,很快发现了蹊跷,继而获悉了弑帝子的事情,在我还不知道的情况下,毓琛一个人担下了此事,当我匆匆赶往颐和宫的时候,我看到盛怒中的皇上差点刺死毓琛。”他以双掌覆面,即使过了数十年,那一眼的惊魂依旧常常闪过眼前,皇上爱恨交织的样子和毓琛身中数剑却依旧倔强昂首的样子,至今想起来还是如此清晰。
“爹,你别自责,一切都过去了,至少安国公的付出并没有完全白费。”楚桓蹲在楚诘身前,拉下他的双手,看着在朝堂上呼风唤雨气度照人的父亲,此时憔悴的如同一个平凡的老人,心口微微疼痛。
所以三大营中会独有骁骑营远离帝都,驻守边关,皇上终究是舍不得安国公的,既然不能再将他留在身边,那么只能远远的遣开,而安国公由始至终,即便是死,也为皇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若论忠义,楚桓自愧弗如。
楚诘扶着他的肩膀,用袖子抹了把脸,长出一口气,“所以按皇上的性格是不会让汉王有机会绊倒太子的。”
楚桓似乎有些明白了,又似乎还在糊涂,“既然父亲明知皇上无此意,为何还要和汉王搅和在一起,还让妹妹嫁过去?他日太子登位,能放过我们楚家吗?父亲难道没有想过。”
楚诘看着他,目光渐渐冷静下来,“迄今为止,我们相府从没和太子对着干过,以前没有,将来也不会有,这也是皇上一定要将我和汉王栓在一起的缘由,皇上是要我看着汉王,让他不至于作出不可挽回的事情。”
“皇上只是这个意思?”皇上难道真的是为了这个儿子,而把他们楚家一门都拖进漩涡?
“这满朝文武中,除了我还有谁能保护汉王?”楚诘反问,德妃出身商贾世家,家底殷实不假,可毕竟手中无权,怎比得上后族势力。
楚桓想想,还真是这样,论文论武恐怕也没人能和楚家较量了。
“万一太子记恨,怎么办?”楚桓既然已经知道汉王登位无望,不由就想到了最坏的结果。
“记恨又怎么样,太子也要有能力绊倒我们才行。”楚诘站起身,眸中光彩豁亮,这一刻的气度折人。
“父亲难得轻狂。”楚桓淡笑出声,心中并不惧怕,反正没到眼前的危险都不是危险。
楚诘撇目看他,哼了声,“无能之人口出狂言是轻率,而有能力的人,那便是自信。”
“是的,儿子受教了。”楚桓恭敬的欠身作揖。
“去看看你母亲吧,离开那么久,她怪想你的。”楚诘挥挥手,又兀自坐回椅上,捧了茶来喝。
“儿子这就去。”楚桓执礼后,转身离开。
楚诘独坐空堂,记忆蓦地又飘远,眼中展开一幅画卷,江南春风,岸旁桃花嫣然,他在桃树下回眸,笑容如画。
楚桓来到佛堂,侍婢先去通传了后,这才领他进去。屋内堂中供奉玉身观音相,佛案前的蒲团上跪着一名素裾绾发的夫人,手中拈着珠串。
“母亲。”楚桓恭恭敬敬的行礼,择了一块蒲团跪下。
夫人只是轻声“恩”了下,口中依旧念着佛词。
楚桓不敢打搅母亲诵佛,径自跪着。
潭州顾氏素来以才高德重而名声籍甚,偏居潭州桐庐,素来不与权贵攀交,门第清高。而相国夫人正是顾氏长房的独女,昔年与息国夫人并列东朝双姝的才女。在楚桓的记忆中母亲似乎不怎么爱笑,他和楚娴的功课从小都由母亲一手教导,每每上课的时候,就连调皮的楚娴也不敢胡闹,在他们心目中,母亲就是高贵而不可碰触的存在。跟那个时时温柔笑靥的息国夫人似乎完全不一样。
屋内香烛焚烧,一股青檀的味道让人逐渐宁下心神。
屋门被人从外轻声推开,一名侍女捧着个长匣子小步入内,走到相国夫人身旁时,俯身递上匣子,而后又步子轻缓的离开。
相国夫人手中握着木匣,轻拢长裙想从地上站起来,楚桓忙上前搀扶。相国夫人整了整衣襟,推开他的手,楚桓恭敬立在一侧。
“七日后,便是太子大婚。”相国夫人忽然开口,目光落在楚桓身上,清冷的眼眸中透过一丝温柔和不舍。
楚桓低头,肃然听候吩咐。
“你去次安国侯府,将这个亲手交给兮月郡主。”相国夫人递上手中木匣子。
楚桓一下子愣住,看着木匣子上雕篆精美的龙凤呈祥,心中突突如打战鼓,竟不敢去接。
“母亲何不让楚娴去,也比较方便。”他的头垂得更低,怕让母亲从他脸上神色而窥出他此刻的心情。
“你不想去么?”淡漠的声音,没有起伏的音调。
“孩儿去怕是不妥……”
“不妥么?”相国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