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大丈夫-第6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景微笑道:“我坐的这个位置,管得就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如果只顾眼前,我何必操那么多心,按照以前的制度办事不就行了么,我只要管好官员,不让他们贪腐拘私,老百姓就会说我是个好官。”

说罢,李景长叹一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啥意思?”小九问道。

李景起身抬手在小九的脑袋上敲了一记:“不学无术的臭小子!走吧,回家,跟你干娘借钱。”

“跟干娘借钱?借钱千啥?”小九疑惑道。

李景瞪了小九一眼:“你说借钱干啥?买粮食救灾用。”

“不是让户部拨款了么?”小九问道。

李景看了看小九叹了口气道:“你知道河南和山东这两个省有多少人么?我告诉你,这两个省加一起有近千万人。

根据你沈爷爷和张叔叔所报,这次蝗灾基本上己不可避免,到时两个省便是赤地千里,这近千万人连树皮都没得啃。救济这么多人,一天至少要五万石粮食,户部筹集的那六七百万两银子能坚持多久?连冬天都过不去!

可是这次救灾至少要让老百姓坚持到明年开春,还得给他们准备种子,我跟你说,保守估计,这次救灾要花费一千万两银子。”

“可是也不能让我干娘填那么大的窟窿啊!我干娘再有钱也经不起您这么折腾吧,这段时间您都花了多少钱啊?”小九不满道。

李景瞪了小九一眼:“我要那么多钱干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何况这笔钱本就取之于民,现在用之于民,正是得其所哉。你小小年纪,这么在乎银子,要是放出去,还不得贪污受贿?”

“爹!我是为我千娘打抱不平,家里的钱都是我千娘亲亲苦苦挣的,您没挣钱,就知道花!”小九急道。

李景闻言大笑:“你个小兔怠子,倒是知道心疼你干娘。行了,别哆嗦了!”

小九撇撇嘴,小声地嘀咕了一句:“败家子。”

李景抬手照小九脑袋拍了一巴掌:“臭小子,嘀咕什么呢!”

听说李景回府,沈莹和朱徽媃对视一眼,沈莹笑道:“老爷这么早回来,定然又是遇到难题了,我估计,搞不好又是来要钱的。”

“这半年,老爷己经从家里拿出去好几百万两银子了,这么下去,咱姊妹俩这十来年可就白干了。”朱徽媃笑道。

沈莹摇摇头笑道:“由得他折腾吧,等把家底折腾光了,他就消停了。”

便在这时,李景推门而入接口说道:“谁不消停了?说来我听听。”

沈莹和朱徽媃闻听不由莞尔。

沈莹起身给李景脱下外衫笑道:“除了老爷,咱家还有谁不消停?”

李景从朱徽媃手中接过茶杯笑道:“我又如何不消停了?”

沈莹笑道:“老爷这么早回家,必然是有事发生,我刚跟姐姐说,老爷可能又是回来要钱了。”

“真聪明,有道是知夫莫若妻,还是贤妻知我。”李景笑道。

沈莹笑着摇了摇头:“可是又出了什么事情了么,”

李景收起笑容,轻轻叹了口气道:“刚才岳父大人和张鳌来报,河南和山东又出现蝗灾的迹象。”

“蝗灾,”沈莹和汉族徽媃闻言同时吃了一惊。

李景点点头:“据下面的人估计,今年的蝗灾可能比去年要严重,很可能会蔓延至南北两京。”

“这么严重,那老爷准备如何应对这次灾情?”朱徽媃惊问道。

李景苦笑一声:“还能有什么办法,调粮赈灾呗!可是朝廷没钱,我只能让岳父动用军饷,可是还有三百多万的缺口,因此我才回家跟两位夫人商议,能不能借我三百万两银子。”

“老爷说什么胡话,我和姐姐的钱不就是老爷的么,何来借钱一说。”沈莹笑道。

第六百一十八章 消灭蝗虫

李景朝身后努努嘴:“这小子为你们打抱不平呢,说我是败家子。;最新章节访问:shuhАhА 。”

朱徽媃抬眼看了看小九笑道:“还是儿子心疼娘,姐姐这个义子没白养。”

沈莹笑了笑,转身对身后的丫鬟道:“去取一个瓜来,赏给我的孝顺儿子。”

小九笑道:“谢谢干娘。”

沈莹笑了笑,指了指椅子道:“在家不要拘束,坐着吧。”

小九摇摇头:“孩儿还是站着吧,在您面前坐着,孩儿心里不踏实。”

李景笑着说道:‘那你就别在屋里呆着了,自己找个风凉的地方啃你的瓜去。”

小九笑着点了点头:“那我去找安国说话去。”

李景摆摆手。

小九给沈莹和朱徽媃行了一礼,转身出屋。

待小九出门,沈莹拿起团扇一边给李景扇风一边说道:“老爷,妾身以为,一味靠赈灾并非长久之计,还是要想个办法消灭蝗虫才是正道。”

李景轻轻叹了口气道:“哪里有什么办法?若是有办法,我也不用这么急了。”

朱徽媃笑道:“老爷,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有道是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老爷没有办法,不代表所有人都没有办法。”

李景苦笑道:“消灭蝗虫可不是靠想能想出来的,如果我们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手段,那就叫折腾,对老百姓来说,这个时候折腾他们无异于雪上加霜。一个不好,民心就会大乱,揭竿造反都不是不可能。

所以说,这个时候一定要稳定民心,只要民心稳,天下就不会乱,就能度过这场灾难。而稳定民心首要就是粮食,老百姓只要能吃上饭,就不会闹事儿。”

沈莹点头道:“老爷说的是,粮食是必须提前做好准备的,粮食充足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这时候我们再集思广益,想办法消灭蝗虫。老爷也不要着急,妾身回头就让人给户部送三百万两银子。”

“那我就多谢夫人了。”李景拱了拱手道。

沈莹微笑道:“老爷心系天下万民,大事我和姐姐帮不上什么忙,也就能在这些小事上出出力了。”

李景笑道:“这可不是小事儿,在国家危难之际出钱,还有比这个帮助更大的么?”

轻轻叹了口气,李景接道:“其实小九说的对,咱家的钱是你们姊妹辛辛苦苦挣来的,我不能说用就用,这样,回头我让户部统计一下从你们手里借了多少钱,等国库充裕以后还你们。”

朱徽媃笑道:“让他们别忘了计算利钱,一千多万两银子呢,我和姐姐把这些钱放出去,一年的利钱都有近百万两呢。”

李景笑道:“行,给你们利钱。不过国家借钱,你们不会也收那么高的利吧?意思一下就行了。”

朱徽媃撇撇嘴,对沈莹笑道:“姐姐,也不知道老爷是咱家的老爷还是大明的老爷,竟然让国家占家里的便宜。”

李景摇摇头笑道:“国事家事于我还有什么分别么?”

沈莹和朱徽媃闻言顿时沉默。

过了一会儿,沈莹忽道:“对了老爷,去年河南也遭受了蝗灾,红山岭一带也出现了大量的蝗虫。

可是我记得好像是去年七月份的时候,老寨来人给咱家送了十多只肥鸡和肥鸭,每只都有五六斤重,你吃了还赞不绝口。这说明红山岭应该没受到太大影响,不然的话,粮食庄稼甚至连草都没了,那些鸡鸭怎么可能养那么肥?”

李景想了想道:“是有这么回事儿,不过我敢肯定,红山岭那里肯定也出现了大量的蝗虫,这么大的事情他们是不会骗我的。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红山岭要是也遭了蝗灾,鸡鸭不可能长得这么肥。”

朱徽媃接道:“那也不一定,红山岭的老百姓家家都有存粮,便是一两年没有收成,也饿不着他们,因此,去年遭灾的时候,河南各县都拨粮赈灾,只有红山岭没有要粮。”

李景摇摇头:“便是他们手中余粮充足,也不会拿去喂鸡鸭。别忘了,当初为了保证军队的肉食供应,我下令红山岭的乡亲们家家都要饲养鸡鸭,那可是好几万只呢,如果全部喂粮的话,这些鸡鸭吃的相当于近一万人的口粮,红山岭存粮再多,也支撑不起的。”

“难道说,这些鸡鸭是吃蝗虫才长得这么肥?”沈莹忽道。

李景闻言一怔,猛然起身道:“想必是这样了,去年蝗灾过后,我的注意力便转向了别处,并不清楚红山岭的具体状况如何,夫人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我。来人!”

门外侍卫听了推门而入,躬身问道:“大帅有何吩咐?”

李景正色道:“你马上骑快马,六百里加急赶往红山岭,问一下去年红山岭的蝗灾是怎么扛过去的?如果是鸡鸭吃掉了大量的蝗虫,你马上赶到开封告诉卢象声,命他火速传令河南各府县从外省大量购买鸡鸭散入田间,同时让人速速回京报信,听明白了么?”

“听明白了。”那侍卫大声应道。

李景点点头,取出一枚令牌递给那侍卫道:“持我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