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普法大战普鲁士比历史上提前赢得了胜利,那么威廉一世自然提前加冕成为帝国皇帝,林海疆微笑着对冯。德威斯伯爵用英文询问道:“现在有多少德军在法国境内?法国赔款多少?”
通过冯。德威斯伯爵所带来的一位金发女郎的翻译,林海疆微微点了点头,他现在也缺乏标准的德语翻译,他所派遣的留学生很少有攻读德语专业的,大部分留学生的德语都是二把刀,如果在平时他会与冯。德威斯伯爵使用英语交谈,但是今天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外交场合,双方都安排了速记人员和必备的翻译,一是为了作为历史的凭证,二是显得在外交礼仪上互相尊重。
对于林海疆把普军改为德军,冯。德威斯伯爵显得十分高兴,毕竟威廉一世陛下还未登机成为德皇,林海疆显然给予了未来的德意志第二帝国以足够的尊重。
冯。德威斯伯爵无比自豪道:“还有大约四十万德军留在法国境内,除非法国支付清了五十亿法郎的赔款,否则帝国的军队是不会退出法国的”
面对冯。德威斯伯爵的信心十足,林海疆想起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现在德国锋芒毕露的宰相俾斯麦,历史上俾斯麦原以为法国需要一段很长时间,法国才能在普法战争中恢复元气,可是1873年提前付清了五十亿法郎赔款,迫使德军撤出法国。
那么现在的这个时空巴黎公社之乱并没有发生,因为拿破仑三世还掌握着一部分投降的军队,这些军队被德国人重新武装起来配合德国人帮助拿破仑三世维持统治,否则拿破仑三世的统治如果崩溃,那么德国人的赔款也就会同时化为泡影,除非德国准备在来一次德法大战。
法国人如果能在二年不到的时间内还完赔款?那么德军就同样面临撤退,届时如果德国在想干预法国,势必将会遭到俄、英等国的联手干预。
对于所谓的五十亿法郎的赔款,林海疆对于法国人的身家又有了重新的认识,要知道从1795年法郎正式代替利佛尔成为法国的本位货币单位后,1834年其他货币全部退出法国流通领域,法郎成为法国唯一的货币。
到了1803年法国实行金银复本位制,规定1法郎含金量为0。29克,含银量为4。5克,虽然最后由于金银比价在十九世纪后期不断跳动,导致金银复本位制度的崩溃,但是对于1862年来说五十亿法郎无疑将是一个天文数字甚至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庚子年赔款的总额,林海疆突然产生了一种敲法国人竹杠的念头?
与冯。德威斯伯爵继续闲聊了一会,林海疆送别了冯。德威斯伯爵,因为两人都清楚等回到广州之后还有一大堆秘密协议需要洽谈和签署,那些则是桌面下的东西,不需要任何翻译和记录员。
这一夜林海疆睡得非常的响,不过一早就被炮声所惊醒?经过报告才得知是南京城内的北洋新军在放空炮?
在南京城内的金龙殿内,北洋诸将在左宗棠身后跪满了大殿,北洋的主心骨,一代大儒曾国藩驾鹤西游了,望着椅子上嘴角依然带着笑意的大帅,众人表情不一,有嚎啕大哭的,有暗自抹泪的,有则表情麻木,更有甚者东张西望
左宗棠过了好一会,安顿了曾国藩的遗体之后,拿起了曾国藩的手书看过之后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嚎啕大哭道:“大帅啊你是忠孝二全而无憾了,为了我们您竟然不惜性命,这让我等有何面目以对世人啊”
有些情绪激动的徐光远立即起身道:“有种的跟我出城,跟林逆反贼拼了为大帅报仇”
左宗棠高举曾国藩手书大吼一声道:“谁敢我有曾大帅手书,你们谁敢造次?大帅为了你等活命牺牲了姓名,你等的命早就已经不是你等的了,是大帅的”左宗棠的话让徐光远等人顿时跪倒在地低声哭泣。
第二百五十二章收拢人心之战
第二百五十二章收拢人心之战
左宗棠一边安抚诸军,将全部将领集合在了一起,然后将曾国藩的遗折恭敬的摆在一旁,然后传第三镇统制方华前来大殿,命方华带着曾国藩所书的十条前去城外,寻中华帝国最高指挥官转交林海疆,如果林海疆同意这十条,北洋新军可以放下武器。
对于左宗棠的安排徐光远等一批青年军官表示了非常大的不满,直到左宗棠涨红着脸怒斥道:“你们都知道个什么?大帅见已经无力回天,本着上苍有好生之德,为了保全你们做出了牺牲,人世间还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吗?大帅的死给了你们所有人活路,唯独我还要带着遗折上京赴死,如果林海疆同意了大帅的十条,你们就无性命之忧了,如果不同意,今晚我北洋全军官兵挂甲,出城与林海疆决一死战纵使我北洋十镇全军尽墨,也要咬他林逆以块肉下来”
气喘吁吁的左宗棠环顾在场的众将,诸将全部低头不语,毕竟作为北洋新军总督统的威严尚在,又统领七镇以久。
左宗棠将曾国藩的两份遗折中其中给林海疆的那份小心翼翼的请了下来,之前方华带去敌营的是他抄写的一份,递给徐光远等统制看,每传看一人,接着就跪下一人低声哭泣,最后所有人都是跪着看完折子的一时间,原本沸腾的热血也冷了下来,徐光远等人这才明白了曾国藩的用心良苦
整个的南京城内宛如天塌了一般,沿街四处都坐着北洋新军的官兵,有的三五成群的在窃窃私语,有的怀抱着步枪面无表情在仰天望着刺眼的太阳,由于曾大帅故去,城内乱成了一片,人心惶惶到了极点,各种消息不经而飞,一会说是全军准备半食战饭午夜出城决战,一会又传言说全军准备佛晓突围,一会竟然又有消息说曾大人遗命让左大人监管督军,全军放下武器解除武装投降。
投降这两个字对于一些青年激进的北洋军官来说几乎是一种无法接受的耻辱,无论是解除武装还是投降,对于他们来说意义是一样的但是对于普通的北洋士兵来说,他们吃粮当兵不过是为了在这乱世找个活路,其次能养家糊口,放下武器就意味着战争结束了,如果中华帝国那边能够答应曾大帅遗折上的条件,那对于他们来说战争就等于结束了。
如果战争结束了自己还活着?是耻辱还是幸福?没人清楚,军官与士兵原本所思考得就不尽相同,随着各镇各级军官的弹压,城内的混乱少了许多,但是一股莫名的颓废却开始蔓延,似乎一切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当方华向中华帝国方面第二军团军团长张正说明来意之后,张正立即安排人联系元首,随即方华被炮艇送到南岭号驱逐舰的作战室内之后,他才相信,原来中华帝国的元首林海疆竟然真的亲抵前线?而且就在停泊在江面之上的一艘最大的兵舰上
林海疆见到北洋第三镇统制方华的时候还有些莫名其妙,曾国藩是绝对不会投降的这一点林海疆比谁都清楚,但是北洋新军的主力十镇已经折损了至少四成兵力,原本就面临着崩溃的地步,在让自己的重兵四面围城,不投降就只有战斗到底,面对这些历史上的名人猛将,林海疆还没有想好对策,毕竟这流淌的都是中国人自己的鲜血,所以林海疆一直在伺机而动。
武汉方面的僧格林沁不过是时运太低,如果僧格林沁能早十天发动这次进攻,那么被击溃的被可能就是帝国陆军的第四军团,非常可惜的是僧格林沁晚了十天才发动进攻,完美的计划和战术,不过只有一点不在僧格林沁的预料之中,那就是他包围了中华帝国足足二个军团另二个海军陆战队旅团和二个炮兵旅团
僧格林沁的血盆大口等于含住了一支散弹枪的枪管后来的结果自然非常简单明了,僧格林沁在发现问题之后就被中华帝国的第四军团与山地步兵第一军团两支铁钳紧紧的夹住,以至于后路被海军陆战队所切断,大军崩溃
林海疆知道曾国藩得知僧格林沁全军覆没之后必定会有行动,但是没预料到竟然会是洽降?
接过曾国藩的信的时候,林海疆的心情还是有些沉重,曾国藩的北洋一直都是他要打倒的目标,现在北洋败了,曾国藩以身殉之,但是林海疆的心中却非常的郁闷?或者说是空洞更为贴切?一时间似乎一切短期所针对的目标全部消失了?
林海疆缓缓打开信封,曾国藩的一条就是不得破坏清廷的帝王陵寝,如大清战败要善待清廷退位王室,第二条是凡投降放下武器的北洋官兵均可以拥有留走自由的权力,第三条是必须让左宗棠进京,沿途派人保护其的安全,并且派人营救左宗棠的家人亲属,于是等等共计十条,可以说每一条都与所有的北洋官兵息息相关,没有一条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