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景闻言奇道:“吏部下属这么多官员,竟然没有合适的人选么?”
周衡臣苦笑道:“咱们培养的人只在平阳府做过地方小吏,根本没有主政一方的经验,出任布政使这样的封疆大吏,怕这些人力有未逮。
至于朝廷以前任命的官员倒是有很多有主政一方的经验,可是我怕这些人根本领会不了大帅的意图,就像江西和南直隶地区,那些官员阳奉阴违,要不是有陈将军和刘将军坐镇,我估计这两地至今也不会推行大帅的政令。”
李景微微点了点头:“你说的确是实情,不过我不相信大明这么多官员,都看不到新政的好处。
衡臣啊,我知道你对很多人的使用上有些顾虑,依看我,你用不着那么小心。
要知道官员也是人,是人就有缺点,就会犯错。难道说你我没有缺点,就没有犯过错, 因此咱们用人时不能紧盯着人家的缺点不放,要包容人家的缺点,对他们犯得错误,只要他们能意识到,能改过来就行。
我记得当年我到河南xe灾的时候,当时河南的巡抚是吴蛀吴大人,我觉得这个人就很不错,虽说有点儿贪财,但是做事还是尽心尽责的。
何况咱们大明的官员有几个不贪?咱们不能只揪人家的过错,还得深究一下他们为什么会贪污。
原因我以前也说过了,因为官员的傣禄太低,养活不了家口。
咱们不能指望所有的官员都跟海瑞一样,所以我给官员们提高傣禄,而且越是地方基层的官员,傣禄就越高。为什么?就是让他们的钱够花,不要再去贪污了。
如果官员们领会到这一点,以后不再贪污,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启用这些人?
当然了,有些人的欲壑是填不满的,可咱们不还有严峻的刑罚在那儿么?
我觉得高薪加严惩,会让官员们意识到,他们贪污受贿那点钱跟他们接受的惩罚是不相称的,慢慢地官员就不敢贪污了。
所以啊,有些人该用还得用,不要那么多顾忌。”
周衡臣闻言默默地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儿,周衡臣忽然笑道:“大帅对吴大人这么看重,我看不如启用吴大人出任湖广布政使吧?
李景微微沉吟了一下:“也行,吴蛀现在何处任职,让他进京一趟,我有些事情跟他交代一下。”
周衡臣闻听苦笑一下道:“吴大人在家养病呢。”
“病了?什么时候的事情?”李景奇道。
“咳咳,吴蛀是今年年初的时候托病辞职。”朱由检接道。
“托病辞职?”李景疑惑地重复了一句。
看到朱由检的表情有些尴尬,李景想起当初朱由检疑忌吴蛀跟自己来往过密,把吴蛀调往京城。想来吴蛀进京后,这两年定是被温体仁打压得厉害,心中忧郁,这才托病辞职。
李景自不会跟朱由检重提这些旧事,想了想,李景笑道:“吴大人休养快有一年了,想来身体应该调理的差不多了,让他出来做事吧。”
“那我即可发文,让吴蛀进京。”周衡臣道。
李景点点头:“衡臣啊,吴蛀这样的人,想来大明还有不少,多去了解了解,该启用的就启用,别辜废了人才。”
“是!大帅。”周衡臣应道。
李景起身在屋里踱了几步,然后接着说道:“来年咱们在军事方面只有两个目标,第一个是解决东虏,有文诏和柱子坐镇指挥,只要后勤补给能跟上,我估计几个月就可以结束这场战役。所以后勤这一块一定要保证不出任何问题,要是因为后勤的原因影响战役进程,你们别怪我不讲情面。”
见李景一脸严肃,沈正和张鳌忙道:“大帅放心,后勤补给绝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李景摆摆手接道:“第二个目标是流寇,对付流寇要抚剿并用,主要是抚。因此山西,陕西,河南,四川等有流寇作乱的地方,地方官府必须要密切配合部队,做好安抚工作。
不能流寇投降了,因为没有安顿好,最后起而复反,要是出现这种情形,我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周衡臣急忙点头称是。
李景接道:“其实,军事方面我并不担心,不管是流寇还是东虏,在咱们的枪炮面前都是不堪一击,举手之间便可消灭,我担心的是内政方面的事情。
天灾,口自们现在面对最大的难题就是天灾。如果西北和中原各省来年还像往年那样干旱无雨,那老百姓的日子又要难过了。
因此来年春耕前务必要保证西北各省在建的水利设施建成,口自们保不了全部,至少也得保证有河流的地方的土地有收成,这件事一定要当成最紧要的事情来抓。
另外,大明之所以出现如今这种情形,天灾只是一方面的原因,还有一方面则是人祸。
让都察院,监察部,刑部,大理寺,所有执法部门的人都给我下去,凡是不认真处理民生问题的官员全部给我拿下,拿一个就判罚一个。
最后一点,就是税收问题,如果真的出现灾情,国库没钱的话,如何购粮n灾?因此,你们要继续督促各地催税,如不能按期完成赋税征收的,就地免职。回头我让骆养性抽调人手配合你们的工作。”
沈正等人闻言默默点了点头,随即张鳌提笔把李景刚才说的话记下来。
实际上李景刚才交代的来年的事宜涉及到很多部门,并非沈正,周衡臣和张鳌这三人主管的部门可以独自承担。但是很显然,这些事情都需要吏部和户部来牵头,也就是说这些事情要由三人来主导。
如此重要的安排,张鳌自然要记录下来。
待张鳌写完,李景接过看了一遍,转手交给沈正:“具体的事宜你们跟杨柳风和方程他们几个商议一下,然后拟一个章程出来,我给你们两个月的时间,把细则拟出来。”
听李景说给两个月的时间安排,沈正,周衡臣和张鳌三人对视一眼,同时点点头:“没问题。”
收起2楼2014…03…29 20:35 |
第392章 押解税银
见李景再没有要交代的话,沈正等人便要告辞,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走了进来:“启禀大帅,刘二愣将军派人送信。”
李景闻听心中一喜,急忙招呼沈正等人:“先不忙走,二愣来信了,这小子去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派人给我送信,我估计是好事儿,大家一起瞧瞧。”
说罢,李景让人传唤信使。
信使进屋,给李景和朱由检等人见过礼,然后从怀中取出信,小五上前接过,仔细地看了看,然后递给李景。
李景接过信,笑了笑道:“你家将军挺好的吧?”
“蒙大帅挂念,将军一切安好。”那信使忙道:“另外,将军让小的给大帅代好。”
李景点点头,将信封打开,刚看几行字,李景的脸上便露出笑容。
过了一会儿,李景将信看完,转手递给朱由检道:“皇上,你也瞧瞧。”
朱由检一愣,疑惑地接过信,刚看一眼,眉头不由皱了起来,又看一会儿,朱由检终于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笑了好一会儿,朱由检终于止住笑声,将信递还给李景道:“真是笑死联了,这位刘将军这信写得,语句不通顺联就不说了,这笔字写的,李兄,刘将军他是不是不会写字啊?”
李景接过信笑了笑道:“二愣确实是不大识字,当年我怎么让他识字他都不学,这小子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他还会做封疆大吏,我估计他写信的时候不定怎么后悔当初不听我的话了。”
说完,李景将信递给沈正道:“岳父,你也看看。”
沈正接过,看了一会儿,脸上也露出微笑。
待周衡臣和张鳌也看过信,李景接过信重新看了一遍,叹了口气道:“二愣,不容易啊,不到三个月时间就把江西的官场理顺清楚了,而且还征收上来一百三十多万两银子和一百多万石粮食。更难得的是二愣明明有书办,却还是亲自给我写信,二愣,我真没看错他。”
说着李景走到书案前,提起笔来,略一沉吟,随即给刘二愣回了封信。
将信封好,李景起身对那信使说道:“回去跟你家将军说,我很欣慰,兄弟们都很好,也替兄弟们给他问好,让他保重身体。”
说着,李景将信递给那信使。
那信使接过信仔细收在怀中,然后抱了抱拳道:“多谢大帅,小的回去以后一定一字不落把大帅的话带给将军。”
李景点点头,想了想,转头对朱由检道:“皇上,能借我一坛御酒么?二愣最喜欢喝酒了,可是宫里的御酒他从来没有喝过,我打算让这信使给他带一坛回去,就当过年我请他喝酒了。”
“一坛酒你还用得着这么客气?承恩,让人搬四坛酒来,你家国公爷只赏一坛,太过小气,咱可不能像他这么小家子气。”朱由检闻听笑道。
李景笑着对那信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