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英雄-第7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稳了上千年奴隶的汉地所能拥有的。”

巴图尔的话让不少人吃惊不小,有的人在心中暗想:至少不低于常人身高的战马?那在河中一带也算是上等的货色了吧?会不会有资敌的可能?不过百余匹的数量终究不能算多。理论上三十匹种马在两个周期之内就能繁育出上千战马。不过这也得能够找到体格差距不算太大的母马才行。如今汉地一带的马同西域马或河中马,体格上明显出现差异了。这样算来至少一代人的时间内威胁也并不算大。

看到众人的疑惑,巴图尔说道:“这些礼物对于我们草原人来说其实不算什么。你们几部如果不打算出其实也没什么。如果你们这么放心,我们自己亲自派人走一趟。”

“既然要去,我们还是一起差人去吧!”听到巴图尔这样说,顾实汗首先带头说道。虽然随着新朝实力强大影响到了周边,卫拉特内耗的趋势在这几年几乎绝迹,可他也不打算把交好新朝的机会全都留给准葛尔人。

就这样,在新朝再一次的大规模西南征战行动暴露出十万战斗力强大的队伍引的周边风声鹤唳的时局之下。**之聚之后,临近新朝而又消息不算太闭塞的卫拉特蒙古几部在一翻商议之后派遣出由二百人组成的使团,携带着四百匹优良的马匹还有不少的辎重沿着河西走廊的商路光明正大的自伊利出发向西方行去。

当新朝大军引起的震荡刚刚颇使远在天山一带的卫拉特诸部做出反应的时候,张海所率领的大军早已搬师回朝。

从川北到南京的行程算是最远的了,要走很多不好走的路。不过随着船政的改善,自长江中下游顺流而下还算是方便不少,十万人的大军自上游而下,累计不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临近了南京附近。

当然,为了防止过程中发生意外,两千余艘船组成的庞大队伍还是以旅为单位分批抵达南京城下的,张海及一起回师的暂编第一师群还算是后面压阵的。这一躺远征下来,回到京师的时候,距离新朝八年的新年已经到不了一个月的时间了。

虽然张海没有明说,不过大军出远门而且离京的时间很长的情况下,负责南京城事务的柳香以及王新盟等人还是在接到通报之后亲自出城迎接张海等人的归来。

第1043章 全力备战

“圣主终于回来了,这些日子里从北殿、西院、再到负责城防的人可没有少担惊受怕。以后。。。以后能不能不再有这样的日子了。。。”见到张海最终归来的时候,柳香的心虽说终究放了下来,不过回想起过去以来的这些日子还是不由的心有余悸。柳香也很想能够坦然“海儿”之类的称呼相称。不过在当着其他人面的时候,柳香对张海的称呼依然是有些尊敬但却又有些生疏的“圣主”,当然反过来那就另当别论,不会引起什么异议。

“我不是第一次出南京城了,香儿以前的时候可不是这样脆弱的吧?”张海笑着安慰道。

不知多长时间,柳香第一次看到张海脸上的笑容。虽然不知道这是敷衍还是发自内心,可还是感觉到一丝感激:“一个多月以前的时候,千兰那里收到了送来的一些有关海儿负伤的消息。不知道海儿现在还有没有事儿。可千万不要硬撑着。”

张海不由的苦笑道:“原来是这件事,你可是从城头上一只看着我从码头走到这里的。我像负了重伤强忍着的人么?不见血的磕磕碰碰而已,都一个月过去了早就没事儿了。”

“可那些事情我看过详细的报告后现在都还心有余悸。这天要是塌了下来,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以后不要在这样冒险了,好么?”柳香诚恳而认真的问道。

张海思索了片刻,对柳香同样认真的说道:“大军主力出征,我是显然要随行的。不过我回想起过去还有不久前的很多事情,也确实觉得自己有些冒失了。说道底是心中的英雄梦在作祟,觉得自己空有一身天赋应该发挥其价值才行。很多事情,也都是建立在这个心理之下的想当然。我向香儿保证:以后亲征和出宫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绝不再会有只身微笑服或者只带着随身亲卫就冲锋陷阵的事情了。以后远征的时候,我一般不会再离开暂编师规模的队伍。大多数情况下身边必有一万以上新军主力向随,至少也会留下数千精兵。如果一些地方的后勤给养连数千精兵都容不下,我所在的中军就不会去走那里了。再也不会有以君主的身份去做那些营长连长任务的事情。以后并非兵事的出巡,我身边也至少会跟随数千精兵。我就不信:过去旧时的皇帝不出宫,都可以有近百年或至少五六十年的盛世。难道我们新朝会做不到这一点,真跟那前新或秦朝一样。。。”

张海的话讲了不少,柳香同张海终究是七八年的夫妻了,她终于明白丈夫是认真的,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拿自己的性命乃至国家开玩笑了,心中不由的安慰了不少。

张海带领着近卫部队主力趁着夜晚的时候从南京城的外城东门进了宫。虽说自从南京城墙扩充到新的边界之后,以前临近皇城的东门远了不少,不过新开辟的这些外城暂时还只是新扩建的工匠们及其家属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并不是队伍体制之外的一般世井街巷。

张海进了城门以后与柳香一起坐在马车上,队伍的前行并不算快,大概与寻常走路差不多以让临近的近卫部队官兵相跟随。

虽然已经过了市内大多数行业居民们上班的时间,不过三在班制的情况下水力锻锤的声音还是时不时的穿来出来。

回到离开了几个月之后久的南京核心地带,张海的思绪却还是难以平静。他觉得自己这几年就算不像过去那样微服也不能像这几年来一样总体上过的有些悠闲自在了。扫平西南地区的土著,新军主力部队以强大的战斗力优势都付出了上千人的代价,这还不计辅助部队。那大陆的西面虽然少有西南那样险恶复杂的地形,可面对比西南土著们强大了远不止一个数量级的对手,如果遇到全民皆敌的事情又要付出多少代价?

以前的时候张海想到过以十到二十万左右的部队展开远征,并配以至少十万匹马。这样一支大军能够携带的军辎价值看起来不少,累计可以用一两千万两价值的军火武装起来,在这样程度之后的武装之后,给马料压缩军粮等方面留下的后勤空间实际上就已经相当有限了。

因此在这四年以来的时间里,张海并没有让柳香等人全力以赴的像战时那样展开军备。而是了不少时间用于扩充和培养人才。在新朝皇城内的兵工单位有效的监督管理之下,一个熟练工的养成不必再费十年之久的时间,大概四年左右的时间学徒们累计一万小时在有充分任务之下的锻炼就已经在很多方面达到了出师的标准。如今皇城内的兵工厂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三万人之多。水力机械也扩建了不少。军械的年产能力至少可以增加到每年三百万两左右的规模。如果把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由南京城内技术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的铁匠们来做一年四百万两的铁器相关方面的军火产值已经根本不是问题。在兵工对于人才的要求比过去提高了大一部分门槛的情况下,新朝军辎产值规模已经重新达到了那些低技术水准旧火器的水平了。

关于未来远征的打算,张海已经不再冀望于一波流。当年蒙古人的西征也是至少持续多年的时间。贴木儿对大明的远征打算,也没有过率领大军孤军深入一锤定音的打算。在允许多年征战并可以利用河中一带人力物力的情况下,新军地面部队规模不增,也还有很高的武装空间。

“听说三年前开始扩招的不少学徒如今很多人也都在新的要求之下很像回事儿了?”张海向柳香询问道。

“不是所有人都达到出师的标准,但在合理的安排之下,生产我们现有技术下的军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柳香听到张海问起业务上的事儿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忧心,这很可能意味着新一轮的征战并不算太过遥远了。而且规模和影响恐怕还要在新朝三年“南征北战”与后来的远征朝日等地之上。

“今后两三年时间内,我们务必要保持全面的备战了。新式农具的生产暂时可以放一放“张海忽然间说道。”

第1044章 前装抬炮

“重点放在哪个领域?加大扩军速度么?”如今的柳香已经不在是对新朝兵事方面一窍不通的人了,在很多思路和思想上,已经比较熟悉了张海的思维方式。

“不是加大扩军速度,我们按照原由计划,新朝八年生产出第八暂编师群所需要的兵装;新朝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