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踏上过任何一座南宋城市,但仅凭罗有德这一番简单的介绍,就能听出来,南宋这个社会已经开始萌发资本主义小苗了,正处于一个向东还是向西的十字路口上。如果抗住了蒙古人不被灭国,那它很可能会孵化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来,那样就会领先全世界几百年进入资本化大生产阶段。
一旦进入了这种阶段,那是谁也拦不住的。全世界每个国家、每片海域里都会有罗有德这种大宋生意人的身影。什么思想都是瞎扯淡,商人才是提高生产力的主要群体,只要能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他们就能表演给你看。都不用国家投入什么精力,只要给他们一个稳固的大后方,他们就能通过他们的方式到全世界去攻城略地,规模和速度一点儿都不比军队差。而且商人急眼了那就是军队,甚至比国家军队还勇猛,那才是要钱不要命呢,战斗力爆棚!
不过目前有一个拦路虎挡在南宋蜕变的路上,就是北方的蒙古人。他们依靠特殊的生活方式,恰好处于这个时代战斗力最强的阶段。蒙古人天生就是战士,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和军营没什么区别,以前是自相残杀,还显现不出太大威力来,现在抱成了一团,全世界都要为之颤抖了。不光南宋的军队拦不住他们,中亚、欧洲人也拦不住。
可是吧,欧洲被蒙古人祸害一番之后,反倒促使他们进步了。大宋朝被他们折腾烂了之后,中国就像一个正在升级的人物,突然被人打断了,之前的积累全白干,要想升级还得重新积累。更可怕的是后人会觉得宋朝这个模式不能升级,于是就开始改良了,越改越尼玛操蛋,完全成了一个变态的中央集权制度,结果让欧洲人甩了八条街远,想追都追不上了。
如果可以保住南宋一口气,让它完成升级,那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洪涛不清楚,但他觉得就算再次,顶多也就是和明清两朝一个德性了,不会再坏到哪儿去。既然是保本不赔的生意,那为啥不试试呢?如何去试,洪涛还没具体计划,挡住蒙古人说起来是一句话,可真要去做,那可不是去钓鱼。蒙古铁骑什么样子,自己也没见过,到底能不能挡住、怎么挡,天知道。反正全世界都挡不住的玩意,自己想挡住,不搞出来点新鲜玩意肯定是没戏的。
既然有了目标,对于洪涛来说就算是有了方向,能不能挡住是一个问题,想不想去挡又是另一个问题。这些天他一直都在想自己到了这个年代到底该干点什么,你说想继续无忧无虑的享受吧,显然不靠谱,这个时代确实没有什么可享受的,各方面都没有,即使当了皇帝,也不如自己开着老鼠超人号满世界溜达幸福,对一个在现代吃过见过走过的人来讲,古代这点玩意真的不够看的。
无法物质享受,那就只能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了。啥精神享受呢?洪涛一直都没想清楚,现在好歹有点眉目了,以一己之力改变整个世界的历史走向,这就是很大的成就啊。不对,也不能说是凭借一己之力,自己没那么大力量,只能说是让自己当个催化剂,让原本慢悠悠的历史车轮突然快转两圈,这个动力来源不是自己,而是像罗有德这样的本时代人。
PS:推荐票、收藏来点呗,那玩意也不花钱,但对作者是个鼓励。
第三十八章宋朝不讨厌
那如何让罗有德这些人能聚集到自己身边,被自己这个催化剂影响呢?洪涛觉得很简单也很困难,无非就是两个字儿,利益!有了足够的利益,在南宋这种重商的社会中,必然会吸引一大批人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或者追随者。但如何控制住这部分人又是一个大难题,人一旦有了钱、富裕起来了,就会失去最初的动力。唯一能让他们继续努力的办法就是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利益,一旦你给不了,他们就会摒弃你。
洪涛不敢确定自己能有越来越多的利益提供给他们,不过目前还是有的,至于以后怎么办,凉拌呗!自己不是思想家、改革家、政治家,想不了那么远,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最终会走到什么程度,不清楚,但是洪涛确定,走了就比不走强。
离开厨房之后,洪涛和以前判若两人,不是表面上,而是心里。现在他已经对大宋朝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原本以为很难的地方现在没了难度,原本以为很容易的地方好像也没那么容易了。他还得把自己的计划随之修改一下,与时俱进嘛,环境不同了就得去适应。
罗有德经过厨房这段观察,也基本确定了洪涛的番人身份,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了。在罗有德眼中,洪涛就是个南番人,还是一个很少见、很有意思的南番人。在洪涛眼中,罗有德也不那么有威胁了,他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南宋海商,虽说背后有个啥琼州罗氏,但从他的一言一行上来看,他也不是个穷凶极恶之辈。
“等上了岸,为兄必将为洪兄亲自做一道鲨皮馎饦,这道菜的味道还不够足!”出了厨房之后,罗有德没再带着洪涛返回艉楼顶上的平台,而是进了艉楼一层的另一面,合算这个一楼就是他的厨房加餐厅,差不多一半一半吧。对于洪涛露了一手炸鱼排给他看,并且他还真没见过,罗有德很高兴,不住口的向洪涛道歉,说是船上的厨房档次太低,上岸之后一定要亲自下厨,弄一桌饭菜招待洪涛。
“不是说君子远庖厨吗?”洪涛基本上对罗有德说的每句话、每件事都有疑问,幸好这个罗有德并不在意洪涛提问,他也和洪涛一样,听不懂就问,宾主相谈甚欢。
“哎,洪兄所言有误,远庖厨不是说君子就不做饭了,而是说君子最好别去亲手宰杀生灵。咱大宋信奉佛教者甚多,官家也信佛,上天有好生之德,能少杀就少杀。”罗有德又纠正了洪涛一个错误认识,不到大宋朝洪涛就不知道自己历史学的差劲,简直是太差劲了,本来就不多的历史知识,还是错的多对的少。而接下来的饭局又让洪涛觉得就像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一样,原来宋朝人吃饭是这样的!
按照洪涛对饭食的标准,宋朝的饭菜已经足以满足他的需求了,不管是从种类上、口味上都和后世相差不太大,没有那种看着就难以下咽的玩意,甚至吃起来比后世多数饭馆还讲究、还符合卫生标准。
首先就是餐厅,很大!饭桌只占了不到四分之一的面积,其余的地方都空着。刚开始洪涛以为是为了能多摆桌子用的,来的人少就一桌,来的人多了就放3、4张桌子,结果他又错了,错得离谱了。那些空余的场所是安排乐队、伴舞和游戏的场所,没错,宋朝讲究人请客,不能光吃饭就完了,还得听曲子、看舞蹈、行酒令!所以餐厅必须大。
不光是餐厅讲究,座位也有讲究,一张圆桌上,只能坐4个人,但一般都空着对着门口的位置。为啥呢?因为这里才是主位,如果请客者家里的长辈在世,那这个位子就不能坐,以示尊重。在主位的右手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人位置,左边则是主要的来宾,后背对着房门的位置是这一桌上身份最低的座位,叫做副陪。因为这个位置是上菜用的,所以要经常被打扰,再加上它离门最近,有什么事情都是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去张罗。
中国的建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的,房屋的正门也会开在南边,所以呢,主位一般都在东边,也就是东家这个词儿的来历,谁坐在这里,谁就是请客的,当然了,付账的也是他!宾位则是西边,西席这个词儿也是从饭桌上演化而来的,意味着要尊敬的客人。
这个规制可以任意放大,比如皇帝在宫殿里请客,那皇帝本人就会坐在面冲门的位置上,因为他是最尊贵的,哪怕他还有老子活着,也没他尊贵,所以他必须坐主位。其它大臣则会分成两边坐,东边为主、西边为辅,也就是说坐在东边的大臣地位要高一些,西边的大臣地位就低一些。喝酒的时候,东边先举杯,西边的才能跟着举杯,东边不举,西边就忍着吧。
餐厅讲究、规矩讲究,下面就是餐具了,同样,也非常讲究,是洪涛看过最讲究的,后世里仿膳的仿清朝宴会都比不上一个普通宋代海商的派头。首先就是盛具,也就是盘子碗啥的,以金具为最佳、银具次之、漆器再次,最次就是瓷器!要说宋瓷应该在历史很有地位啊,怎么会这么不招送人待见呢?
因为瓷器太多了,不管多牛X的宋瓷,在大宋朝都上不了高级宴会,只有普通老百姓才会用瓷器,另外就是专供出口。大宋的讲究人、文人、富人是绝对不会用的,但凡是有点档次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