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大丈夫-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景等人闻听顿时哑然,这还是第一次听人拿银子嫌累的。

不过李景等人也知道马五说的确是实情。

明制一斤为十六两,一斤的重量相当于现代的一斤二两略低(一斤大约为595克)。一千两银子的重量大概是七十五斤左右。

在一个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出门背的钱就有七八十斤重,可以想见会有多累。

猛然间,李景心头一动。

李景在开封和郑州时曾见过几家钱铺,当时李景还问过沈正,知道钱铺的主要业务是银子和铜钱相互兑换和向外借贷。

不过沈正当时并未说钱铺有两地或者多地联号汇兑,凭票异地取款的业务。

如果开办一家多地联号的钱铺,是不是就可以解决商人们在各地经商时,需要携带大量银两的难题。

要知道,一千两的银子可以用人背,但是再多的话,那就不是人背的问题,还需要安排人保护,那可是笔不小的费用。

李景相信,要是钱铺有这样的业务,肯定能让商人们动心,让他们把钱存进钱铺。

当然,前提是钱铺的信誉必须卓著。

但是只要打响招牌,那以后就是财源滚滚。

这天下还有比银行更来钱的买卖么?李景可是知道后世的银行是多么的能挣钱。

跟银行相比,沈正以前做的那些生意全是小儿科。

李景斟酌着把这个想法提出来,袁可立沈正等人听了眼前均是一亮。

袁可立捋了捋长须笑道:“呵呵,没想到济民还有做生意的头脑,这个主意不错。”

沈正也笑道:“钱铺的生意确实挣钱,我以前也有开钱铺的想法,不过由于钱铺涉及到借贷的业务,我当时怕有人借了不还,也就没敢经营。不过济民开钱铺,想来是没人敢借钱不还的吧!”

马五笑道:“嘿嘿,那是,我大哥开钱铺,想借了不还,那是不想活了!咱们山上山下几千弟兄,还不把他骨头给拆了!”

李景笑着看向马五说道:“五哥,你这是笑话我是土匪呢吧,别忘了你自己也是!”

“哈哈哈!”众人尽皆大笑起来。

当下众人开始商议开办钱铺事宜。

李景开钱铺,前期需要的银两不是问题,现在山上光现银就有六十万两,而且钱铺前期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多钱。

以沈正估计,钱铺刚成立时每家铺面有几千到一万两银子就足够了,这些银子的用途主要是用来兑换和放贷。

只有名声打响以后,才会有商家把钱存进钱铺,到那时再调动银子不迟。

而且,李景还有车马行进行来回运转,运输银两根本不成问题。

考虑到沈莹的车马行在正在筹备当中,沈正和沈莹父女决定,两个项目同时上马。

涉及到具体的细节,李景等人就不行了,主要是沈正和女儿沈莹在筹划。

而这对父女的动作极快,仅用了几天的时间,就把具体的方案做出来。

有了方案,红山岭上下迅速的动了起来。

首先,是高奇在山上安排了为期三天的辅兵晋级正兵考核,成绩很理想,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人转为正兵。

当高奇宣布这些人成为正兵之后,整个红山岭欢声雷动。

随即李景从新晋的正兵当中选出三百人,并把当初招兵时表现出色的唐栓子任命为头领,让他负责这些人的管理事宜。。

与此同时,孙猛和刘洪也各自从下属中挑选出三百人,其中孙猛任命的头领是早就加入山寨的郑州老兵王锐,刘洪任命的管理人员是刘名。

接着孙猛又亲自往郑州的千户所跑了一趟,跟负责郑州所的千户打了个招呼,给他送了些钱,让他安排一百名士兵到钱庄和车马行兼职第二职业(保安)。

对这样的好事郑州的千户岂能拒绝?要知道下面的人听不听话,主要是看上面的人给不给钱,那千户为军饷愁的头都快白了,听说给一百个兼职的名额,各种待遇优厚,自然知道这是给他收买人心的机会。

尤其当他得知还可以安置一批人到车马行干些杂活时,当即满口答应下来。

当然,那千户也明白,自己和下属拿了人家的好处是要给人干活儿的,在郑州地面,保护这些店铺的安全就是他们这些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然人家凭什么给他好处。

本来那千户还想帮孙猛打通一下关系,不过在郑州,沈家的根基还是不错的,由王掌柜出面,官府那边相应的手续根本不用他操心。

数日后,景记车马行,景记钱庄便在郑州挂牌成立了。

不过这仅仅是开始而已,接着还要在别的府县开设分号,尤其是开封和洛阳这两座城市更是重中之重,整个河南有一半的财富聚集在这两座城市之中。

这一次帮忙的是周王。

实际上帮忙的是敏德郡主朱徽媃。

朱徽媃是在沈莹成亲的第二天离开了红山岭,听了一夜的动静,朱徽媃实在是不好意思跟沈莹见面,次日恰好沈莹和李景去给袁可立敬茶,在袁可立那里待了一上午,朱徽媃也没通知二人,直接带着丫鬟和护卫就下了山。

第一百三十七章 孙猛升职

回到王府之后朱徽媃第一件事就是给沈莹写信报平安,但是在看到沈莹的回信后,朱徽媃马上后悔自己从红山岭回来了。

因为沈莹在信中告诉她,红山岭现在所有的产业都由她自己打理,而且沈莹准备在河南全省开设车马行。

看到这个消息,朱徽媃实在是羡慕异常。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女人一般都是主内,也就是说涉及到内宅的事情才由女人来管,比如说田庄方面的收益可以由女人来管,但外场的生意是决不会交给女人来管的,最多跟主母报下帐就行了。

但是沈莹现在不光是管的问题,而且是全权打理,也就是说下面的人要做什么必须经过沈莹的同意才行,至于沈莹想做什么生意就可以做什么生意,这就更难了。

对于朱徽媃这样自主性极强的女人来说,真是做梦都想做这样的事情。

但是没等朱徽媃消化完这个消息,沈莹又给她带来一个更加震撼的消息。

沈莹又准备开钱庄了,并且想让朱徽媃帮忙,通知开封的官府方面照应一下。

朱徽媃几乎是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当天就找到周王把这件事情说了一遍。

大明王朝有个规定,那就是皇亲宗室不准经商(不得预四民之业),但是找地方官帮朋友办个营业执照还是没问题的。实际上,地方藩王都有很多产业,只不过是打着别人的旗号。

在朱徽媃的帮助下,沈莹的车马行和钱庄的营业执照很快拿了下来。

其实沈莹给朱徽媃写信并不是让朱徽媃帮着办什么营业执照,只是想让周王府的人出面关照一下,让开封的地方官少敲诈一点就行,不想朱徽媃竟然是一手包办。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朱徽媃是很讲义气的,当然胆子也是很大的(宗室与仕宦永绝),这件事要是被人捅出去是要出大事的。

好在周王在开封的口碑极好,又是帮郡主的朋友办事,官府方面并未在意。

但是朱徽媃下面干的事胆子更大,这丫头居然再次离家,还是带着上次那些人马,再次来到红山岭。

而且这次看她的架势竟然有常住的打算,居然带了若干生活起居之物,甚至还拉了整整一车的书。

朱徽媃上山完全打乱了沈莹的经营部署,沈莹原打算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经营车马行和钱庄,但是朱徽媃到了没多久,这两样业务就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景记车马行和景记钱庄以郑州和开封为中心,迅速地向外扩张延伸,仅仅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覆盖了河南全省八九个府城和若干个州县。

应该说朱徽媃和沈莹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和做事风格,沈莹心思细腻,做事稳重,而朱徽媃心思敏锐,做事果断。

这两个风格完全不同的人做朋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凑到一起做事,而且能够配合到一起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

车马行和钱庄既属于新生事物,也不算是新生事物。

说他们不是新生事物,是因为这两个行业早已有之,在河南各个府城都有车马行和钱铺,说他们是新生事物是因为景记车马行和景记钱庄承揽的业务跟别家有很多不同之处,有些业务很多人一时根本无法接受。

以车马行为例,景记车马行承接各种送货业务,但在运营的初期,很多人并不相信他的信誉,送货的时候,大多会派人跟随。

如果只送一家货物的话还好说,慢慢走就是了,可要是需要送货的商家多了就不行了,有的要快走,有的要慢赶,这就会出现分歧。

走得快还好说,走得慢是会影响车马行的效率的,这种情况下,只得分头行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