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鱼雷,有德国人的潜艇在附近!”葛立夫咬牙切齿。
“快去组织救人,快!”秦致远带头冲向港口。
第161章 无限制潜艇战
1916年的战争,几乎流干了德国人的血。
这一年的德国,农业收成很不好,哪怕是征服了罗马尼亚,德国的粮食还是不够吃。因为农业的歉收,导致德国国内出现了粮食危机。德国1916年至1917年的冬天,被人称为“甘蓝之冬”,就是因为德国人不得不依赖甘蓝这种难吃的、丑陋的、平时令人不屑一顾的蔬菜。
圣诞节期间,柏林一家主要医院的内科医师主任报告,整个冬天,大约有八万儿童死于饥饿,这还仅仅是这一家医院的数据。
而英、法两国的情况好得多,英、法两国拥有广袤的殖民地,这使他们和德国人相比拥有近乎无限的人力资源,再加上美国人的支持,英、法两国整体上还算能保持稳定。
美国此时并未参战,作为一个中立国,美国人的支援不仅仅是给英、法两国,同时也面向德国。
但是德国人买不起,他们没钱,仅有的那点战争储备,已经在1916年被消耗一空。
于是看上去,德国人的劣势越来越明显。
如果不切断英、法两国的海上支援,德国人战败是迟早的事。事实上,哪怕是切断了,德国人也迟早会战败,只不过目前来说,没有人愿意承认这一点。
再这样一个阴暗的背景下,德国人在1917年的一月份,召开了一次关于潜艇战的会议,会议的级别很高,德皇威廉二世和兴登堡、鲁登道夫都参加了会议,同时参加的,还有海军总参谋长亨宁·冯·霍尔钦多夫,最后到场的是首相倍特曼·霍尔威格。
“我们要取消针对潜艇战的限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切断英国人的海上补给线,迫使英国人放弃战争。”因为是海军主持的会议,所以霍尔钦多夫率先发言,他总是精力旺盛。
海军总长霍尔钦多夫是潜艇战的拥趸,他对潜艇战充满热情,坚持只有使用无限制潜艇战才能令英国人屈服。
“我不这么认为,如果取消对潜艇战的限制,我们或许可以在某方面降低英国人的优势,使我们在某些方面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但是那样一来,我们也将会面对美国人的压力,现在的德国,我认为承受不起美国人参战的后果。”倍特曼持反对态度。
倍特曼虽然部分同意霍尔钦多夫的看法,但是更担心美国人的介入。正因为如此,大部分军队将领都反对倍特曼,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
作为一名文官,倍特曼有自己的考量。一旦开始无限制潜艇战,那就是不分国籍的,在1914年,德国人这么干过,但是遭到了美国人的强烈反对,之后德国人迫于美国人的压力,在1915年9月份停止了潜艇战。
“美国人是不会参战的!他们只想做生意,只想赚钱,商人控制着这个国家。而美国人的军队,我不认为他们具有改变态势的能力。想象吧,美国人的陆军有什么出名的战绩吗?根本没有!他们甚至还不如最近声名大噪的华人。而美国人的海军,不管是他们参不参战,我们都处于劣势,所以我们必须开展潜艇战,没有任何限制的潜艇战。”霍尔钦多夫坚持。
“华人?他们不是没有加入战争吗?”威廉二世搞不清楚状况。
“陛下,已经宣战了,就在三天前。”倍特曼表情沉重,华人的人口数量给了他很大的压力:“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派出了军队抵达法国,虽然是以外籍军团的名义,但确实参与了战争。”
“是这样吗?”威廉二世很生气。
华人给威廉二世留下的印象并不好,威廉二世本身是一个顽固的种族主义者,他歧视所有的有色人种,也包括华人。
“是这样的,陛下。”鲁登道夫刚从西线返回柏林,他现在是西线的德军指挥官,对此最有发言权:“华人军队由一名叫秦致远的将领率领,他们参与了战争,战斗力很强,而且战斗方式很灵活。对于这个秦致远,或许陛下有印象,他就是前段时间教廷宣传的那个天使。”
“哦……我想起他了,他收养了几个生活在法国的德裔。”威廉二世确实对秦致远有印象,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人性,才更值得人尊重。
“现在这个数字是一千多名,而且正在继续增加。”鲁登道夫说得很痛苦,这个数字越大,就表明生活在法国的德裔生存环境越糟糕。
如果可能,鲁登道夫希望这个数字是“0”。
“唔……”威廉二世低下头面无表情,谁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请回到主题上来吧,如果开战无限制的潜艇战,我们将在六个月内迫使英国人屈服,这是结束战争最快的方式。”霍尔钦多夫给出承诺。
“真是太糟糕了,在两年之前,海军部的承诺是六个星期,现在却变成了六个月,而这段时间,你们的军费增加了三倍,潜艇的数量也翻了一番,为什么需要的时间却更长了?”倍特曼不解。
在1915年初,海军上将们要求取消潜艇战限制,并且坚信会在六个星期内制服英国。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潜艇部队规模扩大了许多,但看上去战斗力却在下降,这令倍特曼百思不得其解。
“和两年前的英国海军相比,现在的英国海军也更加强大。而且如果任由美国人肆无忌惮的运输物资,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大。”霍尔钦多夫也是满腹牢骚。
“西线正在建设新的防线,需要更多物资,更多的支援。”鲁登道夫也有怨言。
鲁登道夫上任后,在西线改变了作战方式,他要修筑一条坚固的防线,用来抵御英、法联军计划中的反攻。在巴黎的军备会议上,尼维勒自以为得计,提出了一份作战计划,计划在四月份发起反攻。
这份作战计划,现在就在鲁登道夫的抽屉里。
“东线也不乐观,虽然俄罗斯看上去有崩溃的迹象,但是要提防他们孤掷一注。”兴登堡也在要求支援。
“好了,现在,给我一个答案,如果开展无限制潜艇战,美国人加入战争的可能性有多大?”威廉二世决定快刀斩乱麻。
“身为一名军官,我可以向您承诺,陛下,没有任何一个美国人会在法国登陆。”霍尔钦多夫信誓旦旦。
“很好,那就放手去干吧!”威廉二世受够了。
无限制潜艇战,这是美国人参战的导火索。
第162章 救援
科西嘉岛外海上的这艘邮轮,就是德国人开展无限制潜艇战之后的牺牲品。
所谓的无限制潜艇战,就是指德国潜艇可以事先不发警告,而任意击沉任何开往英法水域的船只,其目的是要对英法两国进行封锁。
往法国输送人手的船只当然也在打击之列,于是这艘运输华人的邮轮就成了无限制潜艇战的牺牲品。
德国潜艇只是执行任务,但对于船上的华工而言,这就是灭顶之灾。
“快去组织救人,快!”秦致远心急如焚。
现在可是冬天,海水接近零度,这个天气待在海里可不是什么美好的体验。
“码头上,码头上有船!”葛立夫和徐盛也急了眼,一群人跟着秦致远往码头上狂奔。
“老葛,派人手烧姜汤,准备御寒衣物。”秦致远奔跑中也不忘安排。
“好的,秦爷你呆在码头上,我去就行。”葛立夫担心秦致远的安全。
德国人可能没看过《韩非子》,但是谁也不能保证德国人不会守株待兔。既然邮轮已经遭到了鱼雷攻击,那么德国人的潜艇肯定就在附近,说不定他们还没有跑,准备击沉前来救援的船只。
秦致远顾不上这一点,飞快的跑上码头,跳上一艘刚刚进港的英国商船。
“看到那艘船了吗?马上开过去,营救落水人员。”秦致远直接冲进舰桥,对船长下达命令。
“不不不,我们不能去,说不定德国人还在那里,现在过去很危险,我不能去。现在我们应该等待海军驱逐舰或者是猎潜舰过来,如果只是我们过去,可能起不到任何作用,要知道,当面对潜艇的时候,这条商船毫无防抗能力。”正端着望远镜看热闹的船长拒绝了秦致远的命令。
船长的理由貌似很正当,但此时码头上的船只有好几艘,只有这一艘是刚刚进港,其他的船只都处于熄火状态,如果要重新启动,最少要半个小时。
“我命令你,马上去,否则的话,你面对的将不止是危险。”秦致远直接拔枪。
站在秦致远的位置,能看到那艘船正在渐渐沉没,船上的乘客为了防止被沉船形成的漩涡带人海底,正在拼命往这边游。眼看同胞正在接近零度的海水中挣扎,秦致远无法冷静。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