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英雄-第8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哈拉汗国来援的五千人马。如果加上城内的民兵中的一些退伍人员,像样的战斗力凑到了四万。就是以野战阵形迎敌也完全能在连绵十几里的城头形成象样的防线了。因此即便在松懈的时候也能将至少五千兵力留守城头,并有超过万余兵力布置在城外护城河内测的壕沟阵地上。

叶尔羌人没有想到的:城外的新军主力部队竟然在这样的大雨天从四面八方展开了战斗推进,一直逼近到距离城墙不到一里远的地方。并将火炮集中起来展开了猛烈的雨中开火。

在大雨的时候,火炮的弹道乃至弹药的填装和火炮的复位就算在雨棚里开火也都多少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不过在这一里都不到的距离上,先锋旅的炮手们面对城墙目标还是能有效的展开轰击的。

先锋旅的中重火炮多达七十二门,而成都步兵旅的中重火炮也多达四十八门。当一百二十门左右的中重火炮在完成了试射之后于差不多的时间里向城墙的一处展开轰击的时候,那巨大的震动和如雷一般的声势让城墙被攻击范围内一里左右的守敌都感觉到了胆寒。

叶尔羌王城的城墙虽然要比那吐鲁番的王城坚固不少,但是在不到半个时辰内两个旅的炮兵群所展开的三十轮轰击之下整个城墙墙角的两侧超过五丈的距离都被彻底的轰塌下来,并且被几千发炮弹几乎轰成了缓坡。

部署在城下至护城河之间的一些叶尔羌人不少人站了出来打算阻止先锋旅准备展开的冲击,却遭到了线膛抬炮兵们在近一里外的猛烈轰击。

第1116章 雨中攻城(二)

登城突击还是由先锋旅神射手与神箭手组成的精锐来完成。在城墙被轰出一个缓坡来的情况下,尽管大雨给对于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可登城的过程还是异常的顺利。

守军对于敌军可能于城角处展开的进攻多少还算是有些准备,不少投石机将巨石从百步以外的地方抛来。不过也就仅仅展开了一轮开火投来十几筐泥弹而已。

神箭队和线膛枪手们的精确还击压制瞬间就让敌军从城墙到城内的反扑变的几乎不可能了。

如果守军是当年久同新军打交道的队伍,或许还会学到一些经验技巧与新方法,可是对于连新军叛逃都没有获得几个的叶尔羌人来说,他们根本缺乏与新军主力部队这样的特殊对手交战的经验。

虽然因为大雨,先锋旅和成都步兵旅很难出动热气球辅助战斗,可对于攻上城头的先锋旅精锐,城内的守敌却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抛射火力压制。而组织白兵进行的突击反扑,很轻易的就被箭弹无虚发的官兵们挫败了。

在占据了突破口一定范围内的地段后,刘洪涛没有让先锋旅抢攻,而是把后续攻击的大部分任务都交给了成都独立旅,这也是事先经过商讨的。

寻常军队,如果在战斗任务面前退缩谦让,那就会让人瞧不起,似乎有消极避战的嫌疑。但是对于新军主力部队来说就没有这说法了。面对先锋旅的谦让,王光当然没有误会。

成都步兵旅自组建以来参加的实战很少,西进以来更是一场较大规模的战斗都没有参加过,这当然是有其问题的。

而这样节奏完全由己方掌控的攻城战斗,恰好是锻炼和检验队伍的很好战场。

新军部队进攻这样的旧式城防有无数战例可以参考,流程方面任何一个营长都不会感到陌生。

成都旅的炮兵如演练场中的那样在雨中被抬上了城头并部署到位,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火力清扫城头。

拥有充足兵力的叶尔羌人在没有付出巨大代价的情况下并没有放弃反扑的打算。在近战冲击不成之后,又从城下到百步以外展开了以火器和弓箭的远程压制性射击。这些射来的箭弹有的时候就是命中头部也不会造成官兵们减员性负伤,但多多少少会对炮火造成一定影响。登城的成都旅官兵们也就毫不犹豫的在城头之上利用每人携带的几十管早已填装好弹药的铳管同那些顽敌展开了对射。

在有限战线范围内的火力密度方面,成都步兵旅就是没有那么多线膛抬炮手和线膛枪手们也完全能够压制住城内的敌军了。

不过和大多数作战行动不同的是,此时的王光最关心的不是战斗的进程是否顺利,这几乎几应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而是成都旅每一个名官兵的表现。为此,他不惜亲自来到前线观战。并在有限的交战空间内不停的轮换队伍参战,并观察官兵们在有一定威胁的实战环境下的表现。

当先锋旅和成都步兵旅的火炮都被抬上了城头并做好了雨中开炮的充分准备的时候,这缺乏针对性防御布局的叶尔羌王城的战斗节奏也就完全被城头上的新军队伍所掌握了。

能够有效轰击三里之外集群目标的中重火炮使得连城内的敌军虽然还算拥有足够的兵力,却连集结都无法有效的集结。

因为在出征前队伍准备了充足的炮弹,而且在秋冬之季的时候还会有大量的援军抵达,因此刘洪涛没有吝啬炮弹的打算。

两个旅的所属炮兵在叶尔羌城城头之上又足足展开了五十多轮开火,以六千余发炮弹轰塌了不少地方的城墙,直接以炮火解决的城内之敌就多达五千之众。

在这样被动和绝望的环境下,叶尔羌城内的残敌终于有了投降的念头。但一开始的时候似乎还想同新军主力部队谈判拖延些什么。

但刘洪涛的要求很简单:只有叶尔羌残敌们按自己说的去做:集中在新军指定的位置上并站好队伍接受甄别,城头上的火力才能逐步停歇。

为了迫使残敌尽管的在天黑钱欺负。先锋旅的线膛抬炮队也终究参加了战斗,很快就加快了成都旅的战斗进程并占据了主要的城头。

临近最后的时候,并不打算放弃希望的叶尔羌人组织了一次雨中的绝死突围,却在一个营的先锋旅官兵们猛烈的火力面前被压了下去,死伤惨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万余名城内的残敌终究放弃了取胜的幻想,不得不按照刘洪涛的要求走出了所在的废墟或据点,在新军射书所要求的位置上分批集结队伍,并接受新军向城内突击部队的检验。

刘洪涛当然不认为这样就算战斗彻底结束了。成都步兵旅为主,先锋旅为辅还是对整个叶尔羌城展开了拉网式的搜剿。

这西域一带的城池的确与中原大有不同,基本上没有太过规律的布局。即便是王宫也很少考虑什么“礼制”,军事防御成为建筑的主要需求。

如果不是新军部队城头上猛烈而射程深远的炮火让这一且几乎形同虚设,在这样的地方同顽敌交锋恐怕还是会付出不小的伤亡代价。

在绝对的战斗力优势和有效的战斗节奏控制之下,对叶尔羌王城的进攻虽然遇到了大雨的困难,终究还是在天色彻底暗下来之前结束了。

叶尔羌城内的三万多老弱妇孺与还没有死亡或丧失抢救价值的两万余残敌也初步的完成了甄别并安置在特定的位置上看管起来。

当刘洪涛得到叶尔羌上层并没有像当年的阿都刺等人那样逃亡,甚至包括阿都刺等不少吐鲁番当地政权的人在叶尔羌城内被发现的时候,才稍的松了一口气。

这次先锋旅出兵的基本目的之一算是达到了。此时的叶尔羌政权在旧疆南部当然还有不少残余的据点,但这些残余的据点几乎不可能逃脱跟随其后的新朝源源不断后续部队的扫荡。接下来先锋旅和成都步兵旅并不需要去打到布哈拉汗国的心腹地带去,只要控制叶尔羌城以西旧丝绸之路上的一些山谷要道,作战任务就已经初步的完成了。

第1117章 闪电巡查

就在西征先锋部队和青年旅的官兵们第一次学习进行大规模的马队机动战,并且在行军与作战的锻炼之下马术越来越成熟的时候。张海的马术虽然远谈不上精湛,至少也是越来越入门了。

旧疆的新主力部队行军在险恶的高山沙漠之间,时刻面临着后勤给养上的不确定和危险局面的时候,张海也在率领着千余精骑在中原内地进行着大范围的“机动”。

自从新朝六年的不少教训之后,张海原本是不愿意再进行所谓的“微服私访”的,但是思来想去,如果要率领军队主力进行成吉思汗式的“空国而出”,那么自己就必须对国内的情况进行最后一次检验。这不是说不信任那些奏报体系。

数年来的治政经验证明,在新朝上下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信仰********基础的时候,再加上开国初期的人合因素,外加没有规模庞大的官僚体系,很多信息上因为利益因素而带来的失真问题并不是很大。

可是少则三年,多则可能五年的时间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