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大唐海军的强力军舰护送,还有唐人派出的商船,虽然航线可能需要绕过合恩角,整个航程将会长达八个月的时间,但是只要军火送到,那么大陆军几乎可以说是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白南随后带领着几个准美国人来到了北方工业公司设置在洛杉矶郊外的一处靶场,为他们做一次武器的演示。
“好了,先生们,摆在你们面前的两型步枪分别是我国出产的sc…1型步枪和sc…2型步枪。这两款步枪都是线膛枪,拥有更好的精度和更远的射程,主要区别是sc…1是一款前装枪,可能你们会比较熟悉一点,而sc…2则是大唐被北方工业集团开发的后装枪。我个人无法告诉你们这两种步枪的优劣,我认为比起现在欧洲各国使用的步枪,他们都是很优秀的武器,而且不同的战术设置,两种步枪也会发挥不同的作用,好啦,我不多说,你们可以先试着开几枪体验一下。”
迪尔伯恩早就迫不及待了,他在一名懂英语的北方工业工程师的指导下,开始为使用米尼弹的sc…1前装线膛枪装填子弹。这种武器在历史上真正流行的年代是十九世纪上半叶。米尼弹是一种直径略小于枪膛直径的锥形弹头,欧洲人很早便发明了线膛枪,并明白线膛枪比滑膛枪的精度优势。可是多了膛线这个东西,这就使得普通的弹丸在枪膛中无法做到彻底的燃气封闭,使得枪口初速、射程等诸项指标都受到了影响。所以人们不得不使用跟枪膛直径差不多大的子弹,这就造成了装填困难。
米尼弹头的底部有个圆锥形的空洞,一个木塞堵住洞底,发射时燃气压迫木塞挤进空洞,迫使弹底膨胀,紧贴膛线,封闭住弹头和枪膛之间的空隙,使燃气无法外泄,再加上米尼弹弹身上有螺旋纹,又可以使弹头在膛线压迫下高速旋转,从而具备滑膛子弹不具备的、在高速运动中的精确指向性和长久稳定性,使远距离狙击成为可能。所以使用米尼弹线膛枪的一般是各国的猎兵,以散兵线的阵型对敌人进行精确射击。
迪尔伯恩装填完毕了,然后举起枪,他这才发现,标靶居然离自己有三百米远,他不由道:“好像是有点远了。”
旁边的工程师笑道:“不远。”
说罢,这名士兵自己也装填了一支步枪,朝着三百米处的靶标砰的一枪。这一枪并没有击中靶心,但是却击中了八环,也算是很好的成绩了。
迪尔伯恩惊奇不已,自己也射了一枪,他这一枪看看命中了靶子,甚至没有打出一环,只是打在了靶子的边缘。但是就算如此,迪尔伯恩也十分震惊了,因为普通的步枪在这种距离上,击中人的概率简直可以说是忽略不计。自己并没有经过多少训练,就能中靶,足见其精度。
接着是sc…2后装击发枪,这一次旁边的工程师直接不用教他了,工程师直接拿起sc…2,在一盒子弹中取出了一枚纸壳定装弹,然后塞进了枪机,举枪随便一瞄就射击了,这次子弹打得差了一些,只有六环。
不过更让迪尔伯恩惊奇的还在后面,工程师打开枪机,再次填入了一枚纸壳弹,继续射击。连续射击五次之后,这名工程师才停下来,然后清理着枪膛,说道:“纸壳弹的步枪虽然可以连续击发,但是四五发之后还是要清理纸壳燃烧的残留。”
迪尔伯恩看着那边的靶子,这名工程师打出了两个六环,一个四环,一个七环和一个九环,并不算很稳定,可是关键是这名工程师并不是一名专业军人,而只是开发武器的人员。迪尔伯恩很明白,刚才那种惊人的射速可以使得使用这种武器的军队,在战场上发挥出敌人数倍的火力!
上架感言
《北美大唐》今天上架了,说实话七月初发书的时候,编辑大人跟白脸说,你上一本扑成那样,这一本居然还要写小众的群穿殖民,真是任性。白脸当然知道群穿殖民是一个小众题材,不过白脸所见,网文界几大同类型的书,出名的tj居多,还有就是临高这样裹脚布准备当高寿星的。
对于这种书呢,书友们有着不同的期许。很多喜欢看厚黑和勾心斗角的书友,希望书中多些三大势力斗争环节,而很多书友则希望内部意见统一,群策群力,一个方向;有些书友天然支持赤色路线,而有些书友是务实主义,当然还有人是西方影响的意识形态;战略上有人希望跨洋去东亚灭掉满清,有人则希望先发展好北美本土……
众口难调,说的也就是这样的情形了。
写书四年,白脸混得不算如意,不过要说成长,还是有的。杨晨老大曾说,不管玩多么花哨的东西,题材多么新颖或者大路货,一本书成功与否的关键还是好看。白脸深以为然,并且回会以此为目标努力。
白脸会努力为大家呈现自己所设想的世界,众位书友期许不同,白脸无法一一照应,现在先对大家说声抱歉,毕竟设置情节的人还是白脸,但仍旧欢迎大家在书评区讨论,你们的讨论有的时候也激发了白脸的创作。
经历了上一本的扑街,白脸在上架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还是很高兴的,不过白脸还是奢求一下,希望本书能够更受欢迎一些,离不开大家的支持,今天本书上架了,希望书友们不吝首订,即便是平时不喜欢花钱看书的,做个任务也能拿到一些书币什么的,给个首订,支持一下。白脸会持之以恒地为大家呈现一部不错的作品的。上架后需要更多的火力支援,推荐票和月票跟药一样,不能停啊。大家有票投给白脸,白脸会努力多更写好。
上架三日,小爆发,一日四更,敬请期待。
113送完再卖
历史上,很多因循守旧的人并没有在后装枪面世的时候认识到其巨大的进步性,一个经典的故事。世界上第一款制式装备的后装枪德莱赛步枪,在研制后秘密装备普鲁士军队,并在战争中大放异彩。1848年,德莱赛针发枪的秘密被公开。但对于这种优秀的步枪,很多人都持反对态度。一个瑞士军事代表团访问普鲁士时,检阅了普鲁士后装枪部队的瑞士将军边走边嚷嚷道:“用嘴吃东西才是高贵的(指前装枪),瑞士射手从来不会卑贱到使用从尾部装填的‘灌肠枪’(指后装枪)来射击。”
后来普奥战争中,普鲁士军队依靠德莱赛针发枪子弹后装的优势,仅仅用了七周,就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在几次使用前装枪的部队被使用后装枪的部队打得稀烂的战役之后,认识到后装枪强大的欧洲各国纷纷开始研制和装备后装枪。夏塞波步枪、恩菲尔德m1853等历史名枪,多少都受了德莱赛步枪的影响。
那时候在瑞士,当有人再次问那位把后装枪叫做“灌肠枪”的将军对后装枪怎么看时,这位将军不得不说:“枪是前装还是后装都是一个样,但吃东西是万万少不了嘴巴的。”不久,瑞士军队决定换装后装枪,他再也没有敢反对。
线膛枪发明提高了步兵们射击的精度和射程,使得士兵们不必在拘泥于排队枪毙,顶着敌人致命的枪火。迈着步子非要到能够看到敌人士兵脸上的雀斑和麻子的距离,然后再射击。历史上的北美**战争中的萨拉托加战役,1600名英军在开阔的农田遭遇到了北美大陆军来复枪团(来复枪就是线膛枪)的袭击。由于大陆军躲在树后和各种掩体中射击,他们手中的线膛枪射程又是对手的五倍,导致了英军的惨重伤亡,其指挥官也身中数弹而死。
当然,这个时候的线膛枪射速上并不比滑膛枪快,甚至还可能更慢。其膛线基本上都是直膛线,而不是后世的螺纹膛线。所以射程和弹丸飞行稳定性也都有限。
人们早就认识到了线膛枪的巨大优势,不过一方面其加工难度更大,造价较高。另一方面射速和装填实在是问题,所以一直没能取代排队枪毙党们的前装滑膛枪。
可以说,北方工业专门为出口所研制的两款步枪,都是为了解决线膛枪装填速度。尤其是sc…2后装线膛枪所具备的子弹容易携行。装填方便、射速快的优点。已经彻底征服了迪尔伯恩等人。
“太棒了,这种枪,拥有了这种武器的大陆军战士,一定能够击败英军的!”迪尔伯恩振奋地道。
白南这个时候笑着插话道:“我们的军火库中尚有200支sc…1步枪和2000多支sc…2步枪,如果你们还想要更多sc…1步枪的话,那你们需要等一段时间,我们的工厂需要进行生产,不过并不会花费太多时间的。”
约翰杰问迪尔伯恩道:“亨利。你是这次我们军事方面的顾问,你来决定我们要哪一种吧。”
迪尔伯恩道:“杰先生。我认为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