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政大臣传之昭德将军-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政还有忠次,让他们二人各自带兵,一往大高城布防,一往桶狭间布防,我怕秀吉知道咱们要退兵,出兵从水路包抄咱们后方啊,待通知他们二人后,你二人马上赶回冈崎城组织城防,并调元忠从骏河星夜驰援三河,我料昭德他虽留下真田昌幸袭扰骏河,却兵马一定不多,只能守不能攻,所以骏河有城防军,足以应付了!”说到这,德川家康握了握腰间太刀,提气道,“此番分头进兵,乃是本家生死存亡之际,各军务必小心谨慎,遇上敌人要沉着应战,我三河百年基业绝不能就此毁在一个秃鼠的手中,各位,咱们三河再见!”

众将于是行礼后陆续出营,分别行事,只留下德川家康和本多正信二人,本多正信见主上闭口不言,好奇问道,“主上,现在只剩下正信和您,咱们是否也动身吧?”德川家康摆了摆手,突然提起孟昭德道,“正信,按照你多年来对我师弟的了解,你说说看,昭德若是落到此局面,他会如何做?”本多正信笑道,“孟大人从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向来只看重他手下的人才,若是他陷入此境地,必会投降秀吉,然后保存实力东山再起。”德川家康点点头道,“我师弟一生不落下风,用兵从未失败,做官也是越做越大,几次被贬斥,地盘却成倍增长,确实是家康佩服之人啊,你说这一次我学他如何?”本多正信愣了一下后答道,“主上万万不可!”德川家康奇道,“为何不可?”本多正信解释道,“孟大人为人处事,从无到有,所以可以割舍,且他与秀吉乃是至交,不论有地盘或者无地盘,秀吉也要重用他,甚至孤身一人更受重用。主上却是忍辱负重二十年,好容易恢复三河,手下一批家臣又是谱代,若主上效仿孟大人,第一得不偿失,第二家臣并非相识于贫困之中,难保有人不会为利益所动,舍弃主上而去,如此丢了地盘又丢了人,岂非下策!”

德川家康又问道,“但如此坚持,早晚秀吉可以说我挑起战事,我现在没了信雄,确实无发兵之名,若被指为国敌,一定会陷入众矢之的,我怕担不起这个责任。”本多正信闻言突然跪倒道,“此乃天赐良机,请主上务必挺住!”德川家康忙问道,“正信此言何意啊?”本多正信跪泣答道,“如今天下之势,已经尽入秀吉之手,可秀吉乃粗鄙农户,他一无治国之才,二无治国之理,所以各地大名多是服秀吉一人,或者惧怕他的武勇,而非真正效忠羽柴氏政权,秀吉比主上年长,且出身低贱,非长久之相,若主上此时能顶住秀吉压力,给天下人一个榜样,则世人都知天下除了秀吉还有一位德川家康大人,那早晚秀吉去后,只怕天下再无比主上更有威望者,那时主上振臂高呼,岂不天下归心,德川氏得天下之权柄么!”

德川家康闻言恍然大悟,一把扶起本多正信,哈哈笑道,“如此真是金玉良言,不听正信的话险些错过大好机会,那我便要和秀吉抵抗到底了,可是现在四面楚歌,我们到底该如何才能坚持住,等秀吉服软呢?”本多正信笑道,“秀吉用兵两年,根来众在京畿闹事,九州秀吉的拥趸大友家则被岛津氏欺压,秀吉之前无暇顾及,现在眼看本军要退出尾张,秀吉必会以为和平将至而减缓攻势,转而筹措远征九州和扫平京畿,可这都是需要大量钱粮和人力的,所以正信估计,本家只要随即做出一个抵抗到底的姿态来,秀吉就会仓促无法应对,是退不能退,进无钱进,最后他只能以大大名身份向我们求和,只要他求和二字出口,则天下便知德川氏的厉害,主上您的威望便成了,那时我们再故意苛刻和议条件,震撼一下依附秀吉的各位大名,则日后不忧矣!”

德川家康听罢激动的握着本多正信的手说道,“正信真乃是吾之子房,有你辅佐,何愁德川氏不兴!”说罢二人离帐点兵,德川氏大军分数路,连夜从指定地点撤兵而去。

德川家康撤兵三日后,羽柴秀吉在长岛城便得到了消息,此时的他果然如本多正信所料,心思全在九州和京畿,巴不得德川家康回撤,可高兴之余又听说德川家康驱散了清州城和鸣海城的守军,把持了一半尾张的领土,并且在桶狭间和大高城布下了三道防御线,看样子是要顽抗到底,他便高兴不起来了,原来前几日石田三成从大阪城过来,口述了此时的家底,羽柴秀吉因为向来大手大脚,且包揽了一切联军的用度,虽掌握三百万石左右的土地,两年打下来库中竟然存粮不过十万石,黄金不过一万两了,如此数目,若是秀吉出动大军五万,竟然只够一个多月的用度,这还怎么打仗,尤其是秀吉已经计划好了九月的秋粮要用作征伐九州和关东的,更是不能挤出来再和德川家康缠斗,无奈之下,秀吉果真动了向德川家康求和的念头。

把这个意思和军师黑田孝高说罢后,黑田孝高摇摇头道,“如此就要中计,德川家康自知无法击败主上,却偏偏誓死不降,就是看准了主上消耗两年,钱粮所剩无几的弱点,他只要再撑片刻,就能让主上您主动求和,试问天下间哪有大大名向小大名求和的呢,这不是逼迫主上自损威名么!所以万万不可!”羽柴秀吉无奈说道,“官兵卫,你只知其一啊,这打仗不是动动嘴就打了的,需要钱粮支应,现在本家只剩十万军粮,还有的一百五十万石秋粮我是打算讨伐九州使用,莫说现在没有,就是存在库中,也不能拿来对付家康啊,若不求和,当怎么办?”黑田孝高于是献上一条毒计道,“既然如此,主上何不请天皇陛下颁旨,赐封孟昭德大人的长公子孟宪文为三河守,然后敕令孟昭德大人率兵进取三河,不说是为联军效力,也不说是和家康开战,就让他依照旨意收复三河,这样咱们没有卷入和家康的战斗,而孟昭德亦无法拒绝此要求,等他们不论胜败之后,主上你以天下之主的身份出来调停,命二人罢兵言和,并对您宣誓效忠,那么不一样可以和议家康,还避免了大大名向小大名求和的尴尬,且可一口气削弱两大枭雄的实力么!”

羽柴秀吉抚掌大笑道,“好好好!如此连环妙计,也就是官兵卫想得到,真乃吾之军师心腹也!那我立刻上奏天皇陛下,请他敕封孟宪文!”说罢安排笔墨纸砚,寥寥数语之间,把孟昭德推到了风口浪尖,逼迫他和德川家康兵戎相见了!

第一百一十七回一战德川家康

时间2011…8…2313:44:45:11530

1581年(天正九年)5月7日,联军各路人马都陆续撤回本国之后,还留在小牧山城镇守的孟昭德大军和蒲生氏乡大军分别接到敕令,天皇恩赐孟昭德长子孟宪文为三河守(品级降了,可是地方镇守实惠过虚职京都禁卫),另补封少参议(参议是从三位),蒲生氏乡为左近卫少将(顶替孟宪文),赐小牧山城城主(当然是羽柴秀吉给的),蒲生氏乡高高兴兴的领旨谢恩了,孟昭德父子却笑不起来,这敕令背后还有羽柴秀吉的一封信,就是即将表奏孟宪文为冈崎城城主,让孟昭德这个做父亲的早早为儿子铺路,言下之意就是进攻德川家康。孟昭德一是考虑到三河兵卒之勇,二是不愿意和师兄正面对阵,三是不愿意被羽柴秀吉当枪使,因为谁都知道,一旦自己拿下三河,要么三河不会归自己,要么羽柴秀吉会从自己手里拿走比三河更重要许多倍的东西,比如信浓,比如甲斐,或者别的什么,困苦之下,孟昭德每日在营中踱步,茶饭不思。

到了15日,刚从甲斐巡视政务和钱粮赋税回来的阿倍秀明知道了这一消息,他马上前往中军去见孟昭德,一进大帐就看见孟昭德愁眉不展,坐在小折凳上赌气,阿倍秀明故作不知,哈哈笑道,“给管领道喜,大公子敕封少参议,领三河守,孟家光耀,近在咫尺啊!”孟昭德一见是军师,忙起身相迎,苦笑一声道,“先生何必讥讽,秀吉小小手腕,贻笑大方罢了。”阿倍秀明摆摆手道,“管领大人此言差矣,试问天下实惠和名望二者,哪者难得?往往是后者啊,现在有人把名望正统拱手相送,德川家康求了十多年的三河守求不到,长公子初次带兵就拿到了,岂不是要气死家康么?”

孟昭德想象师兄那气急败坏的样子,也是勃然一笑,可转而苦道,“先生虽说宽慰昭德,昭德却知其中难处,现在秀吉攻打家康不利,把我推到前面,若是我不发兵,第一是违抗天皇陛下圣旨,第二颜面上也要人说我怕了家康,可我若发兵,我岂能坐稳三河,早晚要被一揆众连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