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景摇摇头:“我们并没有放弃满刺加,相反,我们还派遣使者到满刺加谴责了葡萄牙的侵略行径。
只不过我们大明当时发生了许多事情,暂时没有精力去处理这个问题。
郑芝龙虽然不懂事,但是他知道帮国家收复领土,这说明,他并没有忘记作为大明人的责任,我相信,早晚有一天,他还会回到大明这个家庭的。而你们向郑芝龙乃至满刺加发起攻击,在我看来,就是向大明宣战。”
“不,不,总理大臣阁下,我们并没有向大明宣战,我没有胆量,更没有这个权利向大明宣战。”德包尔急道。
说着德包尔下意识擦了一下额头,猛然发现自己的脑门己经满是汗水。
摇摇头,德包尔暗自感叹了一声,难怪李景如此年轻却能统治整个大明,这人实在是太厉害了。
德包尔跟林欲楫谈判的时候,林欲楫也说过类似的话,可是林欲楫说的话,完全没有李景说的这般条理分明,通俗易懂。而且李景是用话引导着德包尔承认李景的观点,平平淡淡的几句话,一环套一环,德包尔不知不觉间,便被李景引入彀中。
轻轻叹了口气,德包尔接道:“好吧,总理大人,我承认你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并没有向大明宣战,我相信你能看出这一点。”
李景笑了笑:“是不是宣战你说了不算,我说宣战就是宣战,我说不是宣战,就不是宣战,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明白,明白。”德包尔忙道。
李景点点头笑道:“你明白就好,所以我才说,我跟你谈判是帮你解决麻烦。”
第五百三十四章 荷兰的潜在危机
李景摇摇头笑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荷兰的上层如德包尔所说,不考虑以后的危机,那么荷兰的前途堪忧,对一个没有前途的国家,我跟他签署这样一份协议也实在没什么必要。”
德包尔忙道:“总理大人千万不要这么说,我们荷兰国至少现在还是强大的。好吧,至少我们海上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海上,我们除了在郑芝龙手里吃过两次亏,跟别的国家在海上作战,我们还没有输过。
现在全世界各大海洋都有我们的战舰在巡弋,我们的商船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进行着贸易。以后的事情我们暂时不得而知,但至少现在,大明跟荷兰贸易,还是能得到丰厚的利润的。”
李景摇摇头笑道:“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你说的倒也没错,不过我不知道在大明收回东南亚以后,你们荷兰还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资源跟大明交易。恩……倒也不能这么说,至少你们还是可以用金币跟我们进行交易的。”
轻轻叹了口气,李景接道:“这样吧,德包尔先生,我认为你暂时是没有权力跟大明签署这样一份协议的,我也不难为你,不如我们先进行一桩生意,我相信,只要你们荷兰的高层看了你带回去的东西以后,会认真考虑我的条件的。”
德包尔大喜道:“那真是太感谢总理大人了,只是不知大人要跟我谈什么生意?是什么东西能说服我们国家的高层?”
李景笑了笑:“武器。”
“什么?把武器给他们?”不光德包尔震惊,在座的大明官员也不由惊呼起来。
李景摆摆手,止住众人喧哗,也不理会孙猛等人惊诧的表情,对德包尔笑着说道:“德包尔先生想必见识过大明军队列装的武器,不知德包尔先生认为我们的武器威力如何?”
德包尔沉吟了一下说道:“贵国的武器犀利异常,我们的武器完全不是贵国的对手。”
李景笑了笑:“德包尔先生倒是实诚,不知我把这我们列装的武器卖给你们,你们可愿意购买么?”
德包尔忙道:“愿意,当然愿意,如果我国能够列装那样的武器,那么即使陆战,我们也不惧任何敌人,只是不知总理大人愿意卖给我们多少那样的武器,还有价格是多少?”
李景笑了笑,伸出一根手指:“我
可以先卖给你们一百支枪,三千发子弹。你先带回国给你们的国王还有那些要臣们看看,让他们见识一下这些武器的威力。
至于价格嘛,一支枪五十两银子,子弹一两银子十发。不过我跟你们是第一次做生意,这次的三千发子弹就白送给你们。”
“这么贵?”德包尔惊呼道。
李景摇头笑道:“很贵么?我记得你们卖给大明的红夷大炮动辄三四千两银子一门,我们一支步枪才五十两银子,相比来说,已经十分便宜了。”
“这能一样么?大炮的成本是步枪能比的么?而且火炮的废品率太高,造十门能出两门成品就已经是极高的成功率了,而报废的火炮成本也要算在成品火炮的身上,实际上一门成品火炮的成本就有一千多两银子,再加上长途运输,我们还要挣钱吧,一门火炮三千两银子其实并不贵。”德包尔忙道。
“德包尔先生对火炮制造很在行啊?”李景奇道。
德包尔摇摇头:“我对火炮的制作技术并不了解,但是我作为东印度公司驻派的台湾总督,要负责很多生意方面的事务,尤其军火生意,因此必须了解军火的生产成本,不然的话,那不成漫天要价了么?”
听出德包尔影射自己漫天要价,李景不由笑了笑。
轻轻摇了摇头,李景笑道:“你们的火炮铸造技术很先进,但是你们生产的大口径,大威力的火炮,靠现有的技术是不够的,因此废品率才高。”
“哦,难道说大明现在生产的火炮比我们的火炮更先进么?”德包尔惊道。
李景笑道:“先不先进,德包尔先生应该见识过吧?”
“这个,贵军攻打热兰遮城时,使用的难道是火炮么?有那么小的火炮么?一个人就可以扛着跑?”德包尔惊道。
李景笑道:“没办法,我们的技术也不是很先进,为了降低成本,保证成品率,只能生产这种小炮,重炮当然也有,但是我们生产的重炮也远远没有你们生产的火炮那么大,只有一千多斤不到两千斤。”
李景说的确实是实话,因为明军的武器使用的材料不是铁而是钢。
而当时大明的钢的产量极低,李景在红山岭折腾了四五年,也不过只成产了两百多门
小炮和一万来支步枪,最大的原因就是炼钢困难。
直到李景占据了平阳府,才扩大了生产的规模,但是用了五年的时间,也不过生产了一千多门小炮,四百门千斤以上的大炮。直到李景进京掌握权力以后,可以调动更多的资源,大炮的产量才得以增加,但是加上以前平阳府生产的也不过一千多门。
李景不是不想生产口径更大的火炮,但是限于钢的产量,也只能安于现状。
以大明的资源用钢造炮尚且如此困难,何况荷兰这样的弹丸小国?实际上,这时的西方国家生产的火炮都是用铁,不过西方国家生产的火炮质量要比原先大明的质量好。
但是再好的铁生产的武器也不如钢好,尤其李景利用水力冲压机制出机床以后,以水力带动这些设备生产武器既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又提高了武器的质量。
这个时候,大明生产的武器已经领先西方不知凡几,而最关键的是明军的武器使用的弹药远远领先于西方。
作为一名来自后世的特种兵,李景不但能熟练使用各种武器,同时还会制作炸药,他可以用最原始的办法生产硝化甘油(可参阅凡尔纳的小说《神秘岛》中所写的硝化甘油的制作流程),然后利用炭灰将液态的硝化甘油变成安全的固体炸药(硅藻土的效果更好,但是河南和山西没有硅藻土)。
当黄色火药开始代替黑色火药以后,武器的威力自然更强。而火药是军工厂或者说是大明最高的核心机密,凡是跟李景学过制作火药的工匠,都被严密的保护起来。
至于火炮和炮弹其实算不上什么机密,因为利用子母铳的原理发射的弹丸实际上就是炮弹。从保密的级别来说,火炮的保密级别还不如步枪和子弹的级别高。
因此,李景对德包尔并未隐瞒大明火炮的性能和威力。
虽然没有隐瞒,但是在大明没有研制出性能更好,射程更远的火炮以前,李景是不会向荷兰和别国出售火炮和炮弹的。
因为一旦让荷兰的舰队列装这样的火炮,那在海上,任何国家都不是荷兰的对手,包括大明和郑芝龙的舰队在内。
只有等大明研制出威力更加强大的火炮,可以完全压制住现有的火炮以后,李景才会出售现有的火炮。
最先进的技术和最犀利的武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这样才能威慑宵小,这么浅显的道理李景当然清楚。
李景告诉德包尔这些资料,其实是诱惑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