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召唤无双-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平也不过才二十余岁,只有一腔热血:“平既然说了悉听尊便,现如今得偿所愿,便将这戴罪之躯交由二位将军,任凭打杀。”

赵云二人对视一眼,还是周瑜说道:“你毕竟是敌军将领,若是轻易放你走,便是落人口实,我倒是有个好办法,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去做?”

关平吸了口气,道:“请赐教。”

周瑜说道:“刘备奸险狡诈,但关云长和张翼德都是忠正的豪杰,我也不求他们投效,但这件事关乎兄弟情义,云长将军已经知道了前因后果,可张翼德还被蒙在鼓里,瑜想请将军走一趟九里山,对张将军说明要害,如何?”

关平抱拳道:“此事本是我该做的,但有一言必须提醒,三叔为人莽撞,轻易是听不得这些话,就算是听进去,也不会因此就摇摆不定,更不用提投降了。”

周瑜笑着罢手:“你放心,我既然说了不求他们投效,便不会去强求,大王曾说过,每个人都有知道的权利,既然张将军并非局外人,自然也应该通晓经过。”

关平这才躬身施礼:“事不宜迟,平这便起身前去。”

周瑜和赵云让开位置,拱手还礼:“将军请便。”

目送他离去,二人这才往回走。

赵云笑道:“等张飞听到这消息,九里山的战事也该落幕了。”

周瑜呵呵一笑,道:“哪有这么简单,席卷徐州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

李王坐在高堂上,翻阅公文,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

呢喃道:“前世席卷神州的三国,曹操和刘备都已经拿下,虽然孙权还在江东被当成了傀儡,但孙策却已经长居邺城了,三国这段历史被我彻底颠覆,到不知后世论起这一世,又该怎么评价。”

定了定神,挥手道:“刘备已经被周瑜生擒,只等流言一起,便可进驻徐州,当务之急是定下这徐州牧一位,诸位都说说看,谁能掌控这印绶?”

众人面面相觑,张居正出列道:“大王,既然徐州一事是周瑜全权执掌,其过人的智谋天赋让我等也汗颜,如今徐州流言四起,精密的计划环环相扣,何不就让赵子龙将军领了这州牧印绶,定周瑜为别驾从事,暂领徐州政务,等大局定下,再将其扶正。”

李王看向别人,见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说话。

其实说来也对,如今称帝在即,这些人个个想着明哲保身,就连一向活跃的完颜宗望等人都安静了下来,徐州这块香馍馍看起来不错,但真敢去接的还真没有几个人。

青州的王守仁、豫州的曹操,哪个都不是易于之辈,他们不敢抢,是因为担心李王称帝后遭到清算,被批为拥兵自重,霸政专权。

况且谁拿了徐州,都将直面袁术,袁术麾下人才济济,保不准那天他又勾结了江东和荆州,举大军来进犯。

货是好货,却格外烫手。

“张院首之言在理,臣附议。”

“臣附议。。。。。。”

接连两道声音传开,便是曹操和王守仁率先表明了态度。

其他人哪里还敢觊觎,赵云、杨再兴、周瑜都是张居正派系的,不能也不敢得罪。

“臣等附议。”

李王嗯了一声道:“那就传孤王旨意,州牧印绶不用上缴,直接交给赵云保管,保留周瑜军师将军的职务,同领徐州别驾从事。”

张居正抱拳道:“大王英明。。。。。。”

李王挥手压下呼声,转而道:“天子还是主人,我们也不能跳过制度,叔大,由你起草一封奏折,加盖北王印绶,通知献帝一声。”

“是。”

李王挥了挥手道:“没事就散了吧。”

但话音一落,却有一人走了出来:“启禀北王殿下,臣有公文请奏。”

李王正了正身子,道:“那就先道来。”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秦朝李斯:“大王,臣如今添为贡院副院首,管理科举和北方内务,今日请奏,望大王立下第一王妃,方能以此为表率,为天下妇女之表率。”

李王眉头一皱,李思的话不无道理,自己先后立了三个王妃,但都没有言明谁为正谁为侧,而甄宓管理内院,是最有望被立为正妃的人,但李王可不这么想,毕竟现在定下王妃,等于是昭告天下,此人将成为不久后的皇后!

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后三昭

其实很多人都认为,不出意外就是甄宓的皇后了,但李王并不这么想。

为皇后,母仪天下,是一个象征,甄宓雍容华贵,高贵典雅确实不错,但李王更加偏向于三个王妃之外的伏寿,如果说亏欠最多,肯定是伏寿无疑。

她在洛阳苦等,忍受了多少屈辱,忍气吞声,直到攻破洛阳,才大白天下。

按身份来说,伏寿确实要高甄宓不少,但如今百废待兴,伏寿又曾是献帝的贵人,名义上输了一筹,这满堂的将士肯定不会同意。

况且如今利益集团抱拢,谁不想拳掌大权,李靖派系的当然支持李师师,而完颜宗望也靠向了李师师,甄宓的支持者也不少,最大的势力自然就是张居正等最先跟随李王的人。

他们二人的呼声最大,此时突然提议伏寿为后,说不得要被他们骂成什么样子。

李王求助似的看向王守仁和曹操,这二人都没有选择站队,赶紧出来帮忙啊。

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将目光移开。。。。。。移开了。。。。。。

他们二人时不时削弱本身势力,放权给下属,就是怕涩入过深,引起本土势力的反弹,此时李王不想接茬,他们更不想。

“咳咳。。。。。。”

李王咳嗽两声,黑着脸指着王守仁说:“阳明,李思的提议确实该提上行程了,你曾作为朝廷的议郎,自然对这些有很好的见解,何不畅所欲言?”

王守仁见躲不过去,忙抱拳出列:“我虽是议郎,但却在王司徒府上效力,对于皇室内宫并无接触,倒是曹孟德如今仍旧是朝廷的司空,他先历校尉,后在九卿之下作过司礼,想来比我的见解精髓许多。”

众人再次转向,看向曹操。

曹操苦笑道:“大王有所不知,我虽然在朝廷任职,但却也是豫州牧,宫廷之事涉猎甚少,况且此乃大王家事,我自然不敢妄议。。。。。。”

李王的倔脾气上来了,指着他骂道:“我恕你无罪,今天你和王守仁要么说个人出来,要么咋们就在这耗着,只是我有午膳,你们就只能饿着。”

二人对视一眼,都能看出彼此的无奈,李王的话很明显了,就是不能在李师师和甄宓里面选。

按说除了这两个王妃,那就只剩赵无双了,她燕瘦无双,是李王最钟爱一个,曾经也传出过铜雀台的佳话,可曹操二人又不傻,李王的意向应该不在她身上。

二人犹豫了一阵,竟同时抱拳道:“微臣提议,大王可将伏妃立为王后!”

“这。。。”

随着话音一落,满堂文武瞬间哗然,二人的话有些匪夷所思啊。

“不可!”

这句话是出自李靖之口,纵然是他也有些难以接受。

李王故作诧异道:“为何不可?”

李靖抱拳:“大王,汉初立,因秦之称号: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若立伏妃为尊,这三位王妃又该如何尊称?”

曹操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继续当李王的出头鸟:“李将军所言乃是帝妃,但光武帝建国,去繁为简,妃嫔称号共有四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并无从一,多立几位,称帝之时也好抉择。”

王守仁知道是站队的时候了,赶忙附和曹操。

这一刻张居正派系和李靖派系竟然达成了统一,对曹操和王守仁的悖论展开抨击,朝堂上哗然一片。

而诸葛瑾这些中立派最清闲,勾着个脑袋左看右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就当看个热闹。

李王头疼无比,最烦这些繁文缛节,老子就喜欢伏寿做皇后咋了,你咬我?

但这句话也就是想想,可不敢说出来,指不定哪些有喷子天赋的人马上就跳出来了。

双手压了压道:“诸位先不要吵了,一个个唾沫星子满堂飞,成何体统!叔大,你既是贡院院首,也被这半数将士尊为老师,此时何不提个建议,给诸位参详一二。”

张居正是唯一一个赐座的人,这时候闻言起身,面上毫无波动:“大王,甄宓是士族子弟,自幼便学礼仪,知贞烈,为后乃是不二之选,但伏寿同样也是官家子弟,知书达理,贤惠尊贵,同样也是不二之选,只是这二人同处一堂,着实叫人难以抉择。”

得,李王手扶额头,又是没有营养的话,这张居正是越老越精明啊。

李靖见势头的发展不对啊,如今曹操和王守仁站在伏寿这边,而张居正铁打不动的支持甄宓,自己原本是第二大势力,怎么突然就急转直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