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19章 几千里路(二)
“利马以南大概三天左右的海程,沿海的地方有个叫做阿里卡的小镇,从那里先向东北方向抵达拉巴斯,再折转向南抵达波托西就是一条还算比较好走能够通行车辆的路。走的快的话,大概二十天左右可以抵达波托西。”一名被俘的西班牙军官在接受讯问的时候说道。
好在这条路并不是什么什么人迹罕至的道路,虽然难走却是从波托西到利马的必经之路之一。了解的人有很多,算不上是什么秘密。因此很容易就被核实了。
陈勇及第九旅的军官们也大致算了算:即便距离近了一大半,以这些人所说的山路日程计,剩下不多时间的日子里队伍也只能完成两趟左右的运输任务。山路拉车拉载的饿重量顶多是负重的两倍,而人力背负的极限也会削弱到三十小计千克。可动用的人力和兵力总计一万两千左右,以四千辆人力车手携带二百八十吨物资,八千名普通劳力负重二百五十吨物资计,两趟可以往返携带千余吨物资大概千余万两,看起来应该是完全足够的。但这是在至少归途的时候给养可以自给无需额外携带的情况下才能做到的事情。而事实上即便按照在中原的后勤经验,负责运输的人在沿途可以获得给养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在给养方面零携带。
“或许情况没有那么糟糕,即便糟糕我们也只能认了。毕竟在波托西一带会有不逊色于利马的收获我们也仅仅是估计。”陈勇在决定出发的时候还是安慰众人道。
利马城之战或许是新军战史上花费时间最多的攻城战之一了,伤亡也不算可以忽略,可收获也是巨大的。在利马城的收获几乎同阿卡普尔科港相当,也是折合两千万两左右的白银。不过在沿海的情况下,这六七百吨左右硬通货的负担对于整个船队却不是多大问题。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船队携带着大量的金银硬通过以及人力从利马出发沿着并不算复杂的海岸线抵达了阿里卡港,并将这里做为了转运中心。又经过数天的时间经过第二轮短途运输,利马港附近大概万余名在之前的十天中接受过基本训练的黑人为主的劳力也基本转运到了阿里卡港,整个队伍才开始出发。
这个过程耽误了十天左右,但陈勇却不愿意在执行这么重要任务的时候将本来就不多的兵力分散开来。因为在沿着已经确定的道路向重要目标进发的时候沿途遭到敌军重兵伏击的风险是极大的。更不要说分兵执行押送巨额硬通货的任务,沿途可能遇到的危险。
在并不宽阔的道路上展开长纵队行进的时候,新军官兵以连为单位部署在极有可能逃跑的后面或前面以负责对整个当地运输任务的看管。其实在陈勇等第九旅上层看来,这些当地人就算身负价值上千两白银的硬通货也并不值得怎样担心。敌人随时可能的伏击才是最主要的危险。就是第九旅个别军官队伍中可能的叛逃带来的风险都比那些对商经济概念不大的当地人要多。
因此,在启程的队伍沿山路行进了一定距离后陈勇就将队伍大约一个营群左右的兵力集中在后队,只留一个加强连的开路先锋,不到一个营的兵力用于在中间看管整个队伍或担任侧翼警戒。
在这陌生的大陆上为了抵御各种可能的风险,陈勇还是决定把多一半的船上军用食给养用于这一次重要的任务,以最大的加强整个队伍的给养能力。这样在出发的时候人均连车带人马平均每人都携带了四十公斤左右的食物给养,还有不少用于高原御寒的衣物。食物给养中约有近半都是高能量的罐头类军用食,这样一来:即便遇到最快的情况,队伍也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覆没的危急。当然,若是出现最坏的情况:整个沿途的水源也都被破坏了,那全军也只能无功而返。覆没的危险虽然小却并非绝对没有。
这种风险在理论估算上虽然不大,可当整个队伍在陌生而荒芜的山路上开进的时候,还是给人以一种莫名而无形的压力。
跟随队伍的工匠中有不少人拥有长度行军的经验,可以在行进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节奏来克服疲劳并有在命令下小休息的意识,可也并非是所有的人都是如此。负责维持行军纪律的战士们还是不停的在维持着队伍的行军纪律。
为一比较好的情况是道路虽然难走,但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艰险,整个队伍在以双路纵队行军的时候还是可以把队伍控制在十里的范围之内尽量的避免掉队。
最初行军的两三天时间里因为不适应而调队的人很多,不听指挥而交头接耳的人在监管的人并不多的情况下也有很多,好在经过几天行军中的整顿,队伍的行军纪律才算逐渐良好起来。很大程度上也在于这些征集而来的当地劳里在之前所得到的锻炼。
队伍另外行军的是除了一些零星交火,队伍在最初的几天时间里并没有遭到敌人的重兵伏击。
“此时的波托西是一座堪比中国省城人口规模的大城,又是白银生产的重点。西班牙人在那一带不可能没有重兵的。而这二十几天的时间仅仅刚够利马的消息准确的传达到那里。因此我们前半段时间里或许行军是安全的,但不能让跟我们一起而来的这些劳工们养成不好的习惯。”陈勇在一次晚前临时会的时候叮嘱各营长道。
“这些当地人的出力不小,他们要在我们走后留在当地么?”船队在满载而归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携带这么多人返回东方,这几乎是毫无疑问的。
“他们中最多只有数百名,顶多一千名表现极为突出,体格和忠诚度都很好的人可以随我们一起返回中国。弥补这些日子以来我们的减员,这也是我们所能做的最大奴力。其他的?这些当地人要获得真正的解放还只是能靠自己。我会让参谋们将一些有关兵事的基本资料翻译成西班牙语交给他们中通宵西班牙语言的人,并把缴获的武器弹药留下来,这也是我们所能做的了。“对于这些问题,在队伍出发的时候就有大致的规划,因此陈勇也就没有多少顾及的讲了出来。
第720章 高原行军
起初的时候不少人不明白为什么一天的形成仅仅只有四五十里,几乎每十里远就进行一次休息。休息的时候往往后队竟然可以看到前队利用过的行军灶。第九旅队伍中的不少军官骨干在当年北征的时候走过北方的沙漠,队伍在沙漠中那种艰难的环境下行军一天也能走四五十里路。可沿着山路向东北方向行军不过两天的时间,现实就告诉了人们答案。
仅仅不过短短几天的行军,气候就似乎由沿海的夏季变成了深秋初冬之时的感觉一般,道路之间没有藏区不少地方那种高原反应,人在轻闲的时候还不觉得什么,可是在负重行军的时候就时不时的让人感觉到眩晕和胸闷。幸亏不论是这些在美洲工作了不少时间又经过人为淘汰优选的劳力,还是第九旅的战士,在体能和坚韧程度方面都明显比常人突出很多。走向高原的过程中又消耗了少量给养还算是勉强可以承受,不过即便如此,在这山地高原之上一天行四五十里路似乎也是一个极限了。再快,优秀一些的官兵虽然不是不可能,但必然会存在不少掉队的现象。
不过做为美洲比较重要又常有人走的一条道路,沿途倒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荒凉,至少每行军两昼夜之内还是可以遇到河流或人烟之类可以取水的地方。西班牙人在这广大区域内还做不到坚壁清野般的组织力。这些人烟与村落或许难以维持上万人的长期驻扎,但维持短暂行军中的给养却问题不大。否则在这深山高原之中也就无法维持像波托西或拉巴斯那样至少有近百年历史甚至更长的城市了。
拉巴斯的西班牙守军得到的风声要比波托西更早,也更详实。第九旅的队伍抵达拉巴斯五天以前的时候这里的两千多守军与上西班牙千武装平民就知道了利马城云集起来大军的战败。并且还从不少人了解了强敌在攻城中几乎一变倒的火力优势。驻守拉巴斯的西班牙官兵得到详细的探报得知新军的大部队向山城赶来的时候,就携带着不少家属展开了向波托西的大撤退。那里虽然看起来也很荒僻而且生存条件也不是很好,可至少是一个拥有十几万人口与上万驻军的大城。
因此在队伍向内陆展开大概八天左右的时间后,全军终于抵达了拉巴斯城,并且没有在这里遭到严重抵抗。做为山城的拉巴斯也没有来的及修建像利马那样的防御工事。在拉巴斯这座山城队伍缴获了不少包括黄金在内的财富,包括几万两黄金以及上百万两白银,还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