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自己囚禁,毅然决然的站在了二公子一边。
有这些人支持,一座鱼津城还算什么,十多人徒手冲出府衙,用武艺制伏了守门的两名兵卒,夺下雉刀后直奔大军本阵而去,其实上杉景虎能控制的除了山本寺定长多年提拔的部将之外只有五千人中的一千多人,如果是一个聪明人,他应该把这一千多人留下,看护此城和被囚的将帅,而带那三千多人回越后,利用自己的嫡系将领约束三千兵卒才是上策,可上杉景虎偏偏信了山本寺定长的话,本末倒置,他让自己的嫡系将领留下,控制不属于自己的三千多人马,自己则带走了真正支持自己的一千多铁杆,这就是御馆之乱景虎所犯的第二个致命错误!城中支持上杉景虎的武将再多又如何,他们总多不过三千吧,长尾景明等人一到军营,老部下立刻纷纷倒戈,他们本来就对大公子无故扣押自己的主帅心怀不满,现在又听说原来大公子造反,乘着先主公上杉谦信死了要杀掉二公子这个被指定的家督,然后自己篡权,一时间群情激奋,三千兵勇中并非老上田系的也一时脑热,各自抄起武器,随着十多员大将分攻四门,守城的上杉景虎嫡系武将还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就被团团围住,缴械投降!
一拿下鱼津城后,樋口重光马上去见孟昭德,孟昭德此时虽然兵占城西五里外官道,可并没有卸甲,步兵全数站立,骑兵全数上马,就等着樋口重光,现在樋口重光快马到了,说鱼津城已经拿下,孟昭德大喜过望,立刻发兵疾行,冲过鱼津城后就要翻阅高妻山,这途中,因为长尾景明知道自己的侄子有可能被上杉景虎害了,心急如焚,他自愿加入孟昭德麾下,率军共同前往越后,保护上杉显景,如此开始翻阅高妻山之时,孟昭德麾下陆续已经有了一万两千人马。
孟昭德还在纠缠鱼津城的时候,上杉景虎和山本寺定长已经翻越了高妻山抵达越后,这时候两人面临了又一个抉择,是先打春日山城,还是直接打御馆,或者先派人联络越后的各大城主,支持自己,山本寺定长心狠手辣,他始终认为若要名正言顺的继承家督,春日山城还在其次,杀掉上杉显景才是正事,只有这个人死了,大公子景虎才能毫无争议的继承家督,至于上杉谦信的第三个养子,畠山义续的儿子畠山政繁,也就是此时继承上条城,接替上条城主的上条政繁,则根本不足惧,第一上杉谦信不喜欢他,因为畠山家总和自己为敌,当初接纳上条政繁乃是媾和无奈之举,第二此人看着温文儒雅,且性格懦弱,上杉谦信从没有寄希望在他身上,没有对外人介绍过哪怕一次说这是我的儿子,第三此人太小,刚刚二十岁,没有上杉景虎和上杉显景那样雄厚的家族背景情况下,一个二十岁的少年是积攒不了任何人脉的,所以这个人完全可以放弃,在思量过后,上杉景虎终于听从了山本寺定长的建议,直接切入主题,突袭御馆击杀上杉显景!
此时的上杉显景则多亏了孟昭德,孟昭德大军尚未抵达富山城时,就已经派出忍者暗渡高妻山去给上杉显景通风报信,上杉显景得知父上病逝,大军挫败织田氏后,痛哭流涕焚香祷告,此时的他已经逐渐成才,自己也有了判断局势的能力,忍者走后,上杉显景第一个反应就是上杉景虎一定也有相好的家臣,肯定也有人给他通风报信了,若是近在咫尺的他突然发难当如何,紧急之下的上杉显景只能求助孟昭德留给他的大将尼子丹左卫门长秀意见,孟昭德对此人的评价是,“尼子氏最后之人杰,经久再世!”尼子经久乃日本战国时期出云国的武将,而后为大名,尼子经久以其下克上的传奇经历而与北条早云,斋藤道三等人齐名(战国三叛徒),以前做过出云国的副守护代,之后由于过于追求扩张领地而被罢免,再之后又白手起家夺回了出云国的领地,发展成为拥有山阴山阳11国的超级大名,被人誉为战国“白手起家之先驱”!孟昭德多年来对尼子长秀悉心培养,让其深居军中而不主动过问军事,就是知道此人之才非正道,乃类似其祖的鬼神莫辨之才,应该非常时期使用,所以留下给上杉显景。
上杉显景求教尼子长秀,长秀不慌不忙对显景说道,“我家大人第一次出征越中的时候,不光留下了长秀辅佐二公子,还有一封书信,我记得大人曾说过,若是天下有变,织田大败,而他和谦信公都在外的时候,当取出观瞧,少主何不拿来先看看再说。”上杉显景听罢立刻想起来了,马上让人从书房取来孟昭德的亲笔书信,打开一看,只见里面写道,“显景吾徒:若读此信,则必是天下大乱,织田失势之时,上杉家下一步动作当整顿兵马上洛作战,如此我与义兄皆不在家中,需小心防备上杉景虎,我料我与义兄朝夕相伴,早晚家督必传与你(这个算错了),景虎闻讯早晚必反,我看此人眼光粗浅,不懂运筹,所以此人造反当一鼓作气直取御馆,以为杀掉吾徒则可继承家督,所以吾徒见信之日当小心此事,若此人真的起兵,则立刻前往春日山城,控制城防,笼络家臣,坚守不战,景虎其人毛躁轻浮,若一应顺应则做大其势,若稍加苛刻,则其心必乱,待其乱后方可图之。另有二三事一定请吾徒照办,第一,一切事务需由丹左卫门长秀协商办理,此人才华远高于山本寺定长百倍,甚至昭德亦有所不及,有此人在,吾徒无忧,第二,御馆之上杉宪政乃义兄养父,其人久知义兄喜好,年老固执,认定将来家督势为景虎,恐苦劝无效,所以吾徒当防备此人,任何动作不与此人通气,第三,上杉景虎向来轻视手足,我料他造反当日肯定不理三公子政繁,只对吾徒下手,然政繁公子坐拥上条城,兵马不下三千,可以一用,吾徒当反景虎之道而拉拢,此人柔弱,为师观他不近利却惜命,当可借此说动。此三事务必照办,切记,切记!”
看罢信后,上杉显景突然对尼子长秀噗通拜倒,尼子长秀见了惊慌失措,忙扶住少主大声说道,“公子这是何意,岂不折煞小人,小人乃我家大人身边一侍大将而已,受不得这攀天大礼!”上杉显景再抬头时候已经泪流满面,他呜咽道,“显景无能,只有小小御馆和五百兵马,眼看父上病逝,无人管我,大师父又远在能登,上杉景虎五千雄兵岂能任由我继承家督,若是尼子大人这时候弃我而去,我全家十余口性命休矣,还请大人看在师父的面子上救救显景,助我一臂之力!(不愧孟昭德教出来的,演戏比别的孩子都真)”尼子长秀听罢苦笑一声道,“我何时说过不帮公子你,我受孟昭德大人提拔,才有今日的容身之所,什么我胜过孟大人那是他的谦虚之词,我只知道今生难以报答孟大人的知遇之恩,就请允许长秀随公子共同进退,杀出一片伟业来吧!”说罢尼子长秀为上杉显景拭去脸上的眼泪,上杉显景方才问道,“那我们第一步该怎么做?”尼子长秀笑道,“所谓名正则言顺,我们第一步是去往春日山城,告知所有家臣主上遗言,由你来继承家督,然后控制军械库,从家中取出金银,招揽兵源,至于长秀,我虽不才,却愿意替公子你走一趟,去上条城劝说三公子政繁引兵护驾!”
上杉显景想想后问道,“可是若我兄长已经得知我担任家督的消息引兵来犯当如何,想来我五百人马打不过我兄长的十倍之兵(其实就一千多人)。”尼子长秀呵呵笑道,“上杉景虎和公子你不同,他是无脑之辈,不过有些武勇而已,丝毫不懂兵法,你若是带五百人守住春日山城,那么一定被攻破,因为他四面出击,而你的兵源不足,只要有一个漏洞,他就能乘虚而入,可若是你直接带兵守卫本丸和军械库,那么五百兵马足矣,春日山城城内小道狭窄,这本是山城特有的缺点,可长秀看现在它却是最大的优点了,五千人马又何如,山城城道并排不过最多五人行走,公子只需把本丸铁门一关,五百人还打不过五人么!只要撑住数日,我必带上条政繁大人的兵马前来,到时候咱们两面夹击,上杉景虎必败!”上杉显景听罢叹服道,“果然如大师父所说,尼子大人真是天下奇才,寥寥数语,显景已经释然了,可不知尼子大人你离开后,大师父吩咐的我事事要和你商量,该转而托付何人呢?”尼子长秀笑笑道,“去岁大人和谦信公分兵攻打能登,遇到大雪而停滞没有继续进攻织田氏,年底井伊仁礼大人曾回家催促军粮,我让他交差后就留在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