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箭神-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啸等人出使番禺的时候,伍被在漳浦可没有闲着。他不仅探查测绘了周边的环境,还亲自去了一趟夷洲。具体的情形,他抽空和梁啸说过,对夷洲的情况非常满意。

淮南王当然也满意。对梁啸这个建策者,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

刘迁看在眼里,心情有些酸溜溜的。“可惜伍被未能去番禺,不然的话,连另一个大岛也顺便探查一下,就更好了。”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梁啸轻声笑道:“不管是哪个岛,都是跳出了大汉现有的疆域,是从无到有。有了这第一步,以后就可能有无数步。”他瞥了刘迁一眼,顿了顿,等刘迁消化一下他的意思。才接着说道:“殿下,你说是不是?”

刘迁沉吟不语,略显尴尬。

他看梁啸不顺眼,心里存了找碴的念头。言语带刺。可是听了梁啸这句话,他才意识到自己这么做实在不妥当。海外有多大,谁也不知道,但夷洲在天子的视线以外,有了这一步。淮南就可以从容布局。据伍被说,夷洲之大已经不亚于淮南,将来发现比夷洲更大的土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梁啸此策,无疑是给淮南留下了一个非常宽裕的退路,他如果再针锋相对,岂不是太没见识了。

刘迁讪讪地笑了两声,岔开了话题。

刘安看在眼里,暗自点头。梁啸知道刘迁想要什么,适时的抛给他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前景。

刘迁闭了嘴,梁啸也没有穷追猛打。他不在乎刘迁。但刘迁毕竟是刘陵的兄长,他要给刘陵留点面子。他问起了水灾的事,特别是问到了黄河决口的原因。

“你想治河?”刘安有些意外。

“不治,难道就这么任由河水横流?”

刘安眨了眨眼睛,抚着胡须,沉吟良久。“伯鸣,你回京之后,和陵儿商量一下,再作决定,可好?”

梁啸不解其意。不过。从刘安躲躲闪闪的眼神中,他知道这件事可能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后面也许隐藏着其他的考虑。他迟疑了片刻,点点头。一口答应。

三月中,梁啸到达长安,刘陵派人在城外相候。得知天子在甘泉宫,又让他先在家休息几天,再去甘泉宫复命,梁啸立刻知道。天子现在不想见他。

梁啸没有多说什么,和严安、枚皋等人分别之后,他回家休息,严安等人自去甘泉宫复命。

时隔大半年,梁啸再一次回到家中,家里的气氛大有不同。

李蓉清生了一个儿子,乳名大虎,嫡妻刘陵也生了一个儿子,乳名小虎,都是五六个月大,正是可爱的时候。加上之前月亮所生的一子一女,梁啸刚刚二十四岁,已经有一个女儿,三个儿子。按老娘梁媌的话来说,梁啸天生就是多子之相,梁家将来必然人丁兴旺。

梁啸回家,一家人围在一起,说说笑笑,尽享天伦之乐。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后,梁啸夫妻又陪老娘说了一顿话,这才回到自己的房间。

侍女们已经铺好了床,保姆抱走了孩子,刘陵坐在梳妆台前,解开了发髻。乌黑的头发披撒下来,像一匹黑色的锦缎,遮住了她的身体,更显得她的身体洁白如玉。

梁啸斜倚在榻上,打量着刘陵。刘陵从镜子里看到了他的眼神,脸上飞起两朵云霞,起身走到榻边,坐在梁啸身边,伸手轻拧梁啸的鼻子,嗔道:“看什么?”

梁啸笑笑,将刘陵搂了过来。“我在想,也许我应该自免,请天子将我的封地徙到豫章去。我在庐山建了一个庄园,冬暖夏凉,非常舒适。一家人住在那里,不问朝堂之事,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住在庐山就能不问朝堂之事?”刘陵轻笑一声,偎依在梁啸怀中。“你想得太简单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要真想逃,庐江还不够远。再说了,京城看似危险,其实却不是最危险的地方。离开京城,才是任人鱼肉。你忘了绛武侯周勃了吗?”

梁啸微微一笑。他当然不可能不知道周勃的下场。文帝登基之后,把周勃赶离朝堂,让他回到封地。没有了权力的周勃彻底没有了在朝的风光,惶惶不可终日,最后还是难免下狱。刘陵的意思很明白,离开朝堂,放弃权力,并不是安全之选,只会沦为被宰割的对象。

“不过,如果作为以退为进的策略而言,引退自免,倒不失为一选择。”

梁啸静静地听着。在这些具体的策略上,他一向尊重刘陵的意见。

“天子不想见你,是因为他在甘泉宫大兴土木,担心你出言不逊,让他无法下台。处罚你,则伤君臣之情,不处罚你,又会让某些人误以为进谏的机会来了,大放厥词,无所顾忌。在这个时候大修甘泉宫。名义上是为山东祈祷,其实更多的是天子私心,借机修筑避暑之地,还有求长生之意。对此不满的人为数不少。只是不敢出头罢了,就等你这样的人先开口呢。”

“那你的意思是说,我应该明哲保身,沉默是金?”

“如果你能做得到,那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可是你做不到。”刘陵转过身来。面对梁啸,伸出纤纤玉指,点了点梁啸的胸口。“你的志向太大,岂能坐视天子走上歧路。”

梁啸眨眨眼睛,哈哈一笑。刘陵知道他的心思,他也无须隐瞒。他翻了个身,平躺在榻上,看着帐底出神。刘陵伏在他胸口,将他的脸拨了过来,笑道:“被我说中了?”

“夫人聪慧。无所不中。那你说,现在该怎么办?”

“等一等。待时机到了,再做计较。”刘陵胸有成竹。

“什么时机?”

“治水的时机。”

梁啸想起刘安的话,心中一动,便对刘陵说了。刘陵听了,抿着嘴笑了起来。“你知道么,大河决口,对山东普通百姓来说当然是灾难,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

“什么意思?”

“大河决口,受灾最严重的是豫兖青徐四州。但周边郡国却是受益的。一是受灾的百姓外逃,周边郡国有了大量的流民。这些人要吃饭,粮价会上涨。这些人要挣钱,佣价会下跌。那些连饭都吃不起的人。只能卖儿卖女,甚至把自己卖了,所以奴价也会下跌……”

梁啸听了刘陵的解释,后脖颈的汗毛根根竖起。他没有下船,只是远远地看到了岸边捕鱼解饥的流民,已经觉得事态严重。听了刘陵的分析,这才知道这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

除了那些受灾地区的百姓,根本没有人愿意治水,因为他们是这场洪灾的受益者。他记得历史上记载田汀恢髡胖嗡脑蛑痪褪撬姆獾卦诤颖薄O衷诳蠢矗言鹑瓮聘锿‘一个人未免有失公允,实际上,这场洪水之所以流毒十余年,是因为有无数人不希望洪水结束。

“治水之时,要用到很多物资,能够提供这些物资的人,都能从中获益。朝廷拨付的大量赋税究竟有多少被用到治河上,又有多少被人私分了,谁也说不准。就说洪水过后,那一层厚厚的淤泥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笔财富,不知道多少人等着瓜分呢。”

梁啸斜睨着刘陵。“你父王也等着发这笔财?”

刘陵白了梁啸一眼。“我父王现在有大笔的生意在手,日进斗金,哪里还会在乎这点小钱。他不是不肯说,而是怕你按捺不住一腔热血,半途中就上书天子,或者夸下海口。治水,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做禹的人很多,但绝大多数人最后都成了鲧。”

梁啸汗颜。的确,治水不仅是一件技术活,更是一件苦差使。他又不懂治水,如果激于一腔义愤,主动请缨,不仅要吃很多苦,最后下场也不会乐观。

“所以说,你暂时引退也不错,一来可以钻研一下治水之道,二来也好让情绪发酵一段时间。虽说从中得利的人不少,但绝对不包括天子。时间越长,他受到的压力越大。除非那些神明真的能帮他,否则他迟早会因此事受到谴责。”

刘陵说着,咯咯地笑了起来。“特别是那些捐了钱的世家,现在可都憋得一肚子火呢。”

“他们又怎么了?后悔了?”

“肯定后悔了。”刘陵抬手撩起腮边的一缕乱发,抿嘴轻笑。“他们图省事,直接把钱献给了朝廷,由朝廷统一调度。现在这些钱是用来赈灾了,还是用来修甘泉宫,谁也说不清楚。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受灾的灾民肯定不知道他们捐了大笔的款项,所以也没人感激他们。只有我家……”

刘陵得意的笑了起来。“我家的捐助是最实际的,那些牛羊毛皮都送到了冠军侯国和青云里的百姓手中,肉可以充饥,皮毛可以御寒。他们得了利,我家得了名,没让那些蠹虫得到一点好处。”

梁啸愣了片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