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子悦见到张海有些疑惑,没有顾忌的主动讲出了因由:“我从柳香那里听闻师傅的孩子都在玩火枪的消息后,就同近卫部队的几名同窗琢磨出了这一套低装药的射击训练的方法。以往我们进行射击训练,最大的顾虑就是枪管寿命的磨损。一管燧发枪管的成本在如今因为工匠们的熟练虽然下降到二两银子左右,但寿命却还是因为重量做出了不少牺牲,只有三五百发。实际上仅仅二百发之后就会大幅度影响寿命了。其他用于辅助的火绳枪重量冗余虽大,寿命方面却并不好多少,我们打出一发子弹往往要付出折合十几钱的成本。但是如果减少装药量为原来的二十分之一,或者使用制作标准不是很优良的火药,就能把枪管寿命提高为原来的十倍不止,以一支枪管为代价,新兵们在这两个月来就进行了三千多次实弹射击训练及上百小时的辅助训练。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有效的讲解实弹射击时的距离差别和短标尺的使用,就取得了十分良好的训练效果。”
张海仔细回忆思索了片刻,有些疑问的回道:“这也不对,即便是几千发实弹的训练也并不足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么高的合格率。”有过实兵训练的张海清楚:旧时的百姓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说肺结核与轻微性质的皮肤病,就是有眼病的人在年轻人中也不少见。体格合格的兵源往往也会有一些这方面不合格的兵源只能选为做辅助部队和后勤兵。而这此自己从队伍挑选出了十个人可没有区分步兵营或炮兵营。
“各地的公安军队伍经过整顿之后,再加上这半年以来的时间天帝之使的实证传遍了全国,我们的选兵征兵工作进行的也十分成功。再加上我们放宽了征兵年龄标准,十四到十九岁之间的少年都可以入伍,这就让我们有了在适龄人群中有了百里挑一的把握。适龄人群百里挑一的标准下,不仅成员的身体都很健康突出,而且在射击天赋、心理素养等各方面也都进行了符合挑选。”宋子悦少见的认真回道。
张海在心中算计了片刻:“真的是百里挑一?不会没有留余地?”按照张海的打算,新军主力部队在今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还要扩充六个旅,全军保持十六旅群八万左右的地面作战力量,包括水师和独立炮兵在内十余万人的核心力量,这样才能够在完成对日本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对朝鲜越南等地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形成足够的威慑。当然即便新朝政权有这样或那样的优势,按较高的标准维持堪战的野战主力部队规模这也是个上限了。整个政权的力量更上一层楼那至少要一两代人后社会的新生力量诞生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改变才有可能。
宋子悦只得实事求是的回道:“有好兵苗子我们当然会注意,但尽量是自愿的方式进行。不过受制于员额限制,类似这批水平的兵源实际上还有很多,不会影响到下一年新编部队的扩建的。”
张海接着抽查了这些部队的体质水平,果然超过张海的想象。经过百里挑一的选拔和两个月比较充沛的供应和训练,这些少年的身体素质完全不比后世寻常学校里的青年逊色了。甚至还要略强之,两里长跑抽查测试几乎都炮进了四分钟以内,身上的肌肉看起来也能见型了。为了更有效的检查战士们的力量和心理素养综合训练,张海还抽查了这些战士们在攀登科目上的能力。队伍在新兵训练中没有这些科目,因此表现没有射击那样突出。但在以云梯攀登东城头的项目中却没有看到有明显畏惧的人。最后一项心理与内部关系测试,张海则抽查了三十余人,几乎没有发现有所犹豫的人,这才让张海对这支新编练不久的部队战斗力有了初步的信心。队伍训练时间虽然短,但兵源的优选乃至训练方法的改善,按照比较悲观的部队也不会比后新军主力部队中的后三旅逊色太多。这也在某些方面间接的反应出有了足够的信仰优势,部队的管理乃至执行力几乎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就达到了同原来的核心弟子乃至学塾弟子差不多的效果。将核心亲信集中在旅一级单位的做法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在检阅抽查完新编练的第十旅部队后,张海见到堆放的军械器材里有一些很特殊的枪铳,不是四联装也不是五联装,竟然是十二连装分三排的排火枪,而且重量不大管壁很薄。心道如果是优质的锻钢,这么多亲卫连级别的精钢火器得多大成本?但转念一想就大致猜测到是怎么回事儿了。
第650章 联装枪铳
“质量和威力有保证么?”这火器看起来很厉害,同印象中前世某海南群穿架空小说里的“打字机”差不多,只不过是极度缩小版,但在火器设计方面算是新军导师的张海一眼就能看明白问题在什么地方。
这些连装火器就在张海的要求下展开了测试。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而且考虑到这类装备算是对付土著或者特殊场合用途下的一种攻坚类装备,没有采用燧发机构,而是采用制造门槛要求更低的火绳机构。十二管的武器总重大概七千克左右,口径约三分,单件同亲卫连的燧发排枪单管差不多规格。但张海显然知道:威力上必然小的多。
排枪开火的时候张海仔细观察着远处的目标,乃至从枪口喷出烟火到弹丸抵达靶子的时间,发现这火器弹丸初速还不算太差。比自己小慧兰平时里玩儿的那种“弹弓枪”强多了。
“从弹道落差和威力来看,我们估计弹丸的能量在二百焦尔左右,枪口初速约280至300米每秒,亚音速的水平完全不逊色于寻常鸟枪。穿甲威力大概相当于三斗的弓箭,难以应付任何像样的铠甲。但是我们北征之后在日本乃至南洋还有不少治安作战中发现:我们的很多对手并不是像后金主力战兵那样一人双铁甲防护严密的对手。甚至连当年明军主力部队的水准也没有。在我军强大的火力威胁下,很多对手往往爬在地上或者依托城垒作战,而我们寻常的枪铳往往要面对的是类似于头靶或手靶一类的目标。威胁这些目标往往并不需要正规火枪弹丸的威力,因此我们就使用了这种相当于西洋单兵火枪七分之一重量和枪口动能左右的武器。二百焦尔的枪口动能,大概一百几十焦尔的有效射程内抵达能量大致就能确保威胁寻常的面甲或是很简单的木盾了。棉甲相要防护必须质量十分合格,但实际上实战中的对手有很多做不到这一点。”宋子悦认真的说道。
张海以前觉得宋子悦是个有些不懂得思考的人,柳香在军务兵械方面只能算是入门,但即便是这样的人都能有这样的创造和突破还是领张海有些欢欣鼓舞的:“七分之一于原来火枪的重量达到七分之一于原来枪弹威力恐怕并不容易,太精细的发射机构也会增加成本,这火器的寿命大概如何?”
“还是有所减少,百发以后就到了危险寿命,三百发左右以后就到了实际寿命。”宋子悦继续说道:“枪管不是锻钢而依然是类似于寻常材料的熟铁制造,这也是为了降低工时。熟铁有个缺点就是质量不容易把握。这些火器往往还有定期抽查。”
张海在心中也大致默算了下:百发的寿命如果在有利条件和认真负责的情况下,单管也能确保杀伤一人了。以二三两的整体成本杀伤一名防御中的敌兵,要比线膛枪划算的多。特有的线膛枪弹不仅仅是工时和成本,而且极为占用优秀的工匠资源,产量也受到极大的限制。
“武器既然试制了,那它的编制方案设想也应该大致有了?”张海问道。每一种武器除了它的应用范围,还应该有它实际的编制规划构想。要理解这一点对于这个时代的人寻常的思维方式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柳香还是做到了。见到柳香也来到了火器试验的地方,宋子悦也一时不好给人以抢功的误会。
“我去看了看亲卫连装备的自膨胀弹头线膛枪铳,在训练有素的人手中精度的确是不俗,百米内精度几乎堪比海儿射出的重箭了。要在连续开火达到那种效果,攻坚野战的时候准备专门的枪架才行。即便这样,也要至少三套十二管枪铳在短时间内同时开火,才有可能弥补五倍的散布误差。如果其他旅每个旅的线膛枪编制是二百,那么代替它的十二管枪铳每个旅至少要编制六百支七千二百管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每管攻坚枪铳及弹药按三两的成本算,六个旅的武装成本大概十二万两,大约占用两千名左右的普通兵工内工匠。应该还是可以接受的。这类兵器我看还是要集中使用,集中在旅,临时可以下发到营起到作用。毕竟相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