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够远,八十步左右已经没什么动能了。长久以往,恐怕会炸膛。再者,没有刻划膛线,精准度堪忧。
陆承启把这两个缺点说出来之后,苏颂和沈括陷入了沉思之中。而在一旁记录数据的唐勋说道:“陛下,臣等亦在制造陛下所说的膛线枪,预计后日便能出来。陛下所说的密封性,臣等也有一个想法,也一并在膛线枪上用,陛下以为如何?”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你们现在的任务,就是找到一杆性能优越的步枪,可供实战的。迟一点定型量产也没关系,主要是步枪射程,精度要好,不然朕浪费这么多钱银,对户部也说不过去。”
又询问了一番炼钢中的问题,陆承启便和王韶告辞出来了。路上,陆承启问王韶道:“王统领,对于步枪,你怎么看?”
王韶叹道:“陛下巧思,实乃天人。若这等步枪再远八十步或一百步,臣敢说,契丹骑兵不足为惧也!”
第六十章:闲下来的皇帝(求收藏推荐)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若这步枪和弓箭一样射程,有一百五十步远,那我大顺军队无敌于天下也。步枪的优势在于杀伤力,哪怕射程不及,亦不是弓箭能比拟的。只是夷蛮骑射颇有一手,我大顺的马匹不足,机动性跟不上,野战很吃亏。”
王韶点了点头,说道:“步卒对上骑兵,战损在三倍之上。若步枪能具有远程优势,骑兵不得近身,亦不足为惧。”
陆承启摆了摆手,说道:“几百步的冲锋,骑兵只需十几息时间,步枪再快,也射击不了多少。若要大范围杀伤敌人,还需要辅以其他兵种。契丹人的拐子马厉害,善于穿插迂回包抄,我大顺军队机动性差,只能被动防御。是以,两翼必须配有骑兵,中军之后,要有大炮,步枪手前面须有刀盾手加以保护,后面须有长枪兵。若配合得当,不惧契丹骑兵矣。但也不能全胜之,毕竟契丹人四条腿,我大顺军队追之不及。”
两人讨论了一路,回到长安城中,天色已晚。王韶几月不曾回家,今日陆承启特地放他一晚假期,毕竟今后半年,他要在皇家军校里面度过了。
皇家军校的成功,让陆承启有点喜出望外,不仅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便把百多名军官蜕变成一众真正的军人,还有几个都可以当教官了,所以即便皇家军校全员都去了禁军之中做教头,也不怕皇家军校里面没人教导王韶。而陆承启给狄青的任务,就是在禁军之中挑选好苗子,送到皇家军校深造,然后再回去充实禁军的中层军官。
一支军队,真正宝贵的是老兵和合格的中低层军官。若没有这两种人,这支军队也没多少战斗力的,一场大战下来,损失肯定会非常严重。
奔波了一日的陆承启回到仁明殿,周芷若已经在翘首以盼了。陆承启心疼地将她揽入怀中,柔声道:“朕不是说了吗,朕处理国事,梓童你先用膳。这么晚都不吃饭,若是饿坏了,该如何是好?”
周芷若脸上充满幸福的微笑,说道:“臣妾在等着陛下,心里高兴。”
陆承启心中想道:“长久以往,怕是皇后变成一个深闺怨妇。但后宫不得干政,这是我的底线。不过,倒是可以让芷若做点事情。”当即说道:“梓童,朕见你每日无所事事,也不是办法。朕有一件事,或许你能做得来,可敢一试?”
周芷若美眸看着陆承启,又惊又喜,说道:“什么事臣妾可以办到?”
陆承启把收养孤儿,建立福利院的计划这么一说,周芷若居然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说道:“臣妾定当用心办好福利院,若国库不支持,臣妾还可以从皇庄之中提用钱银。”
陆承启名下的皇庄,一向都是由周芷若管账。现在陆承启大力扶持商业,把皇田卖了不少,现在陆承启也不知道皇庄收入几何了。周芷若把皇庄账本拿给陆承启一看,陆承启倒是大为吃惊:“一月便有六十万贯收入,梓童,你们这是在打劫吗?”
周芷若不悦地说道:“皇上怎么说话,这不是陛下的功劳吗?陛下让臣妾派人去经营茶馆、报馆、码头、船队等,船舶司岁入大头还是咱们的船队。陛下惊讶收入过高,是在说臣妾与民争利吗?”
陆承启连连道歉,说道:“是朕用词不当,梓童莫怪。只是这与民争利,朕也是不同意这种说法的。如果没有朕的提携,哪来这么多新鲜事物?天下商业,莫过于跟风趋利。朕虽然知道这报馆好,远洋船队赚钱,可没有人去试,朕说得再多有什么用?还不如由皇庄做一个表率,真正赚到钱了,那么跟风的人就会出现了。”
周芷若这才转怒为喜,说道:“陛下的道理多,臣妾是说不过你的。”
陆承启笑着,握住她的柔荑,说道:“况且朕把赚来的钱银,用于大顺子民,用在福利院等上面,朕对得住天下黎民百姓,问心无愧,与民争利争得有底气!只是苦了梓童了,以后福利院就靠梓童支撑了。”
周芷若幸福地说道:“为陛下分忧,臣妾高兴还来不及呢!”
陆承启沉吟了一会,说道:“亦同报馆一样,这次就不从户部出资了,直接从朕的内库之中,拨钱买地建房,招收孩童。朕也会下道密旨,让监察司把无家可归的孤儿送来福利院。”
两人又再絮絮叨叨了一番福利院的事情,一夜良辰,须臾即过。
自从创建了内阁制,陆承启一日的工作十分轻松。批过几件比较大的政事之后,陆承启便没有什么工作了,他是个坐不定之人,想到十分感兴趣的步枪,心中痒痒,命令道:“来人,微服出宫,摆驾城外军器监!”
对于小皇帝三天两头的到来,军器监众人已经见怪不怪了,只是觉得小皇帝太重视他们,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
而军器监最厉害的三个人,苏颂,沈括,唐勋,正在为如何改进步枪,争论得不可开交。见到陆承启到来,他们一致让陆承启评评理,看谁的方案好。陆承启一一听完了他们的讲述和图纸,笑道:“钱银方面你们又无须担忧,何不各人造各人的?取长补短,便能造出一支好步枪来。”
三人一听,觉得是这个道理,也就不再争论了。陆承启由他们带着,去看了如何制造枪管的作坊。只见从高炉炼出来的铁水,流到制好的钢板模具之中,待得冷却一点之后,趁着尚有余温,用一根后粗前细的铁棒一卷,一根枪管便算是制出来了。只是这个过程,说的简单,做起来很难,制造十根枪管,合格品只有三四根,废品率实在太高。没办法,这个时代没有机床,只能手工制造,能有一半左右的成品率,其实也算是不错的了。那些废品,还可以再回炉炼成铁水再卷一次,也不算很浪费。
其实焦炭含硫量也是很多的,只不过古代人的确聪明,在高炉炼钢第一次失败之后,唐勋便找了一个多月,才发现在炉内放置石灰石,便可以大大降低含硫量,提升铁的品质。
如此一来,经过这样土高炉炼出来的铁水,终于是达到可以大量制造枪管的要求了。只是废品率还是太高,主要是因为这些焦炭品质参差不齐,含硫量有多有少,导致钢材过脆。
陆承启听闻之后,又告诉他们可加入铝粉来脱氧,形成铁水之后,把烧碱趁热放进去,这才稳定地制出合格的钢材来。
陆承启本来以为古代没有烧碱的,可没想到古人早就知道如何制造烧碱了。用生石灰加水,再加入芒硝,便制成了烧碱。要是嫌麻烦,直接用用草木灰,也是制碱的最快捷方便的途径。
陆承启就不明白了,古人对于化学的认识还是很高明的,为什么化学就是没有形成一门系统的科学呢?
作品上传一个月感言
明天没什么时间,上传一个月感言就在深夜里发了。说真的,我没想到这本书会被签约,还是四万字的时候,作家后台进的签约信息。写作以来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此了吧。
其实我还是很用心在写书的,哪怕是扑得很惨,我都在尽力写好。写作是我的爱好,这一点是不会变的,我喜欢把我想到的东西,尽量通过文字的形式,给更多的人看到。
或许是年纪渐长了吧,今年我也要出来工作了,现在是大四的实习期,每日都只能挤出一点点时间来写作,特别是写历史类的,要翻查很多资料,怕自己贻笑大方,误人子弟。我看过我查阅百度的次数,每日都不下于50次,这是个很惊人的查阅量了。看在我这么认真写作的份上,求个收藏打赏,不算过分吧?
为什么这次想要写历史类的呢?还是得说回年纪上,我自认读书不少,三四年级便开始看武侠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