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海补充道:“这样的生活,没有人能坚持一辈子,我们的队伍里从士兵到基层军官没有人的年纪超过二十岁,都是少年至刚成年的年纪。这些人至少没有大人的心态,能够服从命令。此外,入伍官兵的分批不会过多。同一个连队里,除了少数人外大多都是同届兵。“
马楠一开始并不明白张海谈这些军旅中的事情是什么意思,但仔细思索了片刻之后却终于有点儿明白了。
张海看到马楠对自己的所说不再疑惑,就直言道:“时已深秋,可江南一带苍蝇与老鼠还是有的。尤其是在这种地方,我觉得这里负责卫生的人手太少了。人也没有卫生的意识,似乎就像是在自己的家中一样闲散自在。我觉得这里的窗户应该安装窗纱、最好还是卧棂窗。另外,要请有经验的人研究出一整套规章制度和流程,所有的人都要严格的遵守。而且聘请的人年龄似乎大了一些,这个年纪的人怕是大多不好管,最好是年轻易管的人。还要在如何运用奖励原则和工资原则,等级原则等方面多做研究。这些事情似乎都是得罪人的事情,不符合我们中国‘人和’的标准习惯。但是如果不这样做,就不可能在做事上有质的改善。“
这些事情张海似乎前世有印象,但又不确定,于是最后补充道:“这只是我根据个人经验的一家之言,如何做才能最有效要舍得试错与钻研。但认真二字在任何行当都应该是重要的,这却是不会错的。“
第829章 研进贷款
马楠若有所思的沉思了片刻,可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我们新风阁在东南一带的人缘本就不好。也就是因为在民间的信誉比较好,才能请到不少有经验的师傅,如果这样做,我担心要招到人恐怕很难了。”
张海听到这话也似乎有些明白了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寻常的民户,怎么可能和自己的队伍相提并论?在新朝建朝初,尤其是北方等不少地方,贫穷的人还是有很多的。即便是战争年代有风险,只要人们能了解到有尚可的待遇还是会趋之若骛。而在稳定下来自己拥有广阔的地盘之后,更是可以通过行政的权力来从全国范围内征选士兵。这种条件寻常的民户怎么可能有?至新朝六年,至少江东一带从城镇到乡村,至少中下层的生活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善。即便是宋明兴盛时期也难以并论。至少在南直隶浙北一带,同日本明治时期或者中国近代已经有根本上的不同,硬性的管理真的可以性的通么?
张海也想到了在现代亚洲民众特别是中下层民众生活有很大改善的时代,传统意义上的“血汗工厂“也根本就难以开的下去了。
思索了很久,张海忽然问道:“能不能向我交个底:第一,你们沈家可以短时间内拿出来的银钱有多少。第二:如果遇到重大的危机,三个月内变卖典当所有的产业,也就是相当于破产,大概可以凑出多少?第三:只算人方面的成本不算物方面的成本,一年的收益大概有多少?”
这个问题即便是在不重**的旧时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了,但是在新朝圣主面前,马楠并不敢于隐瞒:“如果是在苏州南京松江一带变现,我所掌握和知道的现钱大概只有折银不到一万七千余两了,如果倾家荡产,大概可以有三四万两。因为如果要在短时间内因为什么急事变卖家产,人员遣散所需要的费用和折本处理就至少要损失按正常价格六成以上。这两年以来承蒙官家照顾,收益上还算可以。每年能有五六万两的收益,不过各方面的开销极大,攒下的底子并不多。”
张海只知道新风阁的家业算不上很大,但名头不小,想不到仅仅是十来万两的底子。仅仅只比乡下县一级的寻常土财略高那么一个层次而已。对于新风阁所说的话,张海觉得并不会离事实过于遥远。因为在这个时代,凭借员工的规模如何还有过去的一些成长历史大致也就能知道底子如何了。“
沉默了许久,张海向许楠下定决心说道:“我可以做主,给你们沈家折合十万两的贷款,年息半成,利滚利,八年后偿还,那时算做五成息。如果那时候你无法凑出足够的钱来。我就要视情况考虑接管你们沈家的管理权或者家产充公了。”
马楠有些不太相信自己听到的:“半成,八年五成息?“
张海所说的这个贷款利息即便是放在后世来说那也往往是相当有关系的人才有可能从银行以这么低的利率拿到贷款,二三成的高利贷仍然是普遍的。而在这个时代,即便新朝开国初期的东南一带破产的人家或资金周转不过来的人很少,私人借贷利息大大下降。半成的年息也是闻所未闻。
张海直言补充道:“可能你觉得这个利息很低,但我的期望并不低。我期望至少在三年内能够看到你们新风阁从经营到管理再到态势的质变。贷款的利息之所以这么低,是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几年时间里能够有足够的资金和足够的勇气来‘试错’,尝试不同的管理方法与管理原则,尝试不同技术原则。精益求精的在管理和产业两个方面能够满足我的期望。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你们的压力并不小。如果你们不能满足我对你们的期望,那我也只能另寻辟径了。即便是今年,我也不会只在你们一家身上下赌注的。“
张海说到这里的时候才忽然发现:尽管自己这几年来不断的打算从各个方面完善现代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各种规则及政策法律保障。但在整个体系上还是相差的太多。
新朝虽然完善了契约与产权方法的法律法规,但是在体系上还是更多的依靠行政手段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银行金融体系。即便是同这时代还很原始的西方相比,民间资本融资或法律执行等诸多方面即便不是一片空白也是相当薄弱的。
为了让新风阁少走弯路,能够实现自己的期望,张海还从杨思携带的包裹里拿出了两件价值不算低的东西:“除了十万两的低息贷款之外,我还有两件礼物可以相赠:这两件琉璃柱一般的东西,单柱的叫做水银温度计,双柱的叫做干湿湿度计。湿度计实际上是两件温度计利用潮湿和干燥情况下的温度误差来判断湿度的一种东西。这些东西是几个月前就曾经在南京与苏州的官家店铺里出现的。我想你们也应该听说过。这两件比那些店里的要更为精确一些。虽然我是外行,但还是从天帝那里悟出了零星的一些常识:上簇时,时机很重要。最好是分批上簇,将适熟蚕筛选出来放在专门的簇室内。簇室潮度和温度也要时常的注意和保持,潮度最好在六成至七成五之间,温度最好在公标二十二到二十五体感比较适宜的范围内。温度计和湿度计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我想内城专门的商店里应该是有相关的说明书的。“
听到这里的时候,虽是马楠知道新朝从圣主到一般官员并不喜厚重的礼节,还是跪了下来:“新朝圣主大恩,沈家没齿难忘。“
“不必如此,我会对大多数人持公平的态度的。你们是第一家按照新朝的规矩来做事敢于打破常规的人,我自然要有所表示。不过在你们只后其他的人如果开了窍,我同样会有所扶植和表示。我不是什么地方上的官员,也用不着依靠你们一家来牟利。我是希望整个新朝的工商业能够真正的走出过去,像我们新朝的主力军队与核心单位一样能够焕然一新的充满活力。“
第830章 革新利诱
张海对沈家在各个方面的支持很快引起了东南一带传统商户们的危机意识。
沈家只是东南之地排不上号最近才刚刚有发展苗头的商家,但是涉足各个领域的决心还有官方潜在的支持也让不少行业领域的大佬坐不住了。
虽然外面并不知道是张海亲自来过,但却也得到了沈家得到朝廷不可思议的“贷款”支持的消息。
首先感觉到危机的就是湖州徐家了。徐家也是东南一带的大族,虽然没有出过“反案”,但是同新朝的关系却说不上好。
别的不说,单单一个《新婚姻法》就让徐的旁支被受打击,掀起了不小的风波。在家业上遭到了重挫。并不显山露水的汤家因为架子小,反而在这方面十分适应。这使得徐怀礼终于下定决心亲自要去南京城走一趟了。
在旧时,除非是皇庄王店那个层次的。一般的商户就算是有点儿背景的人同官府打交道没有听说过跟“击鼓鸣冤“一般派正主的在衙门口走正门的。通常都会是下人之间放风然后再逐渐打交道联络,大户之间的来往也是如此。
不过在新朝,特别是新朝统治力最为强劲严密的东南一带,做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