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的智慧-第4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日尊既然忙着和弟弟打仗,那就没工夫理会大宋,现在轮到他担心自己两个弟弟和大宋联合起来和自己作对。云峥相信。自己这次的南征给了李日尊最深刻的印象,此时此刻,该是文彦博这种人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他们这种人虽然打起仗来一塌糊涂。但是论到谈判。一百个云峥都不是文彦博的对手。估计这一次李日尊不可能讨到什么好处,只要看看文彦博派了一位礼部郎中去和李日尊谈判就能看出端倪。

最近的敌人都在千里之外,广源州的边境上只有几百人守卫。他们起的作用其实就是哨探的作用,不仅如此,李日尊将东面的军队全面收缩,凉山玉龙关仅剩的六千军队是交趾国在东方的全部防卫力量,如今,交趾国没人再关心以前的国王李德政了,因为新皇帝李日尊早就说过他父亲死了,胆敢怀疑这句话的人也都被他杀死了,百姓其实是健忘的,一个死人确实没必要再记挂在心上。

李德政在得知自己已经被宣布死亡之后沉默了足足三天,等云峥再见到李德政的时候,他却自称为黄德政。

云峥很恼火,文彦博却一点都不生气,从那一天起就称呼李德政为黄先生。

“云侯,你就算不理解一个皇帝的心思,你总要理解一个大家长的心思,你以后也会成为一个大家长,相信要不了多久你会理解李德政的一片苦心。

这个时候如果他自己承认是李德政会对自己的儿子李日尊造成极大的损害,而且咱们也会把他的身份利用到极致,交趾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李日尊的无情虽然让人愤怒,但是在李德政看来这样做是没错的,当然这需要割舍掉父子之情。

李德政当了多年的皇帝,他自然会理解儿子的做法,他如今能做的就是隐姓埋名,永远不出现在交趾人的面前。”

文彦博很健谈,三言两语就把事情剖析的底掉,云峥很同意文彦博的看法,既然他都不在乎李德政的改变,自己没有任何必要多管闲事,自从文彦博到来之后李德政的监押权就到了他的手里,对这种跟常态性质的处理方法,云峥没有反对。

交趾人不敢来广源州了,武胜军留在这里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将士们出征时日已久现在也该歇歇了,趁着这个机会,云峥打算将赏赐颁发下去,颁发完赏赐之后自己就不欠这些将士的了,当初出征的时候自己承诺过,每个人至少会有十贯钱的收益,这些将士为了十贯钱的赏赐确实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极致,早点把钱发下去他们也好早点安心,也早点为自己作打算。

云峥已经告诉余靖,如果想重建广南军队,拉拢一些武胜军军卒是最好的办法,这些人虽然距离云峥心目中的精兵相差甚远,但是在广南他们绝对能算得上精锐。

有家口的自然不愿意远离蜀中,或者环州,但是那些光杆士兵听说对余靖开出来的条件很动心,广南的军官被狄青砍了一大批,这次溃逃之后,余靖也不再对剩余的人留情,凡是在自己权限之内的官职,他通通的许诺给了武胜军军卒,至于原先的那批军官,被余靖给赶走了,请他们速速离开广南,如果想要官职,就去找兵部去要。

老头子这回谁的面子都不给,甚至包括皇帝,那些人中间还有一些世家子弟和皇族远亲,不管是谁被自己的部下抛弃在战场上,都不会容忍那些抛弃自己的人,这样的状况之下,估计也没有会厚着脸皮再来求情,只有有人求情,就说明这个人打算把余靖往死里逼。

老头子像模像样的在乌巢举办了一次小型的摸底考试,对象就是武胜军中那十二个军侯,阅卷的时候,他不但亲自操刀,还邀请文彦博参与其中,有他们俩人坐镇,这场科考的层次和东京大比的区别就不大了。

其中有三人被余靖和文彦博一致裁定不合格,也就是说他们即使参加大比也会被黜落,等不到那三个家伙开始伤心,余靖无微不至的关怀就接踵而至。

邕州的宅子,六品的武官,还有丰厚的承诺,都一一摆在他们的面前,如果不是因为余靖和文彦博尚有文人的傲骨,美女这种让人热血沸腾的礼物也会出现在他们在邕州的大宅子里。

云峥不在乎,自己一路远行,一定会有很多人跟不上自己的步伐,如今能够有一个很好的退路也不错,至少在广南,他们将是无法替代的存在。

文彦博一直在冷眼旁观余靖的挖墙脚行动,他不在乎余靖能挖走几个人,他只想看看云峥的反应,看看他是不是真的不在乎武胜军。为此,他不惜替余靖背书,确定只要去广南的军侯都会在原先的职位上官升三级,他只要回到东京,就会立刻亲自帮着留在广南的军官办理官凭以及封诰的事情。

厢军的去留大部分都是将主一言而决,他们和禁军不同,在管理体系上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只要从厢军去另外一支厢军那里,手续简单的令人发指。

于是,云峥在擂鼓聚将准备开始全军大分赃的时候,军帐里的军官少了三个人,云峥很奇怪彭九的反应,这家伙才是余靖强力拉拢的对象,想不到这家伙竟然第一个回绝了余靖的拉拢,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留。

武胜军发钱是有规章的,军法官笑林将功劳簿分发给了那些商贾,商贾们连夜按照武胜军的规矩开始计算赏赐,武胜军军卒见商贾们的帐房里灯火通明的就知道这些人在计算自己应该得到多少钱粮,其实他们早就知道自己能拿多少赏赐,自从进了武胜军开始参加剿匪,那些简单的计算方式他们很清楚,就算有一些愚笨些的,也自然会有同伴帮他计算的清清楚楚的。

文彦博皱着眉头站在大场子里,瞅着红榜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好几次想去质问云峥,一个军卒怎么可能会得到八十三贯五百六十文这么夸张的数字。

还以为红榜公布出来武胜军中会一片欢腾,谁知道那些人只是瞅了一眼红榜,拿写在手上的数字对照一下红榜的数字,见两行字没什么区别,就该干什么去干什么了,多余的反应都没有。

二十万四万六千八百余贯钱的总额让文彦博的心中流血不止,如果把这些钱堆起来,那是一座快两百万斤重的铜山!大宋每年新铸造的铜钱不过三十三万贯……

“出钱的是商贾?”文彦博听到仆役听来的消息后,吃惊的合不拢嘴巴,云峥是如何让这些满身铜臭的商贾心甘情愿掏这笔钱的?

白日里他看到了,那些掏钱的商贾没有半点的不愿意,和军卒们互相拱着手不断地说着”恭喜发财“的吉祥话,笑的就像是一尊弥勒佛。

坐不住的文彦博似乎没看见铜山的存在,赶紧走出去来到商贾发钱的地方仔细观察,他不相信云峥会用金子或者银子来付账。

发钱的地方很平静,军卒们一个个笑嘻嘻的,从脖子上取下自己的军牌递给账房,账房查验了军牌之后,就会有七八张不同面额的交子装在一个草绿色的锦囊里递出来,军卒检查了交子之后就高高兴兴的挂号军牌,藏好锦囊去找同乡饮酒……

ps:第一章

第十五章武胜军的军费由来

“原来是交子啊!”

文彦博小声的嘀咕一句。

苏洵见文彦博在人群外面站了好久,连忙起身走过来笑道:“三司使有何疑问之处,尽管问,下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二十四万贯这样的巨资那些商贾真的能够掏出来?”

既然已经担任了三司使,文彦博对大宋财政和天下库藏都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这笔钱几乎比得上蜀中半年的财赋了,这包括了盐铁税,酒税,茶马税,农税,商税的总和绝对不可能是十一家商贾能够承担的起的。

苏洵笑而不答,邀请文彦博去自己的帐篷叙话。

仆人给上了一壶茶,就躬身退了下去,苏洵亲自给文彦博斟满茶水这才说:“十一家商贾,其实就是十一个集团,蜀中商贾不下六千家,基本上都在这十一个集团之中,二十四万贯分散到六千余家商贾身上,每家不过四十贯钱,这样解说过后,三司使还以为二十四万贯钱财很多吗?

您也不要以为这些商贾真的已经联合在了一起,他们只是联合一次而已,就是为了这次南征他们才捐弃前嫌走到一起来的。

他们按照股份缴纳的钱财,其实是一种商业行为,这些钱其实就是进货的款项,您也看到了军营中络绎不绝的驮队了,商贾们将货物日夜不停地运往柳州水路,已经有半个多月了,到现在不过运走了三成而已。

早在出兵之前将主就和商家有一个合约。那就是一旦攻取升龙城,交趾的国库,皇家宝库,以及官库里的东西归武胜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