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有准备的两位老者其中一人从身上拿出了一封契约,那契约不算小,而且似是经过官府证明的红契格式,署有不少人的名字。在交给田彦之后耐心的解释道:“我们造纸的原料不怎么好,只是南京城这附近就近取才的一些竹木而已。但因为有河流之边,因此打桨可以靠水利,再加上新华书局来的人在手板印刷、油墨、铅锡活字等方面对于我们的帮助,再加上我们这些商户有很多是不收本钱的学徒和家庭员工,劳力方面的成本相比官方机构也大大压缩,这才能够以这么低的价格还能够维持不少收益。”
田彦想了想又问道:“这街上的商户都是南京城里有档案的正式市民么?获得了这么大的好处,想必专利推广费可不是个小数啊。这街上的所有商户难道都有能力负担?”田彦忽然问道。
从新朝鼎定天下以前的时候开始,从铁匠到一些食纺织行当的手工业者都能接到不少的活,并且还在新式的工场里接受了新的管理锻炼和培训,受益也颇为不浅。新朝相关结构在给予不低价格待遇的同时往往也收取一定回报。
到了法律法规相对完善起来的新朝四年,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开始完善起来了。因为不少的发明创造及推广主要是由官方机构牵头,而民间要交纳一定的专利费用。这些用于推广的技术很多并非是张海等人所原创,而是此时代的西方已有的技术,不过在此时代的环境和条件下也几乎相当于“专利”了。
这些带来巨大利益空间的新技术相衬,往往也要交纳与之相衬的“专利费”,不是财力并不厚的许多小门小户能够承担的。不过城南具街的商户明显是受了什么人的启迪与联系,通过联合起来集资乃至借贷契约的方式接下了这些价格不菲的专利。
田彦终于搞明白了这些事情的来笼去脉,不用多说:八成是袁纲与赵宇等人搞出的手笔,只是不知道在师傅是否知晓此事,这事的后面又有什么其他的事情。
田彦似乎有一些猜测,最后向城南具街那两位老者询问道:“街上的商户好象都是新开的,以前都是经营本行当出身的么?”
这些事情大多可以查证,因此城南具街商会的来者也没有隐瞒:“一共九十七户商家中约三成不是本行当出身的,还有很多以前不过是寻常的工匠甚至学徒。都是没有什么背景的人家。”
询问完这些,田彦觉得已经差不多了,无需再深入问下去了。就请来者到院子里其他的地方暂时歇脚并等待一段时间后准备离去。
张海在人走后从屋内的屏风后走了出来,知道有些话田彦也不便多说,有些不安的叹道:“袁纲和赵宇也不知打的什么主意,怎么会找这么些人来栽培。”张海似乎想到了什么,但对于可能的事情还是有些犹疑。
回到皇城南院的时候,张海以最快的速度在下午把需要处理的奏报件处理完毕,专门让田宾送来了有关城南具店商户们还有相关人员的数百份档案件逐一查阅,并且还上身边李千兰等小女孩儿们负责协助处理这些事情以求更详细而准确的找到问题所在。
“这些人的档案上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我从另一类的的外线密报中到是找到了一些问题所在。”李千兰忽然说道。
这几年的时间以来,小女孩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往往比以前高出不少,懂得目标是什么,怀疑是什么就应该直奔要害的道理,很快就查出了端倪。
第663章 防微杜渐
李千兰翻出有关一名学塾弟子王佳的相关奏报裆案。
张海三十六名核心弟子及一百多名学塾弟子在这数年时间以来的征战中,特别是起事初期的征战中也有不可避免的伤亡乃至牺牲伤残。仅仅是核心弟子就有三人牺牲,学塾弟子牺牲比例也在一成左右,除此之外还有接近一成左右的伤残退役。总的算起来,几名同**杨秋霞等人住在一起的那几名核心伤残弟子不谈,学塾弟子中伤残退役后大多也集中居住在南京城安置下来,王佳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虽然这些人身有残疾,但是因为其在新朝显赫的地位乃至颇有保障的福利,婚配方面完全不是问题。如今大多已经成家,有的还如张海一样有了自己的后代。而小女孩们在仔细的翻阅了王佳配偶的相关资料后才终于发现:王佳妻子的哥哥也就是其大舅哥同城南具街的一户商户的子女姓名重名,再进一步查证的时候终于发现就是同一个人。
有了这个经验,再举一反三的专门查证,终于大致合适下来:在九名伤残退伍的学塾弟子中有三人的亲家同这里的商户们有关系。
张海的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些犹豫。按照新朝的规定:官员及其直系亲属不可经商,在职的核心弟子当然就更是如此。还有一个明的规矩:不论是张海的众弟子还是核心亲信,不能选择枝叶繁茂的大族大门做为亲家。只能从平民百姓最多小康之家中选择,而且越是人丁稀少的门户越好。
但如今这种情况:退役的伤残弟子应不应该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呢?不论是从传统权术还是这时代的伦常来看。这根本就不算个什么事儿,如果连这些事情也都不给面子,就显得张海有些刻薄寡恩,而且绝对会是大忌。不过自从北京那件事以后,张海自信对于如今自己的权力依托来说,这些方面的顾虑无需像传统政权那样大了。
思索再三,张海还是觉得要防微杜渐,而且袁纲赵宇等人的做法,颇为有些不实在,是要给众弟子提个醒的时候了。
张海回到西院的时候已经是很晚的时间了,比较清闲的几个月来张海似乎还是第一次回来的比柳香还要晚。虽然柳香没有询问什么,张海也没有什么顾及的把所思所想在柳香面前讲了出来。
如果是以前,柳香不会让张海为难,在这种事情上会对张海百依百顺,不过如今张海与妻子的关系似乎比以前的时候近了很多。柳香也就知无不言的谈了谈自己的心中所想,并直言不讳的说道:“这根本算不上是什么事情。他们没有与大族连姻,也不是在职的官员。身为个体经营者的亲家享受到新朝的一点儿恩惠这完全算不上是什么事情?况且如果有这样或那样的顾虑。”
张海思索了片刻还是有些郑重的说道:“为新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我宁愿每年让其享受数千上万两薪俸如同逢王一般的待遇。也不愿意他们在经济中牵扯过多的关系。况且袁纲和赵宇等人这种不打汇报的做法显然有违原则,对于这一类的事情我只能防微杜渐,要给弟子们提个醒了。”
第二天上午的时候张海顾不得同小慧兰一起去玩,就在宫城的南院有些正式的办公的地方将袁纲赵宇等人请了进来。
“先说说你们这些日子以来在工作中有什么事情。这几个月来我似乎很少见到你们比较有营养的奏报,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张海还是有些试探的问道。
两人似乎有些不安的神色,袁纲有些悔意的说道:“我们不该将新华书局的技术私自外传,并且不在奏报中提及。”
张海沉默了很久,似乎是等待着什么,见两人最终都没有意识到什么并主动坦白,最终下定决心回道:“我新朝政权不是开店营生商家,即便是经营的也是整个社会而不是某一行产业。私售专利扩散技术本不是什么大问题,这还是新朝所鼓励的。即便这件事情你们没有打招呼,这也算不上是原则性上的失职。而我对你们两人的担心是:你们两人有心术不正忘却原则的苗头,明天我就会在整个工商总局和教总局替你们进行一下清理整顿。你们的问题虽然没有触犯原则要杀鸡敬猴的程度,但也不适合在这个岗位上干了,先回去闭门思过半年时间。”
思索了片刻,袁纲和赵宇两人终于明白了自己可能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谢罪道:“弟子知道哪里做错了:不应该拉拢那些伤残退役的战士们入商行,并且还不将这些事情上报。”其实两人是打探过**乃至杨秋霞对这一问题的态度的,可这些事情又怎么好意思在此时此地讲出来。
张海思索片刻又郑重的说道:“如今你们也都和我一样长大了,成家立业了。有了自己的事业。本来我应该为这些事情高兴而不是为这些事情忧虑,但是出了李峰等人的事情还是很让我为你们的未来担心。我现在这样做,只是想给你们提个醒而已,如果单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考虑。我不具备一定限度内的养痈为患,像去年以来对待各地的公安军军管会一样将你们这些有可能犯错的人养肥再杀。你们能明白么?”
袁纲和赵宇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