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柜的笑道:“我也是道听途说罢了,不过几年前的朝廷,还真的差点揭不开锅。好在有徐阁老撑住,那时的徐阁老还是户部尚书。要是没了徐阁老,说不定天下早就乱了。这不,前些年的王则带头造反,给文相公(文彦博)平定了。这些人也是穷苦出身,可朝廷不管啊!那阵子,杀得血流成河,真个是造孽啊!”

“这‘税劵’不也是徐阁老一手把持吗?”茶博士有点疑问了,“这不是很好吗!”

“好是好,既然是徐阁老力主的朝政,我们也去买些‘税劵’便是了。不就是百十贯钱么,我还是拿得出来的。”掌柜的瞅了一眼自己的小钱库,心中盘算了一下,觉得也没什么好吃亏的。“再说了,皇上登基以来,没有了杂七杂八的苛捐杂税,我们的生意也好了不少。当做是做善事也好,买些‘税劵’又如何?”

“东家,你可没有仔细看。这‘税劵’买了之后,一年后连本金带利息都还给你的。”茶博士一字一句地读着《大顺民报》上的内容,让掌柜的差点没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

“什么,还有利息?”

茶博士叹了口气道:“是啊,我也怀疑自己看错了。但这就是真的,要是我有几十贯钱闲钱,我也去买了。这‘税劵’还限量购买,这是为何?”

“为何?还不是怕那些有钱人都买光了!朝廷的便宜,谁不想占?”掌柜的不愧是商人,看问题的眼光狠辣独到,“这应该是徐阁老想出来的吧?”

掌柜的这下可猜错了,如此有前瞻性的东西,除了陆承启这个“外来户”,这些“保守”的老头子们又怎么想得到?不是他们智力不够,而是他们根本不会去想这个问题,除非他们发了疯。他们想的永远是怎么在朝局上攫取到自己最大的利益,至于朝廷怎么样,百姓怎么样,都是放在后面的。国库没钱了,他们就只会简单粗暴地加税,而且是在最穷的农民身上加税。这些农户本来抵御天灾风险就大,再加上苛捐杂税,农户能不破产?

农户一破产,自然就是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到了一定程度,农户更是靠天吃饭了,一丝抵御风险的能力都没。要是遇到什么大的天灾人祸,农民没饭吃了,那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爆发了。这是典型的官逼民反啊!要是朝廷宽慈一点,从大户身上剪羊毛,照顾一下农户百姓,百姓又怎么会不拥戴朝廷?

其实汉人百姓是最好管理的,只要给他们一口饱饭吃,他们会兢兢业业地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安分守己,从不惹事。但一旦饿肚子了,他们就会为了生存,爆发出强大的力量,足以推翻一个腐朽的朝代。

陆承启正是因为知道这个历史怪圈,所以他竭尽全力都要善待百姓,哪怕是得罪富绅大户也在所不惜。因为陆承启知道,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而主体不是高高在上的官员,而是辛勤劳作的农户。要是工业兴起来了,还要加上一个工人阶级。

茶博士人生阅历少,也不懂什么朝中大事。掌柜的说什么,他就听什么好了。他心道:“还是有钱好啊,放在皇家银行还能涨利息,买‘税劵’也能涨利息。可惜我没有钱,不然现在何止这点积蓄?”

正自哀自怨中,茶肆里又来了几位茶客。掌柜的推了他一把:“愣着做什么,去斟茶啊!对了,顺便读一读头条,这‘税劵’肯定很多人抢着买!”

掌柜的预测很正确,有便宜谁不会占啊,在长安城最繁华的中心大街上,那间装潢得富贵大气的皇家银行差点没被挤破掉。这些都是腰缠万贯之辈,前来购买“税劵”的。而一些真正的“土豪”却不见踪迹,大约是认为“税劵”的利息太少,还限制购买,激不起他们的购买意愿吧!

不过长安城中,这样的富绅不少,但相对没那么多家产的富绅也还是有的。他们大多是经营着商铺的掌柜,看中的就是“税劵”的蝇头小利。商人逐利,哪里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他们的眼光又是最毒辣的,什么赚钱什么不赚钱,心中的小算盘一敲打就算出来了。

皇家银行外面的队伍,已经将大街挤得水泄不通。京兆府衙门不得不派出捕快,监察司也派出监察士到这里维持秩序。

而在一旁,一个贵公子打扮的年轻人,似乎游离在排队的人群之外,摇着折扇,兴致盎然地看着排队抢购“税劵”的长龙。

“公子,这里人多眼杂,还是去个清静的地方吧?”

御前侍卫长王彦宸扮作了一个家仆,在这个贵公子的耳边轻声说道。

而一个管家打扮的监察司头子许景淳则说道:“公子,我认为他说的有道理。”

那贵公子“啪”地一声收起了折扇,说道:“也罢,看了许久,该坐下来了。高镐,带路找间茶肆,喝几杯茶好了。找个有雅间的,知道吗?”

高镐连声说道:“公子吩咐,敢不从命?”(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五章:新赐茶名

这贵公子显然就是陆承启,他此次出宫常服走访,就是为了看看新政到底落实得如何。情况显然是很乐观的,在皇家银行外面站了好一会,便感受到“税劵”异常受欢迎。

这都是因为这个年头百姓没有什么投资的概念,他们有了钱,就会存在家里,哪怕是铜钱上长满铜绿,他们都舍不得用。可大顺的经济在高速发展着,铜币也在贬值。你的钱虽然还是这么多,可买到的东西却少了。现在有了“税劵”,可以赚些利息,他们又何乐而不为?长安城的百姓家境也还算殷实,百十贯钱都拿得出来。便是当做输捐给了朝廷,哪又有什么打紧?有额外的回报,已经是天大的惊喜了。

其次,是因为大顺朝廷的信用还是不错的。但只是新皇登基以来,准确来说是小皇帝亲政以来,才有如此信誉。在元绶年间,每每天灾,都说有赈灾钱银,可没有多少钱发到灾民手中。也唯有新皇把百姓真正当人看,不仅狠狠整治了贪渎赈灾钱银的贪官,还补足给了灾民。自此起,黄河沿岸的百姓纷纷给陆承启立起了长生牌,试问有哪个帝王做到这个地步?

单单是收揽民心这一条,陆承启就做到了极致。哪怕他有点用心不良,更多想到的是自己的统治以及江山的稳定,可他实实在在为民着想了,在百姓眼里这就是无上的功德,发自内心地为他立长生牌。更别说陆承启下旨永远削减农税,这可是对天底下的农户最大的恩惠了。不管大顺商业再怎么发展,底子里还是一个农业国,单单是农户便占了总人口的九成以上。所以农户过得怎么样,很大程度就代表了民意如何。

陆承启一张减免农税的圣旨,就收了大部分农户的心。单凭这一个政策,只要稳住不犯什么大错,陆承启的皇位还是很稳固的。这也是陆承启敢频频发动新政的所在,用这时的话来说,就是《孟子·离娄上》上的“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换句通俗易懂的话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民心是什么?陆承启认为,只要你为百姓着想,方法也用对了,百姓就会无条件地支持你。只要顺着民心行事,那江山自然稳如泰山,陆承启的皇位也就更稳固了。

陆承启看着越来越多的百姓涌来购买“税劵”,心中也是无限感慨。他们一行人在高镐的带领下,缓慢地远离了喧闹的大街。长安城百姓也是很有眼力的,见到陆承启一行都佩戴着朴刀,便知道非富即贵,皆纷纷让出一条道路。

高镐带着陆承启穿街过巷,来到一条相对安谧的街道上。所谓大隐隐于市,这条街离主干道并不远,可就是闹中取静,算是长安城中比较难得的地方了。商铺也不算多,大多为一些茶肆,脚店。现在不是午时,没有做工回来的人在此用饭,才如此安静的。

茶肆掌柜的在店里,一下子就注意到这群人了。好家伙,便是那些“家仆”穿着都是绫罗绸缎,这家公子到底是多有钱啊!

眼光毒辣的他连忙招呼道:“客官,要吃茶吗?这边请,小店可是有上好的晚甘侯,还有刚刚新摘的的洞庭新血茶,如果不喜欢,还有永春佛手,顾渚紫笋,阳羡茶,瑞龙茶,日注茶,双井茶,谢源茶、雅安露芽、蒙顶茶、临江玉津,袁州金片,青凤髓,纳溪梅岭,巴东真香,龙芽,方山露芽,五果茶,普洱茶,鸠坑茶,瀑布岭茶,五龙茶,真如茶,紫岩茶,胡山茶,鹿苑茶,大昆茶,小昆茶,焙坑茶,细坑茶,径山茶,天台茶,天尊岩贡茶,西庵茶,石笕岭茶,雅山茶,鸟嘴茶,宝云茶,龙湫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