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6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到一刻钟,所有大臣都赶到之后,陆承启才算是停住了笔。

“臣等,参见陛下!恭贺陛下!”

陆承启正色道:“朕何喜之有?”

“陛下神武,大军踏破辽国饶州,临潢府即在眼前,此非大喜之事邪?”兵部尚书种诂笑道。

陆承启摇了摇头:“大战方起,决战未至,区区小胜,何足挂齿?朕今日召集众卿,要谈论的,并非此事。林卿、种卿,那事可以说出来了。”

林镇中和种诂对视一眼之后,林镇中站起身说道:“陛下可是说,长城外那驰道、直道一事?”

“没错,朕就想知道,修筑得如何了?”陆承启笑道。

“进展顺利!”林镇中连忙说道,“就是国库……”

“此事再议!”陆承启颇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林镇中心中一凛,不敢再吐露一字。

种诂则接着说道:“启禀陛下,臣已接收户部调来军粮、军饷,皆派大军护送,已运达云内州城。”

陆承启点了点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朕估算着,大军粮草,已快耗完,须得尽快送到。”

种诂不敢怠慢:“臣遵旨!回去之后,立即督办!”

陆承启示意他坐下,然后才又问道:“吴卿,朕让你遴选智勇双全的人才,可选到了?”

吏部尚书吴显祉连忙站起身,施了一个长揖礼:“回禀陛下,已然选出两百一十名候补十品官,皆才学、德行、智勇上上之辈!”

“如此甚好!”陆承启淡淡地说道,“这些待职十品官且留住了,朕欲在驰道、直道之旁建城,这些十品官,日后就是草原的地方官!”

吴显祉终于明白陆承启的打算了,心下一凛:“臣遵旨!”

在座的都是大顺顶尖的人物,哪里听不出陆承启的那勃勃的野心?现在还没把辽国灭掉,已经想延续治理交趾的经验了。说得好听一点,那是未雨绸缪;说得不好听,那是狂妄自大。要是辽国真的那么容易灭掉,太祖高宗那会早就灭掉了,何至于现在尾大不掉?

陆承启缓缓地说道:“朕的打算,想必众卿都知晓了。但与交趾不同,北地草原居多,不宜耕种。朕欲驱使牧民,圈地放牧。一户按一公顷草地算,此地便是他家永牧之地。至于水源,则是千家万户共用。此计,众卿以为如何?”

“这……”

在座的大臣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位皇帝还真敢想啊!

把游牧民族圈在土地上,是哪一朝,哪一代都不敢想的事情,为什么他就信心满满?

不过似乎也行得通,游牧民族之所以为患,不过是因为他们逐水草而居。草原哪里水草肥美,他们就在哪里放牧。

这种生活,是靠天吃饭的。

一旦天降雪霜,没了吃食,这些游牧民族为了生存,就会拼死南下,抢掠财物、粮食……说白了,不过为了生存而已。一旦像汉人这样被圈住在土地上,他们也就没野性了。

冯京到底是内阁首辅,当即起身说道:“陛下,如果遇到百年大雪,草原全无绿色,则这些牧民,何去何从?”

陆承启神秘一笑:“草原上没吃的,难道江南也没吗?”

冯京一愣:“陛下是要将江南稻米,运往草原?”

陆承启点了点头:“想要长治久安,必须这样。其实如果牧民们有经验,他们就会备足过冬干草,甚至会自己种植牧草。一旦干草备好,牛羊马驼也就不会饿死,冻死,何惧没有吃食?”

“牧草也能种?”在座的大臣面面相觑,他们从未听过这等说法。

陆承启认真地说道:“粮食能种,牧草为何不能种?汉人吃稻米,吃小麦,不过是直接些罢了;草原人吃牛肉、羊肉,不过是因为牛羊吃草,他们再吃牛羊而已,本质来说,并无区别。既然稻米、黍麦能种,为何牧草不能种?”

冯京算是明白了:“陛下,若此举真能行得通,则日后我大顺,再无北患也!”

陆承启点了点头:“此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草原与中原互补,两相依附,则草原永不会反叛!”

“陛下英明!”

这一次,这些自命清高不凡的大臣们总算是服气了。陆承启想他们不敢想之事,虽匪夷所思,却有可行之处,这怎么叫他们不心服?

陆承启叹了口气:“打败辽国并非决战之事,此事才是真正的大决战。只有解决了草原之患,朕才能放心啊!”说到这,他心中还添了一句:“官绅一体纳粮也是真正的大决战,只是对我来说而已。”

冯京说道:“陛下,臣愿竭力相助!”

当即,在座的所有臣子都表了态,事情已经摆明了,陆承启就是要他们表态而已。就算他们不同意,陆承启也是要推行这个政策的。要是能化解游牧民族的危害,这些大臣哪里还会反对?

当这些大臣表了态,陆承启又让他们保密之后,就挥退了他们。

“粮食,最关键还是粮食啊!”陆承启喃喃地看着空荡荡的垂拱殿,突然脱口说出了这句话来,“看来,南洋、美洲之行,要着手准备了……”

他回过头来,看着那副偌大的世界地图,眼光停留在广阔的南洋和美洲大陆上面,连他自己都没察觉,这道目光是如何帜热,似乎恨不得将这两地占为己有一样……当然,他也知道,这有点不现实。别说到美洲,就算是南洋,一去一回也得一年。移民可以,但要纳为版图,实在有心无力。还是把农作物带回来就好了,有东西吃百姓就不会造反了……

第九百五十一章:御驾亲征

辽国的五月天,寒气渐退。

高山上有冰雪消融,河水也涨了起来。

一时间,野草从土地里顽强地冒了出来,草原上一下子绿意盎然。

对于辽国百姓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但是对禁军来说,这并非是一个好现象。

种诊作为主帅,又怎么会不知道大顺武器的奥秘?一旦草原上进入了雨天莫测的时候,那禁军战败的可能性就太大了。别看现在禁军占据了优势,其实都是靠着火器而已。真正要论天时、地利、人和,禁军可谓一条都不占。

地利不占,禁军可以提前通过探马得知,避免进入天绝之地,致使全军覆没;人和不占,禁军可以利用自身的宣传攻势,拉拢在辽国的汉人,宣称“汉人不打汉人”和“回中原有田分”,瓦解辽国的民心;但天时不占,那就真的没办法了。禁军虽然号称是大顺精锐,武器精良,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怕水。

洪祥式步枪还好,由于是纸装火药和粒装铅弹,配上燧石打火,就算在雨天,也有超过八成的击发率。但是子母炮就真不行了,一到雨天,就成了摆设。

唯一能派上用场的,就是手雷了。

可是好几斤重的手雷,便是力大的士卒,也不过能掷出三四十步远,哪里比得上子母炮?况且在雨天,手雷的哑火率,也蹭蹭地往上涨,起码有一半的哑火率。

雨天并不可怕,只要守好营寨,挖好战壕,布置好铁丝网,只要粮草没绝,禁军也能守御一时。

可怕的是,草原上的雨天,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

有时候天气看着晴朗,可转瞬之间,就是瓢泼大雨。要是选择了这个天气与辽军决战,那就等于自废武功了。

更要命的是,探马得知,辽国皇帝居然御驾亲征了。尚有百余里就是辽国的上京临潢府,辽国四十万宫帐军,三万御帐亲骑,已经在五十里外屯营完毕。一时间,辽军士气鼎盛。御驾亲征,以万乘之重,驭百万之师,自然人心踊跃,争效死功,有攻则必胜、战则必克的战斗力。

种诊也知道此仗乃是决定顺辽两国命运的大决战,不敢怠慢,只能紧闭营寨,以消耗辽军的锐气。

其实耶律洪基也不好过,因为张孝杰和耶律乙辛的集团,每天都要来烦他,说他是万金之躯,如何能御战阵之险?宜及早入临潢府,此地交由耶律挞不也就行了。耶律洪基驳斥道:“朕观班中臣宰,多半而鬓发斑白,无人掌师。朕御驾亲征,迎敌汉狗,除此心腹大患,以免黎民涂炭之苦!朕意已决,诸卿切莫再劝!”

可张孝杰和耶律乙辛太过坚持,以至于耶律洪基都怕了他们,命令士卒一见到他们,就把他们拦在金帐外面,不得入内。

耶律洪基是好大喜功之人,最想一战而定胜负。于是每晚都要派出士卒偷营,以期一战而胜。

只是契丹人作为步兵,实在是太过蹩脚了。在纵横交错的战壕下面,还有数不清的暗堡,能挂住血肉的铁丝网,都是他们的劲敌。别说战马过不来,就算是人,也灵活不到哪里去。

禁军也很坏,每次都是把他们放进了再打。洪祥式步枪,每夜都要响彻云霄。

一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