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朝有李景这样的人,咱们大清事先竟不知道,等咱们知道之时,李景大势己成,别说咱们奈何不了他,便是南朝的皇帝也拿他没办法。因此等李景发难之时,南朝皇帝也只能俯首听命。”
“难道咱们大清就无人能够跟他抗衡么。”多铎问道。
多尔衮摇了摇头:“若从政治手腕或者智谋来看,皇兄不会输于李景,甚至还有过之,从军事能力来看,李景指挥作战似乎没看到他使用过什么谋略,完全是以稳取胜。
但是这个稳是最可怕的,因为他的稳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之上,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没有用,也就是说只要他自己不犯错,我们跟他耍阴谋完全没有用处。
另外你再看看他使用的将领,大抵上都非常沉稳,曹文诏倒是喜欢使用阴谋诡计,但那也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消灭我们的部队,要他轻敌冒进,那是想也别想。
因此,我们跟李景的差距不是政治手腕比不过他,也不是智谋比不过他,更不是指挥能力比不过他,而是他的军事实力太强。偏偏这个差距我们完全弥补不了,我至今也想不明白李景的部队使用的武器是怎么造出来的。”
“我听说徐光启和孙元化这些精于铸造枪炮的人都在李景的手下做事,这些武器会不会是他们鼓捣出来的。”多铎疑惑道。
多尔衮摇摇头:“不是,在徐光启和孙元化未投李景之前,他的部队己经开始使用这些武器了。皇兄和我都曾派人到平阳府打探过,李景刚到平阳府时,手中只有几千人马,他趁流寇在山西作乱时,赶跑流寇占据了平阳府,此后军事实力才壮大起来。
而且在平阳府有专门制造武器的军工厂,不过军工厂防卫森严,不是厂里的人根本进不去,我们的探子试探了多次,有两次还险些被人射杀。
另外,探子还打探到李景刚到平阳府的时候,使用的武器都是从别处运来的,也就是说李景在别处还有军工厂,但是这个军工厂在哪里却没打探出来,只听说在河南某处山里,而且李景和他最早的那些部下曾在山里住了许多年。”
多铎和阿济格闻听沉默良久,两人都知道皇太极和多尔衮派细作到平阳府绝不是为了打探李景的底细,而是为了探知李景的部队使用的武器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多铎没有跟李景的部队打过仗,还没领教过济世军的厉害,而阿济格却在李景手里吃过两次大亏,深知那样的武器绝非人力可挡,要打败明军,必须拥有威力与之相当的武器。
皇太极和多尔衮正是在听了阿济格和败退回来的士兵讲述之后,才想到要派人到平阳府去刺探济世军武器的秘密。
可惜,李景早就下过严令,不得将武器的制作方法外传,对军工厂更是进行了封闭性管理,外人根本无法进入。
因此,皇太极和多尔衮费时经年,终究没能探到济世军武器的制作技艺。
想了想,阿济格问道:“十四弟,那我们现在怎么办?难道一直呆在朝鲜,眼看着咱们大清灭亡。”
多尔衮苦笑道:“我倒是想就这么在朝鲜呆着,可李景也得同意才行。我跟你们说实话吧,朝鲜咱们待不了多久的。”
“那怎么办?既然呆不了多久,那我们得早作打算啊!”多铎急道。
多尔衮笑了笑:“你们以为我从朝鲜强征了那么多的粮食物资是为什么?就是为日后做打算。
皇兄现在可能在猜忌我为什么不回师救援,猜忌我来朝鲜这么久为什么一点物资没送回去。
其实我不是不想回师救援,也不是不想给他运送物资,可是咱们回去又能如何?能挡得住明军么?现在咱们己经不能再去想如何击退明军,而是要想好退路。
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皇兄现在也在想退路了。那么我们的退路会是哪里呢?依我看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长白山。只有在长白山那种地方,我们才能利用地形挡住明军。
可是长白上能挡得住明军,对我们来说同样也是绝地,因为长白山不可能养活我们这么多人。我如果不把粮食等物资准备好,恐怕我们都过不去今年的冬天。”
阿济格和多铎对视一眼,同时点了点头。
阿济格和多尔衮还有多铎三人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其中阿济格年纪最长,但是阿济格和多铎一向唯多尔衮之命是从,盖因多尔衮虑事周全,阿济格和多铎自知远远不及。
此时听了多尔衰所言,两兄弟才知多尔衰深谋远虑竟然至此。
顿了顿,多尔衮接道:“你们是不是觉得既然我不打算待在朝鲜,那为何还如此看重李棕?”
不待两人回答,多尔衮笑了笑接道:“在明军没有攻破盛京,皇兄没有退兵以前,朝鲜就是咱们的,甚至在明军没有完全平定辽东以前,朝鲜也还是咱们的,虽然朝鲜土地贫痔,可毕竟产粮产棉花,这些都是咱们大清所需要的,因此在明军没平定辽东以前,我是不会放弃朝鲜的,现在咱们必须控制住李棕,同时保护好他。”
说完,多尔衮抬眼看向窗外,沉默了一会儿方道:“我的打算是好的,就是不知李景以后会如何布局。十二哥,为防万一,此次我们征缴的粮食物资要马上转运。你率兵把物资运往合关(长白山与朝鲜交界处),在合关找处隐秘地地方将物资囤积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十四弟放心,我知道怎么做。”阿济格道。
多尔衮看了看阿济格道:“囤积物资的地点必须隐秘,十二哥你杀伐太狠,若是用朝鲜人护送物资,这些民夫事后必定被你屠戮殆尽,现在乃非常时期,我们不可对朝鲜人太狠,因此运送物资时不要用朝鲜人。”
2楼2014…05…08 17:02 |
第432章 留得青山在
尤其你用人不疑,让曹文诏全权负责东征事宜,这一点更比我强得多。
当年我若是能像你这样信任孙承宗孙先生,不去听朝中那些人的谗言,辽东战场也不至于落到如今这个地步。”
李景轻轻拍了拍朱由检的手道:“皇上不要自责了,一切都过去了,辽东很快就会重归大明。”
朱由检闻言默默点了点头。
李景笑了笑,转身将信封好,然后命小九派人快马送至辽东前线。
辽东,明军东征军主帅营帐。
曹文诏端坐在帐中默默看着李景送来的密信。
“曹叔叔,大帅信里有什么指示么?”一旁李定国等曹文诏看完书信后问道。
曹文诏看着李定国笑了笑。
李定国比以前更精明了,可能是上次因为出征事宜跟曹文诏说话有些不当,李定国现在没人的时候总是称呼曹文诏为叔叔,只在有人的时候才称督帅。
换做别人,曹文诏自然不在乎对自己的称呼,但是李定国不同,李定国是李景重点培养的对象,以后很可能会是明军的统帅。
李定国叫自己叔叔透着亲近,叫督帅则显得生分,其中蕴藏的含义大不相同。
将信递给李定国,曹文诏笑道:“定国,你也看一看,然后帮叔叔分析分析。”
李定国笑笑:“叔叔又取笑侄儿,侄儿哪敢在您面前班门弄斧。”
曹文诏摆摆手笑道:“你就不用谦逊了,你要没这个能力,为叔也不会叫你帮着参详。”
李定国轻笑一声,接过书信仔细地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李定国琢磨了一会儿,然后找出地图认真查看起来。
看了李定国的举动,曹文诏微笑着点了点头。
李定国看完地图,冲曹文诏抱了抱拳道:“曹叔叔,以小侄儿看来,大帅的判断是正确的,多尔衮部转运物资,必是为日后进入长白山做准备。”
曹文诏轻轻点了点头,随即笑道:“定国,你父帅在军事方面的判断何时出过错误?反正我认识你父帅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他在军事判断方面出过错误。
我让你帮我分析,不是让你分析你父帅的判断对错,而是让你帮我参详咱们接下来应该如何完成你父帅的战役部署。”
顿了顿,曹文诏忽然叹了口气道:“大帅既己看出清军的目的,按说自己便可进行战役部署,可是他信中只字不提接下来让咱们如何作战,而是让我全权做主。
这份信任,这份尊重,古来统帅有几人能做到?曹某人心中实是感佩莫名。因此这一仗咱们一定要打得漂漂亮亮的,如此才能不辜负大帅的信任。
定国,为叔身负重任,不敢有一丝轻忽,你行事果决,为叔这才征求你的意见,并非因为你是大帅的义子才抬举你。”
李定国闻言默默点了点头,随即沉吟道:“曹叔叔,要不把柱子叔叔叫来大家一起商议商议?柱子叔叔做事沉稳,有他帮着参详,咱们用起兵来把握就更大一些。”
曹文诏摇摇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