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强宋-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俺看差不多了罢。”

卢俊义摇了摇头,也是小声的道,“不急不急,俺们都是为小杨将主效命,这些事情,能将咱们摘出去最好,免得到时候追根溯源,还是查到了小杨将主的头上!”

燕小乙点了点头道,“那咱们应该如何行事?”

卢俊义道,“小杨将主自有算计,俺们不过就是将这些人聚集起来,一切都是顺势而为,最多明日便可行事了。”

燕小乙心中了然,也是啐了一口,“直娘贼的,男儿功名应当马上取,凭借我等主仆二人就是在军中也能搏个前程出来,这些大头巾之辈,整日就只晓得扯俺们小杨将主的后腿,却是连累了俺们在此受累,行此腌臜事!”

卢俊义微微一笑,“一肚子怨气作甚,此番事了,俺们就将这边交接了。脱手到军中就是干净。”

这一夜太原城显得极不平静,杨凌此时此刻并不在府邸之中,日常起居都是到了军营之中,数千虎贲不算多,可是在这太原之内,就是谁也动不了的。

马小英此时此刻还在教着一岁有余的马方旭学着走路。这一切与外界仿佛都是不相干的模样,杨凌看着马方旭蹒跚的模样也是忍不住一笑,“真是想不到,这个小家伙都长这么大了。”

马小英白了杨凌一眼,“二郎,都不晓得有多久未曾见到你,奴心里也是想念得紧!”

杨凌爱抚的将马小英揽入怀中,“天下之事着实难缠,唉。我也是身不由己。”

马小英嗔怪的道,“好啦好啦,又没说怪你,二郎做的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小英虽然说是一介女流,却是晓得这些道理的。”

杨凌道,“却是让你跟着我奔波受累了,等将来大事了却。小英,你我就寻一处田园。过那隐居的日子。”

“那自然是好的。”马小英笑了笑道。

就在这个时候,杨凌却是见到马方旭已经快走到了营帐门口,便起身将他抱了回来,捏着他粉嘟嘟的脸蛋道,“看见这小家伙,我就想起了在燕地之时。耶律大石千里奔袭我军后路,方旭一声啼哭,可是救了不知道多少儿郎的性命。”

马小英道,“所以说,小孩子是有福的。”

杨凌笑了笑。“以后,小英也要为我生一堆小孩!”

“臭不要脸!”

……

皇城之内,就是大宋现下另一个权力中枢,政事堂了。

原来赵佶即位之后,大宋君权加强到了开国以来未曾有的地步,政事堂也再没了以前那种威权。

不过赵佶素来对热衷于修道,对于政事是不大理会的,近年来,除了北伐幽云让他大大的伤了一回脑筋之外,也没有什么事情能劳动他老人家亲自过问政事了,其他的,也不过就是对于自家财计支出稍稍上心,到了这个时候,政事堂其实也是有很多的权力的。

政事堂外,满满当当的都是文臣璞头在到处晃动,不知道多少官员在等着或求见,或禀事,或接批复公文,或请示什么事情。

放在以前,这些士大夫们纵然不高声谈笑,也会低声往还,熙熙攘攘得有如集市,可是此刻在政事堂外都是眼观鼻鼻观心,恭谨肃穆如对大宾,只等着蔡京的召唤。

若说此刻文臣士大夫官僚团体,在蔡京面前也是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口气,蔡京权势之重,在几起几落之后。都以为他已是过气等死人物,没想到在最后,还是此人最为坚挺,并且依旧达到人生巅峰!

甚至很多人都在猜想,或许上一次蔡京罢相只不过就是他为自己留的一条后路,需知那个时候王黼如日中天,其子蔡攸也是王党一员,不管怎么说,蔡家都还能继续兴盛下去。

蔡京手段大家都晓得的,对于文臣士大夫辈,蔡京就没什么客气的了,虽然不曾杀人,也未曾远窜几人到岭南烟瘴之地,也在藉此党争清洗中保下不少文臣的性命,可是提拔心腹无数,清洗异己,夺官去职也是无数。

政治上的问题往往就是人事问题,蔡京在这上头做得是至矣尽矣,没有半点顾忌处,当初得罪他的人,直接就是追夺出身文字,留你一条性命回家为黔村夫罢。但凡是还想为官为宦,舍不得这么一个士大夫身份的,如何能不在蔡京面前俯贴耳,大气都不敢多喘一口?

正在恭谨等候之际,就见一名紫袍文臣带着几名元随,昂然直向政事堂而来,看到这名紫袍文臣,在外等候的文臣璞头顿时如被风吹折一般,矮下去一片。

这紫袍文臣面若冠玉,三缕墨髯,端的是好卖相;此人正是蔡京长子蔡攸,他一副志满意得模样,朝前直行,对身左身右,那些躬身行礼的青袍绿袍文臣,视若未见。

几个身份还算够的人趋前向蔡攸招呼,口口声声都是小蔡相公,而蔡攸只是摆手:“要事在身,不能稍停,恕罪,恕罪。”

嘴里面还算客气,可作派却是连回礼都懒得,就从趋前之人身边擦过,就差用鼻孔来看人了。

等小蔡相公走过,人人对望,心中都是腹诽:“沐猴而冠!等你那个老而不死的爹爹去后,凭你本事手段,还能风光几天?只怕给人吞得连骨头都剩不得!”

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拨乾坤(二)

说起来这小蔡相公,的确不为汴梁中人待见,操守不必说了,向来是号称专业卖队友,其实操守什么也不算大事,但在官场,节操往往就是浮云了,既有能力又能守住节操,都是可上史书立传的名臣,上下几千年,凤毛麟角而已,只要有本事,也能如鱼得水。

可是小蔡相公偏偏是既无节操,又无本事,什么事情交到他手里,只有办砸的份儿,但是架不住小蔡相公就是有个好爹,本来是准备安置在枢密院中为都承旨,但现在枢密院是个敏感的地方,老爹为文臣班,权势数十年未有,小蔡相公心气也顿时就高起来,就盯上了政事堂大参的位置。

蔡京这点识人之明还是有的,自家这个儿子,放在身边为副手,只有将自家再度连累,给他其他尊荣清闲的位置,小蔡相公又不屑于干,只好以翰林学士名义先挂一个检正政事堂公事差遣的名义,先敷衍一下再说,到底如何检正政事堂公事,谁也不去管他。

虽然不得大参,可小蔡相公这段时日还是颇为滋润,多少汴梁都门中人总要钻营门路,或者保住出身文字,或者伸手讨要差遣,或者干脆就卖身投靠,改换门庭,这门路往往最后就走到小蔡相公这里来,诸人捧着,大笔的钱财收着,美姬俏婢伺候着,一时间蔡攸连争取大参位置的心思都丢下去不少。

他在汴梁这般呼风唤雨,一言可使人生,一言又可捺人入地,蔡京也不大来拘管他,要让家族百年。必须要建立起足够的班底,现在正是拼命招揽人的时候。蔡攸愿意出这个气力,正是为父分忧,至于收取了多少好处,都是小节,而且不都是蔡家的家业?而且蔡京自己本来就是巨贪,光是一个早点就是数十上百贯的花销。又有谁敢说半句话。

政事堂外当值扈卫之人,当然识得蔡攸,恭恭谨谨将他迎入,蔡京三日一入值,今日正逢时候,主持国家最高政务的公事堂中,放上一张胡床,蔡京就靠在胡床上闭目听着几位参知政事恭谨的回禀各项事宜,居然还有美婢在场伺候着蔡京。或者为他捏腿,或者为他捧参汤,唾壶食盒等等应用器物都一应俱全,莺莺燕燕就在一众紫袍高官眼前环绕。

需知参知政事也是不小的官,举个例子,前朝大儒,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这位欧阳修是了不得的人物。宋朝许多的大家都是他教出来的学生,可谓门生弟子遍布天下。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其实也算得上他的弟子,可是王安石任宰相的时候,欧阳修官位最高也不过就是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可以说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不仅仅是因为皇帝。地主官僚的反对,明面上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恩师欧阳修的反对。

那个时候是名臣辈出的时代,政治相对开放,可是自从变法失败以后,党同伐异。政事堂大事都是由蔡京一言而决,而这些国家副相们就视若未见,红粉都如骷髅,操守可比大德高僧。

几人正商议一些事宜,很是争论了一番,只不过都是给蔡京提出意见而已,蔡攸进来正听见蔡京闭着眼睛一锤定音的做结论。

在场的大参也不敢怠慢,岁数大的都颤巍巍站起来,比不得高屐与蔡攸的交情,纷纷都道:“蔡学士少见。”

蔡攸大剌剌的还了一个礼,就趋到自家爹爹胡床之前,做出一副耳语姿态,却故意让所有人都听得见(宝器就是这种人),“爹爹,有要紧事情,还请爹爹屏退诸人,儿再向爹爹细细回禀。”

这番话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