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英雄-第9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明初军制,一个百人队通常只有十人操作火器,不过在新的青年义勇军,每个百人队左右则配备了三门这种炮车,另外加强一个新增的野战炮兵分队约二十人左右,依靠少量动员起来并经过一定训练的轻型马使用最低规格的三斤弹野战炮,用于威胁野战中的大多数可能的目标。

近战兵器也比强调火力的新军远征部队逊色不少,没有那工艺要求不低的套管钢矛,仅仅只有寻常的包铁短矛做为辅武器,近战用途的重手榴弹倒是带了一些,不过也不算多,平均到每人身上不过两枚左右。

这种火力与后勤配置同西征部队相比可谓是寒酸无比,不比起事初期强多少。但是按照作战任务想定:当极西之地的强敌被大部解决,辽阔的西域不存在太强有力的规格之敌后,后续的少年义勇军还是能够以规模不小的数量优势及一定的软战斗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完成所期望的任务的。

因为缺乏辎重之外足够的马力,西北地区在承担了西征部队路过所需要的后勤负担后,已经没有太充裕的存粮,少年义勇军也只能在大军出发三个月后的春季以常行军的速度起程,踏上有可能改变人生的远征之路。

第1301章 少年义勇(三)

一般来说行军速度怎么也不太可能慢于一路征战的速度。再为轻松的征战也至少要侦察敌情和追歼残敌,还要有一定的时间来恢复伤员和训练补充入部队的新兵。长距离角度看,行军如果能达到每日六七十里左右的速度,那么征战能平均每日战略上前进二十里就不错了。如成吉思汗时代的西征那样一次远征最理想的情况也要几年才能打到最西之地,而一次往返通常则需要七八年到十年的时间。

可是依靠在旧时根本不可能有军队能具备的战斗效率和战斗力,乃至整个军队训练有素却又不失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西征部队则创造了一个奇迹,征战推进的长距离速度几乎不比常行军的速度慢多少。

当新朝少年义勇军的最前锋在入冬时节抵达南俄草原的时候,张海所率领的西征部队主力已经完成了对西班牙新军主力部队的最后一战,后续部队同西征部队则来开了三个月常行军大概五千里左右的距离。

伊朗萨法维王朝境内的残敌被留守的几万新军主力部队在连续多月的扫荡和打压下在入冬之前的时候就已经渐渐势威,而卫拉特诸部也承担了从伊朗北部到以哈萨克汗国为首的中亚诸邦的清扫任务。

不过从土耳其境内到整个欧洲,远征部队并没有能够建立任何牢固的统治基础,在地中海及其沿海的不少地方,当旧中央或旧军队被瓦解之后,或是陷入了风起云涌的混战,或是大量的军队展开了新的训练并积蓄力量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少年先锋部队的先头力量在抵达黑海附近的土耳其境内一带的时候就开始遭到当地新兴武装的基层抵抗。

其实:如果新朝的政策仅仅是征税而已,这些豪强武装不是没有可能像宋蒙战争之时的前金境内势力那样被利用甚至暂时安抚下来的可能,不少崛起势力的主要目的也是“杀人放火求招安”,可是新朝从来不是一个讲究妥协的王朝。大军所声称中征讨的地方,就一定要下定决心即便变成千里无人烟的白地也要建立起新朝的巩固统治,这就不可避免的同地方上的敌军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第一梯队的少年先锋部队总兵力也多达二十万人左右的规模,代价是这些主力大军并没有配备多少马匹,而是以三百多个轻型合成营为主,主要战略目标就是完成对奥斯曼帝国势力与俄国等东欧势力范围内的基层统治。

为了尽可能的节约时间,队伍也进入土耳其境内之后很明智的集中起来并分两路,一路展开对奥斯曼各预定地区的占领,而另一路由黑海北上乌克兰,并继续分兵展开对乌克兰与俄国境内基层的清理。

最初的时候,新朝少年义勇军的将领们以为这一路上的敌军大股力量都被消灭了,队伍在前行过程中并不需要太为集中,清理各个地方才是最重要的,不论在土耳其境内还是波兰或乌克兰境内都无不上演着新朝少年义勇军初入异域的时候,同当地新兴势力的激烈冲突。

俄国方向上的五万新朝少年义勇军按照计划登陆的地方也是黑海沿岸东北处的罗斯托夫。罗斯托夫在黑海沿岸曾经是个非常繁华的地方,可是在波兰军队的东扩战争中遭到洗劫;又在东欧这些年来的战争中受到不小的影响,在新朝十年大概西历1633年的时候已经开始衰败下去,历史上这个地方再次兴盛起来要到俄国辉煌和工商业大发展的年代了。

不过即便如此,罗斯托夫也算是个比中原寻常县城稍微大一点儿的城市。

新朝义勇军留在这里的远征部队仅仅只有三个营群不到两千人左右的兵力,似乎就像荷兰等不少地方的殖民据点一样。这些少年义勇们因为读过新军主力部队的不少战史,竟然托大的没有住扎在城内,而是选择在城外一个并不是制高点和有利地形的地方建立方圆半里左右的据点。据点仅仅只有低埃的胸墙,形同野外驻扎的野营工事一般。

这么薄弱的防御却又囤积了不少钱粮物资,暴露出了新成立的军队虽然相比传统军队有着种种优势,可还是一支稚嫩的新生力量的事实。

经过哥萨克人的几次袭扰与试探在了解到罗斯托夫一带的新军主力似乎并不算强大,火力和战力同之前的新军远征部队是天壤之别后,俄军把罗斯托夫附近的那看似既外行又幼稚的“据点”做为了主要的进攻方向。

同其他一些地方所不同的是,新军远征部队只是在基辅附近击溃了干预的俄军主力,并没有对俄国展开像对波兰那样的清剿,因此即便已经临近冬季,还算在地方上拥有完整政治体系并且拥有大量正规军队的俄国人还是轻易的集结起了三万多人的兵力展开了对罗斯托夫的进攻,其中甚至包括不少颇有战斗力的俄军。

在之前同深入俄国腹地的新朝少年义勇们有了不少次的交手之后,俄军队伍中最一开始那种严重的悲观失望和对东方强敌的恐惧心理也削弱了不少。

没有谁有信心对付那些用线膛武器全副武装起来,几乎每个人都相当于最精锐职业武士战力的新朝主力部队,但是这些新军的战斗力虽然也很强,却不是那种根本无法对抗的强悍。而且这些人在军事建制和军官指挥等多方面都似乎还很不完善。以包括不少精锐的三万主力部队吃掉不到两千人的守敌,大多数俄军将领都是有信心的。因为那些新来的敌军所谓的“据点”根本就没有像样儿的工事,甚至连陷马坑与一些基本的障碍物都没有挖。而新来的新军似乎还认为一两里的目视警戒距离就足够了。连一些在据点周边的哨所和游骑也没有派遣,这些人的表现就更增加了俄军作战成功的信心。不在视这些人为几个月前那些令人恐怖的对手了。

第1302章 少年义勇(四)

近代条件下接受过以军事化为重要目的之一的少年们同心理早熟而且有更多的渠道来形成自我思考的现代青少年不同,甚至同那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传统时代少年也不一样,属于心理上最为晚熟的一群人。很多人从那些有关新军主力部队的书刊和课外材料上了解到很多东西,又对长期以来的训练颇有信心,因此并不觉得战斗是多么令人可怕的事情。这也是近代欧洲军队的年轻化义务兵曾经有突出表现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还没有被军队内的种种问题乃至战场上的真实恐惧所教育。

而新军义勇部队只有各营连的军事主官是曾经参加过战争的新军主力部队老兵,更基层的骨干也大多由同龄同届来负责管理,上下级之间的鸿沟要小的多。在拥有核心意识形态所带来的凝聚力的前提下,也无需像旧军队那样通过高压的办法来使士兵丧失自我意识。

“听说要杀十个人以上才能拥有最低水平云麾勋章的资格,上百人以上的折算斩首战绩才有一丝可能获得英勇勋章?”一个名战士见到远处的敌军似乎正在集结的时候不仅没有太大的紧张,反而有些兴奋的说道。

很多人都从不少材料中了解到:除了一些模拟新军队伍建立的强敌外,新朝大军同外军交战在很不利的情况下也往往是一比几十近百的损失比,如果是白天进行的防御作战,那战斗力的优势就会更大,因此丝毫没有把这远处整队并准备进攻的群敌放在眼里。

不过一名少年义勇军步兵营的营长还算有过一些见识,对少年战士们郑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