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胡言乱语文治兴邦简直胡闹。”
瞪得跟铜铃一样大的双眼,狠狠的注视着唐明,朱棣的皇者威压尽数释放,毫无保留的直冲唐明。如此气势确实惊人,唐明瞬间便感觉到自己心口一紧,有种呼吸困难的感觉。
看得出来朱棣此刻确实是动了真火,唐明有那么一瞬间也开始怀疑自己如此顶撞于他是不是值得。一番深思之后,唐明的眼神不再游移渐渐坚定了起来。
“恕微臣斗胆再多言一句皇上,武力的强大确实能开疆扩土,可皇上应该也明白打仗对一个国家的消耗有多厉害。每一次开战不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天下百姓连饭都吃不饱,何谈保家卫国,开疆扩土。”
一语惊醒梦中人,朱棣渐渐平静下来,唐明说的都是事实,大明经过四年靖难之后,他虽稳坐了九五只位,可经过战乱的地区到现在还未能恢复元气,国库更是一度紧张。
若不是大明国土辽阔,人多物多才能勉强撑了过来,就算现在的国库也还是入不熬出。这次准备亲征鞑靼若不是从唐明那里得到大批的牛马,以及那些农作物作为军粮,他现在也无法出征。
“继续说下去!”
皇上态度的转变让唐明更加有信心,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便继续言道:“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最高的境界,皇上,微臣才疏学浅所言多是先师所教,若有不对之处还望恕罪!一个国家想要真正的强大起来,首先得民富则国富,国富则兵强,这才能所向匹敌。”
“我大明已经过多年的征战,如今正是得休养生息的时候,大力发展经济,让国民先富起来,国家才有实力去向外扩展。反之,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而随意开启战端只会越陷越深,最终走向灭亡。”
靠着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唐明可谓是夸夸其谈,更是一语就戳中朱棣的痛处。
“民富则国强!”
“对!只有大明的百姓都富起来,那时的大明王朝才是真正的强大。”唐明对自己的观点深信不疑。
郑和的大航海就快要开始,到时只要像后世的西方列强一样,发展殖民地,大肆猎夺财富便可使大明快速的发展起来。可惜如今的大明还无法大规模的发展殖民。
连年的征战让大明辽阔的土地上,还有许多地方荒无人烟,粮食的短缺导致最后的结果就是人口的凋零,在这个全靠人力的时代里,人口可以说能代表一切。
这些话唐明本不该跟朱棣提起,可今晚被逼迫到无奈的地步,这才勉强说了一下。
雄心壮志朱棣是绝对有的,而且胃口还不小,他也是一个有魄力和远见的皇帝,在他的治理下开创了永乐盛世绝非偶然。如今听了唐明这一番话,他陷入了沉思当中。
鞑靼他是必须要打的,无论国内怎么贫穷,胆敢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在这一点上,朱棣向来是零容忍的态度,当然,要是来犯的是别人而不是他最痛恨的鞑靼,或许他不会冲动的需要带军亲征。
从他开始起兵跟建文干上,日子就一直过得紧巴巴,每次打了胜仗都要从大臣或大将那里捞油水,以此来充当军费。连皇后都一直在私底下做些营生赚取钱财开销宫中的用度。
挥手让唐明先行回去,朱棣又匆匆去找皇后商议此事,就连唐明提议选太子的比试也一同提起。今晚注定是一个不眠夜,话谈到高兴之处,总能听见皇后的寝宫里时不时的传出朱棣开心的笑声。
这让守在外面的宫女太监惊讶不已,他们可是很久没听到皇上如此爽朗的笑声。议论声开始在这些太监宫女之间响起,都在猜测皇上为了何事而高兴。
唐明出了皇宫坐上自己的马车回了郑府,半路上他又让马夫折返回姚广孝的庆寿寺,有些话必须得跟他聊一聊,听听他的意见,不然唐明心里老是不安。
夜幕下的京师显得格外的宁静,没有了日间的喧哗,马蹄与街道地上的青石砖碰撞,发出清脆的哒哒响声慢慢的前行。
第182章 自找麻烦
深夜里,姚广孝早已睡下,唐明这个时候到来自然得叫门,庆寿寺里没有下人只有小师兄在伺候着姚广孝。坐于马车上的唐明犹豫了好些时候才命马夫下去叫门。
不久后小师兄才睡眼朦胧的开了门,见到唐明的时候明显愣了一下:“师弟,你为何深夜里还来叫门,师傅他老人家早已睡下,何事需要这么急?”
唐明苦笑着摇摇头,抱拳言道:“有劳师兄代为通传一声,师弟有急事想与师傅聊一下。”
小师兄点头让开门口,请唐明自己先到佛堂里等着,便关上门自行去通报。
佛堂里很昏暗,地方虽不大可却只有一盏小小的油灯,唐明开门的时候一阵微风扫过,油灯里那点小小的火苗立刻忽明忽暗起来,诡异的气氛让唐明不禁皱起了眉头。
好在这里是佛堂,不是义庄,不然独自一人呆在这样的地方,心里难免会有不安的感觉。
大冬天的这佛堂里也没有暖炉什么的,此刻又是深夜冷得要死,唐明望着地上那两个打坐的时候用的蒲团,很不甘心的坐了上去。
人一旦心里有事就静不下来,唐明刚坐下不久由于环境太过安静,心又太浮躁等不了一会便好似过了好久一般,眼睛死盯着木门希望姚广孝快点来。
老和尚不负唐明的期望,不久后便施施然而来,明亮的光头在灯光的反射下显得很亮堂。他一进门便先打量起唐明,片刻后才开口问道:“何事要深夜来访?”
“事关立太子一事。”唐明回答得很干脆。
“唉,皇后娘娘找你谈过了?”姚广孝一声轻叹,似乎对唐明所言的立太子一事了然于胸。
点点头唐明回道:“傍晚从老师这里离开后就接到皇后的谕旨命我进宫。现在不止皇后跟我谈过,连皇上都找我谈及此事,我早先已经答应了皇后要辅佐大皇子,可皇上却硬要让二皇子当太子,为了脱身我只能提议让两位皇子来一场比试。”
“皇上同意了你的提议。”
“还不知道,皇上并没有说答不答应就让我自个回来。只是我还跟皇上提了一下大明国现在的经济状况,他似乎对此还很有兴趣。”唐明最心烦的就是这事,他很后悔自己口不遮拦的说了那番话,现在还不知皇上要如何安排于自己。
这不急着来找姚广孝也是希望他能给自己出出意见,安慰一下他这个受惊的心。
姚广孝微微一愣,唐明这明摆着是挖坑埋了自己,朱棣自起兵以来就一直为钱财而大伤脑筋。现在登上皇位虽然好了一些,可国库依然还是紧迫,用如不熬出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若不是唐明献上的农作物有了个好收成,缓解了粮食的紧张,才能如此快速的平息战乱后的百姓,不至于饿着肚子的百姓惹出更多的事端来。
普通的老百姓并不关心谁做了皇帝,他们关心的是自己能不能吃饱饭,地里的农作物有没有好收成。他们的愿望并不大,可以说是很微小,可就是这样简单的愿望,有时却还总不能如愿,天灾人祸一来就是他们的末日。
一年就靠着地里那点粮食过日,这没了收成自然就不好过,纵观自古到今那一朝那一代不是因为绝大部分的百姓日子过不下去了,才起来造反。
要是人人都能吃饱饭,谁会冒着这抄家灭族的大罪起来谋反,朱棣恰恰是依靠了唐明献上的高产农作物,让其轻松迈过了这道坎。
经此一事之后,朱棣早已尝到了甜头,心里还寻思着要如何再从唐明身上榨出油水,这事皇后也是很看好。单说这半年来卖蒸馏酒她就从中尝到了不少的甜头,两人可谓是一拍即合,若不是姚广孝替唐明推脱,他哪里还有今日如此的悠闲。
现在倒好,唐明一回来就自己一头撞了上去,这让姚广孝都不知要如何说他才好。
“你这小子平时不是挺机灵的吗?这会怎么还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让为师说你什么好呢,自己挖的坑就自己填上吧!皇上与皇后等你这一刻已久,自然不会轻易再让你逃脱,回去好好想想要如何给皇上一个满意的答复,为师也帮不了你好自为之。”
姚广孝倒也干脆,直接把球踢回给唐明,其实他也想让唐明为大明的经济做一点贡献,只不过是心痛他年纪还小,朝堂上的经验也不足,不想让其太早趟这深不见底的浑水而已。
如今他自己撞了上去就怪不得别人了,至于他自己最多也只能在这事上为他多争取一些方便,让其可以放开手脚去干一场,无需有太多的压力或者不满的声音。
连姚广孝都这么说了,唐明还能怎么办,只好悻悻然的告辞而去。
想要改变大明的经济状况这事说起来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