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朝阳-第8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到这里的时候,第一次参加群众集会时,我真的也这么以为,我相信革命一定会成功……”

“……在那个村社,我看到他们抢走了最后一粒粮食,那是为了供应军队,我看到女人和孩子在那里哭泣……”

“他们怎么能够这样呢?革命到底带来了什么?我不知道,可是我却看到了太多的死亡……”这个曾经满怀希望的年青人,一边说话,一边吸着烟,有时候他会被烟呛到,他从褐色的黄褐色法兰绒衬衫口袋里掏出一个日记本,这是他的日记,他曾用这本日记的记录下了自己的很多感想,但是当他为了粮食第一次杀死一个农民之后,他就不再书写日记了。

翻开日记,他随意的看了一眼,然后随手将日记丢在一旁的弹药箱里,随后,躺在战壕里的他,就那么握着烟斗站了起来,将自己的身体完全暴露了出来,

不过只是短短一两秒钟,在人们的惊讶中,一团血花在风中飞溅,他慢慢的倒了下去,在他倒下的时候,他的那双蓝色的眼睛依然看着天空,看着身后那面飘扬的红旗,而与此同时,大地再一次震撼了,伴随着总攻的开始,密集的炮击开始了,战争再一次降临在这片土地上……

弹坑密布的马路像是一张麻子脸似的,而街道两侧的房子更是成片的倒塌,到处都是一片断垣残壁,硝烟散去时缭缭烟雾漂浮在城市的上空。尽管此时,城市被炸成了一片废墟,但是在废墟之中,依然有穿着军装的人在那些断垣残壁的墙上写下了英勇的口号“白匪可以摧毁城市,但他们无法摧毁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精神似乎是可以战胜武器的,似乎,很多人都毫以认为,他们也曾经这么宣称过,他们宣称过“一个被革命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可以击败十个德国兵”,也曾宣扬过“充满革命思想的革命军队是战无不胜的!”。

但最终,这都变成了一个笑话,就像此时的莫斯科一般,曾几何时,那些从圣彼得堡撤出的革命家们曾在这里向世人宣布,这里是革命的心脏,他们之所以来到这里,是为了更好的从事革命。

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是被打过来的,被他们口中的腐朽而残暴的白匪军,被他们口中的外国侵略军,嗯,以及外国侵略军的走狗。

不过尽管如此,在断垣残壁间,随处可以看到充满着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的标语以及宣传海报,这或许就是最大的不同,那一张张充满革命朝气的海报,曾经鼓动着不知多少青年拿起武器走向战场,他们自以为可以解放全人类,可实际上,他们只是令自己陷入从未曾有过的奴役之中。

“革命者会一直战斗下去,绝不投降!”

与断垣残壁间的这句标语相比,城市中那睦逃难的人群却揭示了故事的另一面——他们的穿着大都是污秽不堪,其中不少人的头上、四肢上裹着满是血污的绷带,那些绷带大都是破布组成。这些逃难的人们组成了一幅堪称地狱般的画面,一大群人像参加了革命游行一样在泥地中缓缓前行,一些人用手推车或婴儿车装着幸存下来少得可怜的家当,锅盘碗盏以及破烂的旧箱子,还有他们能够从家园废墟中抢救下来的任何东西。

市区里散布着被炮弹炸坏的有轨电车、马车,每条路上都铺满了碎石,碎石下掩藏着无数的弹坑。破裂的自来水管和污水管喷涌出清水和污物,汇聚在弹坑中,把一条条街道变成了如粪坑一般肮脏的地方。

在这片废墟之中女人和孩子们拎着木桶、提桶和大水罐。排着长队,等候在为数不多的清洁水源处。越向市区走,混乱的场面就越不堪,在德国炮兵对这座城市进行持续了十二天的连续炮击之后,整个莫斯科似乎再没有一座建筑完好地保存下来。

街道两旁的建筑全都化成了瓦砾堆,少数没有完全坍掉的建筑看上去阴森森的极为恐怖,而窗户成了敞着口的大洞,透过屋顶的缺口能够清楚地看到天空。侥幸完好的窗户则钉上了厚厚的木板。

整个城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一场劫难,也许,只有与拿破仑入侵时的焚城才能与之相比,莫斯科,作为一座城市,在不到百年之后,又一次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毁去了,至少城内的克里姆林宫却一直被俄德联军的炮兵小心翼翼的回避着,此时,在这座很少迎来的沙皇的宫殿之中,那些职业革命家们无不是神情惶然的听着空气中越来越近的炮声。

几乎每一分钟,白匪军以及德国侵略军都在接近城市、接近克里姆林宫,就在十几分钟之前,在城市的边缘已经发现了白匪军,这是一个非常不妙的消息,而对于这些极为擅长从事革命工作的职业革命家们来说,他们非常清楚,现在尽管城市还未陷落,但是对他们而言,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

他们几乎每一个人都垂着头,现在,应该怎么办?是离开,还是与革命的事业一同共存亡?对于他们每一个人而言,这都是一个选择。但是现在,即便是他们选择离开,又能怎么样呢?他们每一个人的手中都沾着太多的鲜血,即便是离开了,沙皇又怎么可能放过他们?

“我们可以去法国!”

突然,在众人神情低落中,乌米扬诺夫开口说道。

“去法国,现在因为沙俄与德国结成同盟,其与法国的关系已经趋于决裂,我相信我们在法国可以得到法国政府的庇护,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在那里雌伏下去,等待着新的战争,相信我,帝国主义者之间的战争会在未来十至十五年内爆发,到时候,我们仍然有机会再一次发起革命,这一次革命……”

看着众人,乌米扬诺夫用自信而又充满斗志的言语说道。

“不过只是一场总演习罢了!我的同志们……”

第350章东瀛的春天(为新书求支持)

(新书不易!无语的新书《铁血宏图》已经同步更新,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嘿嘿!再次重申,新书不会影响老书!老书会正常更新。PS:这推荐是为新书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错了!)

““一个新的时代已经降临,从现在开始,在中华正统得到匡正之时,依如历史上一般,在中华母国的保护下,东亚民族将携手并进,一体奋进,奋发图强,以免遭到西洋列强之奴役……如果得到正确的引导,那么作为汉人之兄弟的东瀛人之活力,将能够得到再次的发展,而你们将再一次向世人证明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中华帝国中,汉人、朝人以及东瀛人,皆是帝国之公民组成!我们将相互尊重、相互扶持的并肩前行,我们将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世界证明,东亚民族曾经创造出了世界上最为灿烂的文明,现在,是时候再次让世人领略中华文明再次次勃发的壮丽……”

首任东瀛总督区总督袁世凯提及的东亚一体奋进。在国家的言语之中,这是一个名词!而在东亚的历史之中,这却是一个时代,而这个时代的序幕从弘武元年拉开,直至弘武二十年,中国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去追赶世界列强,在那样的一个时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总是众说纷云,人们总有着这样那样的观点,但是至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那个时代是一年充满朝气的时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中国家”的概念还不存在。“弘武开元”之后的中国,正是这样一个国家。从西元1902年到1967年弘武皇帝统治的这一时期被称为“明治时代”。新政府用长达65年的时间励精图治,这就意味着像西洋国家那样“兵强国富”又要像西洋国家那样“民富国强”。但是,新政府尚未制定出具体的蓝图,甚至可以说,并没有太多的目标,只能以西洋国家为榜样,在不断尝试的前进道路上,面临着棘手的决策问题。新政府号召民众为了未来,做出牺牲。

牺牲,是那个时代最为显著的词汇。以至于直到今天,人们对于那个时代总是争论纷纷,或许引用《双城记》的开篇最为合适: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