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7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奥地利派出了两万多军队进入巴尔干半岛,这支军队装备有飞机大炮和坦克,相比土耳其仍旧没有完成现代化的军队,实力强得不止一两分。

不过奥地利也没有那么容易就速战速决,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奥地利对于新式军队的使用还不算特别熟悉,也犯了一些错误,不过土耳其的表现更差。奥地利军队还有塞尔维亚武装的写协同,所以在兵力上不比奥斯曼吃亏。经过长达八个月的战斗,奥地利人和塞尔维亚人已经将土耳其赶入了保加利亚的境内,波斯尼亚到塞尔维亚境内的土耳其军队已经被基本赶跑了。

可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办了一件蠢事。他令前线的奥军软禁了前来与奥地利人庆祝胜利的塞尔维亚国王卡尔乔拉杰,并且宣布成立波黑省、塞尔维亚省,是为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虽然卡尔乔拉杰并没有什么出色的能力,也没有赢得全体塞尔维亚人的爱戴和支持,但是他最起码是塞尔维亚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没有国家现在承认塞尔维亚,可是塞尔维亚人自己却重视这个头衔。卡尔乔拉杰被软禁,直接导致了塞尔维亚和奥地利的全面翻脸。

原本并肩作战的战友变成了刀剑相向的敌人,而且在战争中,塞尔维亚武装的力量已经极大增强了,实际上塞尔维亚还获得了与自己族群信仰相近的黑山人的支持,获得了克罗地亚人的支持。所以当愤怒的塞尔维亚人向奥地利人出手之后,奥地利自己首先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此时塞族军队中一位年轻的将领奥布雷诺维奇崭露头角,领导塞尔维亚联军取得了几场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

奥地利军队虽然规模不小,而且还装备有一些比较优秀的武器。但是有地利优势的塞族军队,在奥布雷诺维奇的领导下,以化整为零地手段不断地袭击奥地利军队,甚至还夺取了奥地利军队的一些武器仓库和补给仓库,使塞族军队变得更加强大起来。泽尼察战役中,奥布雷诺维奇率领三千多塞族军,从侧翼杀出袭击了奥地利的援军,使得奥地利打败,派出到巴尔干的两万多人几乎全军覆灭。

愤怒的弗朗茨一世对失败无法容忍,准备继续增兵吞并塞尔维亚的时候,而这个时候他他的后背却被人捅了一刀。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北美大唐,版权属于白面黑厮(书坊);多多支持白面黑厮(书坊)(本文作者)

869联合之心

对奥地利动手的是德国,不出意外。【鳳/凰/小说网更新快无弹窗请搜索f/h/xiao/shuo/c/o/m】

从德意志共和国建立开始,统一德意志民族,建立德意志民族国家就是最高目标。由德意志国革高层自上而下,十多年的时间里,每一个德国人都有这样的崇高使命感。在德国中学的教材中写着,德意志统一是大势所趋和所有德意志人必达的使命。

欧洲战后,德国越来越强,而奥地利虽然也有一定进步,但跟德国之间的国力差距却反而增大了。德国在欧战后的十年时间内,建成了一套完备的工业体系,实力傲视群雄。比着大唐军队建立的德意志军队也被认为是欧洲最有战斗力的军队。

德国正行驶在一条更加独立自主的政治路线上,曾经缔造德国的那位政治强人,有着一整套的政治布局。

第一步,与大唐脱钩,放弃与大唐的盟约。大唐从未在欧洲谋求建立一个类似北约的军事同盟,实际上学界和政治界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看法——大唐在欧洲的国家战略实际上类似于英国,那就是自己“无力”占领欧洲,那就让欧洲列强们平衡,从而更好地保持大唐的利益。所以,大唐没有跟谁拉帮结派,没有格外排挤之前的敌人,也没有过分亲近之前的盟友。大唐甚至在进入19世纪之后,对欧洲事务缺乏基本的关心。所以欧洲的学者和政治家们认为,大唐在欧洲只有一个目的,压制所有的欧洲国家,以使得没有欧洲国家可以挑战大唐的世界领导权。

从某些角度来说,这个想法也是有一定正确性的。不过这个论断也具备过分的自我中心主义,欧洲人仍旧习惯于世界围绕着自己去转,而根本不会想到大唐对于欧洲缺乏兴趣的原因就是大唐对欧洲缺乏兴趣。大唐的精力在建设自己的国家上面,在将更多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上面,欧洲人怎么折腾自己,大唐越来越不关心了。

马恩斯认为看清楚了大唐的国家战略,大唐欠缺对欧洲真正的称霸欲望,即便大唐有驻欧洲的军队,有足够的影响力,但是大唐没兴趣给欧洲做主。实际上跟大唐的军事同盟一点意义都没有,大唐在排除性条款中写明,德国如果主动攻击其他国家,大唐不负有对德国的援助义务。实际,所谓的盟约只是大唐在德国的驻军条约,那么德国并不需要这样的东西。

德国有心获得更大的舞台,获得更大的影响力,成为欧洲的主导者。以前马恩斯的想法是,依靠着大唐的能力,让德国成为其欧洲盟国中的一哥,也就是狐假虎威,借着大唐来发号施令。但现在,大唐没有这样的想法,而且如果德国过度膨胀大唐也不乐于看见。大唐不希望德国太强,而德国则有更强需索,这就是一种矛盾。

马恩斯又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德国如果做得太多,太出位,很可能枪打出头鸟,被大唐给收拾了。所以,马恩斯还酝酿着下一步,一个更大的棋局。

在奥地利出兵巴尔干半岛的时候,马恩斯派遣了德国外交部部长斯泰因秘密前往英国。斯泰因跟英国外相查尔斯?格雷展开秘密会谈,他们商讨的问题是如此机密,以至于一旦一点风声走漏,都可能引发一场震惊世界的轩然大波。

斯泰因来到英国,是请求英国放弃支持奥地利的立场,承认德国并吞奥地利的未来事实的。英国人当即就觉得德国人是疯了,虽然很多年前英国人也跟奥地利人不对付,但是现在奥地利是英国用来制衡德国的重要棋子,从上一次欧洲大战时期双方就是盟友了。

可德国人却拿出了自己的蓝图——欧洲联盟。

德国认为,大唐的存在会压制一切天生优越的欧罗巴人种,使得所有的雅利安族裔屈居世界的二等公民,欧洲国家将没有殖民地,没有特权,没有发展机遇,一切都会被大唐所占据。可是大唐也太强大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对抗她。只有凝聚整个欧洲的力量,大唐才会望而却步。试想,集合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实力,即便不如大唐的总体力量,但也足够让大唐有所畏惧。

这是典型的一支箭容易被折断,一捆箭就难以折断的例子。

所有的欧洲国家,必须摒弃前嫌,谋求联合和统一步调,才能够获得更高的地位,才能够在大唐的面前更有能力讨价还价,并瓜分利益。欧洲如果再像过去一样纯粹的内耗,那么他们永远都只能当大唐的奴仆,只有联合才能够获得一丝平起平坐的机会。

这个提议可以说是震惊了英国人,英国已经放弃了跟大唐争夺世界霸权的心思,但是心有不甘是真的。德国人的方案虽然不能算完美,但至少有那么几分可行性。英法在战后已经和解了,德国和法国也相对缓和关系了。意大利与法德的关系也不错,西班牙比较庸庸碌碌,但是如果英法德联合起来,西班牙也一定愿意加入。至于东边乡下的俄罗斯,一直都尝试获得西欧的承认,将沙俄拉进来,沙俄也是一百个愿意的。

整个过程必然牵扯大量的外交博弈和交换,但是毫无疑问英国人也在其中看到了政治基础,这些欧洲国家都是有共同利益的,那就是阻止大唐继续坐在所有人的头上,用自己强大的实力压制各国,夺走所有最好的殖民地,强迫所有国家开放市场实行低关税,并用技术优势对所有国家进行剥削。

德国的意思很明白,奥地利这种已经没有什么用处的国家,就不要存在了吧。并入德国,德国可以为未来的欧洲联盟做出更大的贡献。德国也愿意支持英国在殖民地和商业领域的一些政策和行动。

简而言之,欧洲对外要用一个声音,对内可以进行交换和协调。

要形成这个联盟,现在就需要一些牺牲品,只有最有竞争力、最有希望的玩家,能够在这张牌桌上继续完,而差劲玩家的筹码,应该全部交给有希望的玩家。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北美大唐,版权属于白面黑厮(书坊);多多支持白面黑厮(书坊)(本文作者)

870巴尔干之乱(下)

英国方面不是没有考虑过,德国是扔出一张根本不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