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5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承平越听越是惊心动魄,他何尝不知,陆承启引用这则故事,把敌国比喻为狼,把他比喻成东郭先生?不过他也自恋了点,陆承启想说的是,现在大顺朝廷里,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东郭先生,根本看不出狼的隐忍和狡诈。

陆承启说完之后,意味深长地道:“冯卿可知,草原人最崇拜什么吗?”

冯承平灵光一闪:“狼!”

陆承启点了点头:“何以古之突厥,称为犬戎?盖其以狼为图腾,而汉以龙为图腾也。犬戎,则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结。今遍观大顺周遭之国,非犬即狼,不足信也。”

冯承平虽然听不懂什么叫“图腾”,但一听汉人与草原人的区别,他就明白了:“陛下此言……似乎大有道理……”

陆承启冷笑道:“契丹贵族,刺青于胸而为狼头,可见其隐忍与狡诈。女真崇仰海东青(是一种小而俊健的猛禽,是一种我国古代北方渔猎民族酷爱的猎鹰),室韦则为苍狼白鹿,皆是凶狠狡诈之物,由此可见,草原人亡我汉人之心不死。若与之盟,岂非与虎谋皮?”

冯承平沉默了,他知道小皇帝一点都没说错。可是对待北方草原人是这样,那其他的小国也是这般,不应该啊?

陆承启似乎看出了冯承平想说的话,好似自言自语地说道:“莫说契丹、女真如此,高丽、交趾何尝不是?狼子野心,稍不注意就得吃亏。尤以高丽为甚,交趾不过侵城掠地,高丽却是在最危难时捅刀子,如此卑鄙之国,焉能与之为盟?”

冯承平仔细想了想,还是坚持己见道:“陛下,臣以为不能一概而论……”

陆承启无所谓地耸了耸肩,说道:“管他是谁,我大顺何必用热脸去贴冷屁股?记住,不卑不亢便是了。”

冯承平艰难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天人交战了良久,才缓缓地说道:“那陛下也是如此对待东瀛来使吗?”

“东瀛?”

陆承启对于这个名称有点陌生,突然想起来了,不就是日本吗!民间一般戏称日本为倭国,而大顺的官方名字是东瀛,不管怎么说,都是东面一岛国。一听到冯承平提起日本,陆承启立马提高了警惕性:“倭国怎么了?是了,先前冯卿与朕说过,倭国来使,怎么还没打发走么?”

冯承平笑道:“他要求见陛下,岂能空手而回?”

陆承启点了点头,这时候日本很崇拜中原,千方百计要学习中原文化,引进中原技术……“慢着,引进技术?”陆承启心中“咯噔”一声,日本人的狂妄自大与狼子野心,比那些草原人更甚。陆承启作为重生人士,契丹、蒙古、女真人他还不是那么有直观的痛恨,但这日本人,陆承启是真的恨之入骨。那是真正的国仇家恨,小日本有毛有翼了,就翻脸不认人了,九一八,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哪一个不是恶贯满盈?

“不能让技术外传!”

陆承启清晰的记得,小日本从中原学了陌刀技术后,就发展成了自己的武士刀,这样的历史,岂能重演?(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六章:初显威力

“东瀛人的花花肠子也不少,这样罢,你让他们递国书上来,朕回复一封便是了。”陆承启这样做,是怕自己一个忍不住,让人砍了这日本鬼子。这也是为这个日本人的性命着想啊,万一陆承启真的冲动了,后果就是外交事故了。有道是两国交战都不斩来使,现在都没交战反而砍了人家,虽然没有什么好怕的,但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给小日本惦记上了也不是件好事。

冯承平一愣:“陛下,这不合礼制吧?”

陆承启不耐烦地说道:“今日冯卿都见了,真腊、占城使臣都这般难缠,要是再来一个东瀛,朕怎么应付得过来?且明白他们是什么来意,才好对付啊!”

冯承平苦笑道:“臣遵旨!”

“冯卿若无其他要事,可以退下了,朕也乏了……”

这不是陆承启的推搪之辞,他例朝应付文武百官,下午费尽脑筋应付真腊、占城两国使者,是有些累了,脑细胞都不知道消耗多少。冯承平这厮,只知道人家求什么就答应什么,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就算有千万贯家财,这般散去,也是分分钟完蛋的事。

冯承平退出去后,陆承启则揉了揉太阳穴,唤来高镐:“你去监察司,告诉许景淳,让他盯紧一些那些倭国人。他们买东西什么的,不用阻拦,要是行间谍之事,直接扣下,朕授权给他们!”

高镐低声应道:“遵旨!”说罢,便匆匆离去。

陆承启看着高镐的背影,心中有点不安:“这小日本还真的是贼性不改啊,光明正大地拿不到技术,肯定要偷。农业什么的,给他偷去,防也防不住。但是军事上面的技术,包括冶铁技术,造船技术,肯定是不能给他们……”

沉思了良久,陆承启才喃喃地说道:“怀璧其罪啊,什么人都想来分一杯羹,自己不强一点能行吗!”

翌日,一则惊天动地的消息通过《大顺民报》,迅速地在中原大地传播开来。

“什么?皇上准许前往江南开垦荒地,种三年就能拿到地契?”

“每人还能开垦五亩,只要是十六岁以上就行?”

“什么事,什么事?这……这是真的?”

“可不是,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我要是种了三年,州府不给地契怎么办?”

“怕什么,有徐阁老给你撑腰,你大可放心。这圣旨在此,你都不敢去,就莫怪没有发财的机会!”

“嘿,我就不凑热闹了,家中尚有十余亩田,何须去江南?”

“说得轻巧,你有田地而已,还是长安城外的,可多少人没有?”

“祸事了,那些佃户都跑了,我家中两百亩田地谁来耕种?这徐阁老,尽是不做人事啊!”

“该,谁让你大肆兼并人家祖田?”

那人涨红了脸,辩解道:“我这是在帮他们,他们卖田卖地,我高价购入,还亏了……”

“周老财还会做亏本生意?真是天大的笑话啊,一亩地十贯钱,我也想亏!”

打人不打脸,那周老财脸上一阵红一阵青:“你这是在污蔑,污蔑!”

那人笑笑,不说话了。要知道长安的地价水涨船高,便是郊外,一亩地也要五十贯左右。他周老财十贯一亩地买,这不是在兼并?

“那些人还不上钱,我拿了他们抵押物,又怎么了?犯法吗?”

“不犯法,不犯法,今个你再放贷试试?”

周老财嚅嚅地说道:“我又不傻,怎么能跟朝廷对着干?我回去就卖开那些田地,趁现在还有的赚……”

周遭的人都笑了起来,那周老财脸上挂不住,往前面的锣盘丢了几枚铜钱,悻悻地离开了樊楼。那霍四在台上,眼中也是一阵戏谑之意:“这等吸人血的地主老财,朝廷早就该整治了……”

此刻,台下一人愤愤地说道:“昔者明王保邦,预备之道,惟于平世,始可为谋。及其已弊,敕日不暇,虽有贤智,岂遑经久。今内外无事,赋入有经,而民家壁立,野无青草,设有横出之调,缓急之率,不及均,远应近求具则必扶老携幼,转死沟壑,虽峻刑严禁,不能止流亡播迹之患矣。夫致理之本,在乎制度,制民之产,在乎均平。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盖均亡贫。且都城之内,大商富贾,坐列贩卖,积贮倍息,乘上之令,操其奇利,不知稼穑之艰难,而梁肉常余。乘坚策肥,履丝曳彩,羞具居室,过于侯王,淫侈之俗,日以清僭。赋调所不加,百役所不及,悠游逸豫,专事骄靡。而农人侵猫寒暑,服田力穑以供租税,已给徭役,仰不足以养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同为王民,而都门内外,劳逸之殊如此,此岂抑末敦本之道乎?”

众人侧目一看,原来是一个秀才。不得了,这个秀才可以出入樊楼吃食,可谓是家有万贯。不过听他的口吻,倒像是为贫苦百姓说话。

霍四淡淡笑道:“这位兄台,言辞过于激烈了。朝廷此政,不就是抑制贫富过大么,耕者有其田,再好不过!”

“哼,不过泛泛之政,能有几何效果?余以为,唯有那皇家银行放贷,方才是良政!”那秀才颇有风骨,说话掷地有声。

“此人是谁,好大的口气啊?”

“不认识,看模样是个读书人,而且年纪也不小了……”

众人再细看,确实,这人虽着儒衫,可年岁肯定在五十开外,脸上满是风霜之色。

“我知道了,这是张相公!不对啊,他不是被贬益州了么,怎么回来了?”这时的相公,限于对宰相的尊称,但事实上作为一般的高官尊称。这人能被称之为相公,先前肯定是一员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