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遵命。”
随后一路来到书房,刚进门就看到钟显来回走动,似乎有些焦急。
笑道:“钟统领这是怎么了,有事报禀给诸葛瑾就行了,还让你亲自来一趟州牧府。”
钟显赶紧拱手行礼,这才道:“将军,刚才我等开启城门,一个女子突然奔行出城,引起了百姓不小的恐慌,此事与将军有关,我不敢擅自处理,这才前来禀告。”
李王一愣,女子,谁?无所谓道:“出城就出城,与我何干?”
钟显眉头紧皱,显然还有深意:“将军,那女子的坐骑便是昨日您骑乘的妖狼,我认出了它,不敢阻拦。”
李王一凛,推开木门就往外跑去,钟显和宇文成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赶紧跟在身后。
看着空空如也的厨房,李王欲哭无泪,李王啊李王,你怎么就没想到这丫头会骑着妖狼离去呢,这下好了,也不知还会出什么篓子。
宇文成都知道缘由,说道:“主公,要不然我派遣轻骑去追,说不定能追赶上,毕竟蔡姑娘是女儿身,就算骑乘妖狼也不会奔波太远。”
李王无奈罢手,道:“算了,妖狼日行千里,就算蔡琰是女儿身,也不是普通战马能追赶,既然她如此急迫见到杨再兴,那就容她去上郡,也好一解她的郁结。”
。。。。。。
时间流逝,李王的婚期如期而来,十二月末还不到苦寒天,但一个个裹着麻布,外套衣袍,才能稍稍御寒。
上党各地张灯结彩,原本按照礼制纳妾是可以不用大兴的,但此次不只是纳步练师和公孙静为妾,更有娶赵无双为妻。
在之前立甄宓为妻,不单单为了拉拢以甄家为首的士族,更与甄宓个人能力有关,稳固内院的关系,有利于自身发展,同时也能使得各镇将领形成制衡,一举两得。
赵无双的身份如同一张白纸,没有将领文臣的支持,一切都出乎意料,谁都没想到李王最后娶的妻子竟然是这样一个庶族的女子。
李王此时一身装束可圈可点,坐于高堂道:“子瑜,都有哪些人前来贺喜?”
诸葛瑾拱手道:“侍郎曹操派遣郭嘉前来贺喜,凉州刺使马腾遣麾下大将庞德前来,昨日才与马超一同进城,孙坚也派遣了一名儒生到来,就连并州牧朱元璋也令麾下从事刘基来赴宴,其他势力不见动静,而冀州大半士族由甄家牵头,购置了七千匹战马,正在运往邺城军营,幽州士族由公孙氏带头,捐赠粮草布帛等物资数以万计,运往难民营救助,倒是为这二十万流民做了件好事。”
李王罢手,道:“杨彪和王允没有做出反应吗?”
诸葛瑾回道:“杨彪那方没有任何反应,倒是听闻献帝打算封赏主公,最后不知为何不了了之。”
李王撇嘴不屑,杨彪这是杀人诛心啊,见不得我好,也不允许别人对我好,看来挟天子以令诸侯除了曹操能玩的透彻,别人还真不能领悟精髓。
这时候贾诩突然道:“近来司隶等地已有降雪,李靖撤出黄河之后,司隶的三军重新出城,相继收拢了函谷关等地的兵马,年后司隶应该会改换方针,我军也可静观其变,徐徐图之。”
李王点头:“我军两头作战,甚至有可能会演变成三头作战,小心谨慎才能谋取大事,献帝蒙难,当务之急便是拯救于他,此次大婚,本就是探听敌情,如今看来并没有收效,迷雾重重啊。”
众人相顾无言,各自饮茶。
李王的大婚如火如荼的继续,各方势力表里不一,但至少在上党表现出来的,还算中肯。
时间匆匆而过,一月初,李王接到了常山的传信,历经一年的光景,坐地面积足有百万平米的太行山道观正式开馆。
李王麾下将领纷纷祝贺,包括张居正、李靖等等,各样贺礼琳琅满目,但大多都是绝版的书籍这类,至于金银财物大家都刻意避开。
李王提着笔沉思,葛洪请李王为主殿牌匾题字,这倒是个难题,首先作为汉末建成的道观,既要立意,也要标新,当先想到的就是正德二字。
“正德。。。”
李王绞尽脑汁,最后觉得再添上道宗两字,便是四字正德道宗,合取正德、正道、正宗之意,喻在独一无二。
而常山李王是去不了了,也不知仙翁之争的失败惩罚会是什么。
说起来李王为何不去完成任务,还记得去年三月下旬,甄宓便怀上孩子,算算时日也该最近就会临产,而且上官婉儿也通知了三四个产婆待命,为了保险,李王甚至把妇科圣手华佗都请到了州牧府暂住。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天象的变化
面对前世今生初次为人父,怎能不慎重对待,区区一个仙翁之争的任务,还不能影响自己。
三日过后便是道观的开馆大典,冀州很多官员都亲自前去道贺,可以说道观的落成,是李王第一次公开支持学术中的道家,要知道这在以前,李王可是对儒家、法家等都没有过明确的偏向,这次公开支持道家学术,有着深远的意义。
冬季的夜幕总是来的很快,三日后的夜晚,李王和华佗二人站在内院静候,室内甄宓压抑的痛呼声和产婆的鼓励声混在一起,构成一道令人神经紧绷的线条。
而内院门口,以张居正为首的官员齐聚一堂,就连周瑜都赶马回到上党,就为了这一刻,一个个勾起脑袋,往内里打望,急不可耐。
李王背负着双手,面上倒是一脸的处变不惊,似乎此时并没有紧张。
只有身旁的华佗能看到,李王浑身轻微战栗,鬓角更是汗流如柱,紧缩的瞳孔无一不在诠释他的紧张。
华佗有心劝说一番,但身后的将领文士全都凝神等候,知道此时甄宓的子嗣关系着整个镇国将军体系的未来,也就没有再说出口,耐心的等候。
就在这时,上官婉儿拉开房门,例行汇报:“将军,夫人让我告诉将军,夫人没事,还能撑住,一定让将军的子嗣安然面世。”
李王一怔,转而深情的望着内室,人生得此娇妻,夫复何求。
华佗没有忘却自己的正事,道:“夫人的脉象如何了?”
上官婉儿施礼道:“夫人脉象忽快忽慢,此前还算平衡,现在急促的频率越来越大,也不知是何情况。”
华佗脸上一喜,拱手道:“恭喜镇国将军,这脉象看,应当是头朝外,胎儿有七层的把握是公子,而且听脉象上看,并没有间歇性停顿,不出意外是顺产了。”
人在紧张的时候最希望得到什么,那就是一根救命稻草,活着是一点点的希望,此刻的华佗在李王心中的形象,简直是节节高升啊。
喜道:“若是顺产,我便大加赏赐于你。”
华佗呵呵一笑,事情没有尘埃落定,自然不能妄下定论,但从现在的迹象看来,并无大碍,权当治疗了一番李王的紧张。
时间缓缓流逝,李王眉头逐渐皱了起来,甄宓的喊声此起彼伏,到了此刻明显虚弱了不少,想起前世形容女子分娩为最高级的疼痛,直感不寒而栗。
有心陪伴在甄宓身边,但李王知道,若是如此做了的话,不只是李靖等人不同意,就是标新立异的张居正也会极力反对,也就只得老实留在外面。
就在此时,一声洪亮的啼哭声响彻长空,嘹亮的声音似乎在询问这个新奇的世界,初生的生命就这样落到了地上。。。。。。
这一夜注定是不平凡的,在州牧府生命的降临前几秒,李王的帝星明显一暗,身旁一颗稍微小了一圈的星辰猛然迸射荧光,一闪即逝,随后被黑夜所吞噬。
在并州没有人知道,上党南边偏东一地,也有一个女人经历了分娩的痛苦,早产的痛险些带走了她和女儿的生命。。。。。。
也就晚了几秒,早早被黑夜笼罩的长空突然浮现一道红色的天幕,就像一条绸带连通了东西方向,但李王一颗心早就被内室所牵萦,根本没注意到这些星象的变动。
太行山北部,送走宾客的葛洪却瞧到了这一变故,但终究是错漏了之前星辰暗淡的时机,还道是李王的子嗣竟能引动光幕遮天,恐怕又是一代明主。
李王迈步就要走进去,华佗顾不上礼仪了,一把将李王拉住,道:“将军不可莽撞,初生的婴孩沾染秽血,有污秽之意,需要用根水清净之后,才能探视,里面的稳婆我都有交代,将军还请稍待一二。”
李王已经乱了方寸,险些忘记了这是封建社会,该避讳的东西一样不能少,别说自己是将军,哪怕是天子犯了忌讳,也会被人说成一代昏君。
等了一段时间,上官婉儿抱着孩子走了出来,步子放的很缓,就怕惊扰到睁不开眼的孩子。
直到来到李王的跟前,婉儿才有些激动道:“将军,是个公子。”
“好!”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