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发起进攻。
海面上发动机震动着,发出低沉的声音,吊杆摇摇摆摆地送出一艘又一艘舢板,架上的铁链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神情紧张的士兵们随着哨声的响起,开始沿着攀网下船,而在登陆艇上,熟悉大海的水兵们手拉着攀网。
在水兵们叫嚷着支使着这些陆军的旱鸭子上艇的时候,突然在海面上炸几团水柱,有一艘木制的登陆艇因为近失弹被直接撕成了碎片,艇上的两名负责引船的水兵消失了,随后海面上顿时一片腥红。
守卫海岸的日军开始还击了,不过他们的还击却显得极为虚弱,甚至不提一提,只是在船队中间击几了几片浪花。
“是陆军炮!”
运兵船上的军官们看到这一幕,反倒是兴奋了起来,薄弱的火力意味着日军的防御力量不足,完全不能阻挡他们的进攻。
剧烈的爆炸引燃了建筑,多贺城内一栋栋日式的木制建筑被引燃了,火红的烈焰和着滚滚浓烟吞噬了整个多贺城,在街道上到处都是逃跑的市民,无差别的炮击似乎要吞噬这座城市一般,钢铁破片在街道上、建筑中飞舞着,收割着生命。
在黎明到来前,陷入火海中的多贺城,同样陷入混乱之中,死亡正在笼罩着这座混乱的城市。
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仙台港那栋两层高的西式海关楼被直接命中,这是第37旅团的指挥部,楼房的砖石和军官们的残骸在硝烟中被抛至半空。大岛石根被身边的参谋官拖进掩体,眼睁睁地看着露国军舰对城市的狂轰滥炸。
炮击差不多持续了约20分钟才结束。在炮击结束之后,大岛石根喘了一口气,爬出掩体,正要询问情况时候,又听到远方隆隆的炮声。一枚炮弹却在大岛石根身边开花,刚刚躲开一轮炮击的大岛石根的身体在骇人的爆炸声中四分五裂,周围侥幸逃过炮击的参谋军官们无不是新一轮的炮击被震得头晕眼花,只能伏在掩体里等炮袭结束。
“联队长阁下,旅团长阁下阵亡了!”
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于掩体中躲避炮击的西岛助义听着军官的报告后,他只是睁开眼睛朝着港口看去,透过浓浓的硝烟可以隐约看到港内的那座栈桥——那一定就是露国人的目标!
“露国、军在登陆,他们的目标就是这座港口!”
手指着可以泊靠2000吨商船的栈桥,西岛大声吼喊道。
仙台港并不是一座大港,只有那么一座栈桥,但作为军人,他却非常清楚,一但露国人占领仙台港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源源不断的露国、军会像潮水一般的从港口涌入日本。
“立即炸毁栈桥,明白吗?立即炸毁它!”
命令很快被下达给工兵,当37旅团的工兵们冒着弹雨于开始于栈桥布置着炸药的时候,数公里外的海面上却是如腾水一般,数以百计的舢板在人力的划动下,朝着海滩的方向冲去。
偶尔落下的炮弹在距离舢板十数米外爆炸后,掀起的一个个浪头打在士兵们的身上,冰冷的海水只让俄国士兵浑身湿透,寒冷使得的他们忍不住颤抖起来,偶尔的一两片破片在水中击中舢板船体的薄木板上,击穿的小洞朝着舢板内涌着水,冰冷的海水便浸透了他们的军靴。
似乎对于这些士兵来说,最大的敌人不是岸上少的可怜的日本兵,而是那冰冷的海水,确实,这确实是最大的敌人,尽管俄罗斯人习惯了寒冷,但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适应海水的冰冷,尤其是在抵达海岸后,他们还需要淌过没膝的海水。
虽是如此,他们却依然拼命的划动着船桨,任由那涌来的海浪漫过船身,只有那湿透的军装和发紫的嘴唇在提醒着人们,他们正在和冰冷的海水对抗着。
当陆军士兵们与海浪、海军抗衡着朝着陆地靠近时,在数十艘机动交通艇上的水兵们,则指挥喧闹的攻击艇列成阵队,并不断的用铁皮卷成的扩音器大声宣布着:
“排好队形!排好队形!”
与此同时,运输舰上的士兵挤满甲板,等待着轮流爬下滑溜溜的梯子或爬行网,以进入木制的舢板。整个过程当中,所有舰只上都有军官拿着铁皮卷成扩音器在不断地下达着通知和鼓动的话语。
“努力作战冲上陆地……”
“俄罗斯的民众在看着我们,冲上去,让该死的日本猴子下地狱!”
“别忘记尼古拉皇储的血……”
诸如此类的宣传鼓动在在军官们嗓音回荡着,其实对于这些士兵来说,不需要军官的鼓动他们也会拼命的划船,只盼着尽快到达陆军,然后把该死的日本猴子杀光,只有如此,他们才有可能停止战斗,点起篝火烤干身上的湿衣,让冰冷的身体暖和一些。
不过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因为海浪的关系,许多舢板在海浪中像是玩具一样随着海浪晃荡着。一个大浪袭过来,只把几艘小舢板上的士兵们推倒在海中,浸了海水的军装使得落水的士兵像铅块一般的沉入海底。
但海浪并没能阻挡数百艘如百舸争流般朝着海岸上涌去的舢板,几乎是在太阳于海平线上跃出的时候,数十艘白色的小艇先后抵达了海岸。
“乌拉!”
伴着震耳欲聋的嚎叫声,数以百计的俄国士兵登上了本州大地……
第124章人才(第二更,求月票)
釜山西南有一面天然的海湾,叫作镇海湾。镇海湾是朝鲜半岛一带最大的海湾。这片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的海湾水深港阔,可谓是东北亚大陆第一良港,海湾内层层环抱;湾中有湾,港中有港,连绵起伏的山岭将海湾完全“包裹”于其中,仅只有一处宽约数公里的出海口。
上午,狂风怒号,海上吹来的寒风侵人肌骨,在出海口处的山岭上,以千计的劳工正在开挖着山体,以备在山体上修建炮台,旧时的炮台位于釜山城附近,而现在数座新炮台却于镇海湾周开工兴建着,开挖的山体间,一条条隧道掩体正在建设中。
山顶与山腰间的劳工忙碌着的时候,在海滩却有两个青年人沿着海滩行走着,这两人的穿着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中一人穿着件黑色的呢绒大衣,另一人则穿着棉袍,对于这两个的关系,明眼人一看便可猜出几分,他们是上下级的关系,那个穿棉袍的青年总是会跟在前者身后半步处,以显出对方的地位。
“仲彭,你看,从这里往东看去,400余里外,便是日本了!”
站在海滩上,唐浩然的手指着对岸对身边的李经述说道。
李鸿章会把他的儿子派到朝鲜来,完全出乎唐浩然的意料,而李经述的姿态之低,亦远他的意料,其来到朝鲜后,对府中之事全不插手,纵是有朝鲜官员于他面前“告状”,其亦会于第一时间告知府中,这是一件好事。
或许,正是因为李经述的这种低姿态,唐浩然才会在来釜山视察海军基地建设时,把他带来了,一个多月的接触,使得唐浩然对其有了清楚的认识——他是一个老实人。虽说极为聪明,浑身全不是一般官宦子弟身上的跋扈,更为难得的是,此人极为老实,以至于唐浩然甚至都怀疑,他不是李家之人,或者正因如此,其才会于历史上全不如李经方那般“有名”。
在选择海军基地时,唐浩然并没有选择港口条件初备的仁川,而是选择了条件更为优良的镇海湾,之所以选择这里,一方面是因其为东北亚大陆条件最好的天然良港,而另一方面,却是基于政治原因——令舰队远离北洋。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空前膨胀的北洋水师,对唐浩然的威胁甚至超过了俄国舰队,自然,在这种情况下,远离北洋的镇海湾,无疑成为了最好的选择,虽然建设新的海军基地需要花不少钱,但就将来来说,港宽水深的镇海湾显然比旅顺更适当作为海军基地,即便是百年之后,这里也是美军的航母泊地之一,在另一个时空中,这里亦是日俄战争时日本联合舰队的泊地。正因如此,唐浩然才会选择这里作为未来的“朝鲜海军”基地,至于仁川则只是作为辅助港。
“日本……”
望着大海,李经述沉吟片刻,而后看着唐浩然说道。
“现在俄国人不是已经占领宫城县和山城县了吗?”
现在的日本已经没有了任何希望,俄罗斯再次拒绝了美国方面的斡旋,他们不仅占领了日本北方中部的宫城和山城两县,同时又修复了酒田港,源源不断的俄罗斯军队正通过港口涌入日本,而更为致命的是在北方的青森、秋田和岩手县,聚集着近十万日军主力,现在他们无一例外被阻拦于北方,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在南方尽管日军正在抵抗,可相比于俄罗斯人他们的力量实在太过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