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大丈夫-第5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景笑着点点头,端起茶杯饮了一口,忽然叹道:“这次我们要跟那些读书人宣战了,而伯聚打的是前锋,这一仗很关键,赢了,那些读书人的旧思想就会得到改变,要是输了就要重新走回老路。伯应兄,我现在需要你全力支持我。”

“济民,你要我怎么做l”袁枢郑重说道。

听袁枢称呼自己的字,李景笑了。看似微不足道的称呼,可李景知道,这一刻袁枢不是把他当成上司来看,而是当成了兄弟。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沉吟了一会儿,李景忽然一字一顿地说道:“伯应兄,我要罢n儒家独尊,重现百家争鸣。”

“什,什么l”袁枢闻言大惊。

袁枢想过李景要干大手笔,却没想到李景竟然干得是这么大的手笔。儒家独尊,在中国己经延续了上千年,李景居然要罢黜,这可是要跟全天下所有的儒家传人对敌了。这个消息一旦传出,朝中大批的官员都要成为李景的对立面。

“济民,此事事关重大,你可一定要三思啊l”袁枢沉吟了下说道。

李景摇摇头:“伯应兄,其实我有这个想法己经很久了,但那时我偏安于平阳府,没有能力去做这件事,后来入主中枢,国家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而且我当时根基未稳,也不敢去捅这个马蜂窝。

本来,我还想再等几年,等国家政局彻底稳定,经济也复苏了,再去做这件事。可是上次我要出兵吕宋,居然遭到那么多官员反对,这次更有无数学子罢考,令我意识到这件事不能再等了。

伯应兄,我并不是完全反对儒家的思想,你知道,我是节寰公的学生,先生教诲我+余年,论起来,我也算是儒家的传人,对儒家的思想,我还有一些体会。

我们谈论儒学必说孔孟,孔子提倡仁,孟子倡导义,同时他们都提倡遵从礼。儒家五常,仁义礼智(知)信,便是孔孟的核心思想。

此外,孔子还倡议恕忠孝悌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便是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说的便是忠。其实,恕忠孝悌都是仁的体现。

以儒家思想教化万民本身并没有错,但是不能什么时候都死抱着儒家思想不放。

当年五胡乱华时,无数汉人死于胡人的屠刀之下,这时,我们跟他们讲仁义,讲忠恕有用么宁最后还得靠刀枪。

当年蒙古人占我中原大地,本朝太祖不是靠仁义礼信把蒙古人赶跑的,靠的还是刀枪。

同样,女真人肆虐我大明北疆多年,我们跟女真人讲仁恕有用么宁最终还是靠打。

所以说,以儒家思想教化万民还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可惜有些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反而变本加厉。

就说宋朝时期的程朱理学,在孔孟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延伸,总结出存天理,去人欲的理学。而后,后人把理学奉为至理。

可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

衣食住行皆是人欲,天寒穿暖衣是人欲,饥饿思饮食是人欲,安得广厦千万间是人欲,骑骏马,坐车驾也是人欲。程朱等人要去人欲,未见他们不着衣履,喝风饮露,未见他们铺天盖地,安步当车。

孝是人欲,悌是人欲,父母爱儿是人欲,夫妻之爱亦是人欲。没有人欲,则世间无情。人若无欲,则不知向上,人若不知向上,则国家无以发展。

阳明先生说的好,天理即人欲,人欲即天理,人若无欲则无天理。

想知道天理不能靠空谈,要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即知行合一。这便是王阳明在前人的思想上发展创建的心学。

但不管是理学也好心学也罢,都属于儒学的范畴,其目的都是教化万民。

可我们都知道,治理一个国家光靠教化是不行的,要想国泰民安,离不了法制。

因为芸芸众生在追求人欲的过程中,很多人并非遵循儒家的思想做事,这些人做出的事情是有违法理的,比如说杀人越货,奸淫掳掠,对这些人必须要用严刑峻法进行处罚,以此警戒后人。

如果国家没有法度,则天下必将大乱,因此历朝历代,都是以法制为根本,没有哪个朝代不去立法。

而制定法度的是谁?文盲好像不会立法吧?立法的都是那些读书人,且大都是儒家的传人。

儒家提倡以仁德教化万民,而治国却依法治国,那我是不是可以认为儒家提倡的以德化教育治国是掩耳盗铃?

我们知道,国家立法最终秉承的还是法家的一部分理念。

其实,先秦时期,十家九流(诸子百家),各有一套治国的理论,而自秦朝以后各个朝代,各家学说在治国时都得到了应用,并且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儒家和法家我就不说了,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非攻,农家的以农立国,推行耕战政策,另外还有阴阳家,纵横家,名家,兵家等等,各家自有一套治国理念。其中杂家的采儒墨之善,摄名法之要,集合众说,兼收并蓄,在后世得到的应用最多。

为什么这么多学说明明在治国时得到了应用,偏偏要尊崇儒家,以至于后世之读书人皆以儒家自居i?

我并不是说儒家的学说无用,相反,我对儒家的某些学说还是很尊崇的,但是你明明治国时应用的是别家的学说,却打着儒家的旗号。这叫什么个老百姓的叫法是挂羊头卖狗肉。在我看来,这叫禁锢思想,不想让别家说话。”

李景这一番长篇大论,听得袁枢不由目瞪口呆。

过了半响,袁枢苦笑道:“济民,你这番言论要是只叫一点儿体会,那么那些所谓的大家真该撞墙了。”

李景摇摇头:“自家事自家知,我知道我这番言论很有些断章取义的意味,但是有些道理还算说得过去。”

袁枢叹道:“济民,在我看来,你这番言论称作学说有些过了,但是从治国来看,却是经世之言。不过我觉得你现在就罢黜儒家独尊,重现百家争鸣,还嫌为时过早。”

第六百零九章 舆论铺垫

vip章节的连载贴,禁止灌水:

公众章节到创世阅读,为作者增加点击

请有能力的朋友订阅本书,支持作者,使其走的更远。

没有能力的朋友请注册创世帐号,为作者增加收藏、并投推荐票。

懒得去创世的吧友,也请看完更新帖后,回复下,慰劳下更新人员。

%%%%%%%%%%%%%%%%%%%%%%%%%%%%%%%%%%%%%%%%%%%%%%%。

李景接道:“我并没想一蹬而就,焚书坑儒那样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咱们慢慢来。首先,咱们利用大明民生报刊登各种学说,让大家在报纸上辩驳。

我知道读书人其实都有各自的想法,咱们就让大家把各自的想法说出来,咱们从中加以引导,慢慢各种学说就会重新绽发,然后一点点削弱儒家的影响力。

那个孔家的衍圣公,世袭到这一代我就准备削去孔家的爵位。孔子是至圣先师,难道他的后人也是至圣先师?凭着祖宗的余荫,当了这么多年的衍圣公也够本了。这么多年,也没见孔家出几个像样的人才,别总啃祖宗那点老本儿。”

袁枢沉吟道:“你要削去孔家衍圣公的爵位,总得有个合适的理由吧?

李景笑了笑道:“理由?理由我已经让人去查了,孔家这么多人,我就不信没有不肖之徒,只要抓住他们作奸犯科的证据,那孔家这个不孝的罪名就逃不掉了。仁义礼智信恕忠孝锑,你孔家的后人都做不到,还拿什么去教化别人?凭什么还当这个衍圣公?”

袁枢苦笑道:“既然你已经做好了决定,那我就不多说了。”

李景接道:“伯应兄,你是内阁副总理大臣兼着礼部尚书,教育,宣传,外交以及国家抡才会考等等皆由你掌管,我要做这件事,必须得到你的支持,如果你不支持我,这件事万难成功。”

袁枢正色道:“说吧,要我做什么。”

“我要你挑选精干的人才,通过报纸,会社进行舆论铺垫。”李景说道。

顿了顿,李景接道:“伯应兄,教化万民乃是治国之根本,绝不可拘泥于一家之言,但是儒家学说己然深入人心,这一场仗乃是苦仗硬仗,因此,我们一定要稳扎稳打,你下面的人所写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观点都要有理有据,经得起推敲。”

说着李景笑了笑:“伯应兄,等我们把儒家学说从神坛上搬下来,那么就会出现一种新的学说,而这个学说是由你带头发起的,那你就是这个学说的鼻祖,日后伯应兄就算不能成为圣人,也必将永垂青史。”

袁枢闻言苦笑道:“济民,你给我画了这么一张大饼,我要是不做好这件事情,岂不辜负了你的心意?不过我还是那句话,此事不能急,要慢慢来。

李景点点头:“我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