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战图-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得好!”

宇文成都大喊一声,抖擞精神和张铉激战在一起,张铉使出浑身解数,将紫阳戟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长戟加重为九十斤,但宇文成都的凤翅鎏金镗却重两百斤,两人力量相差太远,他只能发挥紫阳戟法中独步天下的戟卷式,不断分解宇文成都的力量,眨眼间他们便激战了十个回合。

训练场两边,所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张铉居然和天下第一猛将激战了十个回合,简直不可思议。

连来护儿也忍不住慨然长叹,他只能抵抗宇文成都五个回合,这个张铉竟然和宇文成都激战了十个回合,令他不得不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大隋年轻猛将辈出,自己已经老了。

宇文成都终于被激怒了,他出师十年,还从未遇到过和对方激战十个回合而兵器不相碰的情形。

这时,宇文成都已经找到了张铉的漏洞,戟卷式是天下最厉害的牵引之术,本身没有任何破绽,但张铉经验不足,戟卷式运用得并不完美,他不能随心所欲地将对方兵器牵引到任何方向,宇文成都便找到了破解之法。

他大喝一声,“再接我一镗!”

凤翅鎏金镗斜劈而至,如一片乌云飞来,力量凌厉之极,但他的目标却不是张铉,而是张铉的战马,如果张铉再改变镗头方向,那么他自己就难保了。

这一镗角度太刁钻,张铉已经无法再化解,他只得大喊一声,咬牙挥戟迎击,只听‘当!’一声巨响,镗戟终于重重相撞在一起。

张铉只觉手臂仿佛断掉一般,长戟向后飞去,他左手脱杆,右臂勉强抓住了戟杆尾,使长戟没有被震飞,战马被震得连退十几步,稀溜溜一声暴叫,前蹄高高扬起。

张铉左手一把抓住了缰绳,身体紧紧伏在马背上,他只觉得胸腹中俨如翻天覆地一般,嗓子一甜,一口鲜血差点吐出来。

宇文成都也被震得连退五六步,双臂一阵发麻,竟然短暂失去了知觉,他心中惊讶异常,对方居然接下了自己一镗,居然也有如此强悍的力量,完全不亚于杨玄感。

两人已相距十几步,宇文成都单臂举起巨镗一指张铉,冷冷问道:“还要继续再战吗?”

张铉慢慢调整了胸中的气闷,他已知道自己和宇文成都相差太远,不是赌气斗狠就能成功,他轻轻摆了摆手,表示自己认输,宇文成都深深看了他一眼,调转马头向后阵奔去。

.......

夜渐渐深了,来护儿的大帐内灯光依然明亮,大帐内,来护儿正背着手来回踱步,作为这次攻打高句丽的主帅,来护儿肩上的压力极大,尽管名义上他只是前军,但事实上,圣上已经把攻下平壤的重任交给了他。

他只有三万军队,而高句丽至少还有五到六万军队,两倍于自己,高句丽甚至还有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如果两军对垒,自己的胜算究竟有多大?

以少胜多毕竟只是少数战例,以多胜少才是正常,来护儿并不想靠侥幸而获胜,他要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需要做大量的准备才行,更重要是知己知彼。

这时,来护儿若有所感,一回头,只见参谋军事李靖站在帐门口,“李参军有什么事吗?”来护儿问道。

来护儿躬身行一礼,“卑职听闻大将军准备和高句丽军决战,不知时间定在何日?”

“初步定在后日决战!”

“那大将军觉得隋军有几分胜势?”

来护儿心中一动,他曾听杨素夸奖过李靖的军事才能,说他知兵法,善谋略,李靖既然这样问自己,他必然是有想法,来护儿连忙道:“李参军请进来说话。”

李靖笑着走进大帐,“大将军可愿听卑职一言?”

“参军尽管直言。”

李靖行一礼,不慌不忙道:“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卑职今天下午又仔细盘问了被俘的权文寿,又审讯了一些高句丽士兵,卑职已经大概了解了平壤城中的情况,对此,卑职心中有一个初步的作战想法。”

来护儿精神一振,“参军请说,我愿洗耳恭听!”

李靖语速很慢,表示他已经历了深思熟虑,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推敲。

“权文寿说,平壤城中可用兵力为五万三千人,这是在役兵力,但卑职又询问了平壤城的兵甲库存情况,估计有八到十万套之多,而且从三年前开始,高句丽就推行了全民皆兵的计划,所有十六岁以上男子都参加了军事训练,所以在危机时刻,他们至少能迅速再动员八万兵力投入战斗,我们的敌人就不止五万军队,而是十三万之多。”

来护儿默默点头,这一点他也隐隐想到了,却没有像李靖看得这样透彻,他叹了口气,“参军请继续说。”

李靖又道:“卑职说一句不太恭敬的话,朝廷在高句丽的军事战略上连续犯下错误,先是过于看重,动用百万大军,现在又过于轻敌,只用三万军来攻打平壤,如果后天决战时没有出奇制胜之策,那这一战我们凶多吉少。”

来护儿苦笑一声,“就算后天停战我们又能如何?圣上可是明确告诉过我,不会给我追加兵力,我又怎么战胜对方?”

李靖微微一笑,“大将军不必烦恼,我有一策,至少可以为我们增加一倍的兵力。”

118。第118章 迂回作战

在距离平壤城以东约二百五十里的浿水南岸,有一座颇为有名的大山,叫做鹤山,鹤山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里是高句丽最大的铁矿山。

每年开矿冶铁所锻造出的生铁不仅支撑着高句丽的国力,还成为契丹和奚人重要的生铁源泉,五年前,高句丽就是用这里出产的生铁向契丹换来五千匹战马,组建了高句丽的骑兵。

两年前的第一次高句丽战役失败后,近八万隋军战俘被押解到鹤山铁矿,被迫接受繁重的苦役,开采矿石、冶炼生铁,由一支一万人高句丽军队负责看押这八万隋军战俘。

恶劣的饮食,日复一日沉重的劳役,绝望的未来使隋军战俘不堪忍受压迫,曾经两次发生暴乱,皆被残酷镇压,数千人被杀。

为了保存性命,等待大隋王朝的救援,八万隋军战俘默默忍受着残酷的压迫,每天在长达二十里的矿山上开矿劳作。

尽管高句丽军队极力封锁消息,纸终究包不住火,隋军在浿水湾登陆的消息还是传到了矿山,数万隋军战俘无不兴奋万分,每个人都期待着回家的那一天,沉寂已久战俘军官组织也开始秘密转运起来。

但不久前,高句丽兵力因不足,将五千人调回了平壤,矿山上的高句丽兵力只剩下五千人,这更加使隋军战俘们看到了希望。

这天下午,正是战俘吃饭休息之时,几名战俘劳工将一名同样是劳工打扮的年轻男子带进了一座破烂的工棚前。

“将军,人带来了!”

工棚内坐着五六名被俘的隋军将领,为首之人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将,他便是前涿郡太守、左武卫将军崔弘升。

在两年前的东征大战中,崔弘升因为腿部中箭而被俘,成为被高句丽俘获的级别最高的隋军将领,不过在宇文述事后统计的战报中,他却已经因箭伤迸裂而阵亡。

崔弘升目前也是战俘营中的隋军首领,正是在他的命令下,隋军战俘暂时停止了暴乱,不再做无谓的牺牲,等待朝廷的救援。

崔弘升须发皆白,后背略略有些佝偻,一双眼睛还算锐利清澈,他看了一眼后面的年轻男子,冷冷问道:“你就是来护儿派来的信使吗?”

年轻男子连忙单膝跪下,高高抱拳道:“来大将军并不知道崔将军在这里,卑职是武勇郎将张铉帐下校尉陈旭,奉郎将之令,特来和将军联系。”

说完,陈旭从蓬乱的头发里抽出一张纸条,呈给了崔弘升,崔弘升打开纸条看了一遍,脸色和缓了很多,点点头道:“陈校尉请起!”

崔弘升是博陵崔氏家族的核心人物,他兄长崔弘度便是家族的前任家主,崔弘升在山东士族中有着极高的威望。

也正是这个原因高句丽人没有为难他,还一度请他去平壤城中定居,被他一口回绝,他坚持住在战俘营中,和战俘们在一起,正因为如此,他在战俘心中的威信极高。

崔弘升为人清高,派系观念很重,他一向看不起南方派系的大将军,来护儿就是其中之一,他听说这次是来护卫领兵前来,心中多多少少有点不太高兴。

不过张铉给他的信中,态度却很诚恳谦卑,满足了他因被俘而变得异常敏感的自尊心。

崔弘升又问道:“请问陈校尉,你们张郎将是哪里人,我怎么从未听说过他?”

“回禀将军,我们郎将祖籍长安,在河内长大,他原本是燕王殿下的侍卫,得到燕王殿下推荐,被圣上御封为武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