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不咳嗽-第5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伊一长得并不招人烦,挺清秀的一个人,但是那双眼睛总是灰蒙蒙的,看着像个死人。得到了洪涛的命令之后,他缓慢的用死人眼看了看舱房里正在打扫卫生的那几个波斯舞女,这才开始读密信,声调更烦人,没有阴阳顿挫,和念经似的。

“什么必须条件?”洪涛很想让脚下匍匐着的图冲上去把伊一咬死,看看他会不会有表情。

这只大猫已经完全成年了,体长超过了一米五,体重比慈悲还大。不过由于从小就被人类养育,它已经失去了部分野性,对人类的攻击性大大降低。尤其是对年轻女性更温顺,看见波斯舞女立马就凑过去卖萌,这个问题就怪洪涛,什么人养什么玩意嘛。

“大宋朝廷要求两国互相开放口岸,他们的商船也要可以出入我国的港口。”伊一说完这句话,直接把那封密函折了起来,放到了洪涛的办公桌上,看他的意思是读完了。

“……和文南谈判的大宋官员里有文浩吧?”听到这个条件,本来还翘着腿半靠在椅子里的洪涛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体,伸手摸了一根雪茄点上,深深吸了一口之后,随着喷出来的烟雾又问了一个问题。

“确实是文浩,在这个问题上,他转达了大宋皇帝的意见。这是大宋朝庭里的共识,他们对帝国非常好奇也非常警惕,很想来帝国港口转一转。既然两国交好,那开放港口也就自然而然了。”伊一抽了抽鼻子,对雪茄味道不太习惯。

“去把孙舰长叫进来。”洪涛还真被难住了,大宋朝廷这一招够狠啊!开放帝国港口……帝国哪儿有富裕的港口开放,除了还没建设完的麻逸港,就是帝国首都金河城了。不管开放那个,都不是一句话就能完成的事儿,还得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这是存心给自己添麻烦,自己还不能不接着。

当天夜里,海上君王号就带着一艘小海狼踏上了归程,慈悲去开普敦了,马斯卡港的事情洪涛都交代给了舰队的副司令和朗崖。相比起这个海外贸易港的成败,和大宋谈判更重要,洪涛折腾了十多年,就等着这一天呢。可惜好事多磨,大宋朝廷不肯轻易就范,还加上了一个让自己很难办的条件。是否开放帝国港口,还真不能自己说了算,这件事儿必须回去和议会商量商量,把一切利弊都想清楚之后再决定。

洪涛在帝国里一直都算是激进派,很多对外交往的主张都是由他发起的,比如说给振州造船厂提供简化版鲑鱼级图纸、帮助大宋建造水泥厂、用战舰护航帮宋朝军队运送补给、把火枪出售给大宋朝廷并帮他们训练新军等等。在这些问题上他都是站在积极的一面,利用他的威望和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帝国议会和政府部长们同意他的观点。

可是这次在开放帝国港口和大宋通商的问题上,双方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掉个。洪涛成了坚定的保守反对派,大部分议员和政府部长都站到了他对立面上,他们对大宋朝廷提出的这个条件持赞成态度。

这些年金河帝国本土对外输出的产品并不太多,鲸油已经不是特产了,大宋也有人开始在近海捕鲸熬油,就连日本人也学会了这个技术。虽然捕获量还很小、制作工艺也有欠缺,但也影响到了鲸油的销售价格。只是肥皂大家还搞不太明白制作工艺,暂时算是一项独门生意。

不过这些产业连同制皮厂都被洪涛给外迁了,挪到了槟城港和普吉岛建厂,它们的污染太严重,每天一开门就能味道一股子臭脚丫子味道。

由于金河湾并不大量种植农作物,酿酒厂也只剩下一座,大规模的酿酒厂设在了文莱港。白糖也一样,它需要用到大量的甘蔗和鲸骨粉,对河水污染也很严重,直接被迁到了马六甲港,利用制糖残渣造纸的工厂也一同迁了过去。

现在马六甲港已经变成了帝国的战略要地,原本生产红磷的作坊变成了火药厂,除了帝国内需的火药,外销产量全由这里出产。

目前只有玻璃厂、金属集团、石化集团和造船厂还放在帝国本土,而且它们也都有了备份,一旦等开普敦那边的工厂正式开工之后,金河湾里的这些工厂也得逐渐减产,只生产高端产品,其余的外销产品慢慢也就不生产了。

洪涛的本意是要把金河湾、麻逸港变成这个时代的高科技产业基地,不鼓励大规模、大密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那些玩意完全可以甩给殖民地人民去玩,既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就业机会,还能减少帝国本土的环境破坏问题。

寄生虫嘛,哪儿有亲自去干活的,都是等宿主把营养全放到血液里,然后直接去喝血。只要控制住高端产业,大部分利润就还是帝国的。别看那些大工厂干得火热,最后一算账,全是白干。

可是他的这个理论并没获得大部分帝国人民的认同,甚至连政府官员和议会议员也都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这些买卖都是大赚特赚的好生意,为啥都让别人去干,却让帝国本土的企业看着流哈喇子。他们很朴素的认为只要干活多、生产的东西多、卖出去的货物多,钱来的就多。大家全是帝国企业的股东,企业赚钱多了自己分的就多,讲别的都是瞎扯。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让洪涛在这个问题上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就是钱!

帝国内部是高工资高消费,一个帝国普通工人的月工资高于大宋普通城市居民的十倍还多。帝国的黄金储备太多了,这玩意在洪涛眼里还不如铜值钱。不过这些钱赚到手也花不痛快,因为帝国是个封闭的国家,等于是关起门来自己玩自己的,除了政府层面的大宗采购之外,帝国居民是不能随意去外国转悠的,有钱也花不出去。

自己有钱却又不能让别人知道,古人云过了,这叫锦衣夜行,属于违反人性的范畴。

是个人就有虚荣心,自己过得好不好怎么体现呢?必须拿出来和别人比比。假如帝国港口永远不开放,不让外人进来也不让自己人出去,那就永远没有显摆的机会了。现在终于有了合适的理由开放帝国港口,大家都巴不得早点实现,好拖家带口的去大宋转转,显摆显摆自己的富裕,心里舒坦啊。

还有一部分人比较理智,他们支持开放港口主要是为帝国着想。大宋海商这些年在大海上窜来窜去,已经把买卖做到了大食国,每天大把大把的捞钱。可这一切全凭皇家海军给他们撑腰,还得花费帝国的财政,虽然能得到补偿,但那些玩意都不是明摆着的,一般人很难想到。

现在国居民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赚钱,他们掺合不进去。因为帝国目前全是国营企业,就算有人想去当海商也没这个规矩,眼看着别人用自己家创造出来的条件挣钱,心里急啊。

四百四十三章让位

“唉,贪心不足蛇吞象……开放!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说着容易,但是大家知道开放之后我们要面临什么问题吗?私有制是可以实现,自己也可以做买卖,不过这并不一定是好事儿,一旦把这扇门打开,很可能后患无穷!到时候别说各位,就算是我也控制不住这个国家了。”回到金河湾已经半个多月了,洪涛每天都在各种会议上重复类似的话,嘴皮子都磨破了,可是没见到什么效果。

要开放帝国港口,那就必须把帝国目前的制度改一改,纯粹靠大型国有企业应付不了这种市场行为,想做买卖就得开公司、想去跑海商就得个人投资。但是这样一来,政府对国家的控制力就会大大降低,他再也不能把整个国家护在自己羽翼之下了。

这一步是要迈出去,可不应该是现在。按照原来的计划,这一步应该是在他晚年、等他退位之后,再由继任的小皇帝按照他给安排好的步骤实施,也算是小皇帝上位之后的一个政绩吧。

在目前这种环境下,用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模式管理金河帝国是最有效的,或者叫军事共产。可惜洪涛光顾着去影响大宋海商的思想了,他忘了一个问题,金河帝国的居民也是人,他们也有人的各种欲望,大宋海商们会接受的思想,他们也一样会受到影响。

以前他们过惯了苦日子,突然过上好日子了,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不会再要求更多。经过这些年的熟悉,他们也从巨大的惊喜中缓了过来,开始要求更多,这也是人性,洪涛没辙。

“我的建议是保持原状,顶多把帝国居民出国的事情解决一下,港口还是不开放为好,现在投票决定吧。”该讲的洪涛觉得都讲清楚了,至于大家都听没听明白、想没想清楚,自己管不了。当初这个制度是自己设定的,那就只能维护它的正常运行,改是能改,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