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鋈巳衔换幔≈荒芨怠⒉换岣谩<热辉诰美嫔衔颐堑貌坏胶么Α⒃谏缁岬匚簧衔颐且驳貌坏胶么Γ坏┩庾迦肭郑颐腔沟贸钥鳎呛尾怀米糯笏纬⒒褂心芰Φ挚梗颐侨バ⌒〉陌镏且幌拢还苣懿荒艹晒Π桑辽偈悄敲锤鲆馑肌U饩秃妥雎蚵粢谎牖窭偷猛蹲剩蹲柿司陀蟹缦铡M蹲什煌蹲什⒉恢匾匾氖谴蠹乙欢ㄒ闱宄缦蘸褪找娴谋壤醯煤鲜剩劬屯叮醯貌缓鲜剩劬筒煌丁=鸷油宀皇俏液樘蔚模膊皇钳D家人的,也不是你们北方汉人的,也不是慈禧他们族人的,它是我们大家的。不光是我们大家的,还是我们大家子孙万代的,谁也不能逼着别人做出不利于自己的选择。所以,大家投票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光说了经济利益,洪涛觉得还不够,他要把话讲透,各方面考量都说出来,既有利可图,又存在赔本的风险,何去何从,就得看这10位由全体金河湾民众选出来的董事了。他们到底懂不懂事,马上就能见分晓。
懂事!投票的结果让洪涛很欣慰,建立金河公司已经六七年时间了,自己一直在小心翼翼的给它浇水、施肥,现在它终于长出了一片绿叶,看样子还挺茁壮。九票赞成、两票反对。
居然有反对票了!这才是洪涛最高兴的。终于有人不用顾忌自己的威望,敢明着站出来反对了,这就是进步。尊敬人是一回事儿,判断一个事情的对错又是另外一回事。不能说我尊敬你,那你说煤球是白的我也得认同,这样的话,社会只能退步,不会前进。俗话讲,对事儿不对人嘛。
投反对票的是谁呢?一个是洪涛的老丈人泊福,一个是金河湾里少数民族代表,卡尔。这两位和洪涛还都是比较亲近的人,这叫啥?窝里反啊!
“投入太大!用这些钱能把蒙古国活活堆死!”这是金河公司财务总监泊福老人的反对理由,他对洪涛提出的未来几年规划持不同意见。他觉得洪涛不是在打仗,而是在撒钱!
金河湾目前每年的总收入在三百万贯左右,并不都是钱,大部分是货物和生产资料。要是按照洪涛的计划,每年将拿出至少四百万贯当军费,合算金河公司忙活了一年成了白干,搞不好还得倒贴。另外这还只是钱财方面的投入,打仗就没有不死人的,多死少死都得死。按照金河公司的福利制度,一旦有自家子弟兵出现死亡、重伤,那又是一笔赡养家庭的负担要落到公司头上。用自己的钱、自己的人去帮别人打仗,这个投资老泊福觉得不值,反对!
“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尤其是骑兵。而且我们的军队获得不了南宋朝廷的认可,这场战争不正义,说不定还会腹背受敌,任何一个国王都不会去打这种战争……我建议先去我的家乡招募足够数量的骑士军团,再由他们训练足够数量的奴隶军队,然后再介入这场战争。获得最终胜利之后,还要谋取我们的利益,或者获得战争赔款,或者占领我们自己的土地。”卡尔的理由是从战略层面上考虑的,他虽然知道洪涛诡计百出,也有火炮这种杀伤力巨大的武器,但他觉得还不够,主要是金河湾可以调动的兵源太少了,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第一百四十六章军费和备战(640月票加更)
他是参加过十字军东征的,对于战争有着其他人都无法比拟的经验。战争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三个,一个是钱、一个是土地、一个是人口。可是按照洪涛的规划,这三样一样都没有,甚至连盟友都是虚的,那还打什么仗啊。另外卡尔还有一个很隐晦的目的没说出来,就是他想回家看看。洪涛忽悠他好几次了,什么等孩子三岁再走,现在他儿子都五岁了,还没走成呢。他也不是非得回到家乡去,只是想回去看看,假如真让他回到欧洲去生活,他说不定还不适应呢。
“这些钱不光是对付蒙古国的,造出来的战舰、火炮,以后也可以用。公司的基地最远已经到了非洲最南端,万里之遥,假如再出现马六甲港的情况,我们想救都来不及。所以以后我们的舰队要分批驻扎在好几个地方,这笔钱早晚要花的。至于说赔钱的问题,我保证,不会的!从明年开始,去大食的航线就将正式进入收费阶段,马六甲港、文莱港、槟城港、卡巴兰港都要对非海峡公司的货船计税,二十抽一,这笔钱也得靠大炮才能收得安稳。我算过,光是这些税收,就不低于一百万贯。除此之外,等到战舰数量足够时,高丽、日本、辽东一代,也是我们掠夺的目标,造船的钱最终不是由我们金河湾出,我们只是代付,那些钱都是他们赞助的。不光是造船的钱,生产火药、炮弹的原料,他们也得出。所以吧,其实咱们最终并不用掏这么多钱,说不定还有结余,打仗其实是个很赚钱的买卖。”对于泊福老人的疑问,洪涛回答得很清楚,并且拍着胸脯做了保证,这些军费不是白扔,早晚要赚回来。
“老卡啊,你这些日子是不是皮肉又痒痒了?来来来!咱俩去沙滩上过过招儿去,什么时候说投同意票了,什么时候结束。”对泊福老人可以采用说服的态度,但对卡尔洪涛就没那么客气了,敢公报私仇,必须严惩。
卡尔确实改投了同意票,但不是被洪涛摔服了,而是洪涛又给他画了一张大饼,说今年去开普敦的补给航行将全权由他率补给舰队负责,到时候他可以以总公司代表的身份莅临开普敦港,指导麦提尼的工作。而麦提尼只是一个开普敦分公司经理,很多问题上还得听总公司领导的。
一听说自己能去折腾麦提尼了,卡尔肚子里的怨气顿时消失了一半儿。其实洪涛这样做的意图很明显,这是让他自己单独熟悉一下这条航线,为他以后驾船返回遥远的欧洲做铺垫。都是成年人了,话不用说得太直白,洪涛都已经给了他这个自由,就说明确实是在为他回家做准备。金河湾这几年做的事儿卡尔也不是瞎子,全都看在眼里,洪涛确实是没时间去欧洲转圈。
先不说蒙古不蒙古的,光是整合东南亚这片海域,再加上团结南宋那些海商就已经把洪涛折腾得在家里待不了几天了。这些都是金河湾立足的根本,既然卡尔已经选择加入金河湾这个大家庭,那在大事大非上还得以金河湾的利益出发。他不光是代表自己,身后还有上百名欧洲移民和他们的家人,如果他摆不好这个位置,人家凭什么要选他当代表?就因为他头发比别人红?
不过卡尔这次也不全是为了报复洪涛不带他回家才投了反对票,他提出来的反对意见里,确实也有可取之处。比如说陆军数量不足的问题,洪涛本人也认为是个大问题。还有就是南宋朝廷对金河湾武装力量的态度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洪涛。要不是怕最终搞成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局面,洪涛早就带着舰队去钱塘江口耀武扬威了,先让南宋朝廷看看自己的实力,然后坐下来谈一个合作条件。有了南宋陆军的配合,不敢说能平推回去,至少守住长江、汉水、淮河一线还是没问题的。来多少蒙古军队都不怕,你只要敢渡河,我就敢把你断成两截,首尾不能相顾,然后让你过江的部队狗屁补给也得不到。我看你有多能打,看你能不能凭借一两万没有后勤补给的部队把长江以南全打下来,饿不死你!
但是时间来不及了,陆军数量短时间内提高不了多少,马穆鲁克人选拔兵源的门槛很高,你光勇猛还不成,还要求身体素质,否则他们那身盔甲穿上之后就别战斗了,光剩下大喘气。爪哇人里高大健壮的真不多,你让他们种地、劳动,耐力很好,但是让他们穿着重甲、举着十多斤重的弯刀去冲锋,还真不成。
即便马穆鲁克人能选拔出来足够的兵源,洪涛也养不起那么多陆军。陆军越多,后勤补给的任务就越重,人吃马嚼的,一出门就得一大堆船随行,成本太高了。洪涛一直也没指望和蒙古军队正面硬顶,他只需要一只精干、袖珍、快速的特种部队,数量最多不能超过一千人,这是一支舰队的补给上限。这只部队装备精良,所有先进武器都会放心给他们使用,不用怕被敌人缴获,因为他们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去破坏。大部分时间里面对的都是百姓、地方武装和小股守卫部队。一旦对方人多战斗力强,那掉头就往海边跑,为此洪涛还要求陆战队员必须都会骑马,不要求能像马穆鲁克骑兵一样弓马纯熟,只需要能纵马狂奔即可,他们不是骑兵,只是用马赶路的。
最让洪涛烦心的就是南宋朝廷,这件事儿他想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